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5853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6.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docx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运动和力》教案doc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张春燕

累计课时数

37、38

课题

我们的小缆车

所用课时数

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安装用重力拉动的小车;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用实验数据验证自己的推测。

3.注重获取证据,用证据来证明观点。

教学重难点

1.做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关系的实验。

2.用实验数据验证推测。

教学准备

实验小车一辆、粗线一根、挂铁垫圈的小钩子一个、铁垫圈若干、秒表。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

你有哪些方法让这辆小车动起来?

(推、用绳子拉······)

2、揭题:

那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研究用绳子拉的小车,

板书:

我们的小缆车

二、安装小缆车

1、提问:

要把这辆小车改装成小缆车,能改装吗?

说说看怎么改?

2、提问:

这样的小缆车需要什么力量才能把它拉动?

3、提问:

请你仔细想一想,可以用其它力量代替人的力量吗?

说说为什么。

4、出示挂铁垫片的钩子和垫片,让学生安装小车。

三、研究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

1、提问:

刚才大家在用垫圈的力量拉动小车,发现用了几个垫圈可以拉动小车?

2、很多小组的数据都不一样,为什么?

可能哪些地方存在问题。

3、学生实验,获得数据。

4、提问:

刚才我们已经用实验获得了数据,知道用多少个垫圈的力能使小车动起来,那你认为拉力的大小和小车运动有什么样的关系,如何用实验证明?

提示:

(1)、标明小车运动的起点和终点,每次实验都要从起点开始,终点结束

(2)、每次多个多个增加垫圈,观察和记录小车的运动是怎样变化的。

6、指导学生看71页记录表

5、学生实验

6、交流汇报

四、小结

1、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慢

2、要获得准确的数据需要多次重复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

将粗线绑在小车上。

 

学生交流讨论:

在绳子上挂重物,让重物拉动小车。

 

学生说出不同的个数

 

学生交流讨论:

1、可能每个垫圈有点差别。

2、放垫圈要一个一个放上去,直到小车动起来为止。

 

学生交流讨论,推测:

拉力越大,小车的运动速度越快,拉力越小,小车的运动速度越慢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第一个是指向实验技能的,第二个是指向科学概念的。

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在这两方面有所提高。

课后反思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张春燕

累计课时数

39、40

课题

用橡皮筋作动力

所用课时数

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2.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3.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2.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

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

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

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

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

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

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3、解释说明

提问:

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1)学生解释

(2)实验:

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学生讨论,交流。

 

学生动手制作

 

学生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反复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课后反思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马爱山

累计课时数

41、42

课题

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所用课时数

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河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2.组装气球小车和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3.体验合作的重要性和形成不怕苦难的积极态度。

教学重难点

研究小车的反冲运动。

对小车反冲运动的解释。

教学准备

小车反冲运动实验套材、长线一根、喷气式飞机等图片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1、玩气球,教师把吹足气的气球放开,气球会飞走,

引导语:

玩过吗?

请你也来这样玩一玩,想一想气球为什么会飞出去。

2、学生实验、解释。

你在哪些地方也看到这样的现象?

3、揭题:

能不能把这种力来驱动小车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二、安装小车

1、交流讨论安装方法。

2、出示小车安装示意图

3、学生动手操作。

三、用气球驱动小车

1、调试小车。

2、测量小车能行驶多远。

(1)讨论测量方法

(2)测量

3、提问:

如何让小车行驶得更远?

说说为什么?

4、实验。

5、出示反冲力的概念。

6、提问:

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用到了反冲力?

(1)学生汇报

(2)出示喷气式飞机、火箭的图片

四、小结

1、提问:

怎样才能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

2、提问:

怎样才能让小车运动得更快?

 

小组讨论

小组汇报

请同学尝试自己的想法。

1)每组派两位同学参加比赛,一位同学在起点,另一位同学在终点接应。

 

(2)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得最远,如果小车偏离轨道落地,就从起点到刚落地是的那段距离为标准。

 

(3)我们将采取2队一组进行比赛,跑得最远的组获胜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最好能用示意图代替板书,化抽象为直观。

课后反思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马爱山

累计课时数

43、44

课题

测量力的大小

所用课时数

2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2.特征制成的;力的单位是“牛”。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制作简易的橡皮筋测力计。

3.树立细致、有步骤工作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钩码、橡皮筋、回形针、长条形硬纸板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1、谈话:

今天要和大家一起来认识一件非常重要的测量工具,我们要比一比谁最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

2、出示《我们的小缆车》的记录表,提问:

在这个表格中,我们是用什么表示拉力大小的?

