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9969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docx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

0-3岁婴幼儿认知能力培养

7~9个月婴儿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  

(1)不断更新视觉刺激、扩大小儿的视野。

教小儿认识、观看周围生活用品、自然景现。

可激发小儿的好奇心,发展小儿的观察力。

 

(2)利用图片、玩具培养小儿观察力。

教小儿认识、观看周围生活用品、自然景现,并与实物进行比较。

  

2、听觉训练  

(1)辨别声响。

将同一物体放入不同制品的盒中,让孩子听听声响有何不同,以发展小儿听觉的灵活性。

  

(2)发展对音乐的感知。

仍以轻柔、节奏鲜明的轻音乐为主,节奏要有快有慢,有强有弱。

让小儿听不同旋律、音色、音调、节奏的音乐,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

家长可握着小儿的两手教小儿合着音乐学习拍手,也可边唱歌边教孩子舞动手臂。

这些活动即可培养小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孩子动作,还可激发小儿积极欢快的情绪,促进亲子交流。

  

(3)敲敲打打。

让小儿敲打一些不易敲碎的物体,引导小儿注意分辨不同物体敲打发出的不同声响以提高小儿对声音的识别,发展对物体的认识能力。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独坐练习。

当小儿能稳定的独坐后可着重训练小儿的平衡能力。

让小儿独坐在床上或地铺上,训练小儿坐着转头转身寻找。

还可准备一张适中的小凳子,孩子坐上去时,双脚刚好可触及地面,而且脚掌与小腿、小腿与大腿、大腿与躯干的角度均成直角。

家长用手扶住孩子大腿,不要扶他的背,让他自己寻找平衡点。

待孩于坐直后,成人可试着松开一只手,只用一手扶住孩子的一侧大腿,另一手以玩具吸引小儿转头转身寻找玩具。

左右交替诱使小儿左右侧转,在学习转侧中寻找平衡点,并且练习用脚来支撑身体。

  

2、爬行练习。

爬行使婴儿能够主动地移动身体、去探索周围的事物,大大地提高婴儿的认知范围。

爬行动作是依靠颈背部及四肢肌肉的力量和协调动作完成的。

在小儿7个月时,已具备翻身、坐等一系列能力,说明其颈背部及四肢肌肉已较有力量并具备一定的协调性,这时就可以训练爬行。

(1)爬行预备的动作。

家长用一手抱着婴儿的膝部,另一手环抱在他胸前,让婴儿双手放在桌上或地上来支撑身体。

然后家长可慢慢放松放在小儿胸前的手,鼓励小儿直立支撑自己,每日练习1~2次,视小儿耐受情况,决定练习时间,一般每次3~5分钟。

  

(2)学习爬行动作。

方法:

①使小儿趴着,两腿伸直,手肘弯曲支撑上半身。

家长以右手抓住小儿双脚掌。

②家长抓住小儿双脚往前画个半弧,使膝盖尽量弯曲,脚跟碰到屁股,如此反复画弧,做屈伸运动3~5次。

③最后一次伸腿运动做完后,家长两手分别握住小儿两大腿后侧,使双腿轮流弯向腋部,做屈伸动作3~5次。

④在小儿前方放个玩具,引诱他爬过去取玩具,成人扶住小儿的小腿,或用手托住小儿脚掌,左右交替地弯曲其膝关节,助其向前爬行,重复2~3遍,每日1~2次。

3、站立训练:

训练小儿站立时,可将其双腿略为分开,以降低重心,使之站得更稳些。

每次扶站时间不宜过久。

  

(1)可扶着小儿腋下让他练习站立。

  

(2)让小儿扶着小车、床、栏杆及椅背等练习站立。

 

4、手部动作训练。

  

(1)学习拇食指准确捏取,以加强婴儿手指动作的灵活性和视觉-触觉活动的协调。

选择一些小的、可食用物品如米花、小饼干等,让小儿捏取。

教的时候家长可给予示范,如用拇食指捏取饼干放入口中,让小儿模仿练习。

  

