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6729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71 大小:1.2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7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docx

双鸭山煤矿毕业设计

摘要

本设计为岭东煤矿1.8Mt/a设计。

岭东矿井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倾角18o~23o。

煤种以焦煤为主。

井田内共有5层可采煤层,煤层总厚13m,井田面积14km2。

可采储量182.99Mt,矿井设计服务年限72.6a。

岭东煤矿采用双立井、划分两个水平,一个工作面达产。

采用集中大巷布置,大巷采用10t架线式电机车牵引3t底卸式矿车运输,采煤方法走向长壁采煤法,采空区处理方法为全部垮落法,主井采用多绳箕斗提升,副井采用刚性组合罐笼提升,“四-六”工作制。

岭东煤矿属于低瓦斯矿井,采用两翼对角抽出式通风。

关键词:

立井开拓;上山;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

Abstract

ThisdesignforLingDongcoal1.8Mt/adesign.Lingdongminegeologicalstructuresimple,seamdipangle180~230.Coalforcokingcoal.5layerminingcoalseamintheminefield,totalthicknessofcoalseam13mmineareaof14km2.Recoverablereservesof182.99Mt,lifeofminedesign72.6a.Lingdongcoalwithtwinshaft,dividedintotwolevels,aworksurfaceproduction.Centralizedlayout,mainroadwayusing10Toverheadlineelectriclocomotivetraction3Tbottom-unloadingminecartransport,coalminingmethodsoflongwallminingmethod,methodofgoafdisposalmethodforallfailing,multiropeofmainshaftskiphoisting,userigidcompositecagehoistinginauxiliaryshaftof"four-six"work.Lingdongcoalminebelongstothelowgasmine,exhaustventilationwingdiagonal.

Keywords:

verticaldevelopment;Hill;fullymechanizedminingtechnology.

 

第1章井田概况及矿井建设条件

1.1井田概况

1.1.1交通位置

岭东煤矿位于双鸭山矿区西部,距双煤公司约12km,行政区划属

黑省双鸭山市岭东区管辖。

即地理位置为:

东经130°30′00"~130°31′00"

北纬45°46′00"~45°47′00"。

矿区内有矿用铁路专用线与勃七线,牡佳线接轨。

公路可通往桦南、佳木斯、双鸭山、宝清、密山、鸡西、勃利、依兰和哈尔滨等市县。

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岭东煤矿交通位置,见图1-1。

图1-1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

本区位于双鸭山市煤田东部,三面为低山区,西为西石山、南为洪涛山、东南为口泉山脉。

本井田内为低山丘陵地形,地势东南部高,西北部低,黄土梁及“V”字型沟谷发育。

本区最高点1709m,位于井田东南部,最低点在七星河河床,标高1412m,相对高差297m,一般地形标高1450~1600m。

1.1.3地面水系

双鸭山岭东矿发源于本区南部山区,为倭肯河支流,河宽20米左右,水深0.30米左右,平常期流量为0.5-1.5立方米/秒,洪水期流量为10-200立方米/秒,属季节性河流。

1.1.4气象特征

本区属于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常年受季风和西伯利亚寒流影响,因此温度变化差异大,冬季长而寒冷,夏季短而温暖,春秋两季气候变化多变。

昼夜温差大。

一般日温差20℃。

降水主要集中于7、8、9三个月,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09.7mm,年最小降水量259.3mm,极端降雨量32.6mm(1976年9月20日),相对湿度53%。

年平均蒸发量为1787.6mm,其中4~7月蒸发量大,最大日蒸发量21mm西北风几乎贯穿全年,4、5月份风力最大,多年平均风速2.8m/s,最大风速20m/s(1979年4月30日东北风)。

平均8级以上大风日数20.1天,最多达36天(1979年),沙尘暴平均6.2天/a。

冰冻期:

每年结冰期从11月至翌年4月,年平均168.6天,最大冻土厚度1860mm(1993年10月连续13天),最大积雪厚度220mm。

1.1.5地震情况

双鸭山市位于东北地震区大,小兴安岭地震带之间,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根据国家地震局资料,岭东矿及其邻区地震裂度在5°以下,地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1.1.6地区经济概况

2013年,岭东区生产总值实现8.8亿,比上一年增长3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实现1亿元,比上年下降33.6%;规模以上生产增加值完成1.47亿元,增长8.2%;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现12644元,增长10.6%。

对外贸完成388万美元,增长40%。

全区招商引资完成6.22亿元。

1.1.7矿区开发简史

双鸭山矿业集团生产矿井8对,本井田没有正在生产、建设及停闭个矿井,更没有小煤窑。

但在井田外的西南方约15km处有正在生产的双鸭山矿业集团矿,西南约18km处有集贤升平小煤矿。

岭东煤矿采用立井开拓,设计生产能力1.8Mt/a,一水平标高为-320m,目前正开采48#,58#,63#,65#和67#五个煤层,共布置三个采区。

矿井的正常涌水量为104m3/h,最大涌水量为186m3/h,矿井瓦斯不大,属于低瓦斯矿井。

1.1.8地面建(构)筑物及设施

岭东矿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行政区划涉及双鸭山市所辖矿区、四方台区、岭东区、宝清县和集贤县。

