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85745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的历史故事.docx

贵州的历史故事

贵州的历史故事

篇一:

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主备人:

刘祖珍参备人:

杨深平杨银娣

教学预设:

先课件播放红军长征的图片或录相,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告诉学生:

长征是什么?

长征走过的路线,红军为什么要长征?

红军在贵州有哪些故事?

后学生讲课前读到的红军在贵州的故事,再出示地图。

让学生在地图上寻找红军

长征留下的足迹,最后以毛主席的诗《长征》结束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历史,了解长征,了解红军在长征的故事。

2.学习家乡人的英雄事迹,培养自豪感。

3.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红军长征时到过贵州哪些地方?

有哪些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录相(图片).贵州省地图.毛主席的七律诗《长征》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件播放,激趣导入;

1.播放红军长征的有关录像。

问:

同学们看懂是什么意思吗?

这就是红军

25000里长征。

(板书:

“长征”)

2.简介长征

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从瑞金出发经福建.江西.广州.广西.湖南.贵州.云

南.四川.西康.甘康.甘肃.宁夏.陕西最后到达陕甘.陕北苏区。

(1935.10)总路

程为25000里。

3.揭题.

红军长征来到我们贵州,他们会到过哪里?

会有什么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板书课题。

二.走进历史,了解长征。

1.简介毛泽东(红军创建于1927年)。

2.红军长征的原因。

(1)学生齐读课本第二段。

(2)指名回答。

3.红军长征来到贵州哪些地方?

主要有:

遵义.乌江.赤水

4.红军在贵州打了三个大胜仗是:

(1)突破乌江;

(2)娄山关战斗;(3)四渡赤水。

5.红军在贵州召开了三次重大会议是:

(1)遵义会议;

(2)黎平会议;(3)猴场会议。

(出示相应图片)

三.趣味与传说

1.学生默读故事《红军排长与冬妹的故事》。

2.指名学生说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四.拓展延伸,积累知识。

1.出示贵州地图,了解红军足迹。

在贵州地图上找黎平县.瓮安县.大方县.黔西县.毕节市.遵义市.乌江.娄山关.赤水河。

2.朗读配乐诗《长征》。

板书设计:

长征

红军在贵州的故事

资料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教学实案

篇二:

贵州省20XX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机密★开考前

贵州省20XX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试题

20XX.7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47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

题卡“考生条码区”。

3.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

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1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意的。

1.“烽火戏诸侯”是指周幽王为博褒姒一笑,随意点燃烽火戏弄诸侯而失信于诸侯的故事。

下列制度与“诸侯”

相关的是

a.九品中正制B.三公九卿制c.分封制d.察举制

2.明太祖朱元璋为整顿吏治加强集权策划了四大案件,其中之一是诛杀宰相胡惟庸,此后明朝中央集权政治制度

发生的一个重大变化是

a.设置三省六部B.废除丞相制度c.设置军机处d.废除科举制度

3.《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占领中国某岛,在岛上推行“皇民化运动”,强迫中国人在生活习俗、宗教信仰、文

化艺术、时令节气等方面仿效日本。

日本占领的是

a.黄岩岛B.台湾岛c.海南岛d.崇明岛

4.抗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并开始播音。

1940年最可能播报的新闻是

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百团大战

5.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按照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a.总统B.总理c.法院d.国民全体

6.新中国成立后,一位民主人士说:

“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唱大合唱。

”意指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

这一

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基层民主选举制度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7.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高峰,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

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

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a.保障了三大改造的实施

c.确立了依法治国的方针B.奠定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基础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8.1954年某国际会议在欧洲举行,新中国首次以五大国的身份参加会议。

右图生动再现了周恩来率团参会情景。

这次会议是

a.亚非会议B.不结盟会议c.开罗会议d.日内瓦会议

9.北京某中学百年校庆的展板里有这样的记载:

“学校自恢复高考以来,已有400多名校友出国留学,其中在美国

留学和工作的就达200余人。

”留美人员众多的前提是

a.高考制度的恢复B.招生制度的改革c.中美关系正常化d.义务教育的普及

10.伯利克里执政时期,雅典人经常在闹市区讨论国家大事,发表个人看法。

这反映了古代雅典的

a.中央集权B.自由主义c.君主专制d.民主精神

11.《美国史纲》写到:

“它是论述政府规则的理论文件,它在过去140年中经历巨大变化。

即使到了1927年,它仍

然还像(当初)那样充满了活力。

”这一文件是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1787年宪法》d.《联邦条例》

12.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

“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

”而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

案则宣布: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这两个规定反映了两国

a.代议制形式有别

c.实行君主立宪制B.共和力量的强大d.国家元首无实权

13.1871年5月,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失败,马克思撰写了《法兰西内战》高度赞扬其首创精神。

这个“尝试”是指

a.宪章运动B.第一国际c.巴黎公社d.法国大革命

14.右图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国际关系状况。

下列选项中与图片内容相关联的是

a.一战B.二战c.冷战d.热战

15.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以“瓷国”著称。

周杰伦一首《青花瓷》再次激起人们对瓷器的兴趣。

如果你想实地考

察瓷器生产,了解瓷都历史,最应该去

a.景德镇B.长沙c.郑州d.武汉

16.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艰难而曲折,每前行一步都饱受束缚和痛苦。

其主要原因是

a.水陆交通不发达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d.统治者禁绝对外贸易c.“市”、“坊”界限被打破

17.右图是中国古代某种经济形态下人们生活的写照。

这种经济形态开始解体于

a.明朝中后期

c.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期间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

18.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着中国水上运输。

19世纪70年代洋务派创办了近代中国的

轮船航运公司,打破了列强的垄断。

以下属于洋务派创办的轮船航运公司是

a.轮船招商局B.福州船政局c.怡和公司d.太古公司

19.话剧《茶馆》中的秦二爷致力于投资近代工业,他的理想是要建立“顶大顶大的工厂!

”一战期间,民族工业

发展迅速,他的企业也最为红火。

出现这种现象的外部原因是

a.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

B.辛亥革命扫除了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些障碍

c.政府采取了一些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

d.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20.建国后,各种运动不断,这在当时人们取名中留下深刻的印记。

例如:

向小康、何建国、李文革、周跃进等。

如果这四人按年龄从大到小排序,那么居第三位的最有可能是

a.何建国B.向小康c.周跃进d.李文革

21.经济特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下列属于1980年我国在沿海地区首批设立的经

济特区是

a.重庆B.汉口c.深圳d.西安

22.电视节目《奔跑吧,兄弟》吸引了众多观众。

这体现的电视功能是

a.娱乐大众B.播报时政c.普及法治d.再现历史

23.15~16世纪,西欧各国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地区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

叫做

新航路。

下列关于新航路开辟及其影响的表述,正确的是

a.达·伽马开创了人类环球航行的壮举B.“商业革命”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c.大西洋贸易使奴隶制在美洲“复活”d.物种交流巩固了地中海贸易中心地位

24.第二次工业革命加强了世界经济整体化趋势,以国际贸易和殖民主义为手段,以物资交流、文化碰撞、社会

形态冲突等为主要内容的一体化进程基本完成。

由此

a.世界开始走向联合

c.美国霸权地位确立B.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形成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形成

25.20世纪30年代,为缓解经济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颁布了一系列政策。

下图所示内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

a.金融政策B.工业生产政策c.农业政策d.社会保障制度

26.1937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

这得益于

a.斯大林体制的积极作用

c.勃列日涅夫改革d.戈尔巴乔夫改革

27.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中国的改革开放告诉我们

a.经济体制决定生产力发展水平

B.拉动内需是发展经济的唯一途径

c.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适应不同民族与国家

d.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

28.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新的世界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

下列关于布雷顿森林体B.赫鲁晓夫改革

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适应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需要

c.确立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B.加强英国在国际金融领域支配地位d.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

29.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流派繁多。

主张统治者“克己复礼”,对民众“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学派是

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

30.高二(12)班学生在排练明清时期的历史短剧时,为顾炎武设计的台词应是

a.经世致用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c.存天理,灭人欲d.宇宙是吾心,吾心即宇宙

31.下图为中国汉字“鸟”的四种书写体例,其中为小篆的是

32.清朝时,在徽剧与汉剧基础上兼收并蓄,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新剧种。

该剧种集中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

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这一新剧种是

a.京剧B.粤剧c.川剧d.黔剧

33.魏源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先行者,在其专著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

该专著是

a.《海国图志》B.《论衡》c.《四洲志》d.《各国律例》

34.毛泽东说:

“《水浒传》里有个水泊梁山,朝廷的干军万马拿他没得办法。

我们到了井冈山这样的地方,反动

派也奈何不了我们,我们就是到那儿去当红色‘山大王’!

