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4501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考调文言文.docx

教师考调文言文

“楚庄王欲伐越”阅读答案(2013江西省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0分)

   楚庄王欲伐越①。

庄子谏日:

“王之伐越,何也?

”日:

“政乱兵弱。

”庄子日:

“臣愚患之,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②。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蹻③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日:

自见之谓明。

                                                     (节选自《韩非子》)

【注释】①越:

越国。

 ②睫:

眼睫毛。

 ③庄蹻(qiāo):

当时民间反对派首领。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B(2分)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A.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B.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C.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D.王/之兵自败于秦晋

1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分)

 ①丧(  丧失 ) ②明(   明智)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

大王(楚庄王)的国家里军队弱小、政局不稳(1分),问题不比越国少

12.庄子劝谏楚庄王放弃伐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用自己的话概括。

(2分)

人要有自知之明,才能够避免失误,立于不败之地。

13.结合文意,简要说说楚庄王是个怎样的人。

(2分)

 ①楚庄王只看见越国的问题,却不能发现自身的问题,可见他目光短浅,考虑问题不周全。

 (1分)

 ②听了庄子的劝谏之后,楚庄王打消了伐越的念头,可见他善于纳谏,勇于改正缺点。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完成26——29题。

(14分)

甲.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乙.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遂弃舟,从参寥策杖并湖而行。

出雷峰,度南屏,濯足于惠因涧,入灵石坞,得支径上风篁岭,憩于龙井亭,酌泉据石而饮之。

自普宁凡经佛寺十五,皆寂不闻人声。

道旁庐舍,灯火隐显,草木深郁,流水激激悲鸣,殆非人间之境。

行二鼓,始至寿圣院,谒辨才于朝音堂,明日乃还。

(选自张岱《西湖梦寻》)

[注]霁:

雨过天晴。

参廖、辨才:

人名。

并湖:

沿湖。

雷峰、南屏、灵石坞:

山名。

普宁、寿圣院:

寺名。

惠因涧:

山涧名。

殆:

大概。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    消失     )     

(2)上下一白(     全、完全    )

(3)濯足于惠因涧(   洗、洗涤      )       (4)谒辨才于朝音堂(      拜访   )

27.下列句子加点字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C)(2分)

A.余:

余住西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B.与:

天与云与山与水/选贤与能

C.于:

憩于龙井亭/出没于鲸波万仞中     D.乃:

明日乃还/见渔人,乃大惊

2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2)是夕,天宇开霁,林间月明,可数毫发。

       这天晚上,天空晴朗,树林间月光很明亮,(连)头发都能数清。

                                                                                        

29.甲乙两文中,“      是日更定矣   ”“    是夕   ”表明游览时间都在晚上,“     湖中人鸟声俱绝       ”“       皆寂不闻人声     ”直接表明环境都很幽寂。

(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15分)

【甲】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前堂石坡高二丈,上植果子松数棵,缘坡植牡丹、芍药,人不得上,以实奇。

后厅临大池,池中奇峰绝壑,陡上陡下,人走池底,仰视莲花反在天上,以空奇。

卧房槛外,一壑旋下如螺蛳缠,以幽阴深邃奇。

再后一水阁,长如艇子,跨小河,四围灌木蒙丛,禽鸟啾唧,如深山茂林,坐其中,颓然碧窈。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乙】高宗(即乾隆)巡幸至扬州,时江某为盐商纲总,承办一切供应。

某日,高宗幸大虹园,至一处,顾左右曰:

“此处颇似南海之琼岛春阴,惜无塔耳。

”江闻之,亟以万金贿近侍,图塔状。

既得图,乃鸠工庀材,一夜而成。

次日,高宗又幸园,见塔巍然,大异之,以为伪也。

即之,果砖石所成,询知其故,叹曰:

“盐商之财力伟哉!

