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人力资源1.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10002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5.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人力资源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护理人力资源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护理人力资源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护理人力资源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护理人力资源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人力资源1.docx

《护理人力资源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人力资源1.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护理人力资源1.docx

护理人力资源1

市场经济下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

随着中国加入WTO后,医院改革的推进,医院管理者已越来越重视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如何保证在不过多增加护理人力成本的条件下,充分合理的运用现有人力资源,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已成为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改革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1护理管理者竞聘后的动态管理是关键

现在的护理管理者大都是竞聘中的优胜者,现代医院管理对护理管理者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为事业有无私奉献、勇往直接的精神。

(2)有运用现代医院管理理论的能力。

(3)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4)有领导护理团队的能力。

(5)具备与科主任、医生、患者、后勤部门等合作、协调、沟通......

市场经济环境下医院要迎接挑战和应对竞争,必须有效地整合医院的各种资源,人力资源作为医院的第一资源,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第一要素,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和全面提升管理团队与专业技术队伍素质,是当前医院管理的第一要务。

2000年,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出台后,医院管理进入了以人力资源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经营管理新时代。

人力资源作为医院的重要资产和一种最富有活力与创造力的资本,将在21世纪的医院经营管理中扮演着更重要的角色。

本书特点

1、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观念

2、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

3、建立职责明确、有效放权的岗位责任制

4、建立科学、公正、公开的绩效考核制度

5、建立公正、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6、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制约机制

7、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8、搞好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

护理工作不可替代护理面临诸多难题

                    --护理现状如何改善

  ■我国每千人口护士为1.0人,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三

  ■护理队伍,中专生唱主角;高等护理教育仅占27.55%

  ■护理内涵理解不全面,护士具体工作没有明确规定

  ■护理管理方式、方法仍以经验型为主,缺乏科学化管理

  数字背后

  我国虽然有126.6万名护士,但是我国每千人口护士人数为1.0人,这一数字,在全世界排名倒数第三。

  在临床医护人员的配备比例依然是按照1978年的文件执行,病床与病房护士的配备比例一直按照1:

0.4的比例配备,这一标准沿用了30年,已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护理队伍,中专生还在唱主角。

在护理教育方面,初中毕业后进入护校学习3~4年,护校年毕业生总量约为6万人。

虽然全国已有202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护理大专教育课程,130多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护理本科教育,12所高等院校开办了护理硕士教育,但是高等护理教育规模占整个护理教育规模的27.55%。

  一项调查显示,护士每天要做104项工作,但是其中有四分之一是非护理专业工作。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看到目前护理事业存在的一些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专家认为,其中主要问题是:

  --临床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备严重不足,同时,反映护士工作量的几个主要指标,如日均输液人次、手术人次、危重病人数等又呈上升趋势。

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对32所医院的调查显示,88.5%医院一半以上的科室护士缺编。

  据专家介绍,为缓解护理人力不足的状况,医院过多地聘用临时合同护士,由病人家属、陪护人员替代护士从事病情观察和生活护理,聘用护工承担部分护理工作。

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有两个方面:

一是相当一部分医院未对护理工作给予应有的重视,不仅对护理工作的专业性认识不足,将护理工作简单地等同于打针、发药,而且忽视了护理工作在医疗风险控制和医疗安全保障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于对护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医院在改革中片面理解减人增效和成本核算,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将护理的人力成本和必要的物质成本一减再减。

  --护理工作不到位,对护理工作内涵的理解不全面,护理工作的边界不清晰,具体哪些是护士应该做的,那些是护士不应该做的,目前还没有明确规定。

  卫生部在《护士管理办法》中规定的护士的工作职责包括了病情观察、正确执行医嘱、预防保健、康复指导、健康教育等内容。

世界卫生组织在《加强护理与助产服务》报告中提出:

面临公众的健康问题和健康服务需求,护士在专业实践中应当注重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的健康需求;应当为公众提供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以及关怀和照顾;应当确保对住院病人持续性的护理以及提供必要的出院后的支持;应当与病人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和指导。

