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897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8.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docx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2月2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王正伟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自治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我们经受重大考验、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年,也是我们坚定信心、稳步推进跨越式发展的一年。

一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决落实中央宏观调控部署,抢抓机遇,迎难而上,全面完成了各项任务,进一步拓展了经济增长、社会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保增长赢得重大胜利。

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334.6亿元,增长11.6%。

财政总收入突破200亿元,达213.6亿元,增长19.6%;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百亿元,达111.5亿元,增长17.4%。

税收增幅居全国第六。

粮食总产实现“六连增”。

    ——扩内需取得重大成效。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千亿元大关,达1119.1亿元,增长30.3%。

特色旅游持续升温,会展经济异军突起,汽车销售实现翻番,家电下乡兑付率增幅全国第一,农村市场消费增速超过城市,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9.3亿元,增长19%。

    ——调结构实现重大突破。

黄河金岸谋篇开局,内陆开放破题启动。

特色优势农业全面提升,“五优一新”产业不断壮大,现代服务业提速升级。

全民创业引领非公经济蓬勃发展。

10件环保实事全部落实。

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降幅位居全国前列。

    ——惠民生迈出重大步伐。

民生计划在全国率先提交人代会审议实施。

30件为民实事超额完成。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25元,可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4000元,达4048元,增长10%。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在实体经济受危机严重冲击的情况下,积极有效调控应对,打赢了工业保增长的攻坚战。

针对年初企业大面积停产、用电负荷大幅下降等严峻形势,果断出台扶持工业发展10条措施,力促用电负荷、铁路运量双恢复,企业开工率、产品销售率双提升,累计让利和减免税费近6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23.2亿元,增长14.3%;利润78.6亿元,增长125.6%。

及时制定“五优一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发展新兴产业。

光伏电站在建规模17万千瓦,并网发电5万千瓦,风电装机总量6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装机比重上升到6.8%,位于全国前列。

实施宁东基地总体规划和循环经济方案,完成投资346亿元,新增煤炭产能1290万吨,煤化工产能110万吨。

实施重点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项目175个,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

中色东方刃料级研磨材料生产线全球最大,华源冶金短流程镁合金整体技术国际领先,共享铸钢大型水电机组叶片、东方运输智能化风动系统国内首创,日晶电子单晶硅生长炉技术国内一流,大河机床数控技术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严格执行节能减排“十条铁律”,出台30条意见,约束和激励手段并用,关闭小造纸60家、小淀粉1700家,淘汰小火电30万千瓦、小水泥60万吨、金属锰1.4万吨,年产10万吨以下小煤矿全部关停,规模以上发电企业全部安装脱硫设施,制浆造纸企业全部安装碱回收装置。

预计单位GDP综合能耗下降5.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5.03%和9.8%。

    

(二)在农民工返乡增收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三农”工作再创佳绩。

政策助农力度加大,财政支农资金68.1亿元,增长52.9%。

发放粮食、良种、农机、农资综合、退耕还林等补贴16亿元。

粮食生产实现山川同丰、夏秋同增,总产达340.7万吨。

提速发展设施特色农业,各类温棚达84.5万亩,覆膜保墒旱作农业106万亩,扬黄高效节水补灌农业50万亩,13个特色产业规模、效益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及时出台扶持奶业发展12条措施,奶牛饲养量稳步回升。

成功引进中粮、中储粮等一批知名龙头企业,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57家,5个园区进入国家“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建成全国一流的园艺产业园。

启动实施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工建设盐环定扬黄续建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大规模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新增灌溉面积7.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6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020平方公里,耕地连续22年保持净增长。

农机化综合水平提高到50%。

“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建设步伐加快,新增造林170万亩。

    (三)在外贸急剧下滑需求萎缩的情况下,强化投资消费拉动,发展后劲和内生动力持续增强。

一是抢抓国家实行“一揽子”计划的机遇,争取中央各类补助资金319亿元,发行地方政府债券30亿元,组织实施宁东、固原和沿黄城市带建设“三大会战”,启动银川火车站改扩建、灵武至甜水堡高速、宁东至山东输电、神华宁煤煤制烯烃、大型扬黄泵站更新改造等87个关系长远的重点项目,为全区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是制定刺激消费22条措施,扩大家电、农机、汽车等下乡品种范围,提高补贴标准,深入推进“双百”、“三新”、“万村千乡”等市场工程,新建改造标准化农家店1500个、配送中心40个、便民网点500个,城乡消费市场购销两旺。

