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91015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doc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生心理辅导记录.doc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基本情况介绍:

万**,男,一

(1)班学生,性格外向,好动。

主要问题概述:

上课常任意下位、踢前面同学的凳子,下课乱丢纸屑,追打同学,踢同学的肚子事件屡屡发生,经常违反行为规范,班上同学很是反感。

背景资料:

万**自入学以来,任意伤人事件屡屡发作:

经常无缘无故打同学,揪女同学的辫子、踢同学的肚子……,上课影响其他同学,严重违反了学校行为规范。

在家里主要由爷爷、奶奶带,但不听他们的话。

爷爷较溺爱他,奶奶对孩子的管教却较粗暴,一不听话,就打就骂。

我还了解到万一鸣特别喜欢看攻击性较强的漫画、电视等,这又为他提供了模仿攻击行为的条件。

初步分析:

从以上现象表明,万**的行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不外乎三种:

暴力攻击,动作攻击和言语攻击,对于他来说,这三种行为兼而有之。

儿童具有任何一种不良行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起因,要帮助他们改正这些不良行为,首先应找到引起这一行为的原因。

辅导策略和实施:

1、家长配合

人们都说: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经过和万**母亲、奶奶长时间的沟通,在如何教育他的问题上,我们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

我劝导他奶奶不可用简单粗暴的方法对待孩子,要用温情和孩子沟通。

劝导他母亲不能将孩子全交给爷爷、奶奶管,平时多和孩子相处,多与他谈心,注意文明习惯的培养。

从那以后,我就很少听到万**奶奶打他的事了。

万**特别爱看打斗火暴的场面,还时不时地拳打脚踢进行模仿。

对此,我与他父母交换意见后,在家长的引导下,改看一些既有教育意义,孩子又喜欢爱的书报、片子。

当孩子的坏习惯逐渐改变时,我又要求他的家长即时给予表扬、激励,并用奖励的方法给孩子买些学习用具、玩具等,从正面对孩子的行为予以肯定。

2、教师教育

我积极地与万**进行交流,我耐心地对他说:

“你把自己的快乐建筑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是不对的,对别人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如果你是被打的同学,你有什么感想?

多想想自己给别人带来了多少痛苦,决可以不再干!

老师相信你会努力去改的!

我还在班中要求同学要谅解万**,不与他“对着干”,而要采取冷却、忍耐的方法。

自我强化是指学生对达到某种成就的标准。

我告诉他如果一周内没有攻击性行为或者没有一节课影响课堂秩序,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对自己进行奖励:

如在班上公开表扬,参加国旗下的讲话表演活动,当学习小组长等,让他充分体验成功的快乐,不断进步。

几个月来,经过老师、家长、同学的帮助,万**易怒、易暴的情绪逐步稳定下来了,和同学的关系在一天天地改善,也乐意为班级、同学做好事了。

学生心理辅导记录

学生姓名:

XXX     班级:

   二

(2)    时间2009.6.10

性别:

男          年龄:

8

辅导缘由:

该生性格偏激,好动易怒,在家里受的气总会在同学面前发泄,谁坐在他周围谁倒霉,谁得罪他谁遭殃。

成因分析:

一、研究对象:

XXX,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

二、家庭情况:

父母开一家小超市,兼卖体育彩票。

经济条件较好。

父母比较要强,对孩子要求很高。

但其父脾气较差,达不到要求就会打骂。

三、个性特征:

XXX虽然聪明、但学习成绩一般。

性格偏激,好动易怒,在家里受的气总会在同学面前发泄,谁坐在他周围谁倒霉,谁得罪他谁遭殃。

每节课间都有学生给他告状,同学和家长都盼着他赶快离开这个班,他在同学面前是一头凶恶讨厌的“大老虎”。

可是他很聪明,懂得伪装自己,在老师和家长面前,循规蹈矩,文明有礼,像一只“小绵羊”。

他酷爱画画,而且极有美术天分。

作品曾在本校艺术节获奖。

他父母为培养孩子,特意请家教教他学美术。

但他自信心严重缺乏,不爱参加集体活动,遇事总采取逃避态度;

四、原因分析:

1.父母工作忙,对其照顾较少,父亲对其要求较高,但方法简单粗暴,若做得不够好,轻则骂,重则打。

渐渐形成了孩子古怪的性格,不愿与他人交流。

2.上学以后,老师对其行为引导不够,以至于性情怪僻,与同学关系紧张,学习习惯不好。

五、具体措施:

1.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怀和爱护。

老师主动和他亲近,和他做朋友,“亲其师,信其道”。

经常在课间找他谈话,谈学习,谈家庭,谈画画。

2.努力改变家长的教育方法。

了解该生的情况后,与孩子的父母分别进行多次交谈,交换看法。

让其父母改变粗暴的教育方法,要求不要太高。

并花精力培养孩子特长。

3.让学生体验集体的温暖。

动员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其父母配合教育。

使他在集体活动中接受教育,感受集体温暖。

4.鼓励学生发展特长,培养自信,提高威信。

家访时,提醒其父母,给他请老师辅导绘画。

其父母也听取了老师意见。

初步结果:

六、跟踪结果:

经过一个月的心理辅导,刘东自信心大增,学习肯努力,如今已是班里板报组的主要成员,在班里组织的多次活动中,都积极参加并取得好成绩。

自信心也大大提高,尤其是绘画水平提高很快。

能接受老师和同学的劝告,期望他有更大进步。

总之,学生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感受力最为敏锐的时期,教师的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丝期望的微笑,都会在学生心里激起阵阵涟漪,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而那些因为种种原因成为“心理问题”的学生,有的才只有7、8岁,作为孩子最亲最近的老师和父母我怎能舍得放弃你呢!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