(2)双手协调动作。

①双手玩玩具:

在小儿准确抓握的基础上可给小儿多个玩具,训练他抓住一个玩具后再抓另一个玩具,或向小儿同一只手上送玩具两次,教小儿学会将玩具从一手换到另一只手上后再取第二个玩具。

②双手对击运动:

当小儿两手均有玩具时,可教小儿两手对击玩具。

还可让小儿两手持细柄玩具如摇铃或汤匙,模仿敲鼓动作,双手轮回敲打面前的小桶或空奶粉罐。

③教小儿双手协调的撕纸。

  

(3)训练小儿遵循指令有意识的拿起、放下玩具。

投掷游戏可增强小儿上肢的运动能力与手的控制技巧、提高视觉定位能力,激发小儿积极愉快的情绪。

准备一个容器(如纸盒或小桶)和一些彩色塑料小球,先给小儿做示范说:

"我们来比赛扔球",将小球一个个扔进容器里,然后让小儿模仿。

开始时,可将容器和球放在接近孩子身体的地方,随着小儿能力的提高,可逐渐将纸盒前移。

游戏可增进亲子交往,激发小儿积极愉快的情绪。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

7~9个月的婴儿不仅具有一定活动能力,而且容易接受任何环境,是培养小儿独自入睡习惯的良好时期。

小儿半夜惊醒时,家长可去看看,安抚小儿,但不要将小儿抱回自己床,否则一旦养成习惯,孩子会要求大人陪伴,这会给家长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尤其对睡觉时间较晚或有夜间工作习惯的家长来说更是如此。

此年龄小儿白天睡眠次数,一般仍为2~3次,每次2~2.5小时。

2、饮食。

此阶段,每日给小儿喂养的次数可减为每日5次,间隔4小时左右,夜间停喂一次。

可开始训练小儿用杯喝水、用手拿东西吃,这既可发展小儿手眼动作的协调,还可为其今后的独立吃东西做准备。

  

3、大小便。

7个月后,小儿已能较稳当地独坐,而且由于辅食增加,大便次数也相应减少,每日约1~2次,大便性状也逐渐接近成人,可根据婴儿排便规律安排小儿坐便盆的时间。

一般在饭后10~15分钟或睡醒后立即坐盆,但最好安排在晨间起床时。

便盆要放在固定的地方,每次用完洗净。

婴儿坐盆要有专人照顾,每次坐盆时间不要超过5分钟,一日次数也不宜过多。

坐盆时不能给小儿吃食物或让小儿玩耍。

若小儿不愿,不要强迫其坐盆,以免对坐盆产生抵触情绪。

  

4、独自玩耍习惯的培养。

成人不必始终陪伴在小儿身边,小儿已有一定活动能力了,能翻身、独坐、并逐渐学会爬行,只要注意玩耍环境的安全,就可让小儿独立玩玩。

如果孩子醒很早,家长还想多睡一会儿,家长可让闹钟在小儿通常醒来的时间五分钟以后再响,两天以后再推迟五分钟,以此类推,等闹钟响后,家长再起床。

这样,小儿醒来,可能又会重新入睡,或自己独立玩一会儿,等大人起床。

如果小儿哭醒,大人也不必急于去照料他,因为他很可能会自己安静下来。

家长应该抽出时间陪孩子玩,但不要在孩子每次哭闹后才陪孩子玩,以免小儿养成用哭闹要求家长陪伴的习惯。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培养小儿懂礼貌、乐于与人交往。

这时期小儿对人的分辨能力已较好,可以认出自己家里的人,出现认生现象,但和不认识的小朋友交往却没有这种情况,他们能与同伴交住中获得乐趣。

因此,家长应努力创造条件,让婴儿多与小伙伴们接触、交往,从而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对成人的认生也不是不好的现象,而是小儿发育的一个阶段,如果小儿特别认生,可暂避生人,先训练小儿多与熟人交往,慢慢地小儿对生人也能接受。

