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9015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66.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docx

届高考历史导航系列试题1

2010届高考导航系列试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单元测试

(1)

[新课标]命题范围必修1内容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礼记•礼运》把禹作为“天下为家”的小康之世的开端,以区别于禹以前“天下为公”的大同之世,其主要依据应是      ()

A.禹死后启继位B.建立武装 

C.设置官职 D.制定刑法

2.“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其中“礼”主要指

()

A.礼仪  B.制度  C.风俗  D.贡赋

3.根据西周分封制,受封诸侯必须                   ()

①定期向周天子朝觐述职②随从周天子作战

③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④为周天子镇守疆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4.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

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

5.秦始皇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主要是因为他             ()

A.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B.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C.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

D.修筑了气势恢宏的万里长城

6.中国古代帝王的称呼有许多种如谥号、庙号和年号等。

下列哪一称呼是当朝皇帝本人确定的称号 ()

A.周武王  B.秦始皇  C.康熙帝  D.唐太宗

 

7.秦朝修建咸阳,运用了天体观念。

把渭河比作天体的银行“天汉”,以各座宫殿比作星座,四周有许多通道,咸阳宫居中,形成了众星拱辰,屏藩帝都的格局。

从咸阳的修建理念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理念是              ()

A.皇位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B.借助神灵维护自己的统治

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神化皇权,万世一统

8.2002年湖南里耶出土了大量竹简(如图1),它是公元前222年至公

元前2008年的官署档案。

竹简上提到洞庭郡等地名和守丞、令守等

职官,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A.分封制已推广到江南地区

B.楷书作为标准字体通行全国

C.货币、度量衡得到统一

D.郡县制已经推行

9.《汉书·武帝纪》载:

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

‘梁王、城阳王亲慈

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

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材料论述的是    ()

A.汉初的封国制   B.建立具有地方行政权的诸侯国

C.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D.汉武帝实行“附益之法”

10.北宋中央和地方机构改革带来严重恶果之一是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财政开支庞大。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A.扩大地方权利  B.加强中央集权

C.节省地方开支  D.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11.以下是秦朝和唐朝的政府机构示意图,这一演变趋势突出地反映了  ()

A.唐朝皇帝不如秦朝皇帝权力尊崇  B.秦朝实行集权而唐朝实行分权

C.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得到完善   D.唐朝的三省实质就是秦朝的三公

12.皇帝和大臣讨论如何选拔人才。

大臣主张:

应该只问他们个人能力的高低,不要计较他们的家世背景。

皇帝反对大臣的说法,强调历时长久的世家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所以是选拔优秀人才的重要标准。

所材料推断,这一时期实行的选官制度最可能是 ()

A.察举制  B.征召制

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

13.明太祖有诗:

“百僚未起股先起,百僚己睡联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五丈犹拥

被。

”出现这首诗反映的现象的原因是            ()

A.明末相羡慕过悠闲的生活    B.明太祖深知勤政才能国泰民安

C.明太祖担心内阁权力过大威胁宝权D.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事必躬亲

14.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明太祖罢除丞相职务,设内阁制B.内阁成员的地位和权势有过提高

C.内阁正式成为统率六部百司的机构D.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15.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在设立之初的共同点是         ()

A.统领六部,处理各种政务B.参与决策,并负责朝廷日常事务

C.负责各地的军政事务    D.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

16.下列选项中,通过限制地方来加强中央的措施有 ①西汉“推恩令”②唐朝三省六部

制③宋朝设立文臣知州、通判④明朝废丞相、设殿阁()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17.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央集权体制创新,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古希腊罗马文明是西方文

明的源头,民主和法治,人文精神的滥觞;两大文明薪火相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人类文明进程。

从文明史角度出发,二者分别是哪两大文明的杰出代表()

A.大河文明和海洋文明B.农耕文明和工业文明

C.儒教文明和基督教文明D.落后文明和先进文明

18.今天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

下列哪个机构是与其权力相似()

