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色彩.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9705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色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色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色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色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一单元色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色彩.docx

《第一单元色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色彩.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单元色彩.docx

第一单元色彩

学段:

小学授课年级:

三年级学科:

语文

单元:

一单元色彩课题:

爱什么颜色课型:

新授课

【导学目标】

1、会写4个一类生字,会认8个二类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3、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歌。

4、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感受生活、感受美好。

【导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难点】

边读边想象,理解体会诗歌意境。

【导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会写4个一类生字,会认8个二类生字。

2、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

解决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学案

预习案:

1、解决字词:

用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写会一类生字,认会二类生字。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词语的意思,并写在预习本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练习有感情朗读。

训练案:

练习册第1页1—3题。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3分钟)

同学们,你喜欢什么颜色,为什么?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

(5分钟)

1、4号学生到黑板上默写词语,2、3号在练习本上写,组长检查、评比。

2、3号学生朗读诗歌,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3、2号学生说说诗歌的内容。

四、自读诗歌,感知诗意。

(15分钟)

1、学生自读诗歌,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读情况:

(1)先组内合作检查,后指名读、开火车读或齐读。

(2)检查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

3、小声读课文,思考:

作者喜欢哪些颜色?

为什么?

五、诵读展示。

(5分钟)

六、当堂检测(7分钟)

独立完成练习册第1页1一3题,轮流批阅。

七、谈收获。

(3分钟)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仿照本诗编写一段诗歌。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学会感受生活、感受美好。

【导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导学难点】

探究诗歌写法,续编一节诗歌。

学案

【预习案】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仿照课文再编写一节诗。

【训练案】

完成练习册第2页“含英咀华”。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导入课题。

(1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

(5分钟)

1、4号学生推火车读词语,1号学生解释词意。

2、四人小组展示初读成果。

四、品读诗歌,体会诗情。

(15分钟)

1、指导学习第一小节,帮助学生掌握方法。

(1)、对照画面,小声或默读诗歌第一小节,仔细品味每一句话。

(2)、边读边想:

作者为什么爱这种颜色?

这样写,作者想表达自己怎样的感情?

(3)、感情朗读,充分体会并表达作者对家乡的一片深情。

可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2、总结学法,自学或合作学习第二、三小节。

五、美读诗歌,共享收获。

(10分钟)

1、采用多种形式,充分诵读,释放情感,共享收获。

2、水到渠成,练习背诵。

六、当堂训练(约6分钟)

1、根据自己的想法和体会,仿照诗歌再编一小节。

2、班内交流自己的诗歌。

七、布置作业。

(1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预习《金色的草地》。

(1)写会一类生字,认会二类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碧绿——禾苗、小草、梦(热爱家乡)

爱什么颜色火红——朝阳、枫叶、队旗、心(热爱生活)

蔚蓝——天空、大海、军装(理想的追求)

课后反思:

 

学段:

小学授课年级:

三年级学科:

语文

单元:

一单元色彩课题:

金色的草地课型:

新授课

主备学校:

内官营中心小学主备人:

杨海鹏初审人:

冯玉红白彦斌

终审人:

王玲合作团队:

王玲李红丽张淑惠杨海鹏赵爱玲

【导学目标】

1、会写10个一类生字,会认11个二类生字。

积累部分好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4、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5、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导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导学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导学方法】自主探究、交流展示、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会写10个一类生字,会认11个二类生字。

2、读通、读顺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重点】

解决字词,读通读顺课文。

学案

预习案:

1、解决字词:

用自己最有效的方式写会一类生字,认会二类生字。

2、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词语的意思,并写在预习本上。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初步练习有感情朗读。

训练案:

练习册第2页1一3题。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5分钟)

同学们见过草地吗?

是什么颜色的?

老师今天将和大家一起去欣赏一片金色的草地。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

(5分钟)

1、4号学生到黑板上默写词语,2、3号在练习本上写,组长检查、评比。

2、3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学生点评,教师指导。

三、据题质疑。

(2分钟)

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让我们到课文中寻找答案。

四、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5分钟)

1、小声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组内成员分自然段读课文,相互检查,相互提高。

3、小声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什么?

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五、诵读展示。

(5分钟)

六、当堂检测。

(5分钟)

独立完成练习册第2页1一3题,轮流批阅。

六、布置作业。

(1分钟)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工具书查找不懂词语的意思,并写在预习本上。

3、课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2、激发学生善于留心观察身边事物变化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3、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导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蒲公英的喜爱之情。

【导学难点】

学习作者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

学案

【预习案】

1、借助工具书查找不懂词语的意思,并写在预习本上。

2、布置学生课外搜集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有条件的可以亲自观察。

【探究案】

1、“我”有了什么新发现?

