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3071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总复习题(附答案).doc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毕业复习题

(第1课小草和大树)

1、根据植物茎的结构不同,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两大类。

(草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疏松柔软支持力弱)。

(木本植物)的共同特征有(茎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

2、列举草本植物()()(),木本植物()()()。

3、了解植物体内部的结构最好的方法是(解剖)。

4、列举不开花植物(绿藻水绵肾蕨苔藓)

5、植物的茎可以分为(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匍匐茎)四类。

6、植物的根可分为(直根、须根、贮藏根)三类。

7、迄今为止,人们已经知道的植物大约有(30万)种。

8、根据茎的特点可以把植物分为两类,具有(疏松、柔软、支持力弱的茎)的植物,称为(草本植物);具有(比较紧密、坚硬、支持力强的茎)的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植物,称为木本植物。

(第2课植物博览会)

1、银杏是我国特产,著名的(活化石)植物,果实具有极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

2、珙桐,又名(中国鸽子树),是珍贵的观赏树种,被定为国家(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3、列举三种观赏植物(郁金香)(含羞草)(猪笼草)。

4、金灯藤属于(寄生)植物。

(第3课鸟类动物的特征)

1、简答:

鸟类动物有哪些共同的特征?

答:

鸟类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体表有羽毛,靠喙取食,靠产卵繁殖后代。

2、鸟喙具有多样性,使它们适合(吃不同的食物),适应(不同的环境)。

3、根据鸟喙的特征将下列鸟和工具进行连线

北美红雀沙椎鸟鹈鹕秃鹫

镊子起钉器汤匙钳子

(第4课种类繁多的动物)

一、填空:

1、科学家按动物有无脊柱,把动物分为两大类:

(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根据繁殖方式把动物分为(卵生)和(胎生)两类。

根据食性把动物分为(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和(杂食性动物)

2、地球上已知的动物大约有(150万)种。

包括脊椎动物(两栖类鸟类爬行类、鱼类哺乳类);无脊椎动物(昆虫类)。

3、具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如:

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哺乳动物、)

4、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

昆虫类、虾、蜗牛、蜘蛛等。

5、根据下列描述把序号填入括号内

a哺乳动物b鸟c两栖动物d鱼e爬行动物f昆虫

①身体表面有鳞或甲,肚皮贴地爬。

(e)

②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具有3对足,两对翅。

(f)

③体表有羽毛,取食靠喙,靠产卵繁殖后代。

(b)

④小时候在水里生活,用腮呼吸长大后在陆地生活,用肺呼吸。

(c)

⑤终身生活在水里,用腮呼吸,用鳍游泳。

(d)

⑥体表有毛,在“妈妈”腹中长成“小胎儿”,幼时吃母乳。

(a)

6、科学家已经鉴别出脊椎动物有46900多种,无脊椎动物大约130万种。

(第5课细菌和病毒)

一、填空:

1、细菌和病毒要用(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它们漂浮(空气)中,潜伏在(食物)中,寄生在(土壤、水其它动物和人)的体内。

2、常用的消毒方法有(高温消毒药物消毒照射消毒)等

3、细菌的特点:

(细菌非常微小,结构简单,基本形状有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许多细菌可以成对、成链、成簇等形式生长,繁殖迅速。

它们飘浮在空气中,潜藏在食物、土壤、水中,甚至寄生在人和其他动植物的体内)。

4、病毒的特点:

(病毒比细菌小得多,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细胞里面。

5、细菌和病毒对人类使和动植物的影响:

(它们能使人类和动植物患上各种各样的疾病,如麻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患流行性感冒是由于感染了流行性感冒病毒等。

6、细菌和病毒对人类有益的方面:

(①研制疫苗、药品②发酵食品③分解动植物等。

7、写出有利于健康的几种生活方式:

勤洗澡、勤换衣服、按时刷牙、定期注射疫苗、不喝生水、经常锻炼、生吃瓜果蔬菜洗干净、室内勤通风……

8、你知道哪些消毒方法和设备?

巴斯德消毒法、晒太阳、把用品煮沸、使用消毒水、通风换气、洒石灰水、使用漂白粉、使用消毒柜等。

二、简答:

1、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更有利于健康?

答:

吃饭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读书写字,不要做剧烈运动等。

2、制作酸奶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答:

器具消毒、牛奶消毒灭菌、加入的酸奶要新鲜、还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6课生活中的真菌)

一、填空:

1、蘑菇、霉菌都是(真菌),它是一种既不属于(植物)又不属于动物的生物。

2、我国目前已知的食用真菌有(350多)万种,可以食用的真菌:

(蘑茹、木耳、银耳、金针茹、灵芝、香茹、竹荪等)

3、香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还有(治疗高血压)的作用。

4、除了(蘑菇、木耳)等大型真菌外,一些食物、衣物上长出的(霉菌)也属于真菌。

5、食物在(温暖潮湿不通风)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6、怎样减少食物或衣物发霉?

晒太阳、通风换气、真空密封、加热杀菌、降温、放在干燥的地方等。

7、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食用真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并对动植物病毒食用真菌含有人体所需要性疾病有免疫或抑制作用,有药用功效。

二、简答:

1、为什么食用真菌是宝贵的生物资源?