3、揭题:

测量力的大小

二、认识弹簧测力计

1、学生交流汇报:

用弹簧测力计

2、提问:

弹簧测力计你见过吗?

让我们一起来见见它。

3、课件出示:

弹簧测力计。

引导:

请你仔细观察,你能从弹簧测力计上获得哪些信息?

学生观察各小组的弹簧测力计:

提环、指针、刻度板、挂钩

1牛=100克力

三、使用弹簧测力计

1、教师出示弹簧测力计

引导语: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认识了弹簧测力计,那你用过弹簧测力计吗?

你会用它来物体的重力大小吗?

2、学生尝试使用测量一个砝码的重力大小。

3、汇报测量数据,发现问题,引出如何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出示: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因注意:

(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在“0”位置。

(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

(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因此要先估计重力大小。

4、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身边物体的重力,并记录在78页表格。

5、交流汇报

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拉动文具袋的力。

四、制作弹簧测力计

1、讨论制作方法

2、如何画出测力计的刻度

五、小结

 

1、学生回答:

弹簧。

2、学生观察、交流后回答:

把弹簧拉长了,松手后弹簧又缩回。

3、学生讨论、交流、反馈:

三次拉弹簧的力的大小不同,第一次最小,第三次最大,弹簧都变形了。

4、师指导学生比较、归纳:

拉力大,弹簧伸长长,每根弹簧都有一个弹性限度,超过了它的弹性限度,弹簧就变形了。

 

学生小组仔细观察、讨论、集体交流,

 

学生讨论后,小组分工动手制作橡皮筋弹簧秤。

老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及时对照标出刻度。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教学中对学生多加指导,评价及时。

课后反思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马爱山

累计课时数

45

课题

运动与摩擦力

所用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会产生摩擦力;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有关;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2.测量摩擦力的大小;推测、设计实验检验摩擦力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3.形成认真实验、根据数据得出结论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用实验检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重量的关系

2.做摩擦力大小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线绳、供拉动的小物品若干、纸盒、载重物、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一块

新轮胎和旧轮胎的图片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了解学生原有水平

1、出示轮胎纹路图,提问:

看了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防滑、摩擦)

2、引导:

你所知道,什么叫摩擦?

3、感受摩擦力,用手在空中滑动,再用手在桌面拖动,说说你的感受。

4、引导:

这种阻碍手运动的力就是摩擦力

揭题:

运动与摩擦力

二、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1、提问:

一个物体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怎么测量呢?

2、学生交流、讨论

出示: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3、测量钩码、笔袋等物体的摩擦力。

4、推测:

摩擦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三、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状况的关系

1、提问:

请你推测,物体的接触面状况会对它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学生推测:

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2、你能用实验证明吗?

提供正反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木板

学生结合81页表格设计实验

3、学生实验、记录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四、摩擦力大小和物体重量之间的关系

1、推测物体重量对它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有什么影响?

2、设计对比实验

3、学生实验

4、交流汇报、得出结论

五、小结

1、提问: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摩擦力的大小和什么有关系?

2、提问:

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除了和物体的接触面和重量有关系外,它的大小还可能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选择新的,鞋底有花纹,不容易滑到。

旧鞋子经常在地面上走路摩擦,慢慢地花纹就被磨平了,变得光滑了。

 

1.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巡回指导。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学生实验,教师指导。

 

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汇报:

接触面不变物体重量轻,摩擦力小,物体重量重,摩擦力大。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可以让学生思考一下生活中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事例。

课后反思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马爱山

累计课时数

46

课题

滑动和滚动

所用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运动方式(滚动还是滑动)有关、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摩擦力大小,滑动的摩擦力大;运动的物体失去动力后自己会停下来,使因为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滚珠轴承使一种将滑动变为滚动的装置。

2.做简单的对比实验;用简单物品模拟做滚珠轴承。

3.通过了解人类改进搬运重物的方法,感受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用对比实验证明同一物体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

2.整理分析对比实验获得的数据,分析结果

教学准备

实验用小车一辆、纸盒、载重物(钩码、小沙袋)、弹簧测力计、胶带、大小瓶盖、玻璃弹子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1、分别出示滚动和滑动的卡通图片,提问:

这两幅图中他们在干什么?

