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746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5.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docx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竞赛技术文件

 

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

职业技能竞赛

 

技术资料

 

竞赛组委会办公室

 

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第三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

技术文件目录

1.竞赛整体方案……………………………………………………2

2.竞赛考核大纲……………………………………………………7

3.竞赛规则…………………………………………………………19

4.操作技能竞赛规则………………………………………………20

5.操作技能考核评分标准…………………………………………21

6.技术答辩规则………………………………………………………22

7.竞赛决赛命题原则………………………………………………23

8.决赛选手成绩确定及排名原则…………………………………24

9.裁判员守则………………………………………………………25

10.选手守则………………………………………………………27

11.理论考试监考员守则…………………………………………28

12.理论考试考场纪律……………………………………………29

13.竞赛仲裁条例…………………………………………………30

14.保密制度………………………………………………………31

 

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第三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

整体方案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和加强《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精神,为实施人才强国、人才强企战略,落实全国高技能人才工程,加快培养和造就大批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技术工人队伍,我们已在2010年、2012年连续举办了两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通过竞赛平台规范模具工技能人才的培养和评价模式,宣传贯彻《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搭建企业员工和院校模具专业师生同台竞技的舞台,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影响和实际效果。

为不断激发全行业技术工人爱岗敬业、钻研技术、改进创新的热情,培养造就更多具备高素质高技能的模具制造人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拟举办“2014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第三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以满足模具制造行业对制造工人不断增长的需求,提升职业院校模具专业师生综合素质。

同时也是为了与世界技能大赛竞赛标准对接,为逐步培养和选拔能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优秀年轻选手打好坚实基础。

一、竞赛类型

本届竞赛活动属于国家二类竞赛项目。

二、竞赛机构及主要职责

㈠主办方: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机冶建材工会全国委员会

㈡协办方: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

㈢承办方:

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润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㈣竞赛机构名称及主要职责

根据《国家职业技能竞赛技术规程》,成立竞赛指导委员会和竞赛执行委员会。

竞赛执行委员会下设技术委员会(包括命题组、裁判组和仲裁组)、竞赛办公室及预赛组委会。

竞赛指导委员会负责审定执行委员会提出的竞赛原则和竞赛方案,指导和监控竞赛的全过程;对竞赛期间的重大事项进行决策;发布竞赛决赛结果。

竞赛执行委员会在指导委员会领导下,组织制定并落实竞赛方案,竞赛整体安排和组织管理。

技术委员会在竞赛组织委员会的领导下,全面负责竞赛的各项赛务工作。

主要包括确定本届竞赛参赛企业范围,设计竞赛项目;编制竞赛考核大纲、推荐辅导资料;制定竞赛规则、竞赛裁判方案及相关竞赛技术性文件;负责竞赛决赛结果的核实、呈报工作,对本届竞赛进行技术点评等。

命题组在技术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竞赛命题工作,编制竞赛试题,制定评分标准。

裁判组在技术委员会领导下,负责竞赛各阶段的评判工作,负责竞赛场地、工辅具、设备的检验、确认及分配;确保裁判公正,保证赛场秩序。

仲裁组在技术委员会领导下,负责对竞赛中出现的争议进行仲裁。

竞赛办公室在竞赛组织委员会的领导下,具体负责竞赛的组织安排和日常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制定竞赛的具体组织方案及实施计划,并组织和监督实施;负责与竞赛各相关单位的日常沟通和协调;负责竞赛期间的各项宣传工作;负责竞赛奖品、物品(包括纪念品、宣传品等)的设计、制作和管理;负责竞赛经费的筹措、使用和管理;负责竞赛的总结和统计分析等。

办公室设在机械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预赛组委会由各参赛企业(单位)组成。

主要职责:

依照“赛鉴结合”的原则,在竞赛办公室指导下,负责预赛阶段的具体赛事(含职业技能鉴定)。

包括制定预赛方案、编制竞赛试题试卷、组织赛前培训、预赛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以及决赛的报名等工作。

三、竞赛原则

遵循“行业动员、广泛参与、校企同台、赛鉴结合、彰显实力、隆重表彰”和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原则。

