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579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15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docx

123亩基础处理施工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目的……………………………………………………2

1.1编制依据……………………………………………………2

1.2编制目的…………………………………………………………2

二、工程概况………………………………………………………3

2.1工程简况………………………………………………………3

2.2场地地质环境条件……………………………………………………3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法…………………………………………8

(一)施工方法……………………………………………………………8

(二)施工部署……………………………………………………………10

(三)施工准备……………………………………………………………12

四、基坑开挖专项方案……………………………………………………13

4.1施工流程………………………………………………………………14

4.2机械挖土…………………………………………………………………14

4.3人工清底…………………………………………………………………15

4.4质量标准…………………………………………………………………15

4.5雨季施工措施……………………………………………………………15

4.6成品保护…………………………………………………………………15

4.7基坑临边防护……………………………………………………16

五、安全施工保证措施………………………………………………17

六、文明施工与保护环境的措施……………………………………19

附件……………………………………20

一、编制依据及编制目的

1.1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主要编制依据

1、《建设方提供的详细勘察报告书》;

2、《金科开州财富中心项目工程施工设计图》;

3、施工承包合同

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人工回填土工艺标准》(GY104-1996)

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9、《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10、国家现行施工验收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和重庆市地方标准;

11、建设部颁布的《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12、国家建设建筑工程质量验评标准及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标有关规定;

13、业主对实施本工程的有关具体要求;

14、我单位多年来从事相关基坑支护工程所积累的成功经验。

1.2编制目的

我司按重庆市金科骏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进度要求,D-04地块车库基础冲桩在2014年5月30日完成。

按金科公司的要求D-04地块先完成D5、D6#楼展示区的施工,然后D4、D7、D11、D12、G4主楼施工,最后车库基础冲桩施工及车库主体。

重庆市金科骏耀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将D-04地块移交给我司施工时,D-04地块场平标高为174.0米。

移交时恰逢汉丰湖蓄水,蓄水水位175.0米左右,由于D-04地块紧邻汉丰湖,距离汉丰湖水位线约80米,水位差造成D-04地块长期处于地下水的浸泡,加上D-04地块的雨水排不出,致使D-04地块基础被地下水淹没,基础施工场内有大片积水和淤泥。

D-04地块与汉丰湖相对位置如下:

通过业主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在现场踏勘的情况,我司承建的D-04地块区域内的D4#、D7#、D11#、D12#、G4#楼及车库在基础施工时,需排出施工区域内的积水,回填约1.0M厚的石渣,提高现场地基承载力以保证桩基施工机械进场施工,确保优质、高效、安全、文明地完成本工程的施工任务。

二、工程概况

2.1工程简况

本工程为金科开州财富中心项目二标段,施工范围为D4#、D5#、D6#、D7#、、D11#、D12#、G4#楼及车库。

总建筑面积为51094.1m2;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类,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本工程基础为机械钻孔桩,建筑结构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

本工程位于重庆市开县新城开州大道东段与滨湖东路交汇处,紧邻汉丰湖。

2、项目组成如下:

序号

栋号

建筑面积(㎡)

结构形式

层数

建筑总高(M)

设计标高

1

D4#

1875.37

框架剪力墙

4F+1F

地上:

14.50

±0.000=179.60

2

D5#

1897.84

框架剪力墙

4F+1F

地上:

14.50

±0.000=179.10

3

D6#

2635.25

框架剪力墙

6F+1F

地上:

21.00

±0.000=179.60

4

D7#

4484.36

框架剪力墙

7F+1F

地上:

24.00

±0.000=179.90

5

D11#

4484.36

框架剪力墙

7F+1F

地上:

24.00

±0.000=180.20

6

D12#

4484.36

框架剪力墙

7F+1F

地上:

24.00

±0.000=179.90

7

G4#

7474.98

框架剪力墙

11F+1F

地上:

36.00

±0.000=180.20

8

车库

14000.00

框架结构

1F

地上:

3.90

±0.000=178.90

2.2场地地质环境条件

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重庆市开县县城东部新区,拟建场地已基本整平,地势较平缓,场地最高点位于场地南侧,高程176.67m,最低点位于场地东侧低洼处,高程172.44m左右,相对高差4.23m。