答:

因为食用真菌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含有人体所需要的多种营养物质,还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

3、怎样防止食物或衣物发霉?

答:

衣物保持干燥,不要受潮;食物放在冰箱等低温的设备中或低温的环境中。

因为发霉的条件是潮湿温暖的环境。

4、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防止食品腐败的方法?

答:

冷冻、冷藏、真空包装、脱水、腌制、灌装、防腐剂灭菌等。

(第7课宝贵的生物资源)

一、填空:

1、(动物植物病毒细菌真菌)等,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

正是依赖这些宝贵的生物资源,人类才能繁衍生息。

2、生物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细菌病毒)。

3、(生漆)是我国的特产,它耐热耐磨并有绝缘作用,是驰名中外的天然树脂原料——“(涂料之王)”。

4、加拿大的(糖槭)是最有名的木本糖源

二、简答:

1、植物栽培、繁殖都有哪些新技术?

答:

温室栽培技术、滴灌及无土栽培技术、立体种植技术、植物的营养器官繁殖技术、植物的杂交技术、转基因技术植物栽培、繁殖的新技术。

2、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答:

人与其他生物是相互依存的。

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其他生物,离开其他生物,就无法生存。

人类活动也影响着其它生物的生存。

3、保护生物资源你怎样做?

(建议)

答:

保护好身边的动植物,同时搞好宣传,也让别人保护。

多植树种草,优化环境。

维护生态平衡,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4、怎样保护生物资源?

不乱砍乱伐植物、不随意捕杀动物、多植树种草等。

(第8课生活中的能量)

1、(声能光能化学能热能磁能机械能电能)等都是能量。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能量。

2、食物和汽油储存着(化学能)。

3、人体进行各种活动都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是从(食物)中获得的。

4、能量单位是(千焦)1千焦=(1000)焦耳。

5、过多过少地获取能量,都不利于(健康)。

只有保证身体中的能量(平衡),才能保证我们的健康。

6、能量的单位是(千焦).人每天约消耗的能量:

10----13岁儿童9623千焦;轻体力劳动的成人10032千焦;重体力劳动的成人11704千焦。

7、举出生活中利用能量的例子:

声能:

声纳探测仪光能:

太阳能热水器、

电能:

电灯、热能:

做饭、风能:

风车转

磁能:

磁悬浮列车、机械能:

骑自行车、

化学能:

汽油燃烧、水能:

水利发电、

(第9课植物与能量)

一、填空:

1、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储藏在(淀粉)中。

2、燃烧淀粉时发光发热,说明淀粉中含有(能量)。

3、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4、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在这一过程中,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光能能通过(绿色植物)转化成化学能。

6、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都要消耗(能量),人类和其他动物是通过食物获取所需能量的,而食物的最终来源是(植物)。

7、植物中的能量来自(太阳能),并以另一种形式贮藏在(淀粉)中。

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光能),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化学能)。

二、简答:

1、从能量和物质转化的角度,分析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有什么意义?

答: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它们通过体内的叶绿素吸收阳光,分解水,同时放出大量氧气,并且将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促进了能量和物质的转化,使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有了保障。

2、怎样证明淀粉中含有能量?

答:

①用燃烧的方法,燃烧可以使淀粉放出能量(光和热);②人吃了淀粉类食物会产生热量;③淀粉加工成酒精可以做汽车的燃料。

3、什么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叶和根能摄取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并通过吸收太阳光,在绿叶中合成淀粉。

在这一过程,叶片中绿色物质将太阳光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淀粉等物质中,同时释放出氧气。

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4、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中,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阳光、二氧化碳、水参加了这个变化过程,生成了新物质(淀粉和氧气)

5、绿色植物在地球上生存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①防风固沙、加速降尘;②保持水土、涵养水源、③调节气候、增加降水。

④吸收毒物、杀灭病菌。

(第10课动物与能量)

一、填空

1、人和动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都需要(能量)

2、写一个食物链一般从(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食物链至少有(三)个环节。

3、动物与植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

根据食物关系,可以把一些动物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就像一条链环组成的锁链一样,人们把动植物之间的这种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转化)着。

4、在食物链中,(物质和能量)在不断地流动着。

二、简答:

1、根据动植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写出食物链。

a、草→蝗虫→青蛙→蛇→鹰

b、松树→松毛虫→鸟→松鼠→鹰

2、能量是怎样在食物链中进行传递或转化的?

(答:

如在食物链“草→兔→人”中,当太阳能通过草的光合作用进入后,则按照草→兔→人的顺序逐渐单向传递或转化(转化为化学能)。

(第11课它们是怎样工作的)

一、填空

1、为了更好的利用能量,需要通过一定的装置来实现能量的(转化),(电灯电扇风车)等都是能量转化装置。

2、能量可以通过(装置)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3、列举5种能量转化装置:

()。

4、电动机带动水泵把水抽到高处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二、简答:

1.自制风动小鼓是怎样工作的?

风动小鼓在工作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答:

风车在风能的作用下转动起来,风车转动时带动金属片拨动鼓槌敲击小鼓,使小鼓发出声音。

风动小鼓的能量转化过程是:

风能→机械能→声能。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