10~12个月婴儿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视觉训练。

除了在日常生活,不断引导小儿观察事物,扩大小儿的视野外,可培养小儿对图片、文字的注意、兴趣,培养小儿对书籍的爱好。

教小儿认识实物,图片,把几种东西或几张图片放在一起让小儿挑选、指认,同时教小儿模仿说出名称来。

也可以在婴儿经常接触的东西上标些文字,当婴儿接触到这些东西时,就引导他注意上面的字,增加他对文字的注意力和接触机会。

外出时,可经常提醒他注意遇到的字如广告招牌、街道名称等。

应尽早让婴儿接触书本,培养小儿对文字的注意力。

教小儿识字应在快乐的游戏气氛中自然而然地进行,而不应该给孩子施加压力,硬性规定必须每日记多少字,以免造成孩子抵触心理。

2、听觉训练。

积极为婴儿创造语言环境,可促进婴儿更多听到语言,熟悉语言和渐渐理解语言。

用语言逗引婴儿活动和玩玩具,听磁带,观看周围的人物交谈,唱儿歌、唱歌曲给婴儿听。

和小儿咿呀对话。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站立练习。

站立练习时,要注意保护好小儿,循序渐进,逐渐延长站立时间。

  

(1)两手扶站。

当小儿两手扶站较稳时,可训练一手扶站,可让小儿一手扶站,另一只手去取玩具。

  

(2)练习独站。

成人可双手扶着婴儿的腋下,让婴儿背和臀部靠墙,两足跟稍离墙,双下肢稍分开站稳,然后慢慢放手,并拍手鼓励小儿独站。

  

2、起立练习。

教婴儿从俯卧位双手撑起身体,再双腿跪起来,呈爬姿,抓住栏杆站起来。

  

(1)从站位至坐下。

婴儿扶站位,用玩具引导小儿慢慢坐下,教小儿从站位扶着栏杆慢慢坐下,而不是一下子摔坐下。

  

(2)站稳练习。

  ①让小儿先观察一下不倒翁玩具,推一下、站起来的样于,然后对小儿说:

"你也像不倒翁一样,把你推一推,你就站起来。

"成人让婴儿站好,用一只手在婴儿躯干一侧轻轻推一下,使他失去平衡,另一只手挡住婴儿另一侧身体,并帮助小儿恢复到站位,成人应在轻快地游戏气氛中和婴儿进行练习,鼓励表扬婴儿,以训练小儿平衡感。

  ②将婴儿扶站好,并把婴儿感兴趣的玩具置于婴儿身体一侧,鼓励他尽可能弯曲身体去拾取玩具,左右侧交替练习,可增强婴儿腰部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

  

3、行走练习。

  应循序渐进。

刚开始练习时,一定要注意保护,防止小儿跌倒,减少他的恐惧心理,使他乐于行走。

在学走期间尽量不要靠"学步车"一类工具帮助,以免小孩形成不正确的行走姿势。

可拉着小儿的双手训练其迈步,或让小儿扶着栏杆或床边迈步走,还可用较长的围巾从婴儿前胸、腋下围过,成人在孩子后方,拉紧围巾,让孩子练习独立走步。

孩子会独走数步后,可在小儿的前方放一个他喜欢的玩具,训练他迈步向前取,或让婴儿靠墙独站稳后,成人后退几步,手中拿玩具,用语言鼓励婴儿朝成人方向走去,小儿快走到成人身边时,成人再后退几步,直到婴儿走不稳时把婴儿抱起来,夸奖他走得好并给他玩具。

4、手部动作训练。

 

