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3612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docx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写作作文专项突破二立意第01课考纲解读

第01课考纲解读

概念解读

立意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

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对立意的4点要求

1.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2.立意要新颖。

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3.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

4.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作文立意须深刻。

人类社会发展的道路虽然是蜿蜒曲折的,但它始终有一个指向标——真、善、美。

同样,当今社会虽然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但它也必须高扬主流价值观。

这一点动摇不得,更混乱不得。

须知,信念的滑坡是最大的滑坡,人心的涣散是最大的涣散。

当今社会的发展最需要的是精神的重建、责任的担当、信念的坚守;民族的复兴,最需要的是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

而主流价值观正是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的基石,是维系国家和民族不可或缺的纽带。

在主流价值观的引领上,考场作文责无旁贷。

而学科作文阅卷老师最为期待的就是作文主旨立意的深刻。

深刻是就中心内容而言,表达深刻必须注意几点:

①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在本质上挖掘提炼观点与认识;②用事理说话,讲道理要体现理性、辩证的思考;③由小及大,由点及面,由此及彼。

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应对策略

1.同中求异找立意

相同的材料,从它们的相同点出发可以提炼观点,但往往缺乏深度,如果我们从相同的材料中寻求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就能挖掘深度,得出有份量的结论。

典例1

①马克思 23岁被誉为当时德国最伟大的哲学家。

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当时德国哲学家谢林。

③列宁 17 岁就开始革命活动。

④毛泽东 26岁主编《湘江评论》。

⑤徐特立 48岁留法,克服困难,学会法语。

【分析】

以上五个材料都是讲伟人们在事业上都有所成就,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论,观点就缺乏深度了。

进一步分析材料会发现①—④还有一个共同点,即青年时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讲徐特立 48岁苦学法语有所成,年龄特点与前四位伟人不同。

根据这个不同点可以立论:

年青时代是出成果的黄金时代,但是,年龄并不是成就事业的唯一条件,关键在于有无坚定的志向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2.异中求同找立意

相异的事物,有时是形异而实质相同的,因此,对于多项材料,我们可以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材料间的共同点,从共同点入手提炼观点。

典例2

①一根木头搁在山涧之上,下面深不见底,则敢于走过去甚少,但若横木置于地,则常人皆能步其上而过。

②小李第一次演讲,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备,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礼堂黑压压的人,便浑身冒汗,脑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话也记不起来了。

【分析】

这两则材料,一则是说很少有人能走过搁在山涧上的木头,一则是说小李演讲面对黑压压的人一句话也记不起来。

两则材料从形式上看是不相同的,但他们的结果都是一样——未能如愿以偿,究其原因都是胆小,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由这个共同点,我们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成功的重要因素;②要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3.异中辨异找立意

有些相异的材料,它们之间有明显的分歧点,我们找出分歧点,从它们的分歧点处入手提炼观点。

典例3

①俗话说:

“一个巧皮匠,没有好鞋样;两个笨皮匠,商量出鞋样;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②俗话又说: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分析】

这则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结果都不相同,但我们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点:

同样是 3个人,同样是要做一见事。

可是,为何同样是3个人却产生如此不同的结果呢?

他们的分歧点在哪里呢?

3个臭皮匠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做成了好鞋样,赛过了诸葛亮; 3个和尚心也往一处想——要吃水,可是他们互相推委,不往一处使劲儿, 3个和尚没水吃。

可见他们的分歧在于是否齐心协力。

抓住分歧点,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①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②做什么事情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4.互补叠加找立意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

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典例4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

“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分析】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

两者谁是谁非呢?

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

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

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立意就会很准确。

考情分析

三年高考题型分布表

    

2016年高考全国卷

2015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卷2

卷1

卷3

卷1

卷2

卷1

2

卷3

类型

任务驱动型作文

宽泛任务驱动

宽泛任务驱动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

题目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

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要求:

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历经几年试验,小羽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推陈出新,研发出一种新式花茶并获得专利。

可是批量生产不久,大量假冒伪劣产品就充斥市场。

小羽意识到,与其眼看着刚兴起的产业这么快就走向衰败,不如带领大家一起先把市场做规范。

于是,她将工艺流程公之于众,还牵头拟定了地方标准,由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发布推行。

这些努力逐渐见效,新式花茶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小羽则集中精力率领团队不断创新,最终成为众望所归的致富带头人。

要求:

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官方微博上。

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给小陈、老陈或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明确收信人,统一以“明华”为写信人,不得泄密个人信息。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

“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

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

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

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

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今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年。

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与汗水与笑语欢声。

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角;看今天,你正在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解读

材料虽然不是叙述类的,但为重大热点话题,在要求上和新材料作文有明显差别,和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略有区别但很接近——需要比较但不需要选择。

仅从题目要求看,和新材料作文有较大差别,和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也有明显区别。

漫画需先转换成文字,弄明白漫画所指现实中的典型现象和热点问题。

指向现实要表达对之的评价、看法。

典型的来自生活关注热点的叙述类材料,在要求上和新材料作文有点差别,和2015年任务驱动型作文似乎有较大区别——缺少明确的具体写作任务指令。

但是材料本身蕴含着具体的任务指令,需要评价、权衡,表明看法甚至建议。

为叙述类材料,指向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有十分明确的任务指令。

为叙述类材料,指向现实生活和社会热点,有十分明确的任务指令。

其中“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

”这是立意原则。

什么是关联?