美国盖勒普公司曾经进行过有关护士工作的民意调查,调查结果显示,92%的被调查者认为护士应当为其提供保健知识,91%的被调查者认为观察病情是护士工作的重要部分。

  但在我国的实际护理工作中,护士工作定位在执行医嘱而忽略了对病人病情的观察和对病人的生活护理、心理支持与沟通、康复指导等工作。

这既有护士人力不足的原因,也有护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观念和意识问题。

  --护理管理的方式、方法仍以经验型为主,科学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个子系统,护理质量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事关医疗安全,其作用举足轻重,因此,护理管理的目标、计划应当与医院整体的质量、安全、服务、绩效相协调,护理质量标准、工作制度和流程应当立足于以病人为中心,以满足病人的身心整体健康需求、保障病人安全和诊疗效果为目标。

在护理管理工作中,人力资源管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既存在护士数量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未能科学合理安排护士人力资源,即按照护理岗位的任务、所需业务技术水平、实际护理工作量等要素进行护士配置,对护士实行按学历水平、工作经验、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分层次上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目前,护士人才流失的问题在某些医院已经相当严重,有外部环境的问题,但也有医院自身对人才缺乏合理的使用问题。

 

  专家建议

  一位资深医院管理者说,管理医院过程中,最不好办的,就是护理部,因为很难衡量到底哪些是护理工作需要承担的,哪些工作不是护士承担的。

我们全院惟一脱产的就是护士长,有时候,护士长要做文秘工作,还要替科主任算账,这到底是不是护士长的工作内容。

每天就看护士很忙,很辛苦,但是有时候感觉他们忙得不到位。

这其中的原因是护士工作的专业化、科学化程度不够。

  一位专家提出,现在护理专业的边界不清晰,到底什么是护理学科,这个问题一直没有搞清楚。

  建议一

  卫生改革与发展现在正处于不断推进的氛围中,护理工作的发展应当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整体目标和步伐相融合。

在宏观方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调整、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成本控制和加强经营管理、质量管理等一系列改革的举措对加强护理工作、提高护理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在微观方面,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的专业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病人安全、医疗质量和医院工作效率,医院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增长,依靠于各类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共同的贡献,是团队工作的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护理工作与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诊疗技术水平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相适应就显得极为必要。

  一位专家说:

"护理人员工作要分层管理,目前我们一边在培养高等人才,而另一边高等人才却在浪费。

"

  建议二

  在护士队伍的建设中,要针对护士人力的数量、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人员结构与在不同护理岗位发挥的作用等方面进行综合规划,同时,还应当考虑到护士的专业发展空间和工作积极性的发挥。

一方面,要切实保证临床一线护士的数量和素质,按照临床实际工作需要和满足病人护理需求,保障病人医疗安全的要求配备护士;另一方面,要根据临床不同专科、不同护理岗位和责任对护士技术水平、专业能力的要求合理地分层次使用护士,发挥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特长,增加护士的工作责任感、成就感,营造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宽松氛围。

同时,要逐步构建和完善与护士职业发展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促进护士在不同专科领域能力和技术的提高。

  一位院长说:

"现在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了,特别是人文关怀这一方面,到底怎么体现?

护士都很年轻,生活阅历不够,怎么和患者交流、沟通?

