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1130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51.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docx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汇总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1、单项选择题:

2、

1、毛泽东指出:

“我们的民族将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我们已经站起来了。

”标志“我们已经站起来了”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B.抗日战争胜利

C.土地改革D.新中国成立

2、小芳同学在笔记中写到:

“粉碎了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标志着祖国大陆基本统一,实现了各民族的大团结。

”据此判断,她学习的内容是()

A.西藏解放B.抗美援朝C.香港回归D.澳门回归

3、建国初期抗美援朝、土地革命运动的共同历史作用是()

A.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B.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

C.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D.实现了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

4、美国陆军上将克拉克在回忆录中说:

“历史上第一个在没有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的美国司令员”这场战争是()

A.抗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D.美国独立战争

5、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

A.实行土地改革B.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C.实现国家工业化D.进行三大改造

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第一个五年计划超额完成D.第一个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制定

7、“谷撒地,薯叶枯,轻壮炼铁去,收禾童与姑,来年日子怎样过?

”诗中反映的现象出现在()

A.解放战争时期B.过渡时期C.大跃进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

8、“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

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9、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确立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是()

A.民主集中制B.毛泽东思想C.实事求是D.四项基本原则

10、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调整的先后顺序是()

①土地改革②农业合作化③人民公社化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

11、在一座城市市政府门前,有一座标志性的雕像名为拓荒牛,这座城市就是在改革开放中被誉为“一夜崛起之城”的()

A.上海B.深圳C.珠海D.厦门

12、对联折射了社会生活,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下列对联所反映的史实,发生在改革开放之后的是()

A.幸福不忘共产党,翻身不忘毛主席

B.扎根农村干革命,广阔天地炼红心

C.食堂巧做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D.自主权打通富裕路,责任制架起幸福桥

13、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央政府关怀和全国人民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保障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B.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14、当前实现大陆和台湾关系平稳发展,并进而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

A.两岸举行和平谈判B.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C.双方领导人进行互访D.在经贸领域开展合作

15、相对于我国大陆地区来讲,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别”主要是指()

A.由中英联合管理B.社会制度不同,高度自治

C.由中葡联合管理D.政治上不受中央政府管辖

16、2013年4月29日,台湾当局领导人马英九在海基会举办的纪念某一事件20周年茶话会上指出,该事件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启了以谈判化解敌意、以协商取代对抗的历史新局面。

该事件是()

A.“三不政策”B.汪辜会谈C.八项主张的提出D.海基会的成立

17、为纪念周恩来总理诞辰115周年,同学们准备排练一部反映周恩来伟大人生历程的课本剧。

下面在他们编写的剧本提纲中不准确的是()

演出顺序主要剧情

第一幕:

开启心智A.周恩来与同学们争相传阅《新青年》杂志

第二幕:

南昌枪声B.周恩来与贺龙、朱德等人商议起义方案

第三幕:

民族大义C.周恩来陪同毛泽东到达重庆,与蒋介石谈判

第四幕:

外交丰采D.周恩来在万隆会议演讲,提出五项原则和平共处

18、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和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北京机场握手时说:

“你的手伸过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二十多年没有交往啊!

”这句话表明()

A.中美两国关系的“坚冰”开始“融化”B.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C.中美两国领导人亲密无间D.中美两国消除了矛盾

19、当今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顺应了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下列体现中国融入世界的外交事件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美关系正常化②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③参加万隆会议④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D.②③①④

20、毛泽东曾说:

“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一定要建立强大的海军。

”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A.北海舰队的建立B.东海舰队的建立

C.南海舰队的建立D.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21、为实现“毕生的梦想,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而培育出“东方魔稻”,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科学家是()

A.钱学森B.华罗庚C.邓稼先D.袁隆平

22、实施863计划的主要目的是()

A.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B.增强国家竞争力

C.推动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D.引进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23、在党和政府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中,作为科教兴国奠基工程的是()

A.素质教育B.九年义务教育C.职业教育D.高等教育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艺事业呈现一派繁荣景象。

请判断下列哪些活动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文化精品的创作和繁荣()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开始实施

②1977年底,我国恢复停顿12年之久的高考制度

③1956年,毛泽东对科学文艺工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④1981年,茅盾文学奖设立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④

25.嘉兴有一座南湖革命纪念馆,馆内三楼展厅里全方位的展示着自行车、收音机、电视机、手机等日常生活用品的发展历程。

这直观地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科技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C.人民思想观念的变化D.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

得分

评卷人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5题,共50分)

 

26、学过现代史,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做个题为《现代北京足迹》的探究活动。

下面是同学们整理出来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问题。

(10分)

 

图一震惊世界的宣告图二改革开放的开始图三体育事业的腾飞

(1)图一中心人物是谁?

(1分)他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分)

 

(2)图二中心人物是谁?