注:

大虹园毁于清末战乱,白塔尚存,即现今扬州瘦西湖白塔。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4分)

①缘坡植牡丹、芍药(   沿着   )      ②卧房槛外(    栏杆 )

③顾左右曰       (  看   )      ④既得图 (     已经)

12.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以”的意义与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C  )(3分)

A.以幽阴深邃奇           B.俱以假山显

C.亟以万金贿近侍         D.以为伪也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①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至于园可无憾矣。

                                                                               

②江闻之,亟以万金贿近侍,图塔状。

江某听了这句话,急忙用万金贿赂乾隆近旁的侍臣,画出塔的形状                                                                          

14.【甲】【乙】两文所写内容都与园林建筑有关,但表现的主题不同,请说明。

(4分)

甲文主要表现于园的磊石之奇及建筑的幽远意境,抒写作者游园得自然之趣的感受,突出建筑者的高超技艺;乙文主要表现扬州盐商江某的富裕以及他见风使舵、趋炎附势的性格。

《桃花源记》《雪窦游志》比较阅读及答案(2013河南省中考)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6—19题。

(共10分)

   

(一)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

“不足为外人道也。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水益涩①,曳②舟不得进,陆行六七里,止药师寺。

寺负紫芝山,僧多读书,不类城府。

   越信宿,遂缘小溪,益出山左,涉溪水,四山回环,遥望白蛇③蜿蜒下赴大壑,盖涧

水尔。

桑畦麦陇④,高下联络,田家隐翳竹树,樵童牧竖⑤相征逐,真行画图中!

欲问地

所历名,则舆夫朴野,不深解吴语,或强然诺,或不应所问,率十问仅得二三。

   越二岭,首有亭当道,髹书⑥“雪窦山”字。

   (节选自邓牧《雪窦游志》)

   注:

①涩:

不通畅。

②曳:

拖,拉。

③白蛇:

喻指清澈而细长的水流。

④陇:

通“垄”。

⑤牧竖:

牧童。

⑥髹(xiu)书:

用赤黑色的漆写。

 16.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2分)

A.异 渔人甚异之       使内外异法也(《出师表》)

B.舍 便舍船            屋舍俨然

C.去 停数日,辞去       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D.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17.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不要)说魏朝和晋朝。

18.语段

(一)寄托了作者怎样的社会理想?

(2分)

对没有战乱、宁静淳朴、安居乐业。

幸福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19.根据语段

(一)

(二)的内容,分条概括雪窦与桃花源的相似之处。

(4分)

 ①山阻水隔,很难进入。

 ②自然环境优美,田同风光如画。

 ③人们生活安宁和乐。

 (多基本与世隔绝,民风淳朴。

意思对即可。

每对一处1分,共4分)

比较阅读《陈太丘与友期》《郁离子·僰人舞猴》附答案(2013东营市中考)

(甲)……友人便怒:

“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

“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乙)僰①人养猴,衣之衣而教之舞,规旋矩折,应律合节。

巴童观而妒之,耻己之不如也,思所以败之,乃袖茅栗以往。

筵张而猴出,众宾凝伫②,左右皆蹈节。

巴童佁然③挥袖而出其茅栗,掷之地。

猴褫④衣而争之,翻壶而倒案。

僰人呵之而不能禁,大沮。

郁离子曰:

今之以不制之师战者,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其何异于猴哉?

                                             ——《郁离子·僰人舞猴》

注释:

①僰(bó),我国古代西南部的一个民族,今川南及滇东一带。

②伫,站立。

③佁然,静止貌。

④褫(chǐ),剥去,脱下。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2分)

①元方入门不顾   顾         回头看     ②耻己之不如也   耻     以……为耻(或认为……是耻辱);

 ③思所以败之     所以         用来……方法(手段等)   ④乃袖茅栗以往   袖用袖子装

11.翻译下面的语句。

(2分)

蠢然而蚁集,见物而争趋之

骚动紊乱,像蚂蚁一样地聚集在一起(或像蚂蚁一样骚动紊乱地聚集在一起),看见东西就上前去争抢

12.元方、巴童聪明机智,其令友人“惭”、使猴舞“败”的原因有何共同之处?

(2分)

都抓住了对方身上存在的问题或弱点

13.你认为两文在“修身”、“治军”方面提出的积极主张分别是什么?

(2分)

 ①甲文主张讲“诚信”和“礼仪”;②乙文主张治军要强素质,整军纪,倡导节制利欲,从军为国为民。

《木兰诗(节选)》《陈涉世家(节选)》《列子学射》阅读及答案(2013荆州市中

甲】 木兰诗(节选)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乙】陈涉世家(节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陈胜曰:

“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指意,曰:

“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

“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丙】列子学射 

列子学射,中①矣,请于关尹子。

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对曰:

“弗知也。

”关尹子曰:

“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

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

“子知子之所以中乎?