”井冈山根据地建立说明中国共产党

a.坚持国共合作的道路

c.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坚持城市中心道路d.坚持农村与城市相结合的道路

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类文艺流派交相引领风潮,小说、戏剧、诗歌等争奇斗艳,学术、文化领域生机勃勃。

这得益于

a.“星火计划”的制定

c.“向科学进军”的号召B.“双百方针”的重新贯彻d.“科教兴国”战略的制定

36.普罗塔戈拉(普罗泰哥拉)认为“万物的存在与否,事物的形态性质,全在于人的感觉;一阵风吹过,有人

觉得冷,有人觉得凉爽,难受与惬意全在于人的感觉。

”由此可见,他主张

a.道生万物B.神主宰万物c.天人感应d.人是万物的尺度

37.严复的《天演论》出版之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等新名词很快充斥中国各大报刊,成为当时的流行词

汇。

下列科学家的理论与这些词汇相关联的是

篇三:

贵州省地方志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布时间:

20XX年10月18日来源:

作者:

admin阅读人次:

6883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文化遗产,它更多的是指精神财富,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戏剧曲艺、传统医药、民族工艺、民俗节令、文化空间、民族风俗、传统体育杂技、民族文字、民族服饰、、酿酒工艺等。

20XX年-20XX年,国务院公布的我省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个,名列全国第三。

贵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的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侗族萨玛节”等91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第二批公布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苗族神话叙事歌《仰阿莎》”等202个民族民间文化项目。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是指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的文学,主要是口头文学,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民间曲艺、歌谣等。

贵州各民族的民间文学,有民族神话、古史歌、英雄传说、名胜

传说、爱情传说、伦理故事、民间常识、摩经文学、侗族大歌、水族双歌、哭嫁歌及打闹歌等。

贵州民间文学中的古史歌,规模宏大,均长达上万行。

从天地形成开始,叙述祖先和各种神的来源、世界万物的形成、风俗的起源,直到民族的迁徙。

代表作有《苗族古歌》、布依族的《造天地万物》、侗族的《侗族祖先哪里来》、彝族的《洪水纪》。

这些古史歌大都描写了洪水神话与射日神话,说明了各民族在古代曾经历过水旱灾难。

这些民间文学分布广泛,以黔东南的台江县、黄平县、施秉县最具特色。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苗族古歌(主要分布在台江县、黄平县、施秉县、普定县、龙里县)、刻道(分布在施秉县)、苗族“古歌古词”神话(分布在黄平县)、苗族古歌与古歌文化(台江县)、苗族叙事歌《仰阿莎》(剑河县)、苗族口头经典“贾”(丹寨县)、苗族历法(丹寨县)、苗族民间文学《阿蓉》(榕江县)、侗族民间文学《珠郎娘美》(榕江县、从江县)、布依族摩经(贞丰县、关岭县)、布依族口传史诗“布依族盘歌”(六盘水市)。

苗族古歌为苗族的一部创世史诗,流传在黔东南地区。

全诗有万行以上,分为“开天辟地”、“枫木歌”、“洪水滔天”和“跋山涉水”4个部分,古歌通过丰富奇妙的想象,生动地反映了苗族人民对天地万物及人类起源的揭示和对祖先艰苦奋斗开创人类历史的功绩的赞扬。

古歌中描述了人类、雷神、龙虎等都是蝴蝶妈妈生的蛋所变,人与神的争斗是为了争夺对大地的统辖权,反映的是一种战神色彩,折

射出蚩尤部落与炎黄部落的战争史;其所描写的运金运银铸造日月和撑天柱,与史料记载的蚩尤部落较早掌握冶炼技术相吻合。

古歌一般分两组对唱,双方轮番提问,相互解答。

曲调浑厚,拍节分明,唱时多用真声,略带朗读形式。

每唱完一小段,要道白一番。

一般都是老年人吟唱。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在劳动群众中广泛流传的一种艺术形式。

贵州民族民间音乐丰富多彩、各有特色。

按体裁可分为:

直接为生产劳动服务的劳动歌,其具有昂扬、亢奋、粗犷、节奏性强的特征,包括劳动号子、农事劳动歌曲等;在山野间即兴演唱的山歌,一般具有声调高亢、节奏自由、感情奔放的特征;各族男女青年以求偶择配为目的的情歌,其曲调委婉、娓娓动听;流行在城乡人民生活中的里巷小调,也包括花灯歌舞中的小调;在民俗活动诸如玩灯、耍龙、舞狮、跳傩以及红白喜事中所唱的礼俗歌,包括礼仪歌、酒歌、丧歌、孝歌等;法事歌;儿歌、叙事歌等。

除上述载体外,各民族还有自己独有的民歌形式,如苗族飞歌,侗族大歌、踩堂歌、拦路歌、琵琶歌、牛腿琴歌、笛子歌、诙谐歌、桃园歌、拜年歌,彝族曲各、阿索,水族旭基、旭早、古格调歌、诘歌等。

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侗族大歌(黎平县、从江县小黄乡、

榕江县)、侗族琵琶歌(榕江县、黎平县)、侗族河边腔(黎平县)、侗族歌簦(锦屏县平秋镇)、洪州琵琶歌(黎平县)、铜鼓十二调(镇宁布依族自治县、贞丰县)、布依山歌十八调(贵定县)、布依族婚俗音乐(贞丰县)、布依铜鼓十二则(贞丰县)、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惠水县)、布依族勒尤(贞丰县、兴义市、镇宁县)、盘江小调(关岭县)、苗族“游方歌”(施秉县)、苗族阿江(普定县)、苗族多声部情歌(台江县、剑河县)、苗族飞歌(雷山县)、苗族芒筒芦笙祭祀乐(丹寨县)、河边腔苗歌(锦屏县)、十二诗腔苗歌(锦屏县)、土家族打镏子(沿河县)、龙灯钹(铜仁市)、薅秧歌(金沙县、汇川区)、船工号子(思南县、赤水市)、凤冈吹打乐(凤冈县)、黔北打闹歌(余庆县)、绕家呃嘣(都匀市)、高腔大山歌(桐梓县)、仡佬族哭嫁歌(道真县)、屯堡山歌(安顺市)。

侗族大歌为侗族民间歌曲。

侗语称“嘎老”,“嘎”即“歌”,“老”即“大”。

以演唱者和听众人数众多而得名。

主要流行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榕江、从江等县的侗族聚居区,以黎平、从江两县接壤处的六洞地区流行的大歌最为著称。

演唱形式有领唱、合唱。

合唱为多声部。

有的是高、中、低3个声部,有的只有高、低2个声部。

属支声复调声乐范畴。

其特色是主旋律在低声部,高声部是附和、派生的。

侗族大歌大部分属五声音阶羽调式歌曲。

多用二声部合声,合声程度有大二度、大小三度,以纯四度、纯五度居多。

侗族大歌中,有以叙事为主的叙事大歌;有歌颂、抒发爱情的抒情大歌;有

描述侗族人生礼俗的礼俗大歌,还有鼓楼大歌、戏曲大歌和模仿大自然各种声音而闻名的声音大歌。

侗族大歌和声完美,歌音洪亮,气势磅礴,豁达开朗。

黔东南自治州歌舞团侗族大歌合唱队于1986年10月应邀在法国巴黎艺术节上演唱,侗族大歌被法国《解放报》誉为“最有魅力的复调音乐”。

布依族民歌《好花红》是流行于惠水、龙里、贵定等地的山歌调,属五声调式民歌,曲调简练,结构单一,是二乐句和四乐句的单乐段结构,在布依族山歌中最为多见。

其特点是二个乐段的重复变化,用洗炼的音乐语言创造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

民间舞蹈

民间舞蹈是来源于劳动人民劳作和生活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贵州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主要有铜鼓舞、木鼓舞、芦笙舞、灯舞、巫舞、傩舞等。

铜鼓舞分布较广,苗、侗、布依、水、仡佬、土家、毛南等民族中都有,多在祭神祭祖、节庆及丧葬等场合使用。

其代表作有苗族的“夜乐舞”、“跳月舞”、“长鼓舞”,布依族的“香花舞”、“响篙舞”、“粑槽舞”,水族的“斗角舞”、“角鼓舞”等。

木鼓舞源于古代战争和祭祀,因击奏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舞蹈风格和特点。

芦笙舞较为集中在苗、侗、水、仡佬等民族居住的地区,形式多样,有跳月、跳年、跳花等数十种。

按类型分,有独舞、双人舞、三人舞、男子芦笙舞、女子芦笙舞、男女集体舞等;按表演形式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