拟建场地整体地形坡度一般为1~4°。

拟建场地表层覆盖素填土层,填土层较厚,为近期人工堆填形成。

根据调查了解,场地填土层下存在砂夹卵石土层且较厚。

场地北侧约200m为汉丰湖,勘察期间水位不稳定,在172m~175m之间波动。

该场地地形地貌较复杂,属构造剥蚀丘陵河谷地貌。

2、气象水文

开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早,夏热,秋雨绵,冬暖而多雾。

年平均气温16.6℃~18.7℃,极端最低气温-4.5℃(1961年1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42℃(1961年7月24日)。

无霜期长,多年平均为108~306天。

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

多年平均降水量1224.7mm;春季(3~5月)雨量为331.3mm,夏季(6~8)为502.5mm,秋季(9~11月)为333.3mm,冬季(12~2月)为54.6mm。

其中5~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70%,9月份出现高峰值,占全年降水约15.6%。

该区地处大巴山迎风面,常形成雨量中心,一日最大雨量220.5mm(1982年7月11日)。

三日最大雨量357.7mm。

2004年9月3日,南河区域24小时最大降雨量为339.4mm。

场地北侧约200m的水系为汉丰湖(原名南河),据余家水文站(位于上游约10公里处,现已撤销)资料,南河多年平均最高水位标高182.85m,平均最低水位标高159.20m,历史最高洪水位达185.50m(1870年),洪枯水位落差可达26m,多年平均流量33.23m3/s,三峡水库蓄水175m后,水库回水至南河的竹溪镇附近(勘察场地上游大约5.5公里),在距离勘察场地下游约1公里处建了一座拦水大坝——水位调节坝,汉丰湖由此形成,水位受此坝影响,此坝设计洪水位176m,正常蓄水位172.28m,冬季蓄水位175m左右。

由于调节水坝调节水位和大气降雨的原因,勘察期间此湖水位不稳定,在172m~175m之间波动。

文中水位高程系统均为黄海高程系统。

3、地质构造

场地地质构造位于新华夏系四川沉降带川东褶皱束北东端,长店坊向斜的南翼,属构造剥蚀丘陵河谷地貌,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345°∠59°,从临近场地露头调查层面结合一般,为硬性结构面,断裂褶曲不发育,地质构造较简单,未见断层及破碎带。

场地山体局部基岩裸露,可见发育两组裂隙:

裂隙L1:

产状114°∠37°,裂隙延伸长多2~4m,裂隙间距0.5~1.5m,微张~闭合,裂隙面较平,无充填,结构面结合一般,为硬性结构面;裂隙L2:

产状201°∠56°,间距1.0~2.0m,延伸长度3~6m左右,裂隙面呈波状、平面状,无充填物,结构面结合一般,为硬性结构面。

4、地层岩性

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勘察深度范围内揭露的地层有第四系素填土(Q4ml)、冲洪积层层粉质粘土(Q4al+pl)、冲洪积层砂夹卵石土(Q4al+pl)、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泥岩及砂岩。

其岩性由上至下分述如下:

4.1、第四系全新统:

(Q4)

人工素填土(Q4ml):

杂色,松散,稍湿~湿润,主要由泥岩、砂岩碎块及粉质粘土等组成,碎石块粒径约2-35cm,土石比6:

4~8:

2,新近填土,堆填时间小于1年。

素填土层在整个拟建场地均有分布,本次钻探揭露素填土层的厚度为3.36~19.5m(ZY270)。

冲洪积粉质粘土(Q4al+pl):

褐色、灰色,湿润,呈可塑状,刀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局部含少量细砂。

该层在场地局部零星分布,本次钻探仅6孔有揭露,厚度约3.3~6.7m(ZY241)。

冲洪积砂夹卵石土(Q4al+pl):

灰色,很湿;此层钻探时垮孔现象严重,根据动探试验和钻探情况,此土层结构松散;主要细砂、圆砾、卵石颗粒组成,卵石呈圆形或亚圆形,粒径2-12cm,卵石含量约占25%~35%,局部区域可达40%~45%,冲洪积。

本次勘察砂夹卵石土层揭露厚约1.0~14.96m(ZY239)。

4.2、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J2s):

泥岩(J2S-MS):

紫红色,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钙质胶结,泥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强风化泥岩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中风化泥岩岩体总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局部区域与砂岩接触部位含砂质成分较重。

