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581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1.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docx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

《中国地理》复习考试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要求

1,课程性质

《中国地理》是一门区域地理课程,它融会地理科学专业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各要素课程的内容,以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为重点,集中体现地理学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是一门综合性强,辐射面广的专业主干课.通过本课程要求掌握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基本特点;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旅游等各产业的分布,特征;掌握中国的地域分异及由此而形成的地理区,学会区域分析的基本方法.

2,课程要求

(1)牢固掌握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的基本特点;

(2)掌握中国工业,农业,交通,城市,旅游,文化等各产业分布,特征;

(3)掌握中国的地域分异及由此而形成的华北区,长江中下游区的区域特征;

(4)了解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战略,了解东北区,晋陕内蒙古区,东南区,西北区,西南区,青藏区;

(5)通过本课程学习,对中国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形成自己的观点,掌握区域地理分析的基本能力.

二.课程要点

第一章中国的地理位置与地貌特点

1、掌握中国地理位置的地理意义;

一、地理位置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一)半球位置:

北半球、东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是地球陆地最集中的两个半球,我国就在此。

因此受陆地的影响最强烈的一个东方大国。

(二)纬度位置:

中纬度大国

我国98%的疆土位于北纬20º~50º之间,温带、亚热带面积广阔,光热条件好。

其特征如下:

1、国土辽阔,生存空间大;

2、跨纬度大,是形成地带分异的基础;

3、中纬度面积广阔,四季更替典型,季变明显(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及万物变化)。

(三)海陆位置:

位于全球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

位于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处在世界最大陆与最大洋之间,南邻热带印度洋,西部深入内陆,高山盘踞。

其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海陆兼备的环境,深刻影响到资源、交通与文化;

2、世界最典型的季风国家,西南季风、东南季风、高原季风,气候不稳定;

3、跨经度大,是形成地表经度地带性的基础。

2、掌握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疆域与邻国

我国的疆域辽阔,陆地疆界约22230km,与我国接壤的邻国有15个,有9个陆疆临边省区(132个县市)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国隔海相望。

海岸线长18000km,岛屿岸线长14000km。

(二)国土面积

陆地面积:

960×104km2,属于一个多山的土地大国。

海域面积:

300×104km2,(有四大海域)。

国家领海权由3海里扩至12海里;划定200海里专属经济区。

3、掌握中国的地貌特点,地貌形态的地理评价,主要地貌类型;〖学习重点〗

一、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一)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形成我国地貌轮廓的显著特征。

1、基本概况: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而我国位处亚洲中、东部,地势西高东低,形成以西部青藏高原最高,向东逐级下降的阶梯状斜面。

地貌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由两条地形线——“昆仑、祁连山线”和“大兴安岭线”褶皱断裂把大陆分成三级阶梯。

2、地势高低悬殊:

我国地形复杂,地面起伏高低悬殊,不仅有高达8844.48米的高峰——珠穆朗玛峰,还有低于海平面155米的艾丁湖,地势高差之大(9003米),为世界其它国家所罕见,我国最高的大高原与最低的大平原相比,青藏高原海拔4500米,而华北平原海拔50米以下,二者高差约4450米。

有些地方虽然近在咫尺,但地面高差很大。

3、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我国的影响:

(二)地貌类型复杂多样

1、常态地貌类型:

2、特殊地貌类型——冰川、冻土、风沙、黄土、岩溶、红层

这多种多样地貌类型的地区分布,既有明显的地域差异,也有叠加、交织现象。

众多的地貌类型,是形成我国自然环境分异复杂多样的基础,是我国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丰富多彩的主要依据。

(三)山地多而高大,地貌格局呈网格状分布:

(多出读图和画图题)

1、巍巍群山,纵横全国——构成地貌的骨架

狭义山地占全国面积1/3;:

广义山地占全国面积2/3。

我国山脉虽然纵横交错,但其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不仅是构成宏观地貌分布格局的骨架,而且也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根据走向,我国山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南北向山脉:

(2)东西向山脉:

主要有三列

北列:

天山和阴山,大致分布于北纬40°~43°之间。

天山横亘于新疆中部,长约1500km,南北宽约250~300km。

中列:

大致位于北纬33°~35°之间,西部为昆仑山,中部为秦岭,东延为淮阳山。

南列是南岭,大致位于北纬25°~26°之间。

这三列东西向的山脉间距大致相等,各约8个纬度,具有明显的等距性。

西部的昆仑山、天山,海拔高度多在4000~5000m以上,成为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之间的天然分界。

东部的阴山、秦岭海拔1000~2000m左右,南岭仅1000m上下,也反映了西高东低的总趋势。

由于我国东部总的地势较低,这些山脉仍显得高峻挺拔,都是我国地理上的重要界线。

如阴山构成了内蒙古高原的边缘,秦岭是黄河与长江、淮河之间的分水岭,更是区分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重要地理界线;南岭虽然山体比较破碎零散,海拔高度也不大,但它不仅是长江与珠江的分水岭,而也是华中与华南的分界,同样具有地理上的重要意义。

(3)西北—东南向山脉:

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半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等。

青藏高原南侧的喜马拉雅山的西段也为北西向,向东逐渐转为东西向,表现为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

这些山脉大都高峻,气候严寒,普遍有现代冰川发育。

(4)东北---西南向山脉:

主要分布在东部,自西向东分为西列、东列与外列。

西列:

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等。

东列:

北起长白山,经千山、鲁中低山丘陵到武夷山。

外列:

分布在大陆外侧的台湾岛上,山地占全岛面积的2/3,3000m以上的山峰有62座,玉山海拔3952m,不仅是台湾第一高峰,而且也是我国东部的最高峰。

2、盆地、平原、高原镶嵌于网格之中

我国山脉走向主要为东西向、南北向、西北——东南向和东北——西南向。

几种不同走向的山脉相互交织,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巨大的盆地、平原、高原、海盆均镶嵌于网格之中,这就构成我国地形网格状的格局。

在纵横交错形成我国网格状骨架的山地中,有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它们镶嵌于这些网格之中。

(1)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是我国的四大高原。

(2)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

均属构造断陷区域。

(3)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三大平原,集中分布于东部第三级地形阶梯上的东西向与北东向山脉之间的网格中,面积辽阔,地势低平,交通便利,人口密集,为全国主要农耕基地。

我国的丘陵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即第三级阶梯地形面上,以雪峰山以东、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最集中,统称“东南丘陵”。

其中,位于长江以南、南岭以北的称江南丘陵;南岭以南,两广境内的称两广丘陵;武夷山以东、浙闽两省境内的称浙闽丘陵。

长江以北丘陵分布范围小,主要有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

东南丘陵主要分布在一系列北东向的中、低山的两侧,其间错落排列着大大小小的红岩盆地,地表形态主要表现为绝对高度低,相对起伏小的丘陵。

由于各地岩性不同,在江南丘陵分布着厚层红色砂岩和砾岩;浙闽丘陵花岗岩、流纹岩分布范围大;两广丘陵西部,石灰岩分布面积广,喀斯特地貌发育。

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座落在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上,由变质岩和花岗岩组成,地面切割比较破碎,海岸曲折,多港湾和岛屿,为著名的暖温带水果产区。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

1、掌握中国的气候特点与形成,几种重要天气及其影响,中国的气候评价;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二)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原因是:

1、内陆距海遥远,海洋夏季风难以深入。

2、干燥的冬季风势力强大.影响范围广阔。

3、西南青藏高风突起,阻碍了印度洋水汽的北上

(三)气候类型多样

(四)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

二、我国气候的形成因素〖学习重点〗

(一)纬度位置

(二)海陆位置

(三)太阳辐射

1、影响太阳年总辐射量的因素:

2、太阳辐射是形成我国气候的最基本因素。

(四)洋流

(五)地面状况(近地面层情况)

1、青藏高原对气候的影响。

2、山势与山脉对气候的影响。

(六)大气环流(行星风带的季节位移)

1、行星风系。

2、天气系统。

三、我国气温特点:

(一)我国气温分布总的特点是:

1、北冷南热,冬冷夏热,南北温差大,而且温度差异冬季远大于夏季。

2、平原暖、高原冷。

3、年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

4、平原和高原上等温线稀疏,高原边缘和大山脉附近等温线密集。

(二)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

1、纬度的影响显著。

2、地形的影响很大。

3、冬季风影响突出。

(三)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

1、海陆影响显著。

2、地形的影响很大。

3、夏季风影响突出。

四、气温的变化特点对农业的影响

我国地处中低纬度,温带、亚热带的范围相当广。

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

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

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

它使得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

冬天的一些不利的工程灾害,如冰冻、积雪,甚至雨凇等对道路、房屋和架空线路的影响,以及道路冰雪防滑、春季翻浆等,可以向南扩展。

而夏季的一些对工程不利的问题,如房屋通风、道路雨季塌方和被冲毁等,甚而黑色(沥青和渣油)路面的泛油等,也都可以一直影响到北方。

五、我国降水特点:

(一)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

年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匀。

1、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而且愈向内陆减少愈为迅速。

2、山地多于平原,迎风坡多于背风坡,尤以面迎东南、西南季风者为甚,面迎西风带降雨少一些。

3、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

火烧寮

4、地区干湿状况。

5、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极不均匀,季节变化非常明显。

6、各季降水强度大小不同。

7、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很大。

8、降水变率的一般特点:

(1)就全国来说降水具有较大的年变率

大致是北方>南方,内陆>沿海。

(2)夏季风控制时间长的地区变率小(长江以南地区),气旋活动频繁的地区变率小(东北地区与江南、浙闽丘陵地区),受西南季风影响的地区变率最小(因西南季风性质较稳定)

(3)华北降雨变率大(夏季降雨不稳定,且强度又特别大,其他季节的雨量不可靠,西北地区因降水很少,且以阵雨为主,很不稳定,故变率特大。

(二)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分异的主要原因

1、由于纬度位置所决定的气温南北差别。

2、由于大陆相对于海洋位置所引起的气候湿润程度差别。

3、高原和山地,特别是青藏高原的影响也很巨大。

(三)我国气候水热条件对农业和工程建设的影响

1、我国各地比较普遍地发生旱涝灾害。

2、东南部季风气候显著的地区,旱、涝都比较突出。

3、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的重要性。

六、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梅雨、台风是我国重要的天气气候现象。

它们的形成。

变化构成了我国气候变化的主要特征。

(一)寒潮

1、寒潮:

是强烈的冷空气活动,它规模大,势力强,降温剧烈。

2、侵袭我国的寒潮路径:

主要有四条:

西方、西北方、北方和东北方。

3、寒潮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1)增强了大陆性

(2)增长了霜期,缩短了生长季;

(3)在冬半年干旱季节还可产生一定的降水,可缓解旱情。

这是有利的方面,寒潮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