(1)训练小儿手的控制能力。

在小儿能够有意识地将物品放下后,训练小儿将手中的物品投入到一些小的容器中。

让小儿将小木块放到一个小盒子中,将小粒的东西拾起来放进小瓶中。

还可给小儿选择一些带孔洞的玩具,让小儿将一些东西从孔洞中投入。

  

(2)训练小儿用手的能力。

可通过游戏,成人示范,教小儿学会手的多种用途。

比如把木块搭起来,打开或盖上盒盖、瓶盖,拉电灯开关线,用笔画线条,用手翻书,按按钮、扔皮球,拾东西,模仿用手推玩具火车,拿勺子在碗中搅拌,用勺吃饭,用手挖抠东西等等。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

白天睡眠次数可逐渐减至每日2次,每次睡眠时间2小时。

每天应定时让小儿上床睡觉,睡眠前不要引导小儿过分地兴奋,此时小儿能理解成人部分语言,可预先告诉小儿您的安排,如母亲与孩子游戏,说:

"我们把玩具收起来,要睡眠了。

"然后收拾玩具,抱小儿上床睡觉。

2、饮食。

随着小儿年龄增长,喂养次数每日可逐渐减到4~5次。

定时进餐,有助于消化系统有节律地工作,进餐时要有固定的坐位,训练进食自理的能力,如让小儿自己用手拿饼干吃,独自抱奶瓶吃奶、用杯喝水,试着拿汤匙舀东西吃。

  

3、大小便。

教小儿在大小便前有所表示,如在大小便前发出"嗯嗯"声音。

  

4.穿衣服。

教小儿配合成人穿衣、戴帽、穿袜、穿鞋等,这不仅能培养小儿生活自理能力,而且能强化左右的方位意识。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与人交往。

此时,婴儿已经有一定的活动能力,对周围世界有了更广泛的兴趣,有与人交往的社会需求和强烈的好奇心。

因此,家长每天也应当抽出一定时间和小儿一起游戏,进行情感交流。

一个乐观向上,充满爱心的家庭气氛,会使小儿幸福开朗,乐于与人交往。

家长还应经常带小儿外出活动,让小儿多接触丰富多彩的大自然,接触社会,从中观察学习与人的交往经验,在小儿与人交往过程中,应继续培养文明礼貌的举止、言语。

2、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小儿主动发音和模仿发音,积极为婴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让孩子学习用"叔叔"、"阿姨"、"哥哥"、"姐姐"等称呼周围熟悉的人。

如成人问"这是什么?

"让小儿回答。

鼓励小儿模仿父母的表情和声音,当模仿成功时,亲亲他,井做出十分高兴的表情鼓励他。

1~1岁半幼儿训练方案一、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感觉知觉活动,是发展智力的主要途径。

儿童观察事物是通过各个感觉器官来进行的,因此,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应从发展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能力入手,从他们感兴趣的、注意到的事物开始,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去观察事物。

  

(1)观察事物的特性  ①识别大小。

教小儿比较物体的大小,开始可选择形状类似,大小差别显著的物体来练习,如大娃娃与小娃娃,大杯子与小杯子等。

  ②识别形状。

教小儿识别物体的各种形状,对发展观察能力十分有好处。

先教小儿识别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可用同种颜色的纸板如红色、黄色,剪成两套形状不同的图形如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正方形,让小儿和家长分别拿一套,教小儿把他手中的圆圈重叠到家长的圆圈上,指给他看,这两个圆圈的形状是一样的"都是圆的。

"再让他把圆圈与其它形状的纸板比较,告诉他是不一样的。

  ③识别颜色。

先从基本的颜色红、黄、蓝、绿进行识别。

小儿这时可能说不出颜色的名称,家长也不必在这个阶段要求幼儿说出颜色的名称,但应让幼儿明白"颜色"这个词的意思,懂得"这种颜色"、"那种颜色"的意思,使他意识到颜色也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发展观察力。

