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1348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4 大小:104.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4页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4页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4页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4页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19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docx

预防保健科传染病试题

第一章总论

学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与临床特点,诊断、预防和治疗原则。

熟悉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传染过程的表现与影响因素,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与影响因素。

了解“传染病”与“感染性疾病”概念的异同,传染病的现况及其危害,传染病学的发展趋势,学习传染病学的目的。

一、选择题

A1型题

1.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

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

B、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

C、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

D、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

E、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机能

2.病原体侵入人体后,寄生在机体的某些部位,机体免疫功能使病原体局部

化,但不足以将病原体清除,待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才引起疾病。

此种

表现是:

A.机会性感染

B.潜伏性感染

C.隐性感染

D.显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此种情况属于: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4.病原体侵入从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此种情况是: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

C.重复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机会性感染

5.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的免疫学检查,主要是测定血清中的: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6.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

A.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

B.周围性、地区性、季节性

C.散发、流行、暴发流行

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

7.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协助诊断

B.确定检疫期

C.追踪传染来源

D.预测流行趋势

E.有助于院内感染的鉴别

8.传染病检疫期限的确定是依据该病的:

A.隔离期

B.传染期

C.最长潜伏期

D.最短潜伏期

E.平均潜伏期

9.可作为传染病检疫与留验接触者的重要依据的是:

A.传染期

B.隔离期

C.潜伏期

D.前驱期

E.免疫期

10.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

A.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B.前驱期、出疹期、恢复期

C.初期、极期、恢复期

D.体温上升期、极期、体温下降期

E.早期、中期、晚期

11.下列发疹性传染病按皮疹出现先后次序排列,依次为:

A.猩红热、天花、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B.猩红热、风疹、水痘、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C.天花、水痘、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D.水痘、天花、猩红热、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E.水痘、猩红热、天花、麻疹、斑疹伤寒、伤寒

12.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城镇应于发现后:

A6小时内

B.8小时内

C.10小时内

D.12小时内

E.24小时内

13.甲类传染病的法定传染病报告时间,在农村不应超过:

A.6小时

B.8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

E.24小时

14.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将法定管理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它们是:

A.甲类2种,乙类23种,丙类10种

B.甲类2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C.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D.甲类2种,乙类20种,丙类13种

E.甲类2种,乙类19种,丙类14种

15.属于甲类法定传染病的是:

A.鼠疫、炭疽

B.霍乱、炭疽

C.鼠疫、霍乱

D.霍乱、艾滋病

E.鼠疫、艾滋病

16.对于消化道传染病起主导作用的预防措施是:

A.隔离、治疗病人

B.发现、治疗带菌者

C.切断传播途径

D.疫苗预防接种

E.接触者预防服药

17.提高人群免疫力起关键作用的是:

A.改善营养

B.锻炼身体

C.预防接种

D.防止感染

E.预防服药

18.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

A.患者

B.病原携带者

C.隐性感染者

D.易感者

E.受感染的动物

19.于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IgM型抗体的检出有助于近期感染的诊断

BIgD型抗体滴度升高提示既往感染

C疾病早期抗体滴度低,后期滴度显著升高

D.在疾病恢复期比早期抗体滴度升高4倍以上有诊断价值

E.回忆反应是由于既往感染或预防接种者再感染另一病原体时使原有抗体滴度升高所致

20.关于潜伏期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潜伏期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量呈成反比

B.有些传染病在潜伏期内具有传染性

C.潜伏期是确定传染病的检疫期的重要依据

D.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恒定

E.传染病的隔离期是依据该病的潜伏期来确定。

21.关于免疫反应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机体的免疫反应对传染过程的表现和转归起着重要作用

B.所有免疫反应都是对机体有利的

C.免疫反应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

22.关于病原体在传染过程中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致病力成正比

B.在同一传染病中,入侵病原体的数量一般与潜伏期成正比

C.病原体的毒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D.病原体的侵袭力与致病力成正比

E.在不同传染病中,能引起疾病发生的最低病原体数量相差很大

23.接种下列制剂可获主动免疫,除外:

A.活疫苗

B.灭活疫苗

C.抗毒素

D.类毒素

E.菌苗

24.关于隐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无或仅有轻微组织损伤

B.无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

C.不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D.有的可转变为病原携带状态

E.有的传染病几乎无隐性感染

25.关于潜伏性感染,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病原体潜伏于机体某些部位而不出现症状

