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2488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docx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范文大全》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

第一篇。

跋涉在高原邮路上的深山信使我叫邵建洲,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邮政局的一名干部。

今天,我向大家讲述乡邮员王顺友的先进事迹。

临来的时候,纯朴厚道的乡邮员们嘱托我代表他们向关心和帮助他们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致以深山里的诚挚问候和衷心感谢。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凉山州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腹心地段,交通通信非常落后,有马班邮路15条,单程长达2303公里。

多年来,木里县马班邮路走出了一个又一个的先进典型。

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王顺友同志,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xx年,王顺友接过父亲的班,负责从木里县城至倮波乡以及县城至卡拉乡的邮件投递工作,这两条邮路来回有584公里。

xx年,县邮政局领导从关心王顺友的角度出发,就让他只走木里县城至倮波乡这条来回360公里的马班邮路。

这条邮路来回一趟要走14天,王顺友每年要走330天。

就这样,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在马铃孤寂的叮当声中,王顺友以超乎常人的坚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漫长的马班邮路上,孤独跋涉了20年,行程26万多公里,相当于走了21个二万五千里长征,相当于围绕地球转了6圈。

他把党的声音、外界的信息、亲友的音讯传送给了大山里的千家万户,赢得了各族群众的欢迎和赞誉。

王顺友视邮件为生命,忠诚履行着一个乡邮员的职业使命。

xx年夏天,雅砻江上还没有吊桥,过河要使用溜索。

当王顺友快到对岸的时候,钢绳突然断了,他重重地摔在沙滩上,裹在塑料布里的邮包落到江中。

王顺友顾不上疼痛,随手抓起一根树枝,跳到江中,与激流搏斗了一个多钟头,终于将邮包拖上了岸,可他却累得瘫倒在岸边。

在木里县邮政局的记录中,20年来,王顺友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丢失过一份邮件,他平均每年投递各类邮件近万件,投递准确率达100%。

王顺友二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用行动充分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充分表现出对事业的无限执着。

他是普通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他是所有共产党员学习的好榜样。

《人民日报》(xx年06月09日第十五版)

第二篇:

《跋涉在教育的乡间小路上》读后感《跋涉在教育的乡间小路上》读后感

《跋涉在教育的乡间小路上》里面有很多教育小故事,其中《也谈教师的价值》令我感触最深。

故事讲得是一个上课时常开小差的学生,上体育课时,老师在讲解调高的要领,他忽然被老师叫到名字——该他跳高了,他完全没有听老师讲,当然也记不住老师讲解的起跳技巧,他慌忙中满脸通红的匆匆跑向横杆,一急之下,结果是面对老师和同学们,背对着横杆,顺势拔地而起,不想奇迹般地取得了1.15米的好成绩,当他倒在沙坑中时,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他自己也感觉不好意思。

试想想,放在今天,面对这样一个开小差的学生,我们的老师会怎么做呢。

一定是气急败坏地对他咆哮:

“你怎么搞的。

上课完全不听讲,好。

罚你围着操场跑十圈。

”这就是我们现在老师的普遍表现:

学生一旦犯了错误,先是教训一顿,然后命令写检查,或者是请家长,更有甚者进行体罚和变相体罚。

然而这位体育老师却慧眼识珠,从开小差的学生身上看到了一种希望,之后,及湿地帮助他完善了这种独特的跳高技术,经过多年的训练和努力,这个当年在课堂上犯下错误的孩子,在1968年的奥运会上成功地越过了2.24米的高度,打破了当时的世界纪录。

这个当年的错误成就了一个奥运冠军,这个少年便是里查德。

福斯拜——风靡世界的背越式调高技术的首创者。

今天我们的教师生怕学生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一旦发现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或者问题,就开始暴跳如雷,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学生,由于我们的惩罚不是针对学生的错误,而是针对犯错误的学生,所以这些惩罚的措施,往往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留下累累伤痕。

其实,越是错误严重的学生,导致的问题越严重,越是错误严重的学生,越存在巨大的进步空间,越是错误严重的学生,越需要教师话费大量的心血,教育和改造好这样的学生,对社会进步的价值才越大。

要让学生“明其错”,更要“明其何以错”,让学生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及时对症下药,相信学生一定会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