A.公民大会B.十将军委员会C.陪审法院D.五百人会议

19.古雅典执政官伯利克里说: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的人

的。

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

”下列各项不能体现其观点的是()

A.公民大会向全部居民开放   B.五百人会议通过抽签选举产生

C.陪审法官由选举方式产生   D.向参加城邦活动的公民发津贴

20.“她虽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她……在文学、史学、科学、哲学、艺术诸方

面都独领风骚,而且还孕育了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她”指的是()

A.古中国 B.古希腊C.古印度D.古埃及

21.《十二铜表法》制定之前,罗马贵族喜欢用习惯法裁判,主要是因为习惯法()

A.可以保护大众的利益B.是传统法律,不容更改

C.可以随意解释,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D.是公平的

22.罗马法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历程,其中顺应帝国庞大疆域的是 ()

A.《十二铜表法》B.万民法C.自然法D.公民法

23.《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

这条法令          () 

A.保护债务奴隶制B.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

C.保护私有财产权D.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24.下列关于罗马法的表述,正确的是①罗马法代表罗马共和国内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 

②制定罗马法的目的是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③罗马法有力地维系了帝国的统治 

④罗马法的影响深远而广泛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5.罗马帝国皇帝高度重视法律制定,许多法学家纷纷前来献策。

下列四人的主张不可能被

采纳的是                       ()

A.丙建议政府保护一切自由民的财产不可侵犯

C.甲倡导自由民平等、法律公正

C.乙主张废除原法中基于身份等级的不平等条款

D.丁提出增加处理经济纠纷条款

 

20080801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50分。

第26题11分,第27题9分,第28题11分,第29题9分,30题10分。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王者之制禄爵:

公、侯、伯、子、男、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里,公侯田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

──《礼记·王制篇》

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予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材料三正妻所生之子称嫡子,其他妻室所生之子为庶子。

周王的嫡长子、嫡长孙一系有继承王位的权利,称其为大宗。

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大宗称为小宗。

而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又是大宗,其次子、庶子之后裔又是小宗。

以此类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

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四周王自称天子,是同姓(姬)贵族的大宗和天下共主,其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世代保持大宗地位,周王嫡长子的兄弟被分封诸侯,诸侯对于周天子是小宗,而诸侯在自己的国内又是同姓的大宗,其君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诸侯次子被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宗族的各分支中又是大宗。

……依此类推,按血亲关系不断分封下去。

……由于周朝规定同姓百年不婚,所以诸侯国之间同姓多是兄弟。

异姓多是甥舅,这样,整个西周就由宗法关系联结起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反映了西周时期的哪种制度?

(1分)依据这两段材料,指出为什么“周王先贬其爵”而后“削其地”?

(2分)

(2)依据材料三、四,分析宗法制作用。

(4分)

(3)结合材料三、四,材料一、二反映的制度与宗法制之间的关系如何?

(4分)

 

27.(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说:

“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

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实为天下福祉。

材料二 明末清初杰出的教育家颜元抨击八股取士制度:

“天下尽八股,中何用乎!

故八股行而天下无学术,无学术则无政事,无政事则无治功,无治功则无升平矣。

故八股之害,甚于焚坑”。

请回答:

(1)“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这里的“察举”是指什么制度?

(2分)这一制度有何弊病?

(2分)

(2)针对“察举…不胜其弊”,隋实施了什么制度?

(1分)这一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3分)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八股之害,甚于焚坑”的理由。

(2分)

 

28.(11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秦始皇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摘自《明史纪事本末》

材料二人尝谓辅臣(内阁大臣)拟旨,几于擅国柄,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帝一一省揽审定,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亦必更易数字,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则驳使再拟,再不符意,谯让(责问)随之矣。

故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摘自《皇明大政记》

材料三 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尤开府之书记也。

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吾以谓有宰相之识者,今之宫奴(宦官)也。

──《明夷待访录》

材料四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大和门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

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明太祖对中央机构采取的重大措施是什么?