三是着重扶持特色旅游,编制六盘山、须弥山和青铜峡黄河大峡谷等景区建设规划,整合资源,深度开发,促进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1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4亿元,增长32.5%。

四是促进金融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人民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2058亿元和1917亿元,增长29.4%和36.7%;制定促进房地产业发展20条,完成开发投资162.7亿元,增长38.4%,商品房销售775.3万平方米,增长50.6%。

    (四)在周边省(区)板块经济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突出黄河金岸主轴带动,城乡统筹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组织编制沿黄城市带总体规划和10个专项规划,开工建设青铜古镇、世界穆斯林城、银川黄河古镇等一批地标性建筑,提前贯通402公里沿黄大堤,两岸新增建设用地4.7万亩、水面5万多亩、林地20余万亩,金岸骨架初步拉开。

全面启动沿黄市、县(区)城乡统筹试点,银川“两宜”城市创建取得重大进展,石嘴山资源枯竭城市稳步转型,吴忠、青铜峡一体化速度加快,中卫枢纽地位日益提升,固原作为宁南中心城市的作用开始凸显,预计全区城市化率46%。

规模开发中南部矿产资源,富宁万吨淀粉、庆华百万吨煤焦化联产甲醇等建成投产,草畜、马铃薯、苗木等特色产业发展加快;萧关遗址文化园、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火石寨国家地质公园等设施进一步完善。

稳步实施生态、劳务、教育“三大移民”工程,整村推进298个重点贫困村扶贫开发,开工建设生态移民项目区12个,安置移民5.7万人,解决农村安全饮水38.8万人,转移就业76.1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41.2亿元。

    (五)在发展瓶颈亟需突破的情况下,加大改革开放力度,发展活力和空间不断增大。

深化管理体制改革。

完成新一轮区、市、县三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实施吴忠市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加快农垦改革,规范农村土地流转;启动文化经营体制改革,区直5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改制转企。

推进国企和金融改革。

实施21个国有企业关闭破产项目,完成区直机关所办企业脱钩任务;宁夏银行西安分行、石嘴山银行挂牌运营,伊斯兰金融试点启动,发展村镇银行3家、小额贷款公司49家,村级互助扶贫资金覆盖全区三分之一的贫困村,农村金融创新成果得到中央肯定。

创新人才工作机制。

新建10个院士工作站和12个专家服务基地,首次柔性引进32名“两院”院士和一批高层次人才。

谋求合作发展。

中电投与青铝、国电与英力特、中国出版与黄河出版传媒等成功重组,引进世界500强企业3家、国内500强9家;高水平举办了“园博会”“文博会”“房车节”“服装节”等六大节会,“宁洽会”晋升为国家级展会,“香港周”刷新宁夏在港招商记录。

组团参加各类招商活动,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646亿元,增长48%。

拓展发展空间。

开辟新航线,增加新航班,加强与周边地区及穆斯林国家的高层交往,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经贸往来与友好交流。

在泰国、马来西亚设立了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销售中心。

    (六)在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的情况下,坚持不懈惠民生,和谐宁夏建设稳步推进。

全年民生和社会事业投入280亿元,增长26.4%。

率先在全国以地方立法强力推进全民创业,设立创业资金,新开发创业项目3900个,培育小企业3200个、小老板和创业者6100个,创造新岗位近4万个;出台9条政策措施,2.2万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新增城镇就业6.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4%。

全面为城乡低保和社保“五险”扩面提标,贺兰等3县进入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在全国率先发放城乡高龄老人生活津贴,率先实现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

大力推进安居工程,新建廉租房2.4万套、经济适用房139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住房100万平方米、农村危窑危房5.8万户,建设新型抗震示范农宅600套,9.7万户城乡低收入家庭喜迁新居。