我认为教师的价值在于。

当学生犯下错误时,没有因为学生的错误而气急败坏地扼杀学生的求知欲,而是及实地帮助学生分析错误造成的原因和可能出现的结果,在包容“错误”中寻找有价值的教育时机,准确地捕捉学生错误之中闪耀的思想火花,选准教育的切入点,帮助学生因势利导,正确地分析和利用这个“美丽的错误”,把这个“有价值的错误”加以发掘和开拓,使之成为一个“美丽的传奇”。

第三篇:

跋涉在课改的征途上跋涉在课改的征途上

教育之殇

1979年6月,中国曾派一个访问团,去美国考察初级教育。

回国后,访问团写了一份三万字的报告,在见闻录部分,有四段文字:

1.学生无论品德优劣、能力高低,无不趾高气扬、踌躇满志,大有“我因我之为我而不同凡响”的意味。

2.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打字不识一斗,加减乘除还在扳手指头,就整天扯淡发明创造,在他们手里,让地球掉个头,好像都易如反掌似的。

3.重音、体、美,而轻数、理、化。

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学校,音、体、美活动无不如火如荼,二数、理、化则乏人问津。

4.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

学生或挤眉弄眼,或谈天说地,或翘二郎腿,更有甚者,在教室里摇来晃去。

最后,在结论部分,是这么写的。

美国的初级教育已经病入膏肓,可以这么语言,再用20年的时间,中国的科技和文化必将赶上和超过这个所谓的超级大国。

在同一年,作为互访,美国也派了一个考察团来中国,他们在看了北京、上海、西安的几所学校后,也写了一份报告,在见闻录部分,也有四段文字:

1.中国的小学生在上课时喜欢把手放在胸前,除非老师发问时,举起右边的一只,否则不轻易改变;幼儿园的学生则喜欢将手背在后面,室外活动时除外。

2.中国的学生喜欢早起,七点钟之前,在中国的大街上见到最多的是学生,并且他们喜欢边走边用早点。

3.中国学生有一种作业交“家庭作业”,据一位中国老师解释,他的意思是学校作业在家庭的延续。

4.中国把考试分数最高的学生成为学习最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期结束时,一般会得到一张证书,其他人则没有。

在报告的结论部分,他们是这样写的:

中国的学生是世界上最勤奋的,在世界上也是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同年级学生比较,都是最好的。

可以预测,再用20年的时间,在中国科技和文化方面,必将把美国远远地甩在后面。

可是,30年过去了,美国“病入膏肓”的教育制度共培养了近6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近200位知识型的亿万富豪,而中国还没有一所培养出一名这样的人才。

两家的预言都错了-----“预言”成了“寓言”

我们的教育到底是怎么了。

原本是多彩的、湿润的、幸福的、完整的教育走进了功利主义的怪圈,将学校变成了一个大大的生产车间,将教师变成了工人,将学生变成了产品甚至是道具。

教改势在必行:

所幸的是我们的校长年轻有为,高瞻远瞩,具有改革创新的精神,在艰难的困境中,立足教学改革,识图走出一条血路来。

这种无谓精神感染了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不断提高教师的教改意识,外出听课学习,不断充电,走出去,请进来,认真分析讨论各种有效的教改方法,根据本校特点,不盲目跟从,在课堂教改中吸取先进经验,从声名远播的洋思经验到成效卓著的杜郎口模式、从蔡林森的高效课堂到到魏书生的六步教学法、从“探究性学习”到“有效教学”、从“特色课堂”到“五分钟课堂”、从“分槽喂养”到小组合作学习等,逐步吸取适合本学校的学生情况,老师试讲,再讲,再改进,再讲,再改进,经过多年来的痛苦“挣扎”,逐渐摸索出了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特点的“三段五步”课堂教学方法。

“三段五步”高效课堂(内容)。

课堂改革效果

经过几年的课改,逐渐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逐步改变了常规教学,学生的知识接受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在知识的获取上更为主动,基本的特点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睡觉的了,能够积极地进行讨论,逐渐学会勇敢展示,勇于交给别人,发表自己的见解,言谈举止,显得更为自信,在展示中往往能迸发出意想不到的结果,大大出乎老师的预料。

老师也不感到枯燥无味了---

第四篇:

让青春在雪域高原上闪光让青春在雪域高原上闪光

------余英霞生产技术处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同事们:

大家晚上好。

我是生产技术处余英霞,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

让青春在雪域高原上闪光。

二十世纪初,一场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震惊了世界,唤醒了民众勇担大义的灵魂。

今天,紫金矿业吹响了“我为新一轮创业立新功”的号角,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我们应紧跟着总部的步伐,传承五四精神、彰显企业文化、弘扬紫金创业精神。

奉献我们的青春年华、创造我们美好未来。

新时育着新的使命,让年轻的生命在碌碌无为中消亡不是青春的作派;让美好年华在消极倦怠中流逝更不是青春的本色。

每个人都有过美丽的青春,有的人青春美丽在雪山哨所,有的人青春美丽在菁菁校园,有的人青春美丽在无影灯下……而我将青春美丽在高原,每天重复同一个业务流程,觉得总有统计不完的数据,理不完的帐,每天的工作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实在乏味。

20多岁的我也曾经困惑,这样的工作这么琐碎,怎么能实现心中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呢。

但是,当看到周围的同事默默无闻的工作,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我理解了。

做为一名威斯特的员工,从走上岗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应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信念,就应该有让青春在高原上闪光的决心。

站在今日的辉煌,我们翻开重重的历史,威斯特公司艰辛而成功的走过了六个春夏秋冬。

在这xx多个日日夜夜里,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挫折,然而正是这xx多个昼夜,我们威斯特全体员工付出的是汗水。

是智慧。

xx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使国内各大矿业纷纷进入“冬眠”阶段,然而我们在集团公司和公司领导的带领下,迎难而上、共克时艰,努力化挑战为机遇,以顽强的奋斗拼搏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例如,在xx年5月11日,取得日产铜金属量和日回收率创历史新高,实现了日产铜金属量110.068吨和回收率80.074%的历史纪录,xx年4月23日,我们再次打破纪录,一次次振奋人心的消息,使员工更加有了干劲、有了信心,而我们威斯特也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一个辉煌走向另一个辉煌。

成绩只代表过去,未来还需要我们去创造。

新一轮的创业号角已经吹响,对事业的无限热爱,犹如我们踏遍的青山,连绵不绝,这份炽热、执着的情怀激励着我们永往直前,我们意气风发,我们斗志昂扬,我们前进的步伐会迈得更坚定、更稳健,年轻的朋友们,让我们的青春在雪域高原上闪光吧。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五篇:

屹立在贵州高原上的教育丰碑(范文)屹立在贵州高原上的教育丰碑

---------百年老校龙家小学考察报告

(吉林农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李晨曦)

从决定离开东北土地踏上贵州高原的一刻起,一群又一群的青年人响应国家“西部计划”的号召,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

吉林农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一行六人带着心中的爱与梦想经历三千多公里六十多个小时的征途,来到贵州高原上一所在基础教育上具有典范和先锋意义和作用的乡村百年老校——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龙家小学。

梁校长派车把我们接到小学,到达学校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在校长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未来的生活工作的新家。

刚刚踏学校,映入眼帘的是“热烈欢迎吉林农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来我校实践”的条幅,那一刻的心情特别的亲切,校长的用心和学校老师们的热情,让我更加坚定留在这里,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更多的事情。

xx年8月18日,吉林农业大学第三届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对余庆县龙家小学进行了参观考察,校长梁中凯向我们介绍了学校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未来的发展目标。

还带领我们参观了学校的童心向党展览馆、龙家小学百年老校简易陈列室、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服务团余庆县龙家小学实践基地接待楼、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实践基地陈列室。

参观之后深深的被这所学校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所震撼。

一、走进龙家,了解龙家

余庆县龙家小学创办于19xx年,是贵州高原上的一所乡村百年老校。

龙家小学位于贵州高原东南面,乌江北岸。

现有教师37名,有高级教师21名,中国共产党党员15名,其中有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有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的教师,有全国劳动模范,有贵州省委省人民政府授予的“贵州省省管专家”称号的教师、香港柏宁顿第三届亚洲(中国)“孺子牛”金球奖荣获者,受国家表彰的师生5人次,受省市表彰的师生39余人。