B.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引起显性感染

C.潜伏性感染是重要而危险的传染源

D.潜伏性感染仅见于部分传染病

E.疟疾、结核、单纯疱疹可有潜伏性感染

26.由致敏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特异抗体有,除外:

A.调理素

B.抗毒素

C.溶菌酶

D.抗菌抗体

E.中和抗体

27.潜伏性感染见于下列疾病,除外:

A.结核

B.疟疾

C.白喉

D.单纯疱疹

E.带状疱疹

28.病原携带状态见于下列疾病,除外:

A.麻疹

B.流脑

C.白喉

D.霍乱

E.痢疾

29.与非特异性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因子是,除外:

A.调理素

B.γ―干扰素

C.肿瘤坏死因子

D.白细胞介素1~6

E.粒细胞―吞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30.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除外:

A.有特异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感染后免疫

D.有流行病学特征

E.有感染中毒症状

31.急性传染病血液常规检查的特征包括,除外:

A.白细胞总数显著增多常见于化脓性细菌感染,如流脑、猩红热

B.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时白细胞可正常,甚至减少,如布氏杆菌病、伤寒

C.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或正常,如乙脑、狂犬病

D.原虫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常减少,如疟疾、黑热病

E.蠕虫感染时嗜酸粒细胞常增多

32.下列情况可从血培养获得病原体的是,除外:

A.败血症(sopticemia)

B.菌血症(bacteremia)

C.毒血症(toxemia)

D.脓血症(pyemia)

E.脓毒血症(sepsis)

33.可用普通显微镜检查涂片来确定病原体而确诊的疾病是,除外:

A.血液涂片检查微丝蚴

B.骨髓涂片检查疟原虫

C.皮肤淤斑涂片检查脑膜炎球菌

D.肝脏脓液涂片检查阿米巴原虫

E.粪便涂片检查痢疾杆菌

34.根据传染病防治法,对下列疾病应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除外:

A.艾滋病病人

B.狂犬病病人

C.肺炭疽病病人

D.鼠疫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E.霍乱病人和病原携带者

35.下列感染中,可排出病原体引起传播,除外:

A.隐性感染

B.显性感染潜伏期

C.显性感染病程中

D.显性感染恢复期

E.潜伏性感染

B型题: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36.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37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IgG

B.IgA

C.IgM

D.IgD

E.IgE

38.临近疾病恢复期出现并持续较长时间的抗体

39.主要存在呼吸道和消化道粘膜上的局部抗体

40.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是近期感染的标志

41.主要出现于寄生虫感染和变态反应中的免疫球蛋白

A.经空气、飞沫、尘埃传播

B.经水、食物、苍蝇传播

C.经吸血节肢动物传播

D.经血液、体液、血制品传播

E.土壤传播

42.艾滋病

43.恙虫病

44.破伤风

45.麻疹

46.莱姆病

A高热持续,24小时体温相差不超过1℃

B24小时体温相差超过<1℃,但最低点未达正常

C24小时内体温波动于高热与常温之下

D骤起高热、持续数日骤退,间歇无热数日,高热重复出现

E发热数日,退热一日,又再发热数日

47.间歇热

48.稽留热

49.回归热

50.驰张热

A1型

1.E2.B3.B4.B5.C6.D

7.B8.C9.C10.A11.E12.A

13.D14.B15.C16.C17.C18.D

19.B20.E21.B22.B23.C24.B

25.C26.C27.C28.A29.A30.E

31.C32.C33.E34.B35.E

B型题

36.C37.B38.A39.B40.C41.E

42.D43.C44.E45.A46.C47.C

48.A49.D50.B

第十一章疟疾

A1型题

1.疟疾是由下述哪种虫媒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A.库蚊

B.伊蚊

C.蜱

D.按蚊

E.白蛉

2.疟原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

A.裂殖体

B.感染性子孢子

C.裂殖子

D.环状体

E.配子体

3.环状体出现在下述部位中哪个部位:

A.肝细胞

B.蚊子的唾液中

C.红细胞

D.单核细胞

E.均可发现

4.疟原虫在蚊虫体内进行的是疟原虫生活史中的哪个阶段

A.有性繁殖期

B.无性繁殖期

C.有性和无性繁殖同时存在

D.休眠期

E.以上均错

5.平原区间日疟传播的主要媒介是:

A.微小按蚊

B.中华按蚊

C.大劣按蚊

D.雷氏按蚊

E.库蚊

6.疟疾流行的主要区域是:

A.热带

B.亚热带

C.热带和亚热带

D.温带

E.寒带

7.在热带地区,疟疾流行的季节主要是:

A.夏季

B.秋季

C.夏秋季

D.春末夏初季

E.无季节限制

8.感染性按蚊在疟原虫生活史中是:

A、第一中间宿主

B、第二中间宿主

C、终宿主

D、长期储存宿主

E、中间宿主

9.疟原虫的生活史中,疟疾病人是

A、第一中间宿主

B、第二中间宿主

C、终宿主

D、储存宿主

E、中间宿主

10.疟疾所致的寒战、高热、出汗是由于:

A、疟原虫的量多

B、疟原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生长

C、大量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从红细胞破裂入血

D、毒素

E、疟原虫寄生在肝细胞内生长

11.近年来认为疟疾远期复发的原理是

A、肝内有迟发型子孢子

B、红细胞内疟原虫未被完全清除

C、带虫免疫

D、疟原虫具有抗药性

E、抗复发治疗不彻底

12.间歇性发热半个月,血涂片发现疟原虫,患者最明显的体征是:

A、黄疸

B、肝脏肿大

C、脾脏肿大

D、唇周疱疹

E、贫血

13.现症疟疾患者,在抗疟治疗中,症状加重并伴少尿与黄疸,最可能并发:

A、肾病综合征

B、黑尿热

C、急性肾小球肾炎

D、继发细菌感染

E、疟疾并发急性病毒性肝炎

14.人群感染疟疾后,获得的免疫力为:

A、终生免疫

B、一定的免疫力,但不持久

C、无免疫力

D、有交叉免疫

E、以上均不对

15.引起临床上凶险发作最常见的疟原虫是: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可

16.以下疟原虫仅感染衰老红细胞的是:

A.间日疟原虫

B.三日疟原虫

C.恶性疟原虫

D.卵形疟原虫

E.以上均不可

17.疟疾的发作具有周期性,其间歇期的长短取决于:

A.侵入的子孢子数量

B.子孢子在肝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C.裂殖体在红细胞内发育的时间

D.机体免疫力强弱

E.疟原虫毒力强弱

18.脑型疟疾与中毒性菌痢鉴别的要点为:

A.季节

B.症状

C.脑脊液变化

D.肛拭或灌肠大便常规检查

E.脑膜刺激征

19.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

A.血涂片

B.骨髓涂片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吖啶橙荧光染色法

E.PCR法

20.关于疟疾的诊断性治疗,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氯喹治疗后24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B.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C.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者可排除疟疾

D.来自非耐药疟疾流行区的患者,氯喹治疗后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可

基本排除疟疾

E.单用伯氨喹啉治疗后24小时发热被控制可以确诊

21.下列哪种抗疟药可诱发黑尿热:

A.伯胺喹啉

B.氯喹

C.乙胺嘧啶

D.甲氟喹

E.青蒿素

22、疟疾患者并发黑尿热常与哪种酶缺乏有关

A、腺苷酸环化酶

B、磷酸肌酸激酶

C、柠檬酸合成酶

D、丙酮酸激酶

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23、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是属于

A、Ⅰ型变态反应

B、Ⅱ型变态反应

C、Ⅲ型变态反应

D、Ⅳ型变态反应

E、体液免疫亢进

24、用来确诊疟疾患者的实验室方法为:

A、间接荧光抗体法

B、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C、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血片中大单核细胞增多

E、血或骨髓片找病原体

25.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

A.氯喹+乙胺嘧啶

B.氯喹+伯氨喹啉

C.奎宁+乙胺嘧啶

D.奎宁+伯氨喹啉

E.青蒿素+奎宁

26、关于疟疾的发病机制下列哪项正确:

A、三日疟原虫侵袭各年龄的红细胞

B、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裂体增殖多在内脏微血管内进行,易致内脏损害

C、恶性疟原虫主要侵袭衰老红细胞

D、间日疟与卵形疟原虫仅侵袭幼稚红细胞

E、血中带原虫的红细胞数量恶性疟原虫最少

27、疟疾患者常伴肝、脾肿大,下列哪项解释最正确:

A、中性粒细胞炎性浸润

B、急性溶血

C、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增生

D、门脉高压

E、DIC致肝脾部位微血栓阻塞

28、疟疾的诊断性治疗下列哪项正确:

A、氯喹治疗48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B、氯喹治疗72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C、氯喹治疗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即可排除疟疾

D、来自非耐药疟疾流行区,氯喹治疗48小时体温仍未控制,即可基本排

除疟疾

E、氯喹治疗24小时体温正常即可确诊

29、医疗队赴非洲高疟区工作,自身的保护性预防工作,以哪项最重要:

A、使用蚊帐,蚊烟,驱蚊剂

B、口服伯氨喹啉

C、口服乙胺嘧啶或氯喹

D、注射青蒿素

E、治疗当地现症疟疾病人

30、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错误:

A、传染源包括病人和带虫者

B、经按蚊或输血传播

C、感染后可获稳固免疫力

D、夏秋季节多见

E、流行地区儿童发病率较高

31、从疟疾的非流行区到海南打工,下列预防措施中的哪项除外:

A、氯喹0.3g,每周1次

B、伯氨喹(基质)15mg,每日1次,连服8日

C、甲氟喹0.25g,每周1次

D、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

E、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

32、婴幼儿疟疾的特点应除外:

A、发热多不规则

B、常有呕吐和腹泻

C、病情重时可出现感染性休克和惊厥

D、脾大,显著贫血

E、血片中不宜查到疟原虫

33、疟疾并发症,下列哪项不正确:

A、恶性疟和间日疟反复发作未经治疗者可致急性肾小球肾炎

B、恶性疟和三日疟长期反复发作可导致肾病综合症

C、黑尿热是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D、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时抗疟治疗仍有效

E、并发肾病综合症时抗疟治疗有效,但用激素治疗效果差

34、脑型疟疾下列措施哪项错误

A、安定或氯丙嗪止痉镇静

B、氢化可的松解毒降温

C、非耐氯喹者用氯喹静推

D、20%甘露醇脱水

E、抗氯喹者宜用硫酸奎宁静滴

35、治疗黑尿热可采用的正确措施应除外:

A、静脉滴注氢化可的松

B、碳酸氢钠口服或静滴

C、输同型新鲜血

D、尿闭者可行血液透析

E、用奎宁进行抗疟治疗

36、疟疾的根治下列哪项错误

A、治疗对象为1~2年内有疟疾史,血中找到疟原虫者

B、常采用乙胺嘧啶和伯氨喹啉联合治疗

C、可采用集体服药方式

D、疟疾抗体检查阳性者不必进行根治

E、宜在流行高峰前1个月进行

37、疟疾的临床特征下列哪项错误:

A、周期性发作的寒战、高热、大汗

B、贫血脾肿大

C、肝脏轻度肿大,压痛,ALT可增高

D、恶性疟贫血较其他疟疾明显

E、间日疟和恶性疟常有复发

38、关于疟疾的免疫和发病原理,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人群对疟疾普遍易感

B、疟疾反复发作或重复感染后获得一定免疫

C、疟疾多次发作获得免疫力后,血中疟原虫完全消失,发作自行停止

D、感染疟原虫后免疫力产生很慢,维持时间不长

E、感染间日疟原虫后不能与其他疟原虫之间产生交叉免疫

39、关于疟原虫,下列哪一论述是错误的?

A、间日疟原虫、卵型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感染常有复发

B、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有红细胞内和肝细胞内两个阶段

C、人是疟原虫中间宿主,蚊是疟原虫终末宿主

D、子孢子为疟原虫感染型

E、疟原虫在蚊体内进行的是无性繁殖

40、下列情况均可出现疟疾非典型发作,除外:

A.间日疟早期

B.恶性疟疾

C.成人输血后疟疾

D.婴幼儿疟疾

E.老年人疟疾

41、对脑型疟疾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意义最小的是:

A.脾脏明显肿大

B.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显著增加

C.脑脊液检查

D.检测乙型脑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

E.贫血

42、下列疾病中,可引起脾大的除外:

A.伤寒

B.急性血吸虫病

C.疟疾反复发作

D.晚期肝硬化

E.恶性淋巴瘤

43、关于疟疾的流行病学,下列哪项不正确:

A.夏秋季多见

B.流行地区儿童发病率较高

C.叮咬皮肤经按蚊或输血传播

D.传染源包括病人和带虫者

E.感染后可获稳固的免疫力

44、下列疾病中可通过血液检查确诊,除外:

A.疟疾

B.伤寒

C.乙脑

D.细菌性痢疾

E.钩体病

45、下列药物中可用于疟疾易感者的预防性服药,除外:

A.氯喹

B.甲氟喹

C.乙胺嘧啶

D.多西环素

E.伯氨喹

46、脑型疟疾的处理哪项是错误的:

A、20%甘露醇脱水

B、止痉镇静

C、盐酸奎宁滴注

D、口服伯胺喹啉

E、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47、疟疾的预防下列哪项不正确:

A、根治带疟原虫者

B、灭蚊,防蚊

C、注射免疫球蛋白

D、根治现症病人

E、对高疟区人群可预防服药或疫苗注射

A2型题

48、女,24岁,因间歇寒战高热入院,血涂片中找到间日疟原虫,幼时有蚕豆黄病史,目前怀孕6个月,最适宜的治疗是:

A.乙胺嘧啶

B.伯胺喹啉

C.甲氟喹

D.奎宁

E.氯喹

49、北京患者12月发病,表现为畏寒、寒战、高热、大汗而后缓解,隔日发作1

次,已一周。

血常规:

白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0.68,淋巴细胞0.32,

血色素100g/L,血培养

(一)。

患者同年8月曾往海南旅游15天。

最可能的

原因是

A.伤寒

B.疟疾

C.急性血吸虫病

D.败血症

E.结核

50、男,25岁,3周前自非洲援外归国,高热1周,伴畏寒、寒战,疑为疟疾,

氯喹治疗3d,病情无好转,下列哪项处理较合适?

A.加大氯喹剂量

B.联合应用伯氨喹啉

C.乙胺嘧啶

D.甲氟喹

E.氯喹+乙胺嘧啶

51、男,20岁,间歇性畏寒、寒战、发热半年,约每月发作一次,每次持续7~

10天,近一日出现面部水肿,尿量减少,血压升高,尿蛋白++,尿红细胞3~

6个/Hp,血涂片发现间日疟原虫,应诊断为:

A.疟疾

B.肾病综合征

C.疟疾并发急性肾小球肾炎

D.疟疾并发肾病综合征

E.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52、患者持续发热5天,伴意识障碍,颈硬,克氏征(+)、脑脊液:

压力160mmH2O,白细胞数0.5×109/L,多核细胞0.60,单核细胞0.40,糖2.5mmol/L,氯化物117mmol/L,蛋白1.5g/L,可除外下列哪一情况:

A.流行性乙型脑炎

B.虚性脑膜炎

C.结核性脑膜炎

D.脑型疟疾

E.隐球菌脑膜炎

53、男,24岁,从海南打工回湘,间歇畏寒、寒战、发热,热退大汗,间歇期一般情况良好,初步诊断为疟疾,为进一步确诊,下列什么时期采血涂片找疟原虫阳性率最高:

B

A、高热期

B、寒战发热期

C、大汗期

D、抽搐、昏迷期

E、间歇期

54、男,17岁,间歇性畏寒、高热、大汗近1周,血色素减低,白细胞计数正常,

分类大单核细胞增多,本例最可能发现阳性结果的试验是:

A、骨髓培养

B、肝胆B超

C、X线胸片

D、血或骨髓涂片找病原体

E、血培养

55、男,21岁,8月15日入院。

1周前由安徽来湘,次日出现寒战、发热、头痛,体温时高时低,无一定规律性,出汗多,近2天来发作过一次高热,伴头痛,伴头痛,持续4小时,热退后精神如常,食欲正常,体温39℃,血象:

WBC6.8×109/L,N0.64,L0.36,RBC3.2×1012/L,Hb10g/L,最可能的诊断为:

A、伤寒

B、乙脑

C、疟疾(间日疟)

D、败血症

E、急性血吸虫病

56、女,27岁,已婚,畏寒、寒战,继之发热,体温达39℃,伴剧烈头痛,持续4~6小时后热退,退热患者感体力尚正常,能进食,每2日发作1次,共3次,血象:

WBC6.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