2、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训练案】

完成练习册第3页“含英咀华”。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2分钟)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

(5分钟)

1、4号学生推火车读词语,1号学生解释词意。

2、把你搜集到的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或开花时的图片展示出来。

四、阅读交流,深化理解。

(20分钟)

1、指名交流初读收获,以了解学生自学情况。

2、仔细阅读课文,形式自选。

边读边思考:

我有什么新发现?

找出有关段落读一读。

3、再读课文。

思考:

“新发现”之前,“我们”是怎么做的?

有了新发现后,“我们”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我们”心里可能怎么想?

找出有关句子,前后联系起来认真读一读,仔细体会体会作者的心理变化。

4、请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后,再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通过充分的读来表达内心的收获和想法。

5、总结:

大自然多么有意思!

作者通过自己的仔细观察,发现了它的有趣和美好,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学们也像作者一样,让自己的眼睛敏锐一些,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

五、思考交流,深化认识。

(5分钟)

学习课文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明白,善于观察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它可以使自己有更多新的认识,新的想法,新的收获,新的提高。

六、当堂检测。

(5分钟)

完成练习册第3页“含英咀华”。

七、布置作业。

(1分钟)

1、仔细观察你喜欢的花草,说说自己的新发现,再写下来。

2、预习《语文天地》。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地

早晨中午傍晚

绿色金色绿色

(细心观察)

课后反思:

 

学段:

小学授课年级:

三年级学科:

语文

单元:

一单元色彩课题:

语文天地课型:

新授课

主备学校:

内官营中心小学主备人:

杨海鹏初审人:

冯玉红白彦斌

终审人:

王玲合作团队:

王玲李红丽张淑惠杨海鹏赵爱玲

【导学目标】

1、学生会写本单元重点词语,能熟练掌握形近字。

2、积累描写颜色的词语。

3、通过阅读《颜色变的戏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

4、、完成“畅所欲言”,知道颜色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导学重点】

1、积累有关颜色的词语。

2、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导学难点】

1、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词语。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完成“选字组成词语”。

2、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

3、背诵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理解诗意。

【导学重点】

积累表示颜色的词语和古诗。

【导学难点】

熟练掌握本单元的词语。

学案

【预习案】

1、选字填空。

2、读一读,写一写加点的词语。

3、找一找描写颜色的词语。

4、读一读,抄一抄。

将上面的题写在预习本上。

【训练案】

背诵古诗。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直接引入(约1分钟)

师:

这节课我们进入本单元语文天地的学习,先来学习“日积月累”部分。

二、检查预习(约2分钟)

小组长汇报各组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三、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约3分钟)

四、完成“日积月累”(约25分钟)

1、完成选字组成词语。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学生上黑板做题。

全班检查纠正,最后教师限时,学生工整的书写在书上。

2、完成读一读,写写加点的词语。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每组的4号听写词语。

4、完成“找一找描写颜色的词语”。

请学生交流自己写的。

5、古诗。

(1)观看课本中的图片,想象作者当时写这首诗的情景。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了解古诗中所表达的内容。

五、课堂达标(约7分钟)

背诵古诗。

六、布置作业。

(约2分钟)

1、背会古诗。

2、阅读开卷有益《颜色变的戏法》。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完成“开卷有益”。

2、通过阅读《颜色变的戏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学生对本单元主题的理解。

【导学重点】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导学难点】

会用学过的方法阅读文章。

学案

【预习案】

阅读《颜色变的戏法》

(1)、标出文章的自然段。

(2)、圈出不认识的字词,并查字典注音。

【探究案】

1、三种基本原色是什么?

2、西瓜、橘子、香蕉、葡萄各是什么颜色的?

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训练案】

自己调一调颜色。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约3分钟)

小组长汇报各组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约2分钟)

三、学习《颜色变的戏法》(约20分钟)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完成探究一。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思考:

三种基本原色是什么?

3、完成探究二。

(1)、自读课文。

(2)西瓜、橘子、香蕉、葡萄各是什么颜色的?

(3)你知道短文中的这三种颜色可以变出哪些颜色吗?

(4)小组内说一说,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四、课堂达标(约10分钟)

根据课文,自己调一调颜色。

五、作业设计(约5分钟)

1、搜集生活中以颜色为标志的图案。

2、颜色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第三课时

【导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以颜色为标志的图案,了解它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2、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

【导学重点】

知道生活中以颜色为标志的图案,了解它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

【导学难点】

能按一定的顺序写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

学案

【预习案】

1、搜集生活中以颜色为标志的图案。

2、颜色在生活中有什么特殊作用?

3、激励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和能力。

【训练案】

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

导学案

【导学流程】

一、检查预习(约2分钟)

小组长汇报各组的预习情况,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好习惯。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约2分钟)

三、完成“畅所欲言”和“笔下生花”(约25分钟)

1、畅所欲言。

(1)看图读题,读题明白题意

(2)说说第一幅图上的颜色让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

(3)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以颜色为标志的图案,它们有什么特殊作用?

(4)还有一些什么颜色,让你产生丰富的联想?

