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559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79.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docx

化学竞赛辅导资料1号文件

1.某班甲、乙两组同学分别作常见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实验,使用的试剂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试液.实验后废液分别集中到各组的一个废液缸中.研究小组对两个组的废液进行检测,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考虑酚酞和水)(  )

废液来源

甲组

乙组

检测方法与结果

观察废液呈无色

观察废液呈红色

A.甲组废液中一定含有稀盐酸和稀硫酸

B.乙组废液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C.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会腐蚀铸铁水管

D.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防止污染

2.

(2014•南宁)在2014年南宁市理化实验操作考试中.小刚同学选择了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三种试剂,按如图所示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

(1)试剂Ⅰ是______,试剂Ⅱ是______.

(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______.

(3)欲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______.

   A.石蕊溶液B.铜片C.碳酸氢钠粉末

3.下列气体中不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A一氧化碳B氢气C二氧化碳D氧气

4.实验室中的试剂常因与空气中的一些成分作用而发生变化,下列对试剂在空气中发生变化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铁粉生锈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有关

B.氢氧化钠潮解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C.氧化钙的变质与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有关

D.浓盐酸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

5.在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6种实验装置。

(1)6个实验是否都能提供CO2跟NaOH发生化学反应的证据?

请逐一简述出现的现象。

(2)上述6种实验设计所依据的共同原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有同学质疑,认为上述实验设计没有排除CO2可能溶解于NaOH溶液的假设,你如何进一步设计实验证明CO2和NaOH肯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6.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A、红色B、蓝色C、紫色D、无色

7.某同学想用pH试纸测定一些物质的pH,下列做法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稀硫酸的pH

B.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二氧化碳气体的pH

C.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浓硫酸的pH

D.用干燥的pH试纸测定氢氧化钠稀溶液的pH

8.ABCDE均为初中化学中不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右图所示

其中红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单质B,“——”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则:

(1)D的名称为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

右图是常见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1)写出图中相应物质的化学式:

酸______、碱______.

(2)写出图中反应②和④的化学方程式:

②______

④______.

10下列物质中与CuOAgNO3Na2CO3均能发生反应的是()

A水

B氯化钠溶液

C氢氧化钙溶液

D盐酸

11.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2CO3、稀H2SO4、稀HCl、KNO3

B.稀HCl、Na2CO3、BaCl2、Na2SO4

C.NaOH、Na2CO3、酚酞、CaCl2

D.CuSO4、NaOH、BaCl2、NaCl

12.下列物质在稀溶液中,一般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A.HNO3

B.NaCl

C.KNO3

D.Ca(OH)2

13.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Ba(OH)2、KNO3、FeCl3、Na2CO3、Na2SO4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白色粉末加入足量的水,振荡,静置,得白色沉淀,上层清液为无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白色沉淀全部溶解,且有气泡产生.

(1)据此推断,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可能含有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

(2)写出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14某白色粉末可能含有NaOH、Na2CO3、NaSO4、NaCl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白色粉末的性质,将该粉末放入足量的水中搅拌后,把该溶液分为三份进行实验:

(1)第一份溶液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

(2)第二份溶液滴加盐酸后,开始无现象,逐渐有气泡产生

(3)第三份溶液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沉淀全部溶于盐酸则,分析结论不合理的是(  )

A.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无Na2SO4、NaCl,可能有NaOH

B.一定含有Na2CO3,一定无Na2SO4、NaOH,可能有NaCl

C.一定含有NaOH、Na2CO3,一定无Na2SO4,可能有NaCl

D.一定含有Na2CO3、NaCl,一定无Na2SO4,可能有NaOH

15下列离子能在pH=11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K+、NO3-、Na+、OH-

B.CO32-、K+、Cl-、Ca2+

C.H+、Ba2+、Cl-、SO42-

D.K+、OH-、SO42-、Cu2+

16.物质存放在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质量变大且变质的是______

①浓盐酸  ②浓硫酸  ③烧碱  ④食盐  ⑤生石灰  ⑥稀硫酸  ⑦熟石灰

A.③B.①⑥C.②⑤D.______.

1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未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1)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2)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依据上述实验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

A.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氯化钾

D.一定含有碳酸钠、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18.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铁粉②氧化铁③氧化亚铁④氢氧化亚铁.

A.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9.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均可验证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1)根据实验一回答:

①加稀盐酸前,一定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②该实验通过稀盐酸与             反应的现象,验证了酸与碱能发生反应.