可用一些大小相同、形状一样、颜色不同的积木方块进行练习,如成人手中拿一块红方块,要小儿从几个方块中挑选一个和成人手中一样颜色的方块。

小儿学画时,让孩于注意到小草是绿色的,西红柿是红颜色的,让小儿拿绿色画笔画小草,红色的画笔画西红柿。

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小儿注意周围物品的颜色,如妈妈的围巾是蓝色的,小儿的帽子也是蓝色的,这时便可告诉这两件东西的颜色是一样的。

  

(2)发展幼儿注意力。

  ①注意力的稳定性。

幼儿注意力短暂,不稳定,成人应帮助小儿更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于一个物体上或一种游戏中。

如小儿玩皮球一会儿就扔掉,正要开始做其他的事情,母亲可拿起皮球,教他一些新的玩法,如教小儿用手使皮球在地面上旋转,或对着墙壁滚动皮球,使皮球碰向墙壁自动滚回来,或用球投篮等。

  ②扩大注意的范围。

教注意物体之间的联系,发展注意力的稳定性和注意的分配能力。

在培养小儿观察力时,应多带小儿接触大自然,注意引导孩子调动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可教小儿看日出日落,风吹草动,听鸟语、闻花香等等。

2、记忆力的培养。

小儿的记忆是由感觉器官获得的信息积累而成的。

有了记忆,小儿才能呈现出日新月异的进步。

(1)实物记忆练习。

让小儿根据记忆寻找所需要的玩具,如先让小儿看一个小球,然后把它收起来再让孩子在其他的玩具中找这种小球。

  

(2)强化记忆练习。

父母可以选择一些形象直观,与婴儿本人关系较为密切的东西和他感兴趣的事物来训练他的记忆。

可教小儿认识爸爸、妈妈,自己的名字、五官和身体的主要部位,间隔一段时间,情景再重复。

  

3、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儿的思维活动是以周围的实物和具体的活动为基础的。

因此,在促进婴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诸因素中,最重要的就是给小儿创造一个有利于动手动脑的环境。

 

(1)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语言指点并巩固孩子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所取得成果,帮助他用动词如"伸出"、"倒转"、"挪动"等来表达他找到的解决办法。

词可以帮助孩子自己选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扩大在解决类似问题时使用这种方法的可能性。

 

(2)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教小儿用同种玩具进行不同的玩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小儿注意观察一种物体的多种用途,以发展小儿解决问题的技巧。

如教小儿用钥匙可以开锁,也可以撬开奶粉罐上的铁盖,捅开饮料瓶口的纸封,还可以当笔在泥地上画画等等。

筷子是用来吃饭的,但偶尔也可用它搅拌浆糊、药液,甚至当灯笼的提手等。

  

4、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辨别音响。

给孩子听不同的声响,让孩子判断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

  

(2)手影表演。

成人可利用灯光或阳光下的投影用手做成小鸟飞等动作,引导小孩子观看、想象。

  

(3)看图片。

通过看图片,认识图片中的人物、物品,说出"是谁?

","在做什么?

","是什么东西?

","做什么用?

"。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继续训练小儿独立行走的能力和行走的稳定性,以促进运动的协调性和躯体的平衡能力。

可和小儿一起拖拉玩具车,教小儿拉着小车向前走、侧着走、倒退走等。

准备一个较大的皮球,成人将球滚到小孩子脚边,教他抬脚踢球。

  

2、发展小儿走、蹲、弯腰动作。

将玩具散放在各处,要求小儿收捡玩具交给成人或放在固定的地方。

  

3、训练小儿下床。

当小儿爬到或走到距床沿约30厘米处,就训练他调转身体,头朝里脚向床边方向,然后让他们倒退着向床边爬行,直至脚踩地。

开始成人应在小儿背后保护一下,防止小儿动作不稳仰倒在地。

可用同样方法教小儿从坐在沙床上或椅上转身下地。

  

4、训练小儿手的灵活性和准确性。

如教小儿学习画画、搭积木、用塑料绳将有孔玩具串起来。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睡眠。

