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787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精品.docx

最新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精品

关于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调研报告

XX县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温润多雨,自然条件优越,是发展石斛产业的理想基地。

我县石斛产业于2019年起步,经过10多年的发展,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当前产业化发展已初具雏形。

为深入了解我县石斛产业发展现状,为推进我县石斛产业发展壮大建言献策,今年9月以来县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硕龙镇、桃城镇、雷平镇及县农业、扶贫、财政、发改、林业等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对全县石斛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石斛产业的发展前景

石斛又名石斛兰或黄草,兰科石斛属植物,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其茎中含有多种生物碱、多糖、氨基酸及淀粉等,具有滋阴清热、生津益胃、润肺止咳、明目强身等功效和抗肿瘤、抗衰老、增强机体免疫力、扩张血管及抗血小板、治疗白内障等作用。

特别是石斛中的翘楚——铁皮石斛,因其卓著的滋补功效而被尊列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被历代宫廷列为贡品,有“植物黄金”、“药界大熊猫”之美称。

随着石斛保键作用的宣传及普及,食用石斛各种产品的消费群体逐渐增多,市场上已出现石斛走上餐桌的情况,如石斛炒肉片、石斛炖鸡等;石斛精深加工产品主要有3种类型:

胶囊(丸)、口服液和浸膏,其中有铁皮石斛茎粉末纯品以及添加人参、糖、维生素、灵芝等加工成的复合保健品;而石斛饮料、石斛茶等一批石斛保键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均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产品供不应求。

石斛种植按大棚种植成品计算,每亩投入大约6-8万元左右,一般一年半到一年八个月左右可以采收,最快的一年两个月就可以采收。

每年的采收季节是11月份到次年的4月份。

石斛是种植一次多年采收,大约可以采收7年左右,而且第一年投资种苗和大棚之后,后期管理费用非常低。

第一次采收就可以收回投资成本的80%左右,如果碰上价格高的,在第一次采收时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了。

目前,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产品有石斛鲜条、石斛枫斗、石斛干条、石斛超微粉、石斛花等,鲜条零售价在每千克700-800元,石斛枫斗、干条、超微粉零售价在每千克8000-10000元,石斛干花零售价在每千克15000-20000元。

如果亩产量达到200-300公斤鲜条的话,每亩单产销售收入在8-10万元左右。

因此,发展石斛产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市场前景广阔。

二、我县石斛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县重视石斛产业的培植,把石斛产业发展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着力推进石斛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效。

主要表现在:

(一)生产基地初具规模。

自2019年我县引进铁皮石斛种植,经过10多年的努力,目前全县铁皮石斛生产已初具规模,种植总面积近500亩,具体种植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大棚标准化种植。

主要是集中在硕龙镇和桃城镇的石斛示范种植基地,通过建立大棚,进行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建成集科研、种苗组培繁育、大田仿生种植、技术培训和销售于一体的铁皮石斛种植示范基地3个(硕龙普生石斛公司、XX县予骞铁皮石斛有限公司和大新新力石斛开发有限公司),种植面积250多亩(其中硕龙普生石斛公司种植面积80多亩、XX县予骞铁皮石斛有限公司种植面积90多亩、大新新力石斛开发有限公司组培种苗配套用地和大棚种植用地80多亩)。

二是“公司+基地+农户”林下仿野生种植。

大新新力石斛开发有限公司于今年初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投资近300万元在雷平镇安平村渠介屯的龙眼果园、山林进行林下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210亩,由该公司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待种植一年半采收后,公司收购石斛扣除种苗成本,项目惠及该村63户260多人口,预计三年进入收获期后每年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三是庭院种植。

一些城乡居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果树或楼顶盆栽等零散种植模式约45亩,既可用于家庭观赏,还可以采收出售,增加经济收入。

(二)政府扶持力度逐步加大。

近年来,我县有关部门积极向上级争取扶持资金以及吸纳社会资本、涉农企业投资组建石斛生产、销售公司,建设石斛基地。

如2019年,我县农业部门争取到自治区优农中心的资金扶持,在新力石斛有限公司宝贤村价屯基地实施“铁皮石斛基地标准化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200万元。

