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108339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523.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docx

大气复习试题剖析

(2010年全国文综Ⅰ,7,4分)自某城市市中心向南、向北分别设若干站点,监测城市气温的时空分布。

监测时间为8日(多云)9时到9日(晴)18时。

监测结果如图所示。

据此回答第1题:

1.监测时段被监测区域气温()

A.最高值多云天高于晴天B.白天变化晴天比多云天剧烈

C.从正午到午夜逐渐降低D.白天变化比夜间变化平缓

2.由图中信息可分析出()

A.5时、20时大气较稳定

B.12时、15时出现逆温现象

C.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太阳辐射

D.气温日较差自下而上增大

3.当地该日()

A.日落时间为17时B.与海口相比白昼较长

C.正午地物影子年内最长D.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向

(10年海南卷地理)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

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

大损失。

读图1

4.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

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

(10年全国卷2文综第1-3题)图1是2010年3月中旬发生在我国的沙尘暴的一幅遥感影像。

图中色调白浅云层、被卷到控制的沙尘和陆地表面。

读图1,完成1-3题。

 

5.该沙尘暴发生地位于

 A.副极地低压带  B.西风带    

C.副热带高压带 D.东北信风带

6.导致该沙尘暴的天气系统是

 A.反气旋、冷锋      B.反气旋、暖锋     

 C.气旋、冷锋       D.气旋、暖锋

(10年新课标卷文综第1-3题)

图1所示区域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2010年5月初,该区域天气晴朗,气温骤升,出现了比常年严重的洪灾。

 

7.形成本区域降水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

8.自2009年冬至2010年4月底,与常年相比该区域可能

A.降水量偏少,气温偏高B.降水量偏多,气温偏高

C.降水量偏少,气温偏低D.降水量偏多,气温偏低

9.2010年5月初,控制该区域的天气系统及其运行状况是

A.气旋缓慢过境B.冷锋缓慢过境C.反气旋缓慢过境D.暖锋缓慢过境

(2010年江苏,23~24,6分)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4~5题:

(双选题)

10.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

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A.①B.②C.③D.④

11.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B.旱涝灾害增多C.某些物种灭绝D土壤肥力下降

(2011年江苏,5~6,4分)如图是某区域某时地面天气简图。

读图,回答1~2题:

12.图中M地的风向是()

A.东北B.东南C.西北D.西南

13产生图示区域降水的天气系统是()

A.气旋B.反气旋C.暖锋D.冷锋

2009年广东,19~20,4分)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14.甲地此时的风向是()

A.东南风B.西北风C.西南风D.东北风

15.关于图中气压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M地附近空气冷却下沉形成低压

B.M地同纬度的东部海洋上空气受热上升形成高压

C.副热带高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热低压切断

D.副极地低气压带被陆地上形成的冷高压切断

(2011年天津文综,10~11,8分)如图的四幅天气图反映了一次寒潮的天气过程。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2~3题:

16按照此次寒潮天气发生的过程,四幅天气图由先到后的排序应为()

A.a→c→b→dB.b→c→d→a

C.c→b→d→aD.d→a→c→b

17.据图的四幅天气图判断,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接近实际的是()

A.a—武汉地区晴朗温暖B.b—天津地区大风降温

C.c—北京地区雷雨交加D.d—杭州地区阴雨连绵

解析:

第2题,此题考查的是寒潮在我国发生时,寒潮的路径情况。

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发生在冬半年,其路径有三(偏西路径、偏北路径、偏东路径),但总体趋势都是由北向南运动,故选C。

第3题,此题考查的是冷锋对天气的影响。

a图中的武汉位于冷锋后,此时应为寒冷阴雨天气。

c图中的北京被暖气团控制,冷锋还没有到来,天气晴朗。

d图中的杭州和c图中的北京相同天气晴朗。

b图中的天津受冷锋影响为大风降温天气。

故选B。

答案:

2.C3.B

18(2011年广东文综,6,4分)暖锋过境期间的天气一般表现为()

A.锋前气压急剧升高,常出现雷暴天气

B.锋后空气湿度增加,常形成大范围降水

C.锋前水汽凝结,常形成雨、雾天气

D.锋后气温降低,常出现晴朗天气

19.(2011年浙江文综,11,4分)读图,由于气压高低的变化,使杭州四季呈现多变的天气现象。

下列天气图依照春夏秋冬季节的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B.③④①②

C.①②④③D.③②①④

解析:

①图锋面雨带在华南地区,为我国春季,②图中长江中下游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为夏季,③图陆地上是高压,且冷锋天气明显,为冬季,④图海上有台风,为秋季。