所以培养护士的人文关怀,是一个难题。

"

  建议三

  护理工作面对的是人,面对的是由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环境等多层面交织组合在一起的整体的人,这就要求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充分体现一种以关爱、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在护理工作中贯彻以人为本,就是要在护理实践活动中时刻体现在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权利与需求、人格与尊严的关心和关注,提供人性化的专业服务,如果去除人文关怀这一核心,任何娴熟的技术操作、先进的仪器设备、完善的护理病历都可能在实践中流于冰冷的形式和机械式的程序。

要切实使各项护理工作能够落在实处,护理工作是要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适应日益发展的诊疗技术,在医院中,病人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身心方面的照顾与帮助,协助医师完成治疗计划,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对病人进行健康指导等工作,都属于护士的职责范畴。

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新业务、新技术的应用,要求护士深入学习相关的专科知识和技术,以适应医院完成疑难重症病人的诊疗任务和诊疗水平的提高;随着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护士在预防保健、康复、老年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的角色将日益突出。

  护士在工作过程中,应当与医师和其他医务人员密切沟通、合作。

近年来,在国外的一些医院中,对临床医疗护理工作进行重新构架,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多学科协调工作。

如针对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多学科医疗护理小组,应用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进行工作,使医、护、技等相互配合,使病人得到连续、整体、高效的诊疗、护理和康复,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这一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一位护理部主任说:

"医院中,最敬业的是护士,护士也是最容易满足的群体,大家给点阳光就灿烂,如何加强护理管理也是一个难题。

"

  建议四

  护理管理在医院中涉及面大,在医院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加强科学化管理,完善护理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规范,建立护理质量的评价体系和绩效评价指标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新形势下,护理管理中还应当注重成本、经济和效益,将护理质量的提高与医院的效益指标相结合。

这就要求护理管理人员应当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如国家的法律法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等等,不断更新观念,改变僵硬的工作方法,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临床护理工作的提高提供一个良好的管理环境,为临床护士营造一个积极、主动、有更多思考和创新的工作氛围。

(金永红、乜红月)

(摘自2004年6月2日《健康报》)

目前,我国有不少医院实行科主任负责制,科主任不但有经营权,还有人事权,这一管理模式削弱了护理部的垂直领导,限制了护理部对护理人力资源的统一管理,给实现全院护理人力资源共享带来一定困难,使临床科室护理人力资源浪费与补偿不足这一矛盾日趋突出。

开设院内护理打工,用经济手段在用人科室和供人科室之间架起了一道桥梁,有效地缓解了护理人力资源浪费与补偿不足之间的矛盾,实现了各科室在生产经营淡、旺季节护理人力资源共享。

院内护理打工制度实行一年多以来,已有38名护士进行了院内打工,保证了各科室护理人力资源到位,用人科室和供人科室都对此方法感到满意。

健康报网

关于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和加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

护理教育是我国宏观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

建国以来我国护理教育共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毕业生,为提高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对健康的需求、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同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卫生服务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护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结构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使护理教育更好地适应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的需要与需求,教育部与卫生部将共同开展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项目。

为使该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目的,充分发挥效益,真正推动护理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本报告对卫生行业改革对护理工作影响、护理人力资源状况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建议。

一、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1、卫生服务模式的改变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作用,提高了护理工作的地位

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逐步实现,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不断提高,使卫生服务模式从传统的医疗救治逐步转向对卫生服务对象(包括健康人)身体—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全面照顾,包括保健、康复,健康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等,对护理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随着老龄人口增加、病因和疾病谱的改变,使本来就很有限的卫生服务资源更显出不足。

护理工作在卫生服务模式转变、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护士不再仅仅作为医生的助手,而将与医生、药师等其他技术人员一样,成为整个保健队伍中的重要一员,共同承担医疗保健任务。

护理服务对象也从原来单纯照顾生病的人,扩展到整个人群;工作领域从医院扩大到社区;研究范围从单纯地研究对疾病的护理扩展到所有影响人的健康的领域。

世界银行在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明确指出:

大部分的卫生保健工作应该由护士和助产士承担。

2、卫生服务体系的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

为推动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

“改革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

1999年,我国确立了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总目标:

到201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较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卫生服务体系改革使社区护理服务成为新的重要的增长点。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社区护理工作将承担更多的初级卫生保健、流行病学调研、传染病的监控、卫生宣教等工作,成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区护理者广泛地工作在社区诊所、家庭、机关、学校、厂矿等场所,从事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