四、比赛方式

本届竞赛采取预赛、决赛两个阶段进行。

预赛以参赛企业(企业集团)、职业院校为单位,组成预赛组委会。

在竞赛组委会的指导下,结合本职业技能鉴定开展中、高级工水平的预赛活动。

预赛以操作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考核所用试题报竞赛办公室备案)的方式进行。

决赛采取个人赛的方式,参赛选手独立完成各项竞赛考核科目;企业选手和职业院校选手同台竞技各考核科目的比赛;决赛所有考核科目在组委会领导下,由竞赛技术委员会、竞赛办公室负责组织确定。

全部竞赛科目分别在指定的场地内完成。

竞赛设2个竞赛工种:

冷冲模具、注塑模具,三个组别:

学生组、教师组、职工组,两个级别:

高级工(学生组)、技师(教师组、职工组),并按企业职工、院校教师、院校学生分别设立竞赛奖项。

五、竞赛内容、考核标准

本届竞赛以检验参赛选手对模具零部(组)件的最终加工和模具装配、试模与修模,模具零部(组)件及总装配的质量检验能力,以及选手对本职业所涉及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为目的。

决赛所有考核科目均以《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中“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为依据,以本职业高级工、技师的职业内容为主编制试题;本届竞赛决赛选手按统一的标准及考核内容参赛。

决赛设定为:

职工和教师组为操作技能考核、技术答辩、理论知识考试(机考)、学生组为操作技能考核、模具软件应用(机考)、理论知识考试(机考)各三个考核科目。

其中操作技能考核以模具组装调试为核心内容,参赛选手任选一冷冲模具或注塑模具,赛件由组委会提供。

六、参赛范围

参赛选手为企业(行业不限)从事模具制造的人员;全国中、高等职业院校(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成人中专等)、应用型本科类院校模具及相关专业在校生;以及模具及相关专业的教师。

七、报名

预赛:

由各企业(企业集团)、职业院校及各地区模具行业协会为单位组织报名,向竞赛办公室备案。

决赛:

在预赛基础上,各参赛单位以预赛获得前5名选手,向竞赛办公室报名参加全国第三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决赛。

每个竞赛组别每单位报名人数为1-5人。

八、竞赛进度安排

1.前期准备阶段,2014年1月~4月底:

制定竞赛方案;召开竞赛启动及技术准备工作会议,成立竞赛各级组织机构;下发竞赛启动通知。

2.预赛阶段,2014年5月~7月底:

成立预赛组委会;召开技术委员会工作会议;预赛培训及试题命制并实施预赛;确定委员会分工和竞赛系列技术文件,确定赛件。

在此期间竞赛办公室组织国家级竞赛裁判员培训认证活动。

3.决赛准备阶段,2014年8月:

根据参赛单位需要,组织参加决赛的选手强化培训;完成决赛选手报名工作;完成经费筹集工作;开展决赛命题工作。

4.决赛阶段,决赛时间拟定于2014年10月中旬:

10月上旬完成决赛命题工作;确认选手身份并进行赛前培训;对竞赛场地、器械、设备的检验、检测、确认及分配;10月中旬完成开幕式;实施操作技能考核、技术答辩、理论知识考试决赛;赛场监考、评判打分,确认竞赛成绩和名次;表彰大会暨闭幕式。

决赛地点:

浙江杭州。

九、颁证与表彰

1.对在预赛中通过模具工国家职业标准相应等级考核合格的选手,颁发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对在决赛中竞赛成绩均达到合格分数以上的选手颁发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3.对决赛竞赛成绩均合格且获得名次前4-15名的选手(不含学生选手),可晋升一级职业资格(最高至技师),并颁发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4.本届竞赛决赛各组别设个人竞赛优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若干名,根据决赛规模确定各奖项名额,按获奖等级分别颁发奖杯、奖章、荣誉证书等。

5.对在决赛中竞赛综合成绩前三名企业选手报请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参加“全国技术能手”的评选。

6.对在决赛中竞赛综合成绩第一名企业选手报请全国总工会推荐参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评选。

