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11722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docx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教案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三)年

(二)班

(数学)学科

学校:

 

姓名:

 

 

(三)年级(数学)学科上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各方面的发展都很快!

是性格和学习两方面的分水岭。

这个时期的学生,他们的注意稳定性已有原来的20分钟发展到25分钟左右。

如果教师能把教学组织好,学生在四十分钟内,能够保持注意的稳定而不出现疲倦现象。

小学三年级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

低年级小学生观察事物极不细心、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只能说出客体的个别部分或颜色等个别属性。

对事物间细微的判别难以觉察,不能表述。

例如:

在刚学写字时,常常不是多一笔,就是少点,形近字常混淆。

而三年级的学生观察的精确性明显提高。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分三个领域,八个单元。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混合运算”(乘加、乘减、除加、除减、加减混合以及两步有括号式题)。

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体会到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能根据这些运算顺序计算有关问题,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第三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计算万以内加减法及连加、边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养成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估计的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四单元“乘与除”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

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第六单元“乘法”在这个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

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

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5.第七单元“年、月、日”本单元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

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

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

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八单元“认识小数”结合购物的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感受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能解决一些相关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这一单元里学生学会从多方位观察立体图形。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本单元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认识周长。

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数学好玩

本册教材在数学好玩中安排了“校园中的测量”“搭配中的学问”“时间与数学”三个专题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数学思想,锻炼思维能力,积累思考经验,开阔眼界。

三、学期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在单元学习中,学生通过“数一数”、“分一分”等活动,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乘法除法算式,体会乘法与除法的意义。

2.学习平面图形的周长,会进行周长的计算。

(二)、实践能力培养XkB1.com

1.观察物体,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体验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所看到的物体可能是不一样的。

2.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

3.经历对生活中某些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的过程,能对生活中的某些现象按一定的方法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结果。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在观察和操作的学习活动中,能够感受到思考的条理性和合理性。

2、教师重视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让他们在感受到乐趣之外,应具备必要的学习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本册教材中的小数与分数、图形的变换与面积等概念,都是学生初次接触的重要基础知识,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把数学学习与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线索,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生活,从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广泛应用与实际价值,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五、教具与学具:

计数器正方形卡纸长方形卡纸人民币口算练习卡直尺纸板

六、教学措施:

1、重视教学情景的创设,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强学生的操作活动,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建立有关的数学概念。

2、培养学生估测、估算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的估测、估算能力。

3、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学习计算,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4、运用“迁移”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5、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探究的乐趣。

恰当、适时地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重视直观教学,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7、注重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打下扎实的知识基础。

8、让学生充分经历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七、教学进度表

营口市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

三年级数学学科课时安排表(试行)

周别及日期

课时

章节

课题(或教学内容)

备注

第一周

9月1日

9月5日

1

一、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2

小熊购物

3

买文具

4

买文具

第二周

9月9日

9月12日

1

一、混合运算

过河

2

过河

3

练习一

第三周

9月15日

9月19日

1

一、混合运算

练习一

2

二、观察物体

看一看

(一)

3

看一看

(一)

4

看一看

(二)

第四周

9月22日

9月26日

1

二、观察物体

看一看

(二)

2

三、加减法

捐书活动

3

运白菜

4

节余多少钱

第五周

9月29日

9月30日

1

三、加减法

节余多少钱

2

里程表

(一)

第六周

10月8日

10月11日

1

三、加减法

里程表

(二)

2

练习二

3

练习二

4

机动

第七周

10月13日

10月17日

1

四、乘与除

小树有多少棵

2

需要多少钱

3

丰收了

4

植树

第八周

10月20日

10月24日

1

四、乘与除

练习三

2

练习三

3

机动

4

整理复习

整理复习

第九周

10月27日

10月31日

1

整理复习

整理复习

2

整理复习

3

机动

4

五、周长

什么是周长

第十周

11月3日

11月7日

学校文化艺术节等活动

第十一周

11月10日

11月14日

1

五、周长

什么是周长

2

长方形周长

3

练习四

4

练习四

第十二周

11月17日

11月21日

1

五、周长

机动

2

六、乘法

蚂蚁做操

3

去游乐园

4

乘火车

第十三周

11月24日

11月28日

1

六、乘法

去奶奶家

2

0×5=?

3

买矿泉水

4

练习五

第十四周

12月1日

12月5日

1

六、乘法

练习五

2

机动

3

七、年月日

看日历

4

看日历

第十五周

12月8日

12月12日

1

七、年月日

一天的时间

2

时间表

3

数学好玩

校园中的测量

4

搭配中的学问

第十六周

12月15日

12月19日

1

数学好玩

时间与数学

2

机动

3

八、认识小数

文具店

4

货比三家

第十七周

12月22日

12月26日

1

八、认识小数

存零用钱

2

寄书

3

能通过吗

4

练习六

第十八周

12月29日

—2015年

1月2日

学生综合实践课(机动)

第十九周

1月5日

1月9日

期末复习

 

总计第1节

课题

小熊购物

第1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 学 流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一、情境引入(5分)

出示“小熊购物”课件。

谈话引入:

今天,小熊胖胖和乐乐听说下午要开联欢会,就来到商店买些东西。

你们看商店里有什么?

(出示主题图)更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教

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表述能力。

二、探究新知(25分)

 

1、建立模型

提出问题:

小熊胖胖要买什么呢?

买这些东西需要多少钱呢?

快帮算算吧!

(小组同学交流)

(1)怎样列算式?

(2)每个算式分别求的什么问题?

(3)如果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就可以列一个综合算式3×4+6或6+3×4

2.小组讨论:

这两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什么?

为什么?

(1)选择算式试算。

(2)探究运算顺序和书写格式

引导学生讲一讲思考过程,为什么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结合情境说清楚。

(3)再次体验运算的顺序

3.介绍脱式写法

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画图策略的应用。

 

关注交流讨论的实效性。

 

再次体验先算乘法后算加法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10分)

课后练习1、2题

2、引导学生先读懂题意,再列式计算,可以画图帮助理解。

3、根据运算顺序直接进行计算。

四、总结

畅谈收获

小熊购物

分步:

3×4=12(元)综合:

3×4+6

12+6=18(元)=12+6

=18(元)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总计第2节

课题

小熊购物

第2课时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

目标

1.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验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合理性。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的进行计算。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等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

理解混合运算算式表示的实际意义和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 学 流 程

教学

环节

师生活动

备  注

(补充、学法或反思)

一、情境引入(5分)

出示“小熊购物”课件情境。

谈话引入:

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关注学生对于问题的表述能力。

关注学生读图的有序性和表达能力的培养。

二、探究新知(25分)

 

1.小熊壮壮拿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