故选C项。

20.(2009年广东,16,2分)我国天山北坡和北疆大部分地区,冬、春两季有时出现较长时间的连续降水。

与此直接相关的天气系统是()

A.快行冷锋B.准静止锋C.暖锋D.反气旋

(2009年安徽文综,29~30,8分)如图为某地区部分港口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题:

21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经度C.纬度D.洋流

22.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c>d>bB.d>c>b

C.c>b>dD.b>c>d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看出a的纬度高于其他港口,气温较低,所以解冻日期晚。

第7题,b、c、d三地纬度相当,但b处于北美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和沿岸暖流影响,几乎没有封冻期;c深居内陆,冬季极地冷空气可长驱南下,气温很低,封冻期长;d受海洋影响,封冻期相对较短。

10年江苏卷地理第11题)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

图7为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进退及锋面位1示意图。

 

23.据图7.下列关于世博会期间影响上海的天气系统及上海的天气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5月和7月主要受冷锋影响,狂风暴雨

B.6月和lO月主要受暖锋影响,阴雨连绵

c.7月和8月主要受副高控制,高温少雨

D.9月和1O月主要受反气旋控制,寒冷干燥

答案:

C

解析:

第11题,中国雨带通常在3-5月份在南方登陆,6月份到达长江流域,7-8月份到达华北和东北,9月份南退,1月份完全退出大陆,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5月1日正式开园,会期l84天,10月初结束。

期间7-8月份会受到副高控制,炎热干燥,6-10月份还会受到台风影响。

 

24.(2011年安徽文综,34,30分)根据材料和如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

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

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

如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图示时间银川气温(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

(2)指出图中成都的风向,判断过境成都的天气系统并简述理由。

(3)该天气过程在四川盆地边缘可能引发哪些地质灾害?

若野营遇此情况,应如何防范和自救?

解析:

本题以四川盆地周围地面气压场变化为切入点考查了城市气温的高低、天气系统、泥石流等问题。

回答第

(1)题银川气温低于成都的原因可从纬度、地形、大气状况、冬季风、海拔等方面考虑。

回答第

(2)题,首先判断出此时成都的风向为西北风,冷空气势力强大且占主动,3日至5日短时暴雨可判断过境天气系统为冷锋。

回答第(3)题,因我国西南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地形陡峭等因素加上暴雨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这种地质灾害,野营时应避开谷底、河流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逃生时,一定要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斜上方跑。

答案:

(1)低与成都相比,银川纬度较高,海拔较高,湿度较小,云量较少,大气逆辐射弱,接近冷气团的源地;成都北侧的山脉削弱了冷空气的势力,且热岛效应较强。

(2)偏北风。

冷锋。

成都北为高压,南为低压;冷气团主动向南移动,与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过境时形成暴雨。

(3)滑坡、泥石流。

扎营时,避开谷底排洪通道,河道弯曲和汇合处,以及悬崖、陡坡附近;在野外遇到泥石流时,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进方向的高处跑,切忌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注意保护头部。

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

(1)太阳辐射是根本原因——分析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2)大气自身条件(天气、大气物质多少、大气透明度——主要分析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的大小和对地面保温作用的强弱)。

(3)地面状况——物质组成(对太阳辐射反射率不同)、海陆差异、地势高低、洋流、水域、森林、冰雪等。

(4)人类活动:

①改变大气成分,如CO2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变暖;排放消耗臭氧的物质,导致臭氧层被破坏,使得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烟尘则削弱太阳辐射。

②改变下垫面,植树降低气温,提高湿度,与建造大型水库起到的作用相似。

③释放人为废热,如城市热岛的形成。

影响降水的因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空气的上升与下降,上升气流多雨,下降气流少雨。

(2)风向,从海洋上吹来的多雨,从陆上吹来的少雨。

(3)地形,暖湿气流的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4)洋流,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5)地表状况,水库、湖泊和森林等有增湿作用。

(6)人类活动、兴修水利、人工造林可增加降水

(2010年江苏百校联考)下图为长江中游某地连续五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25.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

26.有关该地区5~9日天气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

B.空气湿度不断增大

C.6、7日夜晚大气保温作用较强

D.8、9日吹偏北风,且强度最大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该地经历了一次降温、阴天的天气过程,为冷锋过境。

第2题,6~8日气温日较差逐渐增大;7日过后,天气转晴,空气湿度减小;6、7日为多云和阴的天气,云层厚,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6、7日为冷锋过境,风力最大。

(2010年安徽文综,23~24,8分)《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如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

据此回答1~2题:

1.1962年~2007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A.降幅超过升幅B.逐年上升

C.升高约2.1℃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