事物相互之间发生牵连和影响。

关联就是关系。

  关联的关键词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的关键词。

所以,要从关键词的特征、特点出发,扭住它们的本质属性,找出含意、内涵的一致性。

实际上就是寻找它们在意义上的统一性。

  “这些关键词搭配组合的自由度很大。

如由“长城”“京剧”讲讲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由“高铁”“移动支付”谈谈现代开放的高科技中国,由“中华美食”“广场舞”说说好玩的中国或热情的中国,由“共享单车”“移动支付”聊聊生机勃勃的时尚中国或新生事物层出不穷的互联网中国。

另外,还可以将传统的国粹“京剧”与时下流行的“广场舞”并置而观,将文化悠久的“中华美食”与“食品安全”的严峻现实作勾连,也可以将古时的“长城”与当下的“一带一路”相互对照、相互发明…”这是关键词组合搭配的示例,选择两三个关键词,必然要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命题要求“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实则是引导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在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的基础上自主进行组合,从“小我”或“大我”的角度,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激活名句的内在生命力。

考生既可以集中论述两三个名句的相通内涵。

”这是立意的原则。

立意的基础是充分理解名句内涵,立意的要求是两三个名句的内涵相通。

什么是相通?

事物之间彼此连贯沟通。

内涵上的相通还是要考生讨论两三个名句之间的在意义上的关系。

  “如以①⑤为基础探讨自强奋发、敢作敢为;也可以辩证思考由两三个名句组合生发的新含意,如以③④⑤为基础,讨论自信与正视问题、开放进取之间的关系;考生还可以深入研析个人、国家、社会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以①③④⑤为基础,探究如何全面提升个人的人格境界,或以②⑤为基础,表现个人对家国情怀、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索,或以③⑤⑥为基础,论说坚持自我与承担社会责任之间关系,等等。

”这是名句组合的例子以及含意的揭示。

试题材料中的内容,意在引导考生洞悉材料自身的内在关联与生长性,如为国选材与社会进步,时代拐点与国家走势,个人奋斗与家庭期许,历史沉思与当下使命,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今昔对比与感慨生发……

  考生更要关注题目的具体指令:

“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不同于一般的话题作文,聚焦审视与表达的主体——“我”,唤醒考生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为考生“锁定”作文立意提供支架。

考生对于“我”的构思定位,既可写实,亦可虚构。

可供选择的两个副标题,为考生在不同文体上的选择预留了写作空间,这样的架构利于考生思想的表达、经历的叙述与情感的抒发,利于考生完成边界清晰且能自由发挥的理想写作。

  就本题写作的预估和建议来说,若选择以“我看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写作相对集中,考生须从标题的拟定开始,就聚焦对于“高考”的看法与评价:

既可肯定高考对于国家、社会、个人的意义与价值,如对于社会进步的推动价值,对于公平社会的建设意义,对于个人提升的引领作用等;也可质疑讨论高考考查的科学性、录取制度的公平性以及高考催生的教育乱象等。

  若选择以“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作,可供考生写作的空间比较大,选择的文体较多,如记叙类文体,可以围绕材料的触发点对自己的高考经历或憧憬进行筛选整合,传达出“我”之于“高考”的生活过往与内心期许,甚至通过个人轨迹折射时代变迁。

有能力的考生还可以将其虚构为小说,间接传达“我”之于“高考”的独特体验与个性理解。

此题也有散文诗歌等文体的写作空间。

总之是写“我”与“高考”的关系。

牛刀小试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位企业家在谈到自己成功经验的时候说:

“我就是多走了一步。

”是的,在生活的道路上多走一步,或许就取得了成功。

但是,有的时候多走一步,并不能改变什么,甚至可能带来不好的结果。

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悟,以“多走一步”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选文体,不少于700字。

审题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深刻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多走一步,至少还有可能。

辩证分析:

不走,只能原地徘徊,要么致使自己停滞,要么致使自己沉沦,丧失机遇。

多走一步,可能面临着失败,但正所谓失败是成功的前奏;多走一步,更多的是意味着更大的成功。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海难的幸存者漂流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两天过去了,也不见有船只的影子。

不得已,他好不容易在岛上建了一个简易窝棚安身。

当他从树林里兜着一大堆果子回来时,却发现他的窝棚起火了,浓烟滚滚,他的心血全被熊熊的大火吞没了。

他禁不住仰天长叹,沮丧地坐在海滩上,一直到黄昏。

在夕阳的余晖下,一艘轮船的轮廓越来越清晰。

他得救了,因为船上的人看见了岛上升起的浓烟,并把它当成了求救信号。

要求:

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700字。

审题立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深刻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

(1)幸与不幸只隔了一层纸的距离。

(2)辩证分析:

幸与不幸是能够相互转化的,当上帝给你关闭一扇门的时候,他亦会给你开启一扇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