学生近700人,校园占地面积20亩。

建有大学生各类基地5个,学校师生建有红领巾林场300余亩,花卉园艺场一个,师生每年养花xx余盆,师生在校园里创办了养鸽场,年养鸽子200余只。

校园里有珍稀古大银杏树,种植银杏树300余棵,银杏园是余庆县龙家小学的别称。

二、悠久历史,承载1xx年风雨兼程

公元19xx年至今,学校已经有1xx年的历史,对于这多小学,最为珍贵的是这1xx年龙家小学的风风雨雨都被深深的记录在学校的陈列室,这里收藏着学校创校第一套毛笔手抄教材和从创办至今学校的历届毕业生以及教师的相片还有学生和资助者来往的书信。

当参观到以前学生作业的记录档案时,梁校长用一句话向我们概括了这里的深远的历史“爷爷奶奶带着孙子来参观当年自己的作业。

”这样悠久的历史,深深的文化底蕴,让我们从心底对这所百年老校肃然起敬。

虽然这里只是一个陈列室,在这间百年老校陈列室里保存着“世界上数字最多的毛笔手抄乡村学校百年校史”和“世界上保存学生信件最多的乡村学校”两项世界纪录、国际生态绿色学校及国家教育部多次颁发的奖牌。

这和梁中凯校长所提出的“从小立志、爱党爱国、永不掉队、开门办学、放眼世界、努力建设乡村生命校园,跳出学校办学校、跳出学校育新人”的办学理念相得益彰。

这里承载了龙家小学1xx年的历史,这里记载的不仅仅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业绩,它所绽放的光芒可以照亮整个龙家小学,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龙家人。

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龙家小学始终秉承着:

“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带着理想、从这里出发”的校训。

引领师生实现“第一做学生的朋友,第二做学生的先生”的良好师生关系。

未来一年我也一定会始终铭记学校的办学理念,做好一名人民教师。

我们的宿舍楼是龙家小学专门的“大学资源在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管理中运用研究”信息楼,现在已挂牌为:

长沙环境保护学院农村中小学环境教育科研余庆县龙家小学基地、华中农业大学学生社会实践余庆县龙家小学基地、遵义师范学校师范学生实习基地、遵义师范学院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承基地、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服务团余庆县龙家小学实践基地等。

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龙家小学最为著名的应该要属银杏树了。

学校有300余棵银杏树,学校专门有一所银杏园,这银杏园就是学校在全国首先倡导的“乡村生命校园”观,园中有许多石碑,记载每个石碑和每棵银杏树的来历。

有的是参观的朋友栽下的纪念树,有校园结婚老师栽下的爱情树,还看到了吉林农业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去年植树节时一同种下的“青春生命纪念树”,我想当未来一年我们第三届支教团也会种下“希望之树”,当我们离开后,我们永远都会记得我们的根在这里,我们的青春在这里驻足,当经理风雨这棵树依然会茁壮成长,我们会和这所学校永远在一起。

我想这所百年老校的教育工作者就像这些树木一样,为人们遮风挡雨,奉献着自己的力量去实现学生们的梦想。

这是因为这里的一切,这所百年老校获得的荣誉不胜枚举。

荣获国家教育部表彰“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教育部,中宣部等十部委表彰“全国敬老爱老先进集体”;国家教育部“规划课题组”、“专设课题组”;团中央首批表彰的“全国红旗大队”;国家教育部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全国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第五届母亲河奖”;全国建立龙家小学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基地中小学72所;贵州省教育厅,环境保护部表彰“贵州省绿色学校”;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中央电视台来龙家小学拍摄上下集《山与海的对话》;梁中凯科研成果《农村义务教育创新管理研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来到龙家小学仅仅一周的时间,深深的被这所学校悠久的历史所震撼,所以我时常在想,来到这所学校我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做些什么,或者说如何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

首先我想我还需要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学校其他优秀的老师身上学习他们教学、治学的方法和经验。

其次,要根据地区的生活习惯、文化传统,因材施教。

最后,我想说贵州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落后,贵州的教育有其特点,也有许多北方学校没有的特色,这里的真山真水真性情更是与我之前的想法大相径庭的。

在青春的路上能够停留在龙家小学,可以说是一种幸运;能够亲身体验这里的生活,成为这里的一名教育工作者是一种荣幸;在这里学校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对我们热情的关心和照顾让我们感到深深的幸福,我们也将用最快的时间融入其中,投入工作,将这份感动、感激、感恩化为行动,用自己的力量使龙家小学建设的更美好,让青春在这里驻足,把爱与奉献留在贵州高原。

xx年8月19日余庆龙家小学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