除夜间睡眠外,白天可睡眠2次,每次1.5~2小时。

不要用威胁、恐吓等手段,逼小儿睡眠,也不要给小儿讲述恐怖的故事,以免小儿害怕而拒绝一个人入睡。

临睡前清洗脸、手、脚、臀部,排好尿,换上宽松保暖的睡衣,会使小儿感到舒适,易于入睡,这不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便于孩子建立睡眠条件放射。

  

2、饮食。

断奶后,每日喂养的次数约4~5次,可安排在早、中、晚餐时间和白天睡眠醒来的时间。

养成定时进食,定位进餐的习惯,鼓励小儿自己动手吃东西。

培养饭前便后洗手习惯。

  

3、训练小儿在日常生活中做力所能及的事,以培养小儿独立的能力。

教导小儿试着脱鞋、脱袜子,排完大小便试着提裤子,外出时自己戴帽、脱帽,爸爸妈妈下班进门可让孩子帮助拿拖鞋给爸妈换鞋,给孩子洗手时,教小儿主动将手伸到水里,玩完玩具后帮忙收拾起来等等。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教育孩子礼貌待人。

家里来客人要教小儿打招呼,问好,接受别人的东西说谢谢,客人走时挥手说再见。

鼓励小儿取糖果、水果招待客人,把玩具分给到家里来的小朋友玩等等。

表演操也是教育幼儿的好方法。

  

(2)利用各种机会丰富孩子的语言词汇,并简单说明物体的用途与关系,扩大小儿的认识范围,促进语言的理解与表达。

给小儿看图片、幼儿书籍、带小儿到外面玩,教小儿认识物体的名称,对着图片或实物,询问小儿图片或实物的名称及用途"这是什么?

""干什么用的?

"引导小儿回答,小儿回答正确时亲亲他,以示鼓励。

此时,小儿已开始喜欢听大人讲故事了,父母给孩子讲故事时,开始要讲得慢而简短,发音清晰,富于表情,可根据故事的情节伴以动作,来增加小儿的注意力和兴趣。

孩子爱听讲过的故事,成人可多重复几次,还可将小儿目睹或经历的事情,编成故事。

也可根据孩子的特点编故事,用它来加强行为规范和思想品德教育。

1岁半~2岁小儿训练方案一、小儿认知能力的培养  

1、观察能力的培养  

(1)培养上下、里外、前后方位意识。

如游戏时说:

"球在箱子里。

","小车在箱子外面。

"等等。

  

(2)辨别多少。

如分糖果给家人,看看分的是否一样多,放桌上比比看谁多谁少。

也可以用专门的图画,训练孩子认识多少。

  

(3)比较高矮。

让小儿看爸爸比妈妈高,孩子比妈妈矮。

用玩具比比看,哪种动物高,哪种动物矮,或直接带小儿到动物园实地比较一下,也可看动物的画片,如小乌龟和小兔子,小猴子和长颈鹿,谁高谁矮?

若小猴子爬到高高的大树上,是不是比长颈鹿更高了?

  

(4)指导小儿观察事物的特征,有助于随意注意的形成和发展。

带小儿观察动物、自然景物,如"小猫在吃什么?

","它怎么叫?

","小鸟在哪里?

",自然:

"红色的花在哪里?

""闻闻看什么东西香香的?