矿区资源范围涵盖整个双鸭山煤田,属国家大型煤炭基地黑龙江东部煤炭基地规划区。

1.2矿井外部建设条件及评价

1.2.1运输条件

矿区内有矿用铁路专用线与勃七线,牡佳线接轨。

公路可通往桦南、佳木斯、双鸭山、宝清、密山、鸡西、勃利、依兰和哈尔滨等市县。

铁路交通、公路交通十分方便。

1.2.2电源条件

双鸭山地区现有区域变电站两座及正在兴建的小型核发电厂一座。

在矿区总体设计阶段,供电电源方案已与达成协议。

所以,供电电源容易解决。

1.2.3水源条件

井田及附近第四系松散层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潜水,为当地的主要饮用水源。

根据《双鸭山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岭东矿井水资源论证报告》(双鸭山市水资源技术开发服务公司,2008.7),岭东矿井、铁路专用线及选煤厂生产用水利用本矿井下排水。

地下含水量还算丰富,供水水源充足。

1.2.4其它建设条件

本井田范围内分布多处村庄,对井下煤炭开采有一定影响,但是由于拆迁难度较大,设计仅对初期开采影响较大的王冒庄和桂里窑两个小村庄考虑搬迁,其他村庄暂按留设安全煤柱考虑,不搬迁。

矿井建设所需砖、白灰、碎石、料石等建材均可当地解决;所需钢材、高标号水泥、木材等需由外地购置。

1.3矿井资源条件

1.3.1地层

岭东矿区位于双鸭山盆地北部条带东端,基底是元古界麻山群,含煤层为中生界上侏罗纪鸡西群,井田煤层倾角在21º左右,都为单斜构造,局部有四个断层。

应附地层特征表,并符合表1-1的规定。

区域地层特征,见表1-1。

表1-1地层特征表

符号

厚度/m

岩性变化情况

新生界

第四系

海拉尔组

Qh

6-57

上部为黑色腐植土和黄色风成砂,下部为粘土,亚粘和砂砾。

中生界

白垩系

伊敏组

K1ym

33-250

主要为泥岩和粉砂岩,夹细、中、粗砂岩、煤层及碳质泥岩。

与下部地层整合接触。

大磨拐河组

K1d

20-220

为主要含煤组,含4个煤层,编号为:

48#、58#、63#、65#煤层。

梅勒图组

K1m

50-370

上为泥岩、砂岩和薄煤层,中为中基性熔岩,下为泥岩夹玄武岩和薄煤层。

龙江组

K1lj

50-120

上部为凝灰碎屑岩,下部为中酸性熔岩。

古生界

泥盆系

上泥统

大民山组

D3d

不详

主要为蚀变安山岩、酸性熔岩、薄层凝灰岩、凝灰质砂岩。

1.3.2构造

1、井田地质构造特征

岭东煤矿属于侏罗纪晚期,含煤地层形成。

沉积前的古构造以及后来的燕山运动都对煤层起了一定的控制作用。

在煤田形成之后,南北压力进一步加强。

2、断层

岭东煤矿井田范围内主要地质构造为断层,其中断层有3个,铅直断距在20m左右,主要断层特征,见表1-2。

表1-2主要断层特征表

序号

断层名称

断层性质

断层产状

区内走

向长度

(m)

控制程度

备注

走向

倾向

倾角

(°)

落差

(m)

1

F7

WE

SN

60~85

15~50

12~42

可控

可划分采区

2

F14

WE

SN

56~80

10~40

12~55

可控

3

F10

WE

ES

10~33

3~30

50~65

可控

1.3.3煤层

1、含煤地层

设计矿井具有经济价值的可采煤层均集中于鸡西群城子河组,该组地层总厚度为881.5m,煤层的平均可采厚为2.6m,可采煤层有48#,58#,63#,65#和67#共5个煤层,其倾角在21°左右,平均容重1.4。

2、煤层特征

可采煤层特征,见表1-3。

 

表1-3可采煤层特征表

煤层名称

煤层全区厚度(m)

煤层可采区厚度(m)

煤层层间距(m)

煤层结构

顶底板岩性

煤层稳定性

煤层容重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最小~最大

平均

夹矸层数

夹矸厚度(m)

顶板

底板

48#

2.7~3.3

3.0

40.5~41.6

41

10~22

16

2

0.35

砂页岩

砂岩

稳定

1.4

58#

2.6~3.0

2.8

36.5~38.6

37

10~16

13

2

0.36

砂岩

砂岩

稳定

1.35

63#

1.9~2.5

2.2

37.5~38.6

38

10~20

15

3

0.34

砂岩

泥岩

稳定

1.4

65#

2.4~2.8

2.6

35~25

30

25~21

23

2

0.34

泥岩

砂岩

稳定

1.4

67#

2.1~2.7

2.4

30~20

25

26~14

20

2

0.34

泥岩

砂岩

稳定

1.4

1.3.4煤质

1、煤类(包括各煤层及其分布规律);

岭东矿区内的煤层是由高等植物所形成的腐植煤,其肉眼煤岩成份主要是亮煤、暗煤、夹镜煤丝带、岩性较细,主要由粉砂岩、细砂岩、粉细互层、中砂层及煤层组成,仅有较少的粗砂岩,含烁砂岩。

煤层和岩层的物性差异均比较明显,γ─γ曲线在各种岩层反应平直煤层异常反应明显,岩石硬度多数为中等硬度的砂岩类,如煤层柱状图见下图1-2和煤质特征分析见表1-4。

图1-2煤层柱状图

表1-4煤质特征表

煤层名称

水分

Mad

(%)

灰分

A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