其中部门预算安排专项补助资金50万元,企业自筹150万元。

目前,价屯铁皮石斛基地水、电、路、棚设施配套齐全,按标准化种植的铁皮石斛基地30亩。

2019年9月我县制定出台了《XX县生态公益林发展林下经济补助项目申报方案》(新政办发〔2019〕91号),按照每亩1000元的标准对铁皮石斛种植户进行奖励补助,这一举措极大地调动了广大群众、个体私营企业和外来客商种植石斛的积极性。

(三)产品销售形势较好。

目前我县铁皮石斛产品加工销售主要集中在硕龙普生石斛公司、XX县予骞铁皮石斛有限公司和大新新力石斛开发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销售的产品有石斛鲜条、石斛枫斗、石斛干条、石斛超微粉、石斛干花以及石斛组培苗等,产品远销云南、浙江、贵州、广东及广西各地。

同时,这三家企业借助我县作为旅游名县的优势,通过石斛产品销售展示、石斛产品品鉴、石斛基地体验式游览观光等形式,促进了石斛产业发展,石斛系列产品成为我县极具特色的旅游商品,深受广大中高端游客的青睐、追捧。

(四)种苗培育取得较大突破。

近年来,我县三大石斛企业运用现代生物科技,进行铁皮石斛种苗培育,目前全县组培苗生产能力已经达到500万瓶/年。

其中大新新力石斛开发有限公司组培苗生产能力已经达到年产400万瓶(5000万丛)的规模,是目前广西具有最大生产能力的铁皮石斛组培苗生产专业企业。

(五)技术培训初见成效,群众种植热情较高。

为了确保石斛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民石斛种植技术水平,提升石斛品质,真正使农民通过石斛产业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近年来,我县有关部门和企业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及培训力度,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桃城、全茗、榄圩、宝圩、雷平、福隆、龙门、堪圩、下雷等乡镇村屯及华侨经济管理区,采取集中培训、专家讲授、现场指导、示范操作等多种方式,对农户生产进行石斛种植技术、投资及效益、市场行情等方面的宣传、指导、培训。

截止目前,我县共举办培训班8期,培训石斛种植农户5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000份,咨询服务800人次。

通过石斛实用技术的传播,让广大群众看到了发展石斛产业的良好前景,许多农户掌握了石斛种植技术,增强了发展石斛产业的信心。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当前我县石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一些需要尽快解决和落实的问题。

(一)缺乏产业规划,产业规模小。

尽管我县石斛产业已走过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县政府也于今年出台了石斛种植扶持政策,但没有对我县发展石斛产业作具体规划,整个产业还是处于自发起步状态,整个产业规模较小,没有真正形成产业优势,对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效果不明显。

(二)发展石斛产业资金投入大,技术难度高。

石斛的种植、育苗、加工方面需要投入的资金较大,大棚种植每亩投入大约6-8万元左右;石斛种苗小型组织培养室需要30万元以上的一次性设备、设施投入;在成品加工领域,更需要现代高科技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与技术,在设备、技术上需要高投入。

这一特点决定了铁皮石斛生产并非普通农户所能独立完成,需要较大型的农业合作组织、骨干龙头企业的直接组织参与;绝大多数地区需要设施栽培,即需要较高的投入建设大棚设施。

由于资金投入大、技术性强,加上受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存在较高的投入风险。

同时我县石斛种植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石斛产业缺乏技术支撑,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县石斛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三)龙头带动不明显,产业化程度低。

我县石斛生产企业起步晚,规模小,自我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和抗市场风险能力弱,龙头企业带动作用不强。

对石斛产品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加工状态,产品附加值不高,规模效益尚未显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化发展进程。

(四)种植存在盲目性,缺乏科学的市场信息引导。

种植石斛效益好,市场需求大,但由于我县石斛生产经营活动尚未得到规范,缺乏统一的行业组织和科学的市场信息引导,致使种植户在不完全了解石斛的情况下,就盲目跟风种植,给石斛种植户带来很大风险。