”列子曰:

“知之矣。

”关尹子曰:

“可矣,守而勿失也②。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

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列子·说符》)

注:

①[中]射中箭靶。

②[守而勿失]牢牢记住不要忘掉。

守,掌握,遵守。

 

6.(2分)下面句子中“之”字没有指代作用的一项( D )

A.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B.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C.然足下卜之鬼乎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7.(2分)指出下面括号中词语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 .B )

A.皆次当行(行:

行军) 会天大雨(会:

恰逢)

B.或以为死(或:

有的人)楚人怜之(怜:

爱戴)

C.念鬼(念:

念叨) 又间令吴广(间:

暗地里)   

D.卒中往往语(往往:

经常) 皆指目陈胜(目:

看着)   

 8.(2分)下面对《木兰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 )

 A.“东市买骏马……北市买长鞭。

”通过东西南北的排比铺写,表现了木兰购买战马和用具的忙碌,渲染了战前的紧张气氛。

B.“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表现了木兰的女儿心思和军情紧迫,使故事更具传奇色彩。

C.“万里赴戎机……壮士十年归。

”三个对偶句简洁明快,写出了战事推进的迅猛与激烈,表现了女英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强悍的尚武精神。

D.全诗紧扣“木兰是女郎”来构思,写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9.(2分)下面对《陈涉世家》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C   )

A.“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体现了陈胜对形势的准确分析与判断。

B.“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写出了陈胜对民心的深刻洞察。

C.“陈胜、吴广喜,念鬼,曰:

‘此教我先威众耳。

’”表现了陈胜对天意的准确领悟和把握。

D.“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生动表现了陈胜谋略所产生的奇特效果。

 

10.(2分)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11.(3分)请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知之。

《鲁人曹沫(9分)》阅读答案(2013资阳市中考)

鲁人曹沫(9分)

曹沫者,鲁人也,以勇力事鲁庄公。

庄公好力①。

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②。

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

桓公左右莫敢动,而问曰:

“子将何欲?

”曹沫曰:

“齐强鲁弱,而大国侵鲁亦甚矣。

今鲁城坏即压齐境③,君其图之!

”桓公乃许尽归鲁之侵地。

既已言,曹沫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颜色④不变,辞令如故,⑤。

桓公怒,欲倍⑥其约。

管仲曰:

“不可,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于是桓公乃割鲁侵地,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注释】①好力:

爱好勇武、力气。

②败北:

战败逃跑。

北,打了败仗往回逃。

③鲁城坏即压齐境:

意思是说,你们侵略鲁国,已经深入到都城边缘、假如鲁国的都城倒塌,就会压到齐国的边境了。

④颜色:

脸色。

⑤辞令如故:

像平常一样谈吐从容。

⑥倍:

通“背”。

背弃、违背。

2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2分)

齐桓公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答应  ▲   )  曹沫三战所亡地尽复于鲁(    割让或丢失▲   )

以勇力事鲁庄公(     凭▲  )            桓公与庄公既盟于坛上(     在 ▲  )

22.说说“曹沫执匕首劫齐桓公”的目的是什么?

(3分)

                        迫使桓公归还曹沫与鲁国三次作战中丢失的土地。

           ▲                                         

2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4分)

夫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授,不如与之。

             贪图小的利益用来求得一时的快意,就会在诸侯面前丧失信用,失去天下人对您的支持,不如归还他们的失地。

                      ▲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比较阅读及答案(2013黄冈市中考)

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25~29题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①,约②官职,从权制③,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④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炼,物⑤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⑥矣。

[注释]①仪轨:

礼仪制度。

②约:

省减,简约。

③权制:

合乎适宜的制度。

④服罪输情:

认罪并表示悔改。

⑤物:

指人,百姓。

⑥亚匹:

同一流人物。

亚:

同类。

25.下面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先帝称之曰能                      诸葛亮之为相国

B.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终于邦域之内

C.悉以咨之                          徒以有先生也

D.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

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4分)

⑴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彰显(显示)    )

⑵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痛心遗憾           )

⑶抚百姓(       安抚,抚慰         )

⑷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       亲人(亲近的人         )