"。

  

2、记忆力的培养。

  

(1)词汇记忆。

成人在讲述孩子较熟悉的故事,或教小儿念他熟悉的儿歌,或唱他熟悉的歌时,有意识地停顿下来让孩子补充,由简到难,开始让孩子续上单字,以后可逐渐让孩子续上一个词、一句话这既可促进记忆力的提高,还可发展小儿的语言能力。

  

(2)实物记忆。

让小儿回忆起不在眼前的实物,可给孩子一件玩具,让他注视您将玩具放到盒中,盖上盖子,让他说出盒中玩具的名称。

  

3、1岁半以后应在孩子的游戏中增加一些较为复杂的内容,促进小儿思维发展。

  

(1)比较大小。

用套蛋、套塔、或大小不同的纸盒等玩具,教小儿依尺寸的大小,将小尺寸的套入大尺寸的玩具中,让孩子在游戏中进行比较、概括、并做简单的分析。

(2)按颜色特征将物体归类。

在游戏中,成人可让孩子他在各种颜色的物体中,将指认颜色的物体找出来。

在游戏中,还可以让孩子按颜色分别放置物体。

例如,将红色的木制小球放到红色盒子中,而将蓝色的小球放到蓝色盒子中去等等。

  

(3)发展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教小儿用小锤子将小木板钉进潮湿的沙土中,用木棍将手拿不到的环拉到跟前等。

  

4、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1)模仿游戏。

游戏能促进孩子创造性想象的发展。

成人可指导幼儿模仿日常生活情节的游戏,开始可由成人设想游戏的内容指导幼儿游戏。

  

(2)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孩子绘画,不仅可以发展孩子认识事物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发展手部小肌肉活动的能力,也有利于对孩子进行审美教育。

进而可以逐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感受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的能力。

绘画还可培养幼儿独立活动和专心作事的好习惯,促进智力的发展。

  

(3)培养听音乐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可以给人以美的感受,扩展幼儿对周围环境中各种不同事物的想象力,促进幼儿情感和智力的发育。

小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是其音乐能力发展的起点,可通过培养孩子区分音的高低、音的长短、力度、音色、节奏、旋律等能力,来培养孩子的音乐感受力。

熟悉的歌曲、有趣和有节奏的乐曲能发展幼儿的音乐想象力。

  

二、动作能力的培养  

1、扶栏上、下楼梯。

训练小儿学习上、下楼梯。

训练上下楼梯时,开始选择的楼梯不要太多层,以便于孩子能够较顺利地上完楼梯,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2、跑步练习。

家长可通过游戏来训练小儿跑步的灵活性和稳定性,如灵活的向前跑,转弯跑。

  

3、通过游戏、手工、鼓励小儿做力所能及的事,促进手动作的稳定性、协调性和灵活性。

  

三、习惯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1、白天睡眠的次数逐渐减为1~2次,可根据作息制度,将小儿白天的睡眠安排在午饭后,睡眠时间为1.5~2小时。

孩子改用新的作息制度需要有一个过程,家长可根据自己孩子的身心特点,逐渐使小儿的作息时间向新的制度过渡。

  

2、可安排孩子每日早、中、晚三餐主食,在早中餐及中晚餐之间各排一次点心。

培养孩子进餐的正确姿势,教会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要边玩边吃,不要在饭桌上引逗孩子大笑,以防呛咳窒息,饭后不要让孩子做剧烈活动,可让孩子轻微安静地活动半小时,避免呕吐。

3、教小儿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

对于幼儿来说,学会任何一种新的本领都是一件复杂的事。

成人要帮助孩子减轻掌握这些新技能的困难。

成人要有耐心,使孩子能顺利地掌握构成技能的一个个动作。

  

4、培养幼儿爱护玩具的习惯。

   

四、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  

1、与人交往。

此时期的小儿已有了语言,可以较多的和人交往,要教育小儿初步懂得与人交往中一些简单的是非概念。

  

2、幼儿在1岁半后,言语发展会突飞猛进,他们不仅重复成人说的言语,而且想要自己说出周围东西的名称。

语言来源于生活,家长应常带小儿到户外、公园去玩,鼓励他与人交往,并引导小儿仔细观察遇到的事物,告诉小儿他遇到事物的名称和特点。

回家后,要他回忆在外面接触的人,看到的东西,并尽量帮他用较完整的话叙述出来。

这样,不但丰富了他的语言词汇,而且巩固了记忆,增长了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