(五)种苗培育困难,制约了产业发展。

人工种植石斛种苗主要靠组织培养,而组培育苗成本高,数量有限,当前要规模化的生产,在种苗供应方面是最大的技术难题。

目前,虽然我县3家石斛种植企业都具有组培能力,但能上规模生产石斛组培苗的仅有大新新力石斛开发有限公司一家。

三、对发展壮大我县石斛产业的建议

石斛产业既是特色产业,又是富民产业,如何进一步引导我县石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对发展效益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积极意义。

针对当前我县石斛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调研组建议:

(一)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政策引导。

建议县委、县政府科学合理地制定我县石斛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出台我县石斛产业发展实施意见,为我县石斛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在发展的布局上,以桃城、恩城、雷平、堪圩、硕龙、那岭等旅游乡镇为中心,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上规模的石斛示范基地,从而辐射带动周边乡镇,争取利用3-5年的时间,全县推广种植石斛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

在发展方式上,按照“公司+科技+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由龙头企业会同科技院校研究种植技术,指导基地农户种植,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将种植、加工、销售各环节联结起来,实现生产规模集约化。

在基地建设、技术培训、项目扶持资金方面,加大对硕龙普生石斛公司、XX县予骞铁皮石斛有限公司、大新新力石斛开发有限公司等企业的扶持力度,达到扶强、扶大、扶优的发展效果。

(二)拓宽融资渠道,破解投资难题。

一是县人社、妇联、团委、工商联、残联、民政、扶贫等部门充分利用创业贷款平台,协调农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信用社)等金融机构积极做好小额贷款发放工作,对种植2亩以上的石斛种植户给予贴息贷款支持,并给予5000元/亩的资金扶持,帮助石斛种植户解决资金困难。

二是积极向上级争取更多的项目和资金支持石斛产业发展,把农业、林业、科技、发改、扶贫等部门争取到的石斛产业发展项目资金和其它资金捆绑实施,集中财力、物力建好石斛种植基地。

三是制定合理有效的措施办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和农民群众的投资主体作用,鼓励返乡农民工积极投入资金发展石斛生产。

四是鼓励和吸纳县外资金投入石斛生产,努力构建政府投资引导、农民投入为主体、企业投资和社会融资参与、吸收外商投资的多元化投资格局。

(三)强化科技培训,提高种植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石斛科技骨干力量,充分整合县内专业技术人员和乡土人才资源,开展石斛科技研究,制定适合我县石斛育苗、生产管理、病虫防治、加工贮藏等技术规程,并大力推广普及。

二是加强与科技院校、科研部门的合作,邀请石斛专家定期不定期来我县指导石斛科研,重点解决组培育苗成本高、扦插育苗技术不成熟等问题。

三是组织农业、林业、科技等部门技术人员深入适宜石斛种植的村(屯),采取送科技下乡、提供上门服务、宣讲种植技术知识到田头等多种形式,引导农民科学种植,及时为农民提供新技术、新品种、新信息。

(四)建立专业合作社,强化产销指导。

石斛专业合作社是企业与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可以通过开展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现场示范指导等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支援和技术服务,帮助农民群众解决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拓展销售市场,提升经济效益。

因此,建议由县政府引导,整合各方力量,组建石斛专业合作社,从而带动其他人员,形成种植规模。

(五)加强产品精加工,打造优质石斛品牌。

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有较强实力的企业对石斛进行精深加工,推出石斛系列产品,真正把石斛种植、加工、流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产业经济效益。

同时,要注重石斛品牌的建设,加强行业监管,在严格保证石斛质量的基础上,有效的打造我县优质石斛品牌。

(六)借力旅游市场,推动石斛产业做大做强。

石斛不仅种植形态具有特色,而且石斛花也独具观赏价值,将石斛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实现石斛经济价值及旅游价值的“双丰收”。

当前,可选择在旅游线路及交通便利的石斛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