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96746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8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docx

浙江省杭州市中考语文命题比赛试题43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试题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校名、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上交试题卷和答题卷。

选择题按要求用2B铅笔填涂。

一(3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各句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画线词语的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A.徘徊(huí)在南宋御街的街头巷(xiàng)尾,游客们仿佛置身于沧桑岁月,产生无限遐想。

B.傅雷苦心孤诣(zhǐ ),在一封封家书中拳拳爱子之心,殷殷(yān)关爱之情溢于言表。

C.金庸的猝(cù)然长逝,令无数武侠爱好者暗然神伤,众多媒体发表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

D.杭州古老的丝绸工艺,点缀着杭城人精致温雅的生活,也承载着(zài)杭城柔韧精进的文化。

【考纲要求】正确认读汉字辨析汉字。

【考查内容】课文中所学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认读,特别是声旁现在不再表示字音的形声字、常见的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和易误读字的读音。

课标中所要求的字词在具体生活中的正确书写。

辨别同音字或近音字,根据词语的确切意义区分常用字里容易把偏旁混淆及书写时常误用的汉字。

要注意同音字误用、近义字混淆、形似字错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

读书怎么读?

①易中天先生认为读书,特别是读文史类的书,悟性往往是最重要的。

他强调要敢于质疑书本,用现实检验书本的正确与否,而不是成为书的奴隶。

李开复则将学习化成了四个阶段:

②即扎实基础、举一反三、无师自通和融会贯通。

这四个阶段是一个依次推进的过程。

而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便提出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③从易中天的悟性、④李开复的融会贯通再追溯到孔子的学与思,我们会发现这之间有着某种联系,他们都强调感悟。

在博学的基础上领略文字的真谛,用自己的心灵与智慧去辨别书本的真伪,从而到达不惑的境界。

2.文段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原创】

A.质疑B.融会贯通C.领略D.辨别

【考纲要求】准确运用词语和成语。

【考查内容】常用词语和成语在生活中的正确运用,注意使用对象错误、褒贬误用、望文生义、情感或语体色彩不符等情况。

3.文段中画线的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原创】

A.①B.②C.③D.④

【考纲要求】准确运用标点符号

【考查内容】标点符号的考查着眼于运用,注重实用性,重点考查容易用错的标点符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原创】

A.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支付市场,出行、购物、医疗等手机扫码即可完成,微信、支付宝正带动无现金时代。

B.文艺界积极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唐家三少表示,我国的历史传记、神话传说等都可加以创造性转化,创作出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IP。

C.新时代,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接诊效率明显提升,为老百姓创立了更为优良的就医环境。

D.说到人才培养,人们往往想到要学好各门课程的基础理论,而对与这些理论密切相关的逻辑思维训练却常常被忽视。

【考纲要求】辨析和修改常见的语病。

【考查内容】在语言交际等具体情境中的正确表达。

以对症下药、保留原意、多就少改、不出新病为原则准确修改常见的六种语病:

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句式杂糅、介词不当。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原创】

A.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朱自清的《背影》和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便是这样的文章。

B.《送东阳马生序》中“既加冠”,表示人进入成年。

古时男子年满二十岁行加冠礼。

古时称八九十岁为“耄耋之年”,称百岁为“期颐之年”。

C.小华属“猴”,小明比小华小一岁,小明应该属“羊”。

B.《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一句中,“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更,古代夜间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考纲要求】识记课文所涉及的重要作家及其作品,熟悉文化常识

【考查内容】了解中外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的作家及其代表作,了解并掌握常见古代文化常识。

6.古诗文名句默写。

(6分)【原创】

(1)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其一)

(2),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3)大漠孤烟直,。

(《使至塞上》)

(4)不忘初心,正如《孟子·告子上》中提到“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他们更能使自已的聪明智慧永久处于最佳状态。

(5)随着时代步伐的加快,变是永恒的,如“”;不变的是对风流人物的渴望,“”。

(《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

【考纲要求】正确默写名句名篇。

【考查内容】积累并理解名句名篇,在语言交际等具体情景中的综合运用。

7.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

(5分)【根据18年网上模拟试卷改变】

(1)东西方文学中善变的人物形象俯首即是,俄国契诃夫《》中警官见风使舵。

(1分)

(2)阅读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4分)

片段一:

一条小径蜿蜒着通向篱笆,两旁种着月桂树,最后面是一颗巨大的七叶树,树下是一圈座位,你可以在这儿漫步而不被人发现。

在这种蜜似的露水渐渐降落、万籁俱寂、暮色渐浓的时刻,我觉得仿佛会永远在这样的阴影中漫步。

片段二:

早晨还没起床,小阿德拉就跑来告诉我,果园尽头的那株七叶树昨天夜里遭到了雷击,被劈掉了一半。

(夏洛蒂·勃朗特《简·爱》)

结合片段一,简爱在花园散步时遇到了(填人名)(1分)。

片段二预示着下文哪个情节的发生?