随着老龄人口增多,慢性病人增加,大大增加了老年护理和慢性病护理的需求。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社区护理将形成一支稳定的队伍,约占护理人员总数的一半以上。

3、加入WTO,促进了护理服务的国际化和护理人员的国际交流

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医疗保健进入我国市场,这将大大推动医院的市场化进程。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知识与人才的跨国交流日趋频繁。

世界性的护理人力资源的缺乏,给我国护理人员创造了更多迈出国门、进入国际市场就业的机会。

护理人员的竞争将进一步国际化。

护理人员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足必须进一步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因此,中国加入WTO以后对护理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护理人力资源状况分析

1、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现状

2001年我国护士总数为128.69万人(医生总数为209.97万人),占全国卫生技术人员的28.55%,全国平均千人口护士比例为0.993(千人口医生比例为1.621)。

我国卫生人力资源城乡差距大,80%的人口在农村,2002年,护理人员中只有16.93%的注册护士工作在县及县以下医院,每千农业人口注册护士比例只有0.18。

全国护士中从事社区护理工作的不到10%,而美国1993年已经达到33.5%。

WHO1998年对各成员国卫生人力资源统计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千人口的医生比例已经达到和超过世界许多国家的水平,但护士数量则远远不够,医护比例失调问题严重。

我国2001年的医护比只有1:

0.61,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见表1)。

2001年全国平均的护士床位比为0.40:

1,农村的护士床位比只有0.26:

1。

2001年卫生部对全国12家医院抽样结果显示,其中只有2家医院的护理人力基本饱和,10家医院的护理人员严重缺编,平均缺编率为31.3%。

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对护理人员的比例要求更高。

2003年抗击“非典”期间,为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北京市小汤山等“非典”定点医院普通病房的护士床位比为2-3:

1,重症病房为4-6:

1。

可以看出,我国的医护比例不合理,护理人力资源短缺明显,尤其随着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健全使护理功能不断扩展的情况下,护士的数量更加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的需求。

2、与国外护理人力状况比较分析

(1)人力结构比较

WHO的资料显示,在千人口护士比例方面,1998年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已经达到3以上,部分发达国家甚至达到30以上,只有印度、土耳其、巴西等国家的千人口护士比例在1以下(见表1)。

可以看出,经济发达国家千人口护士比明显高于经济不发达国家。

据2001-2002年《西太平洋地区卫生资源报告》及《世界护理的现状、不足及预测》的资料,在世界主要的二十余国家和地区,我国大陆与土耳其、巴西的医护比例均小于1:

1。

我国香港地区、日本、泰国、德国以及英国等国的医护比例都超过1:

4,而芬兰、挪威、加拿大等国家的医护比例均越过了1:

6。

印度人均GNP只有中国的一半,但医护比例明显高于中国。

世界银行在其1993年世界发展状况中指出医生同护士的比例应该达到1:

2或1:

4。

1998年全球的平均医护比例为1:

2.698(见表2)。

表11995-2000年世界部分国家/地区医护人力资源现状

国家和地区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

卫生预算比例

人均卫生支出

($)

医生

(千人口)

护士

(千人口)

医护比

中国

740

2.27%

33

1.64

1.00

1:

0.61

中国香港

26,437

10.30%

591

1.54

6.22

1:

4.04

中国台湾

12,040

5.29%

---

1.24

3.25

1:

2.6

中国澳门

---

10%

300

1.99

2.15

1:

1.08

日本

33,715

8.90%

2,194

1.87

7.79

1:

4.16

马来西亚

4,500

6.31%

RM175

0.67

1.2

1:

1.78

菲律宾

1,295

2.54%

---

1.25

4.43

1:

3.56

韩国

8,511

4.12%

492

1.8

3.41

1:

1.89

新加坡

22,944

2.80%

651

1.43

4.11

1:

2.87

泰国

6,100

6.21%

1.26

0.38

1.55

1:

4.2<,o:

p>

印度

360

1.70%

2

0.37

0.41

1:

1.1

印度尼西亚

1,585

54%

2.36

0.14

0.44

1:

3.16

土耳其

2.78

2.65%

113

1.09

0.99

1:

0.9

巴西

4,790

---

---

1.24

0.61

1:

0.5

澳大利亚

37,295

8.40%

1,750

2.75

8.64

1:

3.14

新西兰

12,380

---

1,352

2.25

8.66

1:

3.85

法国

26,200

21%

1,085

2.58

5.25

1:

2.0

德国

21,170

10.50%

2,339

3.54

5.01

1:

4.16

芬兰

23,660

29.50%

1,843

3.03

25.77

1:

8.5

挪威

33,650

4%

---

5.41

42.65

1:

7.9

瑞士

---

7.60%

1,072

3.39

8.75

1:

2.6

瑞典

43,060

10.10%

210

5.15

12.98

1:

2.5

英国

---

5.80%

1,347

1.39

5.72

1:

4.1

加拿大

19,640

---

2,085

1.81

10.86

1:

6.0

美国

30,088

13.50%

4,090

2.68

9.16

1:

3.4

表21998年世界各大洲平均医护比与我国2001年的医护比

地区

医护比

南美洲

1:

0.9251

亚洲

1:

2.019

欧洲

1:

2.473

大洋洲

1:

3.636

非洲

1:

3.457

,北美洲

1:

3.679

全球

1:

2.698

中国(2001年)

1:

0.613

就护士与床位比例而言,世界许多国家都基本保持在1:

1以上。

以英国为例,普通病房护士与病床的比例一般是1:

1;恢复病房(HighDependent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2:

1;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CareUnit)护士与病床的比例大约是5~6:

1。

(2)护理人员学历情况

国际上发达国家的注册护士一般高中毕业后接受护理专业教育。

美国的注册护士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韩国护士学历均为大专及以上;英国注册护士中C—H级为大专以上学历,A、B级护士为经过短期培训后上岗的护理员;法国注册护士均为大专以上学历,助理护士为大专以下学历;日本护士学历层次均为大专及以上,准护士学历相当于我国的中专;比利时的正式护士中仍有一定比例的中专学历护士。

从医院和社区护理人员的学历结构来看,2000年美国医院护士中7.6%为研究生毕业,35.7%为本科毕业,38.4%为大专毕业,18.1%相当于我国的中专毕业(高中后1-1.5年);社区护士中本科毕业的为22.5%,大专毕业的为48.2%,相当于我国中专毕业的为24.8%。

我国目前的护理人员学历层次的主体为中专层次,招生来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1997年全国拥有的119万护士中,中专或以下学历的护士约占95%以上,具有本科学历的不足1%。

以北京市为例,1998年全市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占6%左右,中专毕业生占92%,还有2%左右的在职护士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护理教育。

尽管近几年高等护理教育也扩大了招生量,专科及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呈上升趋势,但中专学历仍为主体,估计占85%左右。

由此可见,我国护理人员的学历层次与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和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存在一定的差距。

3、护理人力需求预测

2002-2003年卫生部护理人才需求预测研究课题组根据我国医护人力17年的资料(1985-2001年),对未来的护理人力的需求进行了预测。

课题组经过专家论证提出,我国要建设小康社会,在卫生人力的配置上应基本接近国际的平均水平,到2015年我国的医护比例应达到1:

1。

按照这个比例进行预测和规划,到2015年,医护人数均将达到232.3万人,千人口的医护比例均为1.5,这就意味着护士数量在2001年128.7万人的基础上,净增加103.6万,平均年净增加11.5万。

考虑到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扩大等带来的人力需求增加,经过专家论证,我国实际需要的护理人员应比预测的数量更多一些(专家建议应为预测数量的1.25倍),建议2003-2010年我国护理教育的年平均招生数量应在15万左右。

4、招生层次比例的预测

2001年我国护理教育各层次的招生中,中职(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