化解义务教育债务,建设安全校舍42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示范高中21所,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2.4%。

自治区职教实验实训基地、5所市级职教中心建设进展顺利,高等教育健康稳步发展。

启动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试点,推进优质卫生资源向基层延伸,免费提供9类3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新建、改扩建县级中医院11所、乡镇卫生院74所。

加快医学优势特色专科建设。

甲流防控积极有效。

坚持控制人口数量与提高人口质量并重,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68‰以内。

加快文体事业发展,《月上贺兰》等多个剧目获国家大奖,宁夏“花儿”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回乡文化园成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宁夏大剧院、贺兰山体育场等重点工程加紧建设,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39所、全民健身路径100条,在第十一届全运会上实现奖牌和总分双突破。

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接访,加强信访工作,有效疏通人民群众利益诉求渠道。

清理兑付历年征地欠款36.9亿元,彻底解决了补偿遗留问题。

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整顿规范市场秩序。

扎实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进一步加强应急预警和防灾减灾。

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团结进步,社会安定和谐。

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对台、侨联等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迅速发展。

    (七)在压力与挑战前所未有的情况下,着力提升行政效能,政府自身建设进一步加强。

把提高各级政府的执行力,作为应对危机的基本功来抓。

坚持依法行政。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文史馆员、政府参事的意见建议,重视发挥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作用。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13件、政协委员提案501件,提请人大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1件,制定政府规章10件,办理行政复议案件529件。

突出高效便民。

开展政务服务网上审批试点,建立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新模式,取消一批行政审批和收费项目,健全政务公开等制度,80%以上的乡镇设立了民生服务站。

完善效能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政风行风社会满意度不断提高。

落实廉政责任。

加大审计、监察力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规范政府采购,治理商业贿赂,清理取消“小金库”,公用经费、公务购车、公务接待、出国出境、会议经费支出明显下降。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面对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我们沉着应对,共克时艰,战胜了新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困难,夺取了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大胜利,成绩难能可贵,胜利来之不易!

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各族人民、社会各界众志成城、拼搏实干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辛勤耕耘在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驻宁单位、驻宁部队、武警官兵、政法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

向所有关心支持宁夏发展的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区发展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

主要是:

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方式较为粗放,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环境代价大;部分企业生产经营仍然困难,特别是外贸下滑局面尚未扭转,财政收支压力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政府自身建设尚需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存在差距。

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解决。

    各位代表,回顾一年的工作,我们深刻认识到,宁夏作为西部内陆省份,作为爬坡追赶的欠发达地区,只有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激发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科学发展观是一切工作的行动指南。

我们正是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具体的实践,灵活运用政府和市场“两只手”,非常之时采取非常之策,牢牢把握住了工作的主动权,实现并巩固了全区经济的企稳回升。

只有把跨越式发展作为全区上下的共同行动,才能凝聚又好又快发展的巨大合力。

没有共同的目标,就没有共同的行动。

我们正是把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作为全区人民的共同追求,用跨越式发展统一思想、统一行动,才使我们始终做到目标同向、上下同心、工作同力,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夺取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只有善于发掘后发优势,才能增强又好又快发展的竞争实力。

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必须用辩证思维重新审视区情。

我们打破传统认识,立足农业、能源、旅游三大优势,高起点规划黄河金岸,高层次谋划内陆开放,高标准建设宁东基地,高效率推进重点项目,高水平举办“六大节会”,开创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局面。

只有牢固树立小省区也能办大事的志向,才能频添又好又快发展的创造活力。

解放思想天地宽。

我们始终把解放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总阀门”,以“宁夏虽小不自小、小省区也能办大事”的雄心壮志,敢与高的比,敢与快的赛,敢与强的争,创造了许多西部乃至全国的“单项冠军”。

只有把效能建设作为一项永不竣工的民心工程,才能产生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推力。

效能建设关系决策落实,关系政府形象。

我们坚持把效能目标管理考核作为有效手段,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数量化,形成了年初建账、年中查账、年底向全区人民报账的新机制,形成了各地各部门你追我赶、争先创优的新局面,提升了政府的公信力,推动了各项事业的大发展。