结合该情节,说说简爱的追求。

(3分)

【考纲要求】识记名著所涉及的作家、作品及人物形象等信息。

【考查内容】掌握中外重要作家及作品,文体知识及文化常识,文学典型形象的主要特征,掌握课后名著所涉及的相关重要信息。

8.“说shuō服,坐骑qí?

听说这些字词的拼音被改了!

”不少网友查字典发现,许多读书时期的“规范读音”现如今竟悄悄变成了“错误读音”;经常读错的字音,现在已经成为了对的……大家纷纷表示有些“发懵”,不知道现在我们到底应该读哪个字音才算正确。

对此,语文老师提出了“如何看待读音更改”的问题,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请拟写100字左右的发言稿,要求有观点,有理由,有条理。

【原创】

【考纲要求】语言运用与综合性学习。

【考查内容】这是一道主观性综合题,通过情境性主题的设置,考查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5题。

【根据网络试题改编】

(一)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16分)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

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墙。

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着什么。

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浴着阳光,取暖。

一个人是会老的。

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绣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

老人头发花白,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锃亮的竹拐杖。

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里的旧镜头。

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

但父亲不见了。

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

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的晶莹,如针芒般的阳光深深刺伤着我。

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

晒晒太阳!

”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们也最多。

冬天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

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奋得直打哆嗦。

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地,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

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

谁家的猪养得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了……他们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

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是人间的天堂。

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我想父亲,包括一些老人们,在他们的人生的暮年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太阳底下倾诉,肯定隐藏着某种心灵的秘密:

一定是额头皱纹里隐逸着的生命的苦涩需要在阳光下抚慰;内心经历太多,那阳光照耀不到的地方或许往事已经堆积得发霉,必须在阳光下曝晒一番;抑或身上流动缓慢的血液必须与阳光勾兑与打通,才会使他们更加舒展、坦荡、明媚。

也可能他们想得更远,无边无际的黑正在向他们拥来,他们得赶紧拾掇起一些太阳的金枝,燃烧生命……因为,不仅一颗晦涩的心需要阳光的照耀;一颗纯净的心,也同样需要阳光的映照。

最后,阳光收拾走了许多谜底,如父亲肉体生命的消逝正如阳光的消逝一样。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

”这是一位俄罗斯诗人的诗句。

写这诗的巴尔蒙特这时仿佛就象一个婴儿,在春天里降生时一睁眼,就看到了温煦的阳光。

他身上泛着金黄的绒毛。

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剩下的你只有看看的份了!

阳光照耀的日子,生活明净得一览无余,纤毫毕现;阳光进入土地所有事物的内部,使其发酵、膨胀、疯狂和生长。

这些人们都可以看到,因此也体会出阳光本身充满的慈祥、温暖、仁爱和平静。

果然,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又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又多了一张陌生而嘶哑的喉咙。

那陌生的嘴角牵动乡村的最后一缕阳光,仿佛是在向阳光做着永别。

我想,一个阳光铺就的舞台,父亲和他的乡亲裁剪着一块阳光的绸缎,然后紧紧地包裹住自己,就幸福地睡去了。

但丁说:

“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

”(《神曲•天堂》)仅仅默念着这一句,我的心绪在阳光下就显得一派苍茫。

9.父亲和老人们喜欢坐在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的原因有哪些?

请分点概括,每点不超过10字。

(4分)

【目标要求】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和材料。

【考查内容】能准确的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归纳内容要点。

10.请赏析下列句子。

(4分)

①他们的笑声、叹息声、诉说声像是无数把叮当当的小郎锤,把阳光敲成了金子般的碎片,然后乐呵呵地捂在怀里,俨然一个个财主佬。

②的确,阳光可以渗透所有的语言,但无法谛听;阳光像一块黄金可以让人贪婪地攫取,但无法永远占有;阳光像一朵鲜艳的花朵,却无法为一个人永远开放。

【目标要求】品味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内容】从词语特点、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章内容、人物个性等方面分析语言的魅力,体味包含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

11.文章的结尾引用了但丁的诗句:

“我曾去过那阳光最多的地方,看到了回到人间的人无法也无力重述的事物。

”请结合文章分析所引文字的含义和作用。

(4分)

【目标要求】对文中关键语句的感悟。

【考查内容】综观全文,感悟作者写作意图,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

结合文章结构说作用。

12.对本文主题的理解有以下两种,你认为哪种正确,理由是什么。

(4分)

①文章写老父亲坐在房前沐浴阳光,写老人们窝聚在冬日里,甚至写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表达了生命是一个流动的过程,如果有阳光陪伴,是幸福的;人应欣赏享受阳光,常怀一颗感恩的心,使生活的天空充满阳光。