2、笔下生花。

(1)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先口头说一说。

(3)写的时候要有一定的顺序,语句通顺,意思清楚,注意使用表示色彩的词语。

四、课堂达标(约10分钟)

观察一个地方,写写它的变化。

五、作业设计(约1分钟)

1、课后修改习作。

2、预习《你一定会听见的》。

课后反思:

 

学段:

小学授课年级:

三年级学科:

语文

单元:

第一次作文题目:

写一写大自然的景色课型:

作文课

主备学校:

内官营中心小学主备人:

杨海鹏初审人:

冯玉红白彦斌

终审人:

王玲合作团队:

王玲李红丽张淑惠杨海鹏赵爱玲

第一课时

导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能对自己喜爱的景物进行仔细观察,弄明白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并展开想象。

导学重点:

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

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

1、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2、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下面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景物名称、景物所在位置、景物的主要特点。

导学流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本次习作的内容。

(2分钟)

同学们,我们祖国历来以风景优美著称,有一碧千里的草原,有金浪翻腾的沙漠,又有多少名山大川,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

我们的家乡在祖国版图上,虽然只占一点点地方,但是也有许多迷人的地方。

让我们互相交流,共同赞美自己的家乡吧!

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目标。

(2分钟)

三、检查预习情况。

(10分钟)

1、关于习作知识点的了解:

(1)了解景物的静态与动态特点的不同写法。

(2)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3)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2、关于习作素材的搜集:

(1)搜集家乡景色的照片。

(2)搜集一些描写大自然美丽景色的文章。

(3)准备:

指导学生到你认为家乡最美的地方、最有特色的地方去游览,仔细观察,做好记录,并将记录的材料与同学交流,相互启发,丰富素材,为习作做好充分准备。

三、明确要求,小组交流。

(20分钟)

1、讲清你介绍的这处风景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要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

2、认真听别人讲,可以补充,可以提问题。

3、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并评出介绍得最清楚最动人的同学

4、全班交流,其他人点评或提问。

5、激发兴趣,导入主题。

师: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介绍,我发现,你们的家乡是个非常可爱的地方!

你们的介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你们的家乡。

要知道,我国多少风景区在最初是名不见经传的,说不定因为你们的介绍,会使你们的家乡成为著名的风景区呢!

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四、习作范文:

(5分钟)

我的家乡

我家住在塘头村。

一到春天,那儿绿树成阴,鸟语花香。

塘头村交通便利,景色优美,有密如蛛网、纵横交错的小路;有多如繁星,叫不出名的野花;还有望去像铺散着一块块碎金似的油菜花…… 

村前,道路两边都种植着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树木,一座座房子你挨着我,我挨着你。

道路旁还有一座小土坡,上面长满了小草。

春天到来时,小草从土中冒出来,张望着世界,朵朵野花争花斗艳,发出阵阵芳香,引来无数只蝴蝶,翩翩起舞。

村后,有一条长长的、十分宽阔的小溪。

它正欢笑着唱着歌奔向远方。

夏天,溪水清澈透明,水底鱼虾、沙石清晰可见。

溪边的树林中,小鸟啾啾,知了唧唧,听得我忘记了一切烦恼。

远处的大山蜿蜒起伏,为家乡的景色增添了几分姿色。

荷花塘里的荷花开放了,姿态万千,形态各异。

有的全都开放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才展开两三片,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好似快要爆炸似的。

硕大的荷叶远远望去,犹如一把张开的大绿伞,给山村添上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早晨,山村清新幽静,十字路口的车辆、行人来来去去、川流不息。

孩子们欢笑着一同去上学,青年人匆匆地走在上班的路上,农贸市场传来一阵阵叫卖声……

多美的家乡啊!

我爱我的家乡!

五、布置作业。

(1分钟)

选一处大自然的景色,然后写一写。

第二课时

导学目标:

1.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描写景物,一个内容写好了再写另一个内容,做到条理清楚。

2.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导学重点:

如何按一定的顺序来描述景物的特点。

导学难点:

写景的过程中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

预习案:

读一些写景的作文。

导学流程:

一、导入。

(1分钟)

这次习作就请同学们介绍自己家乡的景物。

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把景物特点写清楚,如能写上自己的想象或关于家乡景物美妙的传说,就更吸引人了!

二、写作。

(20分钟)

1、按要求自己写作文。

2、朗读自己的习作,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2.同桌互相修改,相互启发。

3.小组评选最佳,推荐一个参加全班交流。

三、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10分钟)

1.挑选佳作两三篇,集体会诊,评议优点,指出不足。

2.对照评议出的毛病,修改自己的习作。

注意借鉴别人的好方法好词语。

3、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交流,选出写得好的习作,并说出习作好在哪里。

最后在全班交流。

选取好的以及有特点的习作做讲评。

在全班讲评后,学生自己修改作文,也可以小组交流提出修改意见,最后誊写清楚。

四、学生在作文本上完成习作。

(9分钟)

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