2、一个箱子在地上滑动,一个箱子在木头上滚动,板书:

滑动和滚动

3、提问:

你想到了什么?

(为什么要在箱子底下垫几根木头)

(因为让木头滚动比滑动省力)

二、对比实验:

滑动和滚动摩擦力的大小比较

1、提问:

你根据什么来说,滚动和滑动比省力?

2、学生会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3、教师引导:

生活中了解滚动比滑动更省力,那我们能不能用更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呢?

4、学生提出测量的方法。

5、设计实验如何测量。

(1)轮子的接触面积相同

(2)小车的载重相同

(3)在相同的路面上行驶上

6、记录。

指导学生看83页的表格。

7、学生实验,把数据记录在书本表格上。

8、分析整理数据,提出结论。

9、提问:

为什么滚动比滑动省力呢?

(滚动可以减少摩擦力)

三、制作滚珠轴承

1、哪些地方用到滚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学生非常熟悉得四驱车滚珠轴承)

2、介绍滚珠轴承的工作原理。

3、根据课本的提示小组制作滚珠轴承。

四、小结

1、讨论:

在哪些机械中也用到了滚动摩擦?

2、讨论:

哪些地方用到了滑动摩擦呢?

 

学生可以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举例说明滚动比滑动省力

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提出自己的探究计划、准备探究需要的材料、小组成员进行分工等等。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在生活中延伸科学。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让学生自己讨论设计对比实验。

课后反思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马爱山

累计课时数

47

课题

运动与设计

所用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2.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3.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1.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2.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

有关图片,儿童车实物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1、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

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

2、引导语:

看来有些时候还需要摩擦力的帮忙,那么摩擦力社么时候是对我们有利的,什么时候又是有害的呢?

3、揭题:

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

板书:

运动与设计

二、这样的设计是为了什么?

1、学生举例:

哪些地方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需要减少摩擦力。

2、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的设计。

3、追问:

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摩擦力或者减小摩擦力的?

(1)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把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

4、学生讨论交流。

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1、引导:

这些设计在很多交通工具上得到运用,例如我们经常使用的自行车上就有很好的体现。

2、出示小自行车。

请你找一找,我们的自行车上那些地方是需要增大摩擦力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减少摩擦力的?

3、学生探究。

4、提问:

这些地方分别是用什么方法增大摩擦力或减小摩擦力的?

(1)刹车:

增加压力

(2)链条、轮胎:

增加接触面粗糙程度

(3)车轴、方向轴、脚踏轴:

滚珠轴承

5、整理信息、交流汇报。

四、小结

 

1在空气做曲线运动,说明了粉笔受的合力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不在同在一线上

 

2粉笔在空气中运动时在竖直方向只受重力(空气阻力可忽略时),水平方向不受力,初速度沿水平方向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本课应侧重于科学、技术和社会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结合实际,对身边常见的事物进行观察,从而提高兴趣。

课后反思

学科

五年级科学

备课人

马爱山

累计课时数

48

课题

8、设计小赛车

所用课时数

1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技术设计具有一定的程序;技术设计需要运用科学概念、相互交流和执行程序。

过程与方法:

设计和制作小赛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关系科技新产品、新事物,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发展对技术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精神;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设计制作小赛车。

【教学难点】意识到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

制作小赛车的材料和工具。

教师引领组织

学生学习训练

个性设计

一、导入

1、出示各种车的图片,提问:

请你说一说这些车的设计有什么特点?

3、揭题:

我们也来当当小工程师,设计制作一辆赛车。

 

板书:

设计制作小赛车

二、工程师怎样设计赛车

1、提问:

真正的赛车是怎样的呢?

出示“真正的赛车时速要达到300千米以上,同时要尽量做到平稳、安全。

”和赛车的图片。

2、提问:

这辆车的哪些设计特点符合上面的要求?

 

三、设计我们的小赛车

1、过渡提问:

由此可见,工程师是如何设计赛车的?

2、我们设计小赛车要考虑哪些问题呢?