②本文以朴素的语言,真实的情感细腻而又生动地抒写了对父亲、对故乡的眷眷思念,就像那阳光一样挥之不去。

阳光照得愈多,亲情乡情愈是浓烈。

【目标要求】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及拓展延伸。

【考纲内容】整体理解全文,抓住对象的特点等,明确文章揭示的主题,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结合文本和生活经验分析并阐述观点和理由。

 

(二)

年的味道(14分)

【根据浙江省锦绣教育集团初三模拟卷改编】

①中国旅游研究院和携程旅行网发布的报告称,2016年春节出境游人数达到600万左右,比2015年同比增长超过10%,相当于所有丹麦人出国玩了一次。

另有数据显示:

春节期间,平均每个用户每天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3.91个小时,比平时每天多了1个小时。

抢红包和手机聊天成为典型的春节场景。

以至于有人戏言,过年只是换个地方继续抢红包和玩手机。

②联想到近几年逐渐蔓延的“年味变淡”的情绪,感觉传统春节的气质、意义好像是去年塌了一个角,今年又断了一根梁,让人不免伤感。

③比较常见的观点认为年味之所以变淡,是因为生活变好了:

过去只有过年才能穿新衣,吃佳肴。

而今天,丰饶的吃穿享受就是日常生活,过年也就没意思了。

但事实上,春节在中国有4000多年历史,有钱人在各个朝代比比皆是,大户人家反而更注重“年味”。

④为什么时至今日,“年味”反倒一年不如一年呢?

对于传统中国人来说,“年”的味道原本是“信仰”的味道。

⑤这种信仰首先是“信祖先”,就是传统春节最重要的仪式——祭祖。

其次是“信神鬼”,希望神护佑自己,邪祟远离自己。

在“年关”这样一个神圣的时空内,拜祭祖先、放鞭炮、发压岁钱、拜年、吃饺子、守岁等等都不仅仅只是日常生活的言谈举止,更是人与神相通的方式。

⑥所以,“年味”变淡,其根本是“神味”消失。

烧纸钱祭祀先人,已无慎终追远的念想;贴门神、对联,放鞭炮,图的是热闹,并无害怕鬼怪的恐惧;压岁钱全无“压住邪祟”、帮助孩童轻灵岁月成长的含义……我们与神圣世界的沟通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世俗意义上的人与人、社会之间的沟通。

除夕之夜我们会看“春晚”,电视一度成了全家人共同“膜拜”的中心。

近几年则是各种信息工具的轮番登场:

从电话、手机拜年,到短信、微博、微信拜年,再到发红包、抢红包——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春节期间依旧充斥着凡俗世界的熙熙攘攘。

年味就这样在我们的努力中逐渐消失。

⑦春节是农业社会的产物。

一粒种子历经春播夏种,秋收冬藏,变成人类赖以生存的粮食。

人在这样的境遇里学会“坚忍”和“希望”,在大地荒芜的时候相信几个月后的春华秋实,相信宇宙万物的生生不息。

所以,“过年”特别重要,它是春夏秋冬的“春”,是生老病死的“生”,是所有希望的源泉。

⑧因此,无论是在农舍里憧憬“瑞雪兆丰年”的农民,还是在现代公寓中寄情新年发展的都市白领,信仰“希望”和“生生不息”都是多么神圣和崇高,它是华夏祖先几千年前就给我们的美好馈赠,永远都不该过时。

(选文有删改)

13.请简述文章第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3分)

【目标要求】:

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考查内容】:

议论文以事例开头,其作用一般可以从提出说明对象、激发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内容、丰富文章内容等方面来概括。

14.阅读本文,请简要概括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观点。

(3分)

【目标要求】:

理解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

【考查内容】:

把握作者观点,可以从题目、每段关键句、中心句等为抓手,议论文中,明确作者观点也是极为关键的。

15.下面的内容可以放在文章哪个段落的后面?

请简述理由。

(4分)

《红楼梦》第五十三回中写到,当新年来临,富贵的贾家既要“除夕祭宗祠”,又要“元宵开夜宴”。

上至贾母,下至小厮,从腊月一直忙到正月十七,丝毫不敢懈怠,年味甚浓。

【目标要求】:

论据的把握。

【考查内容】:

从篇章的大局把握文章内容,通过分析分论点以及给予材料的关系,可以先分析概括给予材料的大意,按照文章内容放在合适的位置

16.根据文章和链接材料,结合生活体验谈谈你觉得怎样才能恢复日渐失去的年味。

(4分)

【链接材料】未来网特约评论员周成洋发表文章《互联网激发传统文化新生让年味更浓》说,目前最大的感触就是消失的年味回来了,还没过年便已经在各类互联网社交平台上感受到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互联网+”改变了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接受度,传播样式更繁多,内容介绍更丰富,文化更综合,也改变了大众参与传播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大家都在录个视频拜个年,发个短信庆新年,配个图片说往年。

【考纲要求】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实际生活运用的能力。

【考查内容】此类题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明确开放拓展的主要类型,对于此考点主要有提建议、举例子、谈看法、谈启示这四类。

一般在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根据链接材料,联系生活进行举例,所体现的就是知识的灵活运用。

三(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9题。

(一)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以封其子击②。

文侯问于群臣曰:

“我何如主?