二、当前形势和2010年奋斗目标

    今年是巩固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果、继续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第二个10年的开局之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加快推进跨越式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今年的发展环境虽然有可能好于去年,但面临的形势更为复杂。

世界经济受政策调整、通胀预期、物价上涨、贸易保护、失业上升、美元贬值等影响,将呈现缓慢曲折复苏的过程,外需不振可能在较长时期存在。

国内经济受内在动力、结构矛盾、农业基础、就业形势和财政金融风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发展中的“两难”问题增多,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难度增大。

我区经济受外部市场挤压和自身转型的双重考验,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产业结构矛盾凸显,加快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

我们既要充分估计面临的复杂局面和严峻挑战,更要敏锐地把握有利条件和宝贵机遇。

一要把握后金融危机时期的国际机遇。

世界性金融危机,对落后生产力是“危”,对先进生产力是“机”;对传统发展模式是“危”,对科学发展模式是“机”。

只要我们用好用活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推进新产品的研发、新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就能抢占先机,后来居上。

二要把握西部大开发第二个10年的历史机遇。

国家今年将出台西部大开发的新规划,我们要认真吃透新一轮大开发的政策要义和项目布局,争取更多的大项目、好项目在我区布点建设。

三要把握中央宏观经济调控保持连续性、稳定性的政策机遇。

国家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时国办又专门下发了落实国务院29号文件的分工方案,这一整套政策体系,为我们保持经济持续较快健康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要把握工业化、城镇化双加速的发展机遇。

我区正处在重化工业迅速崛起、城镇建设全面提速的黄金发展期,基础设施、产业升级、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投资需求巨大,全社会的消费需求旺盛,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需求迫切,为我们加快优势资源转化、发挥后发优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今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年份。

经过新中国60年和改革开放30年的团结奋斗,经过西部大开发以来的建设积累,我区已经具备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雄厚基础和巨大能量。

展望未来,将是一个更加大有作为的10年,伟大祖国将圆满完成第二步走战略目标,我们宁夏也将与全国同步跨入全面小康,实现经济社会的腾飞跨越。

站在这样一个气势恢宏的历史新起点,面对这样一个继往开来的发展新时代,我们一定要抢占先机,乘势而上,不断把我区跨越式发展的宏伟大业推向前进!

    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把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把重点项目建设作为主要抓手,更加注重产业优化升级,更加注重农业提质增效,更加注重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扎实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

    主要预期目标和约束性指标是:

全区生产总值增长l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l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进出口贸易总额增长1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6‰以内;单位GDP综合能耗降低5.2%,化学需氧量减少3.6%,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4.5%。

    全面实现今年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坚持跨越式发展不动摇。

跨越式发展是我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个大战略,必须长期坚持。

全区上下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用跨越式发展的标准衡量工作,不断缩小与东部地区的差距。

必须坚持调整结构和转变方式不动摇。

这次金融危机使我区以“三高一资”为主要特征的经济结构矛盾凸显,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

我们必须大力调整结构,在发展现代农业、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上狠下功夫,促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必须坚持扩大内需不动摇。

内需不足、外需下滑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两块短板。

在国际需求短期内不能回暖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把扩大内需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政策,全力以赴扩投资,千方百计促消费,不断增强发展的内在动力。

必须坚持统筹协调不动摇。

南北差距大、城乡不协调,严重制约着我区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以川济山、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的方针,狠抓黄河金岸建设,带动南、中、北三区良性互动、共同发展。

必须坚持内陆开放不动摇。

不沿边、不靠海的区位劣势,迫使我们必须敞开胸怀、放开眼界,大踏步地走出去,坚定不移地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把我区打造成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特别是面向穆斯林国家开放合作的大平台。

必须坚持改善民生不动摇。

民生问题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要把民生计划作为第一品牌打造,作为第一任务完成,真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三、突出重大项目拉动,确保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好势头

    大项目带动大投资,大投资推进大发展。

要最大限度发挥投资在保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中的引领作用。

    高效率推进重大项目。

全年完成重点项目50个、重点预备开工项目40个、重点前期项目30个,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400亿元。