3、出示挑战任务

(1)车身长不能超过25厘米;

(2)用橡筋或气球作动力;

(3)行使的路程要尽量长。

 

四、制作、展示我们的赛车

五、小结 

 

2、学生介绍。

 

3、学生观察、讨论。

4、交流汇报。

(1)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

(2)设计力量大的发动机。

(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行使稳定。

(4)车身流线型,阻力减到最低。

 

4、学生讨论设计方案。

 

1、学生根据设计制作小赛车。

2、测试、比赛。

备课组网上讨论意见

先让学生结合教材提供的图片,分析、了解一些根据需要设计生产的新型车辆。

接着让学生分析、了解工程师是怎样设计的、设计时需要那些程序,怎样写设计方案、所需的材料等等的一些设计理念,并建议学生合理利用身边的废旧材料来创作。

同时,还应给孩子们提供了各种类型动力车,作为示范,以启发学生思维。

课后反思

五年级科学期末复习卷(第49、50、51课时)

一、填空题(共25分,每空1分)

1、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 。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 。

食物链通常从开始,到 终止。

2、蚯蚓喜欢生活在的环境里。

3、遮挡物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沿传播造成的。

4、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5、由于受大气、水、气温、生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

6、地球内部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

火山和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7、土壤是、、、、、等物质的混合物。

8、把一个文具盒放在手上,用手掂一掂,我们会感到文具盒对手有一个 的压力,这个力就是。

9、摩擦力的大小与、等因素有关。

10、同一个物体,在同一个平面上,滚动时比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要。

11、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作力的单位,简称,用字母表示。

12、上午某一时刻测量得到一个2米长的竹竿的影子是0.5米,那么6米高的树木的影子应是米。

二、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填在括号里)(共30分,每题2分)

1、汽车反光镜能使驾驶员看到后面的情况,是利用光的(       )原理。

   A、反射       B、直射  

2、在下列颜色的同样纸质的纸中,(      )颜色的纸吸热最快。

A、黄;B、粉;C、黑;D、绿;E、蓝

3、黑色蜡光纸和黑色无光纸比较哪个升温快?

(    )

A、黑色蜡光纸;       B、黑色无光纸

4、太阳能热水器一般都是(    )的。

A、斜放;     B、正放。

5、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端挂的钩码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

A、不变     B、越大        C、越小 

6、下面靠反冲力运动的物体有(      )和(      )。

A、喷气式飞机 B、火车 C、汽车 D、鞭炮

7、用圆珠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还是滚动摩擦?

(      )

A、滑动摩擦B、滚动摩擦

8、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有(),不是光源的有()。

A、太阳;B、月亮;C、没有点燃的蜡烛;D、点燃了的火柴

9、我们家乡泉州市的地形主要属于()

A、平原B、盆地C、丘陵D、山地

10、鱼必须在水里生活,一旦离开水,过不了多久就会死亡。

这是因为()

A、生物影响环境B、生物改变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D、环境依赖生物

11、同样的小车在不同的路面行驶,路面越粗糙行驶得越()。

A、快;B、慢。

12、在生态瓶中,()为动物提供了氧气。

A、微生物B、植物C、土壤D、小石头

13、我的小车2秒行驶了60厘米,如果我想让小车2秒行驶80厘米,你认为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A、加大拉力B、减小载重量

C、减小拉力D、在更光滑的桌子上行驶

14、在研究降雨量对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影响的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土地的坡度B、有无植被覆盖

C、降雨量的大小D、以上三种都是

15、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形一般形成在大河的()流域。

A、上游B、中游C、下游D、都会

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共15分,每题1分)

1、在做绿豆种子发芽的对比实验时,最好对比组和实验组都只用一粒种子,这样比较节省。

()

2、动物会有一些独特的习性,跟适应生存环境有关。

如蛇冬眠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

3、种子在黑暗的环境中不会发芽。

(     )

4、阳光的传播路线是不能改变的。

()

5、汽车的反光镜是一块凸镜,它能比平面镜观察到更广的范围。

()

6、地球内部的运动和外力作用的影响是形成地球表面多种地形的原因。

()

7、小明为了观察光源,常常用眼睛直对着光源进行观察。

(  )

8、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

()

9、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的。

()

10、飞机在空中飞行时,不存在摩擦力。

()

11、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

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     )

12、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

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