(1分)其理由是什么?

(2分)

(2)根据材料二,明朝实际上行使相权的机构是什么?

(1分)为什么行使这一职权的“无不惴惴惧者”?

(2分)

 

(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阁臣权力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2分)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分)

 

(4)据材料四,回答军机处的设置说明了什么问题?

(2分)

 

29.(9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当今郡县,倍多于古。

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清干良才,百分无二……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隋书·杨尚希传》

材料二 臣伏见,景德、祥符中,文武官总计九千七百八十五员,今内外官属总一万七千三百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候人不在数内,较之先朝,才四十余年,已愈一倍多矣。

……以至隋唐虽设官浸多,然未有如本朝繁冗甚也。

今天下州郡三百二十,县一千二百五十,而一州一县所任之职,素有定额,大率用吏不过五六员。

今乃三倍其多,而又三岁一开贡举,每放近千人,复有台寺之小吏,府监之杂工,萌序之官,进纳之辈,总而计之,不止于三倍。

     ──《包拯奏报》

材料三 据有关资料记载;我国西汉时期,全国人口5959万,官员7500人,官民之比为1:

7945;而唐高宗时,全国人口5238万,官员13465人,官民之比已增加一倍,为l:

3927;元成宗时,全国人口与西汉相差无几,5881万,官员已增至2.25万人,官民之比为1:

2613;清康熙时(注:

指康熙初年)全国人口2459万,官员2.7万人,官民之比已高达1:

911。

      ──《江淮论坛》1982年第2期

请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其所反映的社会历史现象。

(不得照抄原文)(2分)

(2)扼要指出产生上述历史现象的根本原因。

(2分)

(3)分析上述历史现象的危害及其历史教训。

(5分)

 

3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6世纪,他担任雅典第一执政官,创立了陪审法庭,规定司法案件须由一定数目的陪审员陪审,其能杜绝徇私舞弊,使法治趋于清平。

他还在贵族会议之外设四百人组成的议事会向公民大会准备提案,限制贵族的权利。

打一个不是十分恰当的比喻,这四百人类似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议会的议员。

(1)材料一中的“他”是指谁?

(1分)他的改革有何重要影响?

(2分)

材料二观察下列图片(图2、图3:

刻有希腊人名的陶片实物照片)

图2图3

(2)制定“陶片放逐法”的古代雅典改革家叫什么?

(1分)他的改革有何重要作用?

(2分)

 

材料三《古代罗马人正在观看和议论十二铜表法》图片(图4)

图4

(3)《十二铜表法》颁布于何时?

(1分)它的颁布有何积极意义?

(3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夏建立后,禹把王位传给儿子启。

王位的世袭取代了原始社会末期的禅让制,与题干中的信息“天下为家”取代“天下为公”相符,可判断其依据为选项A。

2.B “礼”不能望文生义选“礼仪”,这里应该是指制度。

这种夏商的早期政治制度包括了宗法等政治制度的渊源。

3.D上述几条都属于受封诸侯必须尽的义务,通过这些来体现分封制巩固统治、扩大疆域的作用。

4.C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是嫡长子继承制,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在这一制度下太子亡就应该由太子的嫡长子,也就是明太祖的嫡长孙继承王位。

5.B在众多的国家利益中,国家的统一是最为重要的。

而且秦始皇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能促进中国历史的发展。

因此答案选B。

6.B 秦始皇是秦王嬴政在统一六国给自己确定的称呼,他自称始皇帝。

A、D的“武王”“太宗”为谥号,C中的“康熙”为年号。

7.C 从材料中可知基本布局是:

以咸阳宫为中心,形成众星拱卫。

咸阳宫是皇帝居住所在,成为了整个都城,乃至整个宇宙的中心,由此可知,答案选C。

8.D 根据“洞庭郡”“守丞”“令守”等关键词可以判断出答案选D。

9.C 结合教材中有关汉武帝的史实,并要抓住材料中的“以邑分弟”、“子弟毕侯”,就可知道是答案选C。

10.D 要避免政府机构重叠,官员冗滥书面的出现,就必须精简机构,提高办事效率。

11.C 从秦朝到唐朝政府机构演变,可以得知相权被一分为三,分权以限制相权,使中央集权加强。

12.D 对应如下:

秦朝军功授爵制──功绩;汉代察举制──品行才学;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门第声望;隋唐科举制──考试成绩。

13.D 结合明太祖时期加强皇权并能增加自己处理事务增多的措施来分析判断答案。

14.B设置内阁制的是明成祖朱棣,选项A错误。

内阁设立之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选项B说法正确。

内阁不能统率六部百司,选项C错误。

明代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取代之说不符合史实,选项D错误。

15.D明太祖时期,设立殿阁大学士,帮助处理繁多的政务,很少参与决策。

军机处只是替皇帝起草谕旨,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因此答案选D。

16.D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有两对基本矛盾,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①③旨在解决中央与地方的矛盾,②④旨在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17.A 中国是大河文明的代表,而古希腊文明则是海洋文明的代表。

所以选A。

18.A 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权力机构,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相似。

19.A 雅典城邦的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雅典的民主是少数人的民主,妇女、奴隶、外邦移民不享有民主的权利,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

20.B 注意关键词:

“西方近代文明的一切胚胎”。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渊源。

21.C 《十二铜表法》是罗马的成文法,它的颁布是平民的胜利。

因为此前使用习惯法,贵族可以随意解释法律,有利于保护贵族特权。

22.B 罗马法为了适应罗马帝国疆域扩大的需要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

23.C 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A、B、D。

材料叙述的是债务清偿方式,属于财产的保护内容,因此答案选C。

24.B 罗马法只是维护罗马公民的利益,在罗马还有女性,奴隶等社会成员的利益得不到维护,故答案选B。

25.C 罗马法维护的是罗马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体现了明显的身份等级的差别,故乙的主张不可能被接纳。

20080801

二、非选择题

26.

(1)分封制。

(1分)因为是按爵位的高低赐给土地。

(2分)

(2)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分)

(3)关系:

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2分)两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政治性质的制度。

(2分)

27.

(1)“九品中正制”。

(1分)在这一制度下,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而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2分)

(2)科举制。

(1分)举荐改为考试;把读书、考试和做官紧密联系;扩大人才来源;人才选拔和官吏任命权集中于中央。

(3分)

(3)不能培养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

(2分)

28.

(1)措施:

废丞相,分散相权。

(1分)理由: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2分)

(2)机构:

内阁。

(1分)阁臣拟旨,皇帝亲自批改,惟恐不符帝意。

(2分)

(3)变化:

阁臣的职责由拟旨改为批答,宦官权力居于内阁之上。

(2分)根源:

皇权专制。

(1分)

(4)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并且走向衰落。

(2分)

29.

(1)滥设郡县等官僚机构,官吏的委任越制超编,官员数量越来越多;官民之比畸形发展,官多民少的现象日益严重。

(2分)

(2)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和强化的必然产物。

(2分)

(3)危害:

大大加重了人民负担;增加国家的财政支出,影响收支平衡;官场人浮于事,不仅影响办事效率,而且易于滋生腐败现象。

(3分)

教训:

必须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2分)

30.

(1)梭伦。

(1分)影响:

他的改革没有能够彻底改变贵族专权的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2分)

(2)克利斯提尼。

(1分)使雅典所有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国家政治事务。

(1分)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分)

(3)公元前449年(或答:

公元前五世纪中期,1分)

意义:

①是罗马第一部有章可循的成文法。

②它限制了贵族的专横,打破了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垄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③它是罗马成文法史的起点。

(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职高对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