广泛分布于整个场地,与砂岩互层产出。

该层为场地的主要基岩地层之一,本次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4.8m(ZY295),未揭穿。

砂岩(J2S-SS):

黄灰色、灰白色,主要由长石、石英等矿物组成,暗色矿物次之,钙质胶结。

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

强风化砂岩岩体较破碎,呈碎块状;中风化砂岩岩体总体较完整,岩芯呈柱状,局部区域与泥岩接触部位含泥质成分,与泥岩互层产出。

本次钻探揭露最大厚度为15.0m(ZY302),未揭穿。

5、基岩顶界面及基岩风化带特征

第四系地层与下伏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的泥岩及砂岩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覆盖层厚度6.91~27.93m(ZY12),基岩面起伏不平,总体随原地形起伏而起伏,倾角约1~20°,局部达30°;基岩面高程范围146.74m(ZY12)~168.28m(ZY182)。

场地基岩划分为强风化带及中等风化带。

基岩强风化带厚为0.64~9.91m(ZY147)。

强风化层底界基本上随基岩面起伏而起伏,底界标高141.17(ZY12)~167.32m(ZY183);强风化层底界标高(即中风化层基岩面标高)等值线图和方格网曲面图见图5.2.1、5.2.2。

强风化层风化强烈,岩心破碎,呈块碎状,岩质极软~较软。

中风化带岩心较完整,多呈柱状或短柱状,岩质较软~较硬。

场地内泥岩、砂岩总体上呈互层关系产出,局部存在透镜体。

6、水文地质条件

6.1地表水

勘察区内地势较平缓,土层较厚,松散,利于地表水的补给。

勘察区内局部存水洼,水量大小不一;水量大的水洼主要位于地势较低的区域,补给来源主要为汉丰湖湖水渗透补给和大气降雨,水量小的水洼主要位于地势较高的区域,补给来源为大气降雨。

地表水系以汉丰湖为主体,与场地内的大大小小的水洼构成地表水网。

汉丰湖为地表水排泄基准面,地表水多以渗透形式注入汉丰湖。

6.2地下水

场地地下水主要以第四系松散土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的形式赋存,场地下伏基岩为侏罗系中统沙溪庙组泥岩及砂岩,基岩裂隙较发育。

汉丰湖位于拟建场地北侧约200m,勘察期间汉丰湖水位在171~175m之间波动,通过对钻孔24小时后的水位观测,勘察期间场地地下水位基本与汉丰湖持平,表明场地地下水与汉丰湖连通性较好,场地地下水受汉丰湖湖水渗透作用的影响。

勘察期间选取了ZY8、ZY80、ZY150、ZY286作最大降深抽水试验。

ZY8单孔涌水量为103.68m³/d,渗透系数为5.62m/d;ZY80单孔涌水量为86.4m³/d,渗透系数为4.56m/d;ZY150单孔涌水量为69.12m³/d,渗透系数为4.06m/d;ZY80单孔涌水量为51.84m³/d,渗透系数为3.65m/d。

故场地素填土层透水性较强,渗透系数5.62~3.65m/d。

三、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法

(一)、施工方法

1、场内排水

采用用二台功率为7.5KW、直径Ф150污水泵,由工人轮班昼夜连续不间断抽水。

2、场外取石渣回填

地表积水用水泵抽干后进行回填石渣。

回填石渣选用距场外约12.0KM处开达高速公司的洞挖石渣,采用小松240型挖机挖装石渣,粒径控制在100-500mm,用6辆20T红岩渣土车运至现场回填,分层回填并用小松240型挖机碾压平整,填至标高约174.8-175.30米处,以提高现场地基地承载力,为现场布置“三通一平”提供条件。

3、基坑开挖深度

本区域开挖前业主移交给我司的场平标高为174.00m,基础处理后的地貌标高。

(详见基础冲桩收方标高)

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开挖深度如下表所示:

单栋楼号

基础处理后

地面实测标高

设计基底标高

基坑开挖深度

D4

174.815m

173.3m

1.5m

D7

174.00m

173.10m

0.9m

D11

174.787m

173.00

1.787m

D12

174.85m

173.00

1.85m

G4

174.806m

173.0-171.40

1.80-3.40m

车库

175.330m

173.10m

2.20m

从表中可以看出,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最大为3.4m,属浅基坑开挖。

4、基坑放坡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边坡土层主要为:

块石、砾石回填土,根据勘察报告,结合场地综合布置平面图和附近建筑已有工程经验,为保证施工条件和边坡稳定性,考虑现场施工通道和施工中基坑周边堆载等因素影响,基坑开挖放坡坡度选用1:

0.3。

基坑开挖布置详见平面及剖面图。

 

5、弃土外运

基础冲桩完成后,按金科公司的进度要求,分批次楼栋进行整体基坑大开挖,基底标高开挖至设计地梁垫层底,弃渣运距约12公里。

6、本基础处理方案费用组成

污水泵抽排水、外部挖运石渣回填碾压、基础处理后增加的基础桩长度、基坑土石方挖运、人工清理坑槽、边坡修整、边坡防护。

(二)、施工部署

2.1组织准备

为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实现工程的进度目标和安全目标,项目经理部将组织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领导,由项目施工工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安全员和施工队组班长参加的管理机构,对土方开挖施工过程的质量、进度和安全负责。

2.2技术准备

1、施工技术准备

1)了解场内各种地下障碍物的情况,并办理必要的书面手续。

2)根据红线桩、城市水准点及施工要求进行开挖线的定位放线及抄平。

3)协调施工现场管辖部门及附近居民的关系,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4)施工用水、施工用电的连接及临时设施搭建。

5)对施工人员进行生产、技术、质量、安全等各方面的技术交底。

2、施工人员准备

施工人员必须证件齐全(含焊工、测量人员等特殊工种),并经项目经理部及相关部门核实后方可施工。

3、测量准备

测量人员根据设计施工图,计算出基坑开挖边线及平面坐标并绘制基坑开挖平面图,按工程测量规范要求在施工区域内建筑物的平面桩位。

4、工期计划

本工程D4#、D5#、D6#、D7#、、D11#、D12#、G4#楼、车库基坑开挖,每栋工期为25个工作日。

根据现场要求调整机械、人力资源等,以满足工期要求,最晚施工楼栋D12处车库计划施工时间为2014年6月10日至2014年7月5日。

5、基坑工程总体组织

本工程基坑土方工程总体施工原则为“逐层开挖,边开挖边支护”。

进场后先进行第一层土方开挖,土方施工为护坡施工创造工作面,具备条件后同时进行护坡施工,开挖与支护依次进行,流水作业。

塔吊设置及安装穿插在施工过程中,不单独占用工期。

本工程共设置五部塔吊,塔吊基础设计为直径2000mm机械钻孔桩;塔吊基础开挖与主体基础开挖同时进行。

6、流水段划分及开挖顺序

本工程D4#、D5#、D6#、D7#、D11#、D12#、G4#楼、车库基坑开挖,按建设方的进度要求,以每栋楼为施工段进行开挖。

金科开州财富中心二标段施工区域施工段划分平面图

(三)、施工准备

1、人员投入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

施工部位

备注

1

反铲挖掘机司机

3

土方开挖

2

装载机司机

2

土方运输

3

自卸车车司机

6

土方运输

4

电工

2

全过程

5

普工

22

全过程

2、机械投入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

施工部位

备注

1

反铲式挖掘机

2

土方开挖砼破碎

小松240

2

装载机

2

土方开挖转运

ZL50

3

自卸汽车

6

土方转运

20吨

4

手推车

4

人工清底

5

污水泵直径100

2

人工排水

四、基坑开挖专项方案

4.1、施工流程

定位放线→复核→基坑分层开挖(支护)→修坡→人工清底→地基处理→垫层施工。

4.2、机械挖土

根据地质情况及现场实际,D4#、D5#、D6#、D7#、、D11#、D12#、G4#楼、车库区域基坑土方,采用机械分层开挖,人工进行清槽。

根据本工程特点土方分层开挖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基坑下边线为基础底板垫层向外0.70米处,从而为地下结构及防水施工留出0.70m的作业空间。

基坑开挖时要边挖边检查坑底宽度及坡度,不够时及时修整,每2m左右修一次坡,至设计标高,再统一进行一次修坡清底,检查坑底尺寸和标高。

开挖中土质如有异常,应会同各方分析后进行处理。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边坡的稳定状态。