”皆曰:

“仁君。

”任座曰:

“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

”文侯怒,任座趋出。

次问翟璜,对曰:

“仁君。

”文侯曰:

“何以知之?

”对曰:

“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二)九月,上与冯道从容语及年谷屡登,四方无事,道曰:

“臣常记昔在先皇幕府,奉使中山,历井陉之险,臣优马蹶,执辔甚谨,幸而无失;逮至平路,放辔自逸,俄至颠陨。

凡为天下者亦犹是也。

”上深以为然。

上又问道:

“今岁虽丰,百姓赡足否?

”道曰:

“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

臣记进士聂夷中诗云:

‘二月卖新丝,五月杂粜新谷,医得眼下疮,剜却心头肉。

’语虽鄙俚,曲尽田家之情状。

农于四人③之中最为勤苦,人主不可不知也。

”上悦,命左右录其诗,常讽诵之。

(《资治通鉴》第276卷)【注】①魏文侯:

战国时魏国国君,名叫魏斯。

中山:

中山国,战国时小国。

②击:

魏击,魏文侯之子,后继承为君,即魏武侯。

③四人;指士、工、农、商这四种人。

1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攻打)B.使翟璜召仁座而反之(使……回来)

C.任座趋出(追赶)D.逮至平路(等到)

【考纲要求】理解文言实词在具体语句中的意思。

【考查内容】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能辨别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主要的语言现象。

18.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3分)【原创】

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

【考纲要求】掌握文言词义和古汉语语法知识

【考查内容】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基本功,也是检查阅读文言文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反复通读全文,弄清全篇的文意。

对不易断开的字、句,要仔细推敲原文前后的含义、分析难句与上下文的联系。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5分)【原创】

臣闻君仁则臣直。

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

(2分)

语虽鄙俚,曲尽田家之情状。

农于四人之中最为勤苦,人主不可不知也。

(3分)

【考纲要求】翻译和理解文中一些比较重要的句子。

【考查内容】掌握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等常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初步掌握古今变化的规律,能根据现代汉语规则准确翻译文言文。

20.翟璜和冯道都规劝自己的国君,试对他们的规劝方式进行比较?

请结合文意,做具体评析。

(4分)【原创】

【考纲要求】理解分析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文字所承载的人文精神。

【考查内容】借助对文章句意的理解,筛选出文中关键性语句及有用信息,对文中的人物性格、行为、语言、心理进行分析,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

(1)

(2)两小题。

(5分)【原创】

南溪早春

(北宋)杨万里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注】①本诗是作者晚年退职家居期间所作。

(1)诗人通过写柳树和桃树的什么特点来表现南溪早春的?

(2分)

【考纲要求】读懂诗歌所描写的内容。

【考查内容】能用自己的语言阐述诗歌所描写的场景或情境,再现诗歌意境,并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

(2)这首诗歌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作赏析。

(3分)

【考纲要求】品析诗歌凝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考查内容】掌握诗词常用的修辞手法与艺术技巧,正确分析鉴别诗歌的不同类型和风格,正确理解并仔细品味诗歌语言的含义,理解诗歌中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再现诗歌的艺术形象和意境。

四(4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40分)【原创】

上面的漫画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600字至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立意自定。

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③不得抄袭、套作。

④文中不得出现你所在学校的校名,以及教职工、同学和本人的真实姓名。

【考纲要求】文章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真挚,条理清楚,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语言连贯、得体、生动,力求创新。

【考查内容】能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挖掘材料所蕴含的含义,准确全面地审题,精巧构思,表达自己独特而真切的感受。

同时,引导学生张扬个性,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学习和生活。

 

2019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答题卷

一(30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6.(6分)

7.

(1)(1分)

(2)①(1分)

②(3分)

8.(5分)

二(30分)

9.(4分)

10.

(1)(2分)

(2)(2分)

11.(4分)

12.(4分)

13.(3分)

14.(3分)

15.(4分)

16.(4分)

三(20分)

17.

18.农家岁凶则死于流殍岁丰则伤于谷贱丰凶皆病者惟农家为然。

19.①(2分)

②(3分)

20.(4分)

21.

(1)(2分)

(2)(3分)

 

四(40分)

100

200

300

4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