7.对本届竞赛各组别综合成绩第一名的院校教师选手,授予全国机械工业“育人标兵”称号;综合成绩第一名的院校学生选手,授予全国机械工业“技能新星”称号,分别颁发奖杯、荣誉证书。

8.本届竞赛对操作技能成绩前10名的选手,授予“操作技术能手”称号,颁发奖牌及荣誉证书。

9.对在决赛中竞赛综合成绩前三名(且各项竞赛成绩合格)的企业选手和院校教师选手,颁发本职业国家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

10、对在决赛中各组别综合成绩前三名的企业及学生选手的指导教师授予“优秀导师”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11.本次竞赛设团体优胜奖、团体优秀奖若干名,颁发奖牌和荣誉证书。

本次竞赛另设最佳组织奖若干名,突出贡献奖两名。

12.职业资格证书按选手在预、决赛中取得的最高职业资格等级颁发,但新的证书等级和原等级跨度不允许超过两级。

十、竞赛经费

㈠预赛经费:

由各参赛单位自行解决。

㈡决赛经费:

由以下渠道筹集:

1.冠名支持;

2.与企业、院校合作方式,参赛单位宣传赞助、市场运作等方式筹集;

3.收取参赛报名费用方式筹集。

所筹集到的经费主要用于整个赛事活动,包括新闻宣传、竞赛决赛赛场、技术答辩及理论知识考核场地、表彰总结会场的使用、布置费用,命题、执裁、表彰奖励、竞赛专刊制作、竞赛纪念品、参赛选手、裁判、媒体记者、以及专家、领导参加决赛期间的费用等各项活动费用支出。

全国第三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

考核大纲(理论和技术答辩)

一、职业道德

㈠遵守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㈡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

㈢严格执行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工艺文件和安全操作规程。

㈣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合作。

㈤爱护设备及工具、夹具、刀具、量具。

㈥着装整洁,符合规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有序,文明生产。

二、基础知识

㈠基础理论知识

⑴机械制图知识。

⑵公差与配合知识。

⑶常用模具材料及焊接热处理基础知识。

⑷常用制品材料基础知识

⑸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㈡专业基础知识

⑴制件(品)及材料成型工艺与模具基础知识。

⑵模具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

⑶金属切削原理及刀具基础知识。

⑷模具零部件特种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等)。

⑸模具的型芯、型腔数控加工(含5轴加工)与编程基础知识(分模、分拆电极、火花机火花坐标位、镶件加工的工艺原则)。

⑹钳工基础知识(划线、錾、锉、锯、钻、铰孔、攻螺纹、套螺纹、装配、研磨、抛光、气动电动修模知识)。

⑺模具使用设备基础知识(冲压、注塑等成型设备的使用及机上调模)。

⑻模具装配、调试、保养、维修等基础知识。

⑼常用工具、夹具(机加工设备)、量具使用与维护知识。

⑽模具及模具零件的检测知识。

⑾成型产品的缺陷分析知识。

⑿气动、液压及电气基础知识。

㈢安全文明生产与环境保护知识

⑴现场文明生产要求。

⑵安全操作与劳动保护知识。

⑶环境保护知识。

㈣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㈤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相关知识。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

三、专业知识

㈠、零部件加工

⑴读图与绘图

1.复杂模具图的识读方法

1-1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

1-2识读模具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2-1概括了解

1-2-2分析视图

1-2-3看懂零件形状

1-2-4深入了解装配关系及装配体结构

2.机械制图绘图方法

2-1正投影法

2-2第一角画法与第三角画法

2-3三视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技师部分:

1.模具常用词汇中、外文对照表

2.零件测绘知识

2-1公称尺寸的确定

2-2极限和配合的确定

2-3表面粗糙度的确定(可采用类比法)

2-4形状和位置公差的确定

3.精密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原理

3-1冲件图、展开图与排样图

3-2多工位级进模设计步骤

3-3排样设计

3-4对被加工材料的要求

⑵识读、编制工艺(编制工艺)

1.部件加工工艺

1-1在模具部件加工工艺方法:

①传统的切削加工,如车、钳、刨、铣、磨等。

②非切削加工,如各种特种加工方法(电火花、线切割)、冷挤压、铸造等。

③数控加工,如数控铣削、加工中心加工等。

2.模具传动与控制机构装配工艺知识

2-1模具传动机构:

抽芯、卸料

2-2模具控制机构:

定位、导正

技师部分:

1.模具典型零件数控加工、特种加工、图文雕刻和焊接加工等加工工艺知识

2.模具装配工艺编制知识

3.装配工装设计知识

4.超声波、化学及电化学技术相关知识

4-1超声加工基本原理与特点

4-2影响超声加工速度、精度与表面质量的主要因素

4-3常见化学加工(如化学腐蚀,化学抛光等)

4-4电化学加工基本原理与分类

4-5电加工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应用(如型腔电解加工)

⑶划线

1.精密、复杂、大型成形零件的划线方法:

样板划线法和精密划线法。

2.复杂模具铸件划线、借料的方法

2-1借料:

当铸件毛坯存在缺陷或误差时,通过调整和试画,将各部位的加工余量重新分配,以保证各部位的加工表面均有足够的加工余量,使有误差的毛坯得以补救,这种用画线来补救的方法称为借料。

⑷孔加工(钻孔)

1.斜孔、平底台孔、深孔、相交孔钻孔方法

1-1斜孔:

(1)倾斜装夹工件;

(2)先铣平台后钻孔;(3)使用可调钻孔夹具。

1-2平底台孔:

采用柱形锪钻锪孔。

1-3深孔:

(1)钻深孔时,每当钻头钻进深度达到孔径3倍时,将钻头从孔内退出及时排屑和冷却,防止切屑积瘤阻塞使钻头过渡磨损或扭断,以影响孔壁粗糙度。

(2)钻直径较大的深孔时,一般是先钻出底孔,然后经一次或几次扩孔。

扩孔余量逐次减少。

(3)钻通孔而没有加长钻头时,可采用两边钻孔方法。

2.高精度孔钻、铰方法:

精钻、精绞

3.0.5mm小孔钻削方法及注意事项

不能自动进刀,钻床主轴转数也不要过快,应根据工件的材料,选择合适的转数。

手动进给要轻轻的进刀,同时要经常提起钻头清除切屑,以免切屑多了折断钻头。

4.0.5mm小钻头刃磨方法

在显微镜下进行刃磨。

口诀:

刃口摆平轮面靠,钻轴斜放出锋角,由刃向背磨后面,上下摆动尾莫翘。

技师部分:

1.小、精、深孔的钻削知识

1-1微细钻削加工特点(排屑困难、切削液难注入、刀具重磨困难、钻床刚度要求高)

1-2微细钻头的制作(聚焦离子束溅射技术)

2.专用铰刀的设计与制造知识

2-1铰刀直径及其公差的确定

2-2铰刀的齿数及齿槽的确定

2-3铰刀的几何角度(主偏角、前角、后角、刃倾角)的确定

2-4铰刀的制造(如磨外圆与磨齿形)

⑸零件修配

1.较高精度精密配合零件的加工方法

2.镶拼组合件的修配方法

技师部分:

1.高精度配合零件的加工方法

2.高精度复杂镶拼组合体的修配方法

⑹零件研磨、抛光

1.研磨料选用知识

1-1研磨常用的磨料有研磨粉和研磨膏。

粗研用的研磨粉粒度采用F40~F20,用柴油或煤油

适量搅拌成糊状。

精研用的研磨粉或研磨膏粒度,应采用F5或更细。

2.高精度研磨与抛光工艺知识

2-1研抛工艺内容(研抛前的表面准备、研抛压力与速度、研抛运动轨迹、研抛余量)、模具型面研抛工具。

㈡模具装配

⑴部(组)件装配

冲模:

1.凸(凹)模物理固定方法

压入固定法、铆接固定、螺钉紧固。

2.工艺留量法、镀铜法、涂层法等凸(凹)模间隙调整方法:

2-1工艺留量法:

在凸、凹模加工时把间隙值以工艺余量留在凸模或凹模上来保证间隙均匀的一种方法,具体做法如圆形凸模和凹模,在装配前使凸模与凹模按H7/h6配合,待装配后取下凸模(凹模),磨去工艺留量即可。

2-2镀铜法:

在凸模工作部分镀一层与单边间隙等厚且均匀的铜膜,提高间隙的均匀性。

此法适用于凹、凸模形状复杂的模具。

2-3涂层法:

是在凸模工作段涂以厚度为单边间隙值的漆层(磁漆或氨基醇酸绝缘漆),不同间隙值,可用不同粘度的漆或涂不同的次数来达到。

涂完漆后,随之放人恒温箱内烘干,为(100~l50)℃,保温约1小时,冷却后可以装配。

涂层在冲压中自然脱落。

3.常用级进模具导、卸料等装置结构与装配

4.滚动导向模架装配方法

4-1压入式模架装配

5.液压与气动基本知识

5-1液压缸(气缸)工作原理

5-2常用液压缸(气缸)的选型

技师部分:

1.多工位拉深工艺和模具机构知识

2.高精密异型件模具部件装配方法

3.大型汽车覆盖件冲模部件装配方法

4.高速冲模部件装配方法

注射模

1.多拼合件模具型腔、型芯装配

为了不使拼块结构的型腔在压入方向上产生错位,应在拼块的压入端放一块平垫板,通过平垫板推动各拼块一起移动。

拼合面在热处理后要进行磨削加工。

2.液压、气动等推出机构装配方法

3.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装配方法

侧向分型与抽芯装配常以凹模的型面为基准,在凹模装配后进行。

技师部分:

1.热流道模具成型原理及装配方法

2.大型、微型模具装配知识

3.高精密模具装配知识

4.气辅成型知识

4-1气辅成型的原理

4-2气辅成型的特点

4-3气辅成型的分类

5.液压与气动传动知识

5-1常见液压(气动)控制元件(单向阀、换向阀、溢流阀)的工作原理与选用

5-2液压(气动)基本回路的设计与维护

⑵模具总装配

冲模

1.高精度模具装配方法

互换装配法、修配装配法和调整装配法。

修配装配法是在某零件上预留修配量,装配时根据实际需要修整预修面来达到装配要求的方法。

修配法的优点是能够获得很高的装配精度,而零件的制造精度可以放宽。

缺点是装配中增加了修配工作量,工时多且不易预先确定,装配质量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生产效率低。

2.级进模结构与装配

2-1零件的固定一般采用压入式

2-2一般采用模具装配机

3.装配尺寸链基础:

3-1装配尺寸链:

装配中,将与某项精度指标有关的尺寸按一定顺序排列,形成首尾相接的封闭尺寸组,称为装配尺寸链。

3-2特征:

封闭性

3-3极值法解装配尺寸链

技师部分(技术答辩):

1.弯曲、拉深冲压成型知识

1-1弯曲变形过程及特点

1-2弯曲件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

1-3弯曲件的工艺性

1-4拉深变形过程分析

1-5拉深件工艺性

1-6拉深件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

2.多工位级进模结构知识

2-1多工位级进模凸、凹模具设计原则与安装形式

2-2多工位级进模排样设计

2-3多工位级进模卸料装置

2-4多工位级进模导料装置

2-5多工位级进模侧向冲压与倒冲

3.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装配方法

注射模

1.推杆先复位二次顶出模具结构与装配知识

2.侧向分型抽芯模具结构与装配知识

3.热流道、自动化生产线带机械手模具结构与装配知识

技师部分(技术答辩):

1.热流道模具结构与装配方法

2.双色模具结构与装配方法

3.模流分析知识

3-1常用模流分析软件

3-2模流分析的基本步骤

3-3模流分析的应用

㈢质量检验

⑴零部件检验

1.常用光学测量仪器工作原理与使用知识

1-1光学投影仪工作原理

1-2光学投影仪使用方法

2.模架等级评价知识

2-1模架等级评价方法

3.检验夹具和立体样板使用方法

3-1检验夹具使用方法

3-2立体样板使用方法

4.模具常用机构检验方法

4-1模具推出机构运动性能检验方法

4-2模具导向机构运动性能检验方法

4-3模具抽芯机构运动性能检验方法

技师部分:

1.三坐标测量机工作原理与应用知识

1-1三坐标测量机基本概念

1-2三坐标测量机测量方式

1-3三坐标测量机的操作方法

2.专用量具设计、制作知识

2-1截面样板设计要求

2-2截面样板使用方法

2-3立体样板使用方法

3.测量数据的采集和处理知识

3-1抽样的概念、类型与使用范围

3-2常用统计方法(分层法、排列法、因果图法、直方图法)

⑵模具总装配检验

冲模

1.高精度模具质量精度评价标准

2.冲裁模质量精度评价标准

3.冲模技术状态鉴定知识

3-1磨损程度、缺陷部位、损坏原因的鉴定

4.模具检测手段

4-1模具零件材料、热处理要求、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形状和位置精度的检测手段

技师部分:

1.5-8工位级进拉深模精度检验方法

2.模具验收交付工作内容及要求

2-1验收内容:

外观检查、尺寸检查、试模及模具工作性能、制件检查、模具质量稳定性检查、技术文件交接

注射模

1.多分型面注射模质量精度评价标准

2.注射模技术状态鉴定知识

2-1磨损程度、缺陷部位、损坏原因的鉴定

技师部分:

1.热流道模具检验知识

1-1热流道模具是采用加热的办法使主流道、分流道均处于高温下,流道中的塑料保持熔融状态,将流道加工在一独立的模板内成为热流道板。

1-2热流道模具检验方法

2.模具验收交付工作内容及要求

2-1验收内容:

外观检查、尺寸检查、(模具冷却、加热、液压及电气系统检测)、试模及模具工作性能、塑件检查、模具质量稳定性检查、技术文件交接

㈣试模与修模(技术答辩)

⑴试模

冲模

1.冲裁级进模试模要求

2.双动压力机结构与使用规程

3.双动压力机上安装模具及试模规程

注射模

1.多分型面注射模试模知识

1-1多分型面注射模试模方法

2.多分型面注射模安装及试模知识

2-1多分型面注射模安装注意事项

2-2多分型面注射模试模规程

3.注射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3-1注射产品的常见缺陷(飞边、熔接痕、银丝、翘曲、欠注)

3-2注射温度、压力及时间等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

技师部分:

1.大型、精密、复杂冲模试模要求

2.复杂注射模试模要求

⑵模具调整

冲模

1.冲裁级进模调整知识

1-1冲裁级进模调试的内容和要求

1-2冲裁级进模调试的注意事项

2.制件缺陷种类及改善措施

2-1常见缺陷:

●工件的形状和尺寸不正确;

●剪切断面圆角太大;

●剪切断面的光亮带宽窄不均;

●毛刺

技师部分:

1.5-8工位级进拉深模、大型汽车覆盖件、高速冲模等的调试方法

2.深型腔模具、热流道、双色模、内螺纹抽芯等模具的调试方法

注射模

1.塑料成型工艺知识

1-1常用塑料与分类

1-2塑料的组成及工艺特性

1-3塑料注塑成型原理与成型工艺特性

2.注射工艺引起制品缺陷原因及改进措施

技师部分:

(同冲模知识点)

⑶模具维修

冲模

1.模具修理工艺知识

1-1模具失效方式(断裂、变形、磨损、咬合)及其原因

1-2影响模具寿命的主要原因(操作失误、修磨不及时、模具用材不当、结构设计不合理、工艺参数选择不当等)

1-3模具修理常用工具与设备(撬杆、铜锤、锉刀、油石、抛光轮、钻床等)

2.模具零部件修理知识

2-1凹凸模的修理原因与方法

●间隙过大(更换凹、凸模,或修复刃口)

●凹凸模刃口局部崩掉(磨削恢复原样,堆焊修复或更换凹凸模)

●凹模裂纹(套箍、焊接或更换凹模)

技师部分:

1.精密、复杂模具拆装、清洗、保养知识

1-1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辩护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