深度大于1.5m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随时应做好基坑(槽)或管沟的支撑准备,以防坍陷。

开挖基坑(槽)和管沟,不得挖至设计标高以下,应在设计标高以上预留0.2-0.3m后土方不挖,以便在抄平后,由人工挖出。

清底后立即组织地基验槽试验,符合设计要求的地基应当立即浇筑垫层混凝土,不得长时间暴露,以免改变持力层结构特性,造成质量隐患。

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应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

修帮和清底。

在距槽底设计标高50cm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撅,然后用人工将预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

最后清除槽底土方。

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根据现场情况,设置土方坡道,坡道的宽度为4M,坡度为15°,长度按20m计。

坡道收尾处用挖土机直接收土即可,剩余部分土方,直接运往存土地点。

开挖基坑,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5m。

开挖基坑(槽)的土方,不得堆放在基坑边缘,应选择合适场地,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多余的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本工程土方工作量约30000m3,预留土方量4,500m3,堆放至现场办公区西侧空地以备基础回填,剩余土方集中存放至业主指定场地内。

4.3、人工清底

人工清底按照设计标高和分流水段进行。

4.4、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基坑和场地的基土土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严禁扰动。

2)、允许偏差项目,见下表。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2

3

4

5

表面标高

长度、宽度

边坡偏陡

表面平整度

基底土质

+50,-50

+500,-150

不允许

0,+50

设计要求

用水准仪检查

用经纬仪和钢尺检查

观察或用坡度尺检查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观察或土样分析

3)、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①、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②、工程定位测量记录。

③、基坑开挖完成后应及时会同地质勘察等相关单位进行地基验槽,并做好验收记录。

4.5、雨季施工措施

4.5.1土方开挖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4.5.2开挖时要随时观察边坡情况,边坡设置观察点,随时观察,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

4.5.3基坑四周在首层土开挖后,要及时在基坑外围设置不小于300mm高土堤,防止地面水流入。

4.5.4每层土方开挖都要向基坑中间坡水,以免倒坡,基坑积水可及时开挖集水井,随时把雨水外排。

4.5.5基坑土钉墙支护时应设置ø100@3000泄水孔。

4.6、成品保护

6.1对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等,挖运土时不得撞碰。

并应经常测量和校核其平面位置、水平标高和边坡坡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定位标准桩和标准水准点也应定期复测和检查是否正确。

6.2土方开挖时,应防止邻近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等发生下沉和变形。

必要时应与设计单位或建设单位协商,采取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

6.3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4.7基坑临边防护

根据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第三章临边洞口作业的安全防护第3.1.2四;3.1.3一;3.1.3二;3.1.3三;3.1.3四;第3.2.1四之规定,结合本工程实际,基坑周边防护栏杆应按照如下要求搭设。

4.7.1、钢管横杆及栏杆柱均采用Ф48×(2.00~3.5)㎜的管材,以扣件或电焊固定,本工程具体做法如下图:

 

4.7.2、防护栏杆必须自上而下用安全网封闭。

下部空隙不得大于10㎜,防止异物坠落基坑。

4.7.3、基坑西侧设马道,凡相对高度大于2米的部位均设立防护栏杆。

4.7.4、栏杆外侧腰设置如“小心塌方”“请勿靠近”“禁止翻越”“小心坠落”等安全标志。

夜间设红灯示警并设专人看守严禁人员靠近。

4.7.5、人员自马道部位通道出入基坑,如无特殊情况,其他部位不再设立爬梯。

4.7.6、凡栏杆转角部位水平方向加设阴角拉杆,以增加整体稳定性。

五、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1、为贯彻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施工生产活中人身、设备和产品安全,项目部应贯彻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原则,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各班组及分包负责人为组员。

明确项目部主要人员在施工活动中应负的安全职责。

3、项目施工安全生产的目标是:

不发生重大事故及一般事故。

(1)达标率100%,优良率60%;

(2)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技术考核合格;

(3)劳动保护用品投入考核合格;

(4)现场施工机具、设备检查评定合格。

4、安全教育与培训

(1)定期对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和安全法制教育。

(1)对项目部经理和专(兼)职安全员进行安全培训和考核。

(2)对特种作业人员:

电工、电焊工、架子工、机械操作工等,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