(1分)请列出会议召开的时间。

(2分)

 

(3)图三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

这一事件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

(2分)

 

(4)看了上面三幅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悟?

(2分)

 

27、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始终与土地政策的调整相联系,某校九年级学生对不同时期的政策进行了材料搜集和探究学习。

请你一起加入进来吧!

(15分)

【第一阶段:

土地梦想的实现】

材料一

 

图一农民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图二农民丈量分配土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建国初期我国农村社会变革中的什么历史事件?

(2分)它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分)

 

【第二阶段:

由分到合的过程】

材料二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第二年,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材料二表明,1956年我国农村生产关系发生了什么根本性的变化?

(2分)

 

【第三阶段:

探索中的失误】

材料三早稻亩产二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省麻城县麻溪河乡和福建省南安县胜利乡的田野上腾空而起了。

这是今年我国农业生产上又一件大事。

——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报》社论

材料四1958年8月初,(南海)大镇乡人民公社率先成立,到9月初,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

人民公社在生产经营方面,实行高度集中的统一经营,分配方面实行供给制与工资制相结合,(社员)工资分5~7个等级,由公社统一发放。

生产好坏分配也一样。

(3)材料三和材料四反映了在当时农村出现了哪两大运动?

(2分)这两大运动对中国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2分)

 

【第四阶段:

新时期农民的创举】

材料五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村民在村西一间茅屋里秘密开会,决定实行“大包干”。

包干到户的第一年,这个自实行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贡献过一粒粮食的生产队第一次向国家贡献粮食4万斤,油料2万斤。

小岗村的奇迹,使人们看到了农村改革的希望。

(4)据材料五,指出“农村改革的希望”在何处?

(2分)

 

(5)上述材料说明了我国农村发展中既有经验又有教训,这对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启示?

(3分)

 

28、希拉里在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对中美关系展望时说:

“我们希望寻找尽可能多的双赢机会,因为这种关系将在很多方面决定21世纪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中美关系堪称为二十一世纪最重要的双边关系。

(9分)

【对抗时代】1969年1月,尼克松就任美国总统,随后他在一份报告中说: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1)长期以来,美国对新中国采取的主要政策是什么?

(2分)材料中“报告”透露的外交信息是什么?

(1分)

 

【接触时代】中美关系的缓和与中国重返联合国,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标志中美关系缓和的外交文件是什么?

(2分)中日关系改善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

(2分)

 

【伙伴时代】2010年11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铜版纸反倾销反补贴案税令,美海关将从税令公布之日起开始对华输美铜版纸产品征反倾销反补贴税……2011年,中国对美国出口3245亿美元,进口1222亿美元,美国对华出口增长20%。

过去10年间,美国47个州对华出口增长几倍甚至几十倍。

(3)以上材料表明,中美贸易呈现的特点是什么?

(2分)

 

29、“五星红旗,你是我的骄傲!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

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

你的名字,比我生命更重要!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哪次重要会议确定了五星红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

(2分)

 

(2)现在每逢重大事件或节日,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

请问在哪一时间升起了共和国第一面五星红旗?

(2分)

(3)我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

你知道五星红旗在联合国大厦前迎风飘扬始于哪一年?

(2分)

 

(4)1997年7月1日零时,五星红旗在英军驻港总部威尔士亲王军营前升起。

早晨6时,解放军驻香港部队主力分陆路、海面和空中向香港开进。

请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军香港有何重要意义?

(2分)

 

(5)请你再举一例“五星红旗飘扬”令你骄傲的事。

(2分)

 

30、阅读下列材料(6分)

(1)周恩来总理在访问印度时,提出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是什么?

(2分)

 

(2)1955年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改变了会议的航向”的著名方针是什么?

(2分)

 

(3)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始终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分)

 

八年级(下册)历史试题答案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D

A

A

C

B

B

C

A

C

A

B

D

A

序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B

B

B

D

A

C

D

D

B

B

A

A

26、

(1)毛泽东。

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2)邓小平。

1978年。

(3)北京奥运会。

中国综合国力增强。

(4)中国的一步步强大是党的正确领导的结果,因此我们要更加热爱党的领导。

(符合题意即可)

27、答案:

(1)土地改革。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被消灭;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使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这两大运动是党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4)实行“大包干”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5)必须不断坚持改革,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必须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不能急于求成等。

(言之有理即可)

28、答案:

(1)敌视政策或封锁政策。

美国改变对华政策或美国谋求和中国改善关系的意愿。

(2)《中美联合公报》。

中日邦交正常化(或中日建交)。

(3)贸易不断增长与磨擦不断出现并存。

(大意相同即可。

29、答案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

(2)1949年10月1日。

(3)1971年。

(4)是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标志。

(5)五星红旗在太空“飘扬”;五星红旗在伦敦奥运赛场升起等。

(符合题意即可

30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求同存异”

(3)中国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