工业项目完成投资750亿元。

建成投运25万千瓦风电、15万千瓦光伏发电和灵武电厂100万千瓦火电、大武口电厂热电联产等一批项目;加快推进麦垛山等8大煤矿、国电英力特煤基多联产、宁东至山东输电等项目建设进度;力争开工建设宁夏至浙江输电、煤炭间接液化、6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项目。

交通城建项目完成投资400亿元。

争取银川河东机场三期开工建设,太中银铁路、固原六盘山机场建成投运;加快孟营、石银、同沿高速和吴忠黄河大桥等建设;开工建设包兰铁路复线银川至中卫段、王洼至原州区铁路、银巴高速、农村公路以及石嘴山和兵沟黄河大桥等项目;做好银川至环县铁路、宝中铁路复线、银川至宁东轻轨、盐池至西吉和银川西线南段高速等项目前期工作;重点支持一批城镇道路、供排水、集中供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项目。

农林水利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

推进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区、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重点实施引黄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中部县内生态移民、高效节水补灌及“六个百万亩”生态林业建设等项目。

社会事业项目完成投资45亿元。

迁建宁夏财经学院、艺术学校、固原一中,建成自治区职教实验实训基地二期、吴忠回中和青铜峡一中等教育工程,加快建设宁夏大剧院、贺兰山体育场、万达文化广场等重点文体设施,开工建设自治区儿童医院等医疗卫生项目,完成宁夏老年福利服务中心一期工程。

    高起点谋划重大项目。

突出重点,着眼长远,全面加强项目库建设。

站在产业发展高端,重点围绕宁东国家重点开发区、农业“三大示范区”和西部旅游目的地等建设,谋划推动一批循环、低碳、绿色产业项目。

站在西部开发潮头,重点围绕沿黄城市带、中南部统筹发展等,谋划推动煤制气、大柳树水利枢纽、城际轻轨交通等一批基础项目。

站在内陆开放前沿,重点围绕内陆开放经济区、新欧亚大陆桥交通运输、立体化物流体系建设等,谋划好铁路、公路大动脉及西部支线枢纽机场等一批关键项目。

尽快形成层次高、质量好、数量多的梯次项目格局,确保持续投资有抓手、长远发展有后劲。

    高标准服务重大项目。

进一步放宽社会投资准入条件,强化政策服务,优化投资环境,实现投资多元化。

加强银政、银企对接,加大信贷投资力度,力争新增贷款超过上年。

完善政府信用平台,扩大开发性金融合作规模,适当发行城投债,鼓励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有效拓宽融资渠道。

严格执行产业政策,综合运用供地、环评、备案等手段,引导投资流向关键领域、薄弱环节,坚决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

继续实施项目集中审批和目标考核,形成上下贯通、横向联动、相互协作的工作机制,做到责任到人、跟踪推进、一抓到底,确保快上项目、多上项目、上好项目,把每个项目都建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

    四、突出工业园区支撑,迈出经济结构调整新步伐

    把宁东基地等工业园区建设作为跨越式发展的重中之重,建设大基地,培育大企业,发展新产业,促进新转变,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

    以园区建设吸纳产业聚集。

针对工业园区经济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低的现状,坚持一手“抓大”、一手“促特”。

始终把宁东国家重点开发区作为自治区“一号工程”,集中会战,重点建设,确保新建续建重点项目21个、建成投产22个,完成投资超过400亿元;大力建设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石嘴山、太阳山、中卫工业园区,进一步做大规模、做强产业,实现产值650亿元,增长20%以上。

做优做特县(市、区)工业园区,选准产业定位,注重政策引导,推进灵武羊绒制品、永宁生物制药、平罗循环经济、贺兰清真食品、吴忠穆斯林用品、青铜峡新材料、中宁新材料、石嘴山机械装备、固原特色农产品加工和盐化工等十个特色园区差异化发展,产值增长15%以上。

建立园区考核评价体系,安排专项资金6000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重点扶持投资强度大、建设速度快、投入产出高、节能减排好的工业园区做大做强。

    以创新改造力促产业升级。

认真执行“五优一新”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瞄准煤炭、电力、化工等行业的高端,做大做强战略主导产业,择优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