27.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2分)

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28.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⑴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⑴全部来询问他们,就一定能使军队上下团结、和睦,才能高和才能差一点的人都能得到妥善的安排。

                                                              

⑵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

     ⑵善的(好的)没有(因为)微小而不奖赏;恶的(坏的)没有(因为)轻微而不惩罚。

(2分)                                                                    

29.[乙]文中称赞诸葛亮是“识治之良才”,请结合[甲]文加以说明。

(2分)[来源:

学*科*网]

    示例甲文中诸葛亮要求后主做到了严明赏罚、亲贤远佞,并举荐一批忠臣良将,这充分展示了诸葛亮治国的雄才大略。

                                                                           

    《乌蜂(11分)》阅读答案及翻译(2013绍兴市中考)                                                                    

 乌蜂(11分)

  杞离谓熊蛰父曰:

“子亦知有乌蜂乎?

黄蜂殚其力以为蜜,乌蜂不能为蜜而惟食蜜。

故必尽逐其乌蜂,其不去者众哜①而杀之。

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②手瘃③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

而子独邀④以食,先星而卧,见日而未起,是无益于楚国者也。

吾忧子之为乌蜂也。

  熊蛰父曰:

“子不观夫人之面乎?

目与鼻、口皆日用之急,独眉无所事,若可去也,然人皆有眉而子独无眉,其可观乎?

以楚国之大,而不能容一遨④以食之士,吾恐其为无眉之人,以贻观者笑也。

  注解:

①哜(jiē)齐鸣声。

 ②胝(zhī)老茧 ③瘃(zhú)冻疮。

 ④(áo)游玩

    注1:

杞离、熊蛰父,虚拟人物。

  注2:

乌蜂,蜂的一类,筑巢于地下或泥墙上,形体近于黄蜂,色黑褐,只吃蜜,不酿蜜。

  注3:

殚音[dān],竭尽。

  注4:

墐音[jìn],用泥涂塞。

  注5:

哜[jiē],a.象声词,形容管弦之声;b.象声词,形容鸟鸣之声。

  注6:

胝[zhī]手瘃zhú足,手长老茧,脚生冻疮。

 

1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C )(3分)

  A.黄蜂殚其力以为蜜  (竭尽)  B.其不去者众哜而杀之  (离开)

  C.先星而卧  (先前)      D.以贻观者笑也(留给)

  1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4分)

  句子:

今居于朝者,无小大无不胝手瘃足以任王事,皆有益于楚国者也。

  翻译:

如今身居朝廷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手上磨起老茧,脚上生了冻疮,尽力来担任王事的,(他们)都是对楚国有益的人。

  20.文章一、二小节体现了熊蛰父的两个形象特征,请各用一成语概括。

(4分)

答:

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不劳而获);强词夺理(厚颜无耻、恬不知耻、巧舌如簧)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柳宗元》阅读答案及翻译(2013高考上海卷)

潭州东池戴氏堂记   柳宗元

   ①弘农公刺潭①三年,因东泉为池,环之九里。

其岸之突而出者,水萦之若玦焉。

池之胜于是为最。

公曰:

“是非离世乐道者不宜有此。

”卒授宾客之选者谯国戴氏曰简,为堂而居之。

堂成而胜益奇,望之若连舻縻舰,与波上下。

就之颠倒万物,辽廓眇忽。

树之松柏杉槠,被之菱芡芙蕖,郁然而阴,粲然而荣。

凡观望浮游之美,专于戴氏矣。

   ②戴氏尝以文行见荐,而志不愿仕。

与人交,取其退让,受诸侯之宠,不以自大,其离世欤?

好孔氏书,旁及《庄》、《文》,以至虚为极,得受益之道,其乐道欤?

贤者之举也必以类。

当弘农公之选,而专兹地之胜,岂易而得哉!

地虽胜,得人焉而居之,则山若增而高,水若辟而广,堂不待饰而已奂矣。

戴氏以泉池为宅居,以云物为朋徒,抒幽发粹,日与之娱,则行宜益高,文宜益峻,道宜益茂,交相赞者也。

既硕其内,又扬于时,吾惧其离世之志不果矣。

   ③君子谓弘农公刺潭得其政,为东池得其胜,授之得其人,岂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专升本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