(2)实验二通过两只试管中的现象对比,可以判断稀盐酸与Ca(OH)2能反应,该实验除需控制所加水和稀盐酸的温度、体积相同外,还需控制                       相同.

(3)实验三中,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碱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下列物质中的          

A.酚酞

B.CuO

C.Na2CO3

D.Ba(NO3)2.

20.2015年苏州市初中化学实验操作考查内容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测得碳酸饮料的pH     7(填“<”或“=”或“>”)。

(2)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湿润后放在表面皿上,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

E.读数时,在30秒内将pH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3)本次实验中滴管使用出现了如图6~图9所示的四种常见错误操作。

请你从这四幅图中任意选择一幅(请写明所选图的序号),具体说明改正错误的方法     。

(4)使用白色点滴板完成实验有显色明显、便于对比、(填一项)等优点

21

将0.4%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到2mL0.4%的盐酸中,测得混合液的pH变化曲线如右图。

某学习小组对加入0~VmL氢氧化钠过程中,所得混合液pH增大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假设】

猜想Ⅰ:

pH增大是因为    ;

猜想Ⅱ:

pH增大是因为发生了反应,写出反应方程式   。

【实验探究】

为验证猜想Ⅱ,请你帮助该小组完成下列实验。

(可供选择的实验用品有:

pH计、0.4%的氢氧化钠溶液、0.4%的盐酸、水。

(1)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0.4%的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7。

(2)向2mL0.4%的盐酸中加入VmL     ,用pH计测得混合液的pH     7(填“>”、“=”或“<”)。

综合

(1)和

(2)证明猜想Ⅱ成立。

22(2015陕西)如图是甲、乙两位同学一起在实验室进行的氢氧化钠与盐酸中和反应的实验.

(说明:

图中A1、A2、A3、B1、B2、B3均为溶液编号)根据图中实验,请你与甲、乙同学一起完成下列探究:

探究环节

甲同学的探究

乙同学的探究

提出问题

A3溶液为什么不变红?

B3溶液中溶质成分是什么?

(酚酞不计)

做出猜想

实验过程中,酚酞变质了?

猜想一:

NaCl猜想二:

NaCl、HCl

实验验证

(1)取少量A3溶液于另一试管中,向其中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红,说明甲同学的猜想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 

(2)你认为,在常温下A2溶液测出的pH应________(填“>”、“=”或“<”)7

取少量B3溶液加入盛有少量铁粉的试管中,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固体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________,据此,你认为乙同学的猜想________(填“一”或“二”)成立

交流反思

(1)甲、乙同学的实验中,反应均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A3溶液未变红,你认为原因是A2溶液中________较多,加入的NaOH溶液未将其完全中和. 

(3)甲、乙同学经过实验对比探究,一致认为做化学实验时应注意药品用量的控制.

.23.下列溶液中通入(或加入)括号中的物质,能使溶液的pH明显增大的是(  )

A.饱和的石灰水(CO2)

B.稀硫酸(BaCl2)

C.氯化钙的饱和溶液(Na2CO3)

D.稀盐酸(NaOH)

24.某电中性溶液中含有K+、Fe3+、SO42-、Cl-四种离子,其中K+、Fe3+、Cl-三种离子的个数比是5:

2:

3.则溶液中Fe3+与SO42-离子的个数比是(  )

A.1:

2

B.1:

3

C.2:

3

D.3:

5

25

酸碱质子理论认为,凡是能给出质子(H+)的都是酸,凡能结合质子的都是碱,依据酸碱质子理论属于酸碱两性物质的是

A.HCl

B.NaOH

C.Fe2O3

D.NaHCO3

26A、B、C、D四种可溶性的化合物分别由下列某两种离子组成,化合物中所含离子各不相同.

阴离子

Cl-

NO 3 -

OH -

SO 4 2-

阳离子

Na +

Fe 3+

Ba 2+

Ag +

四种溶液之间存在如下反应:

①A+B→白色沉淀

②C+D→红褐色沉淀

③B+D→白色沉淀

(1)由此推断:

A的化学式为______;

(2)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7.

以电解食盐水为基础制取氯气、氢氧化钠等产品的工业称为“氯碱工业”,它是目前化学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

由于粗盐中含有少量MgCl2、CaCl2、Na2SO4等杂质,不符合电解要求,因此必须经过精制。

以粗盐为原料的“氯碱工业”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氯气、氢氧化钠在工业上有广泛的用途。

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__。

A.能去除油污,可做厨房清洁剂B.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C.水溶液能使石蕊溶液变红D.可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2)操作②的名称是______,操作④的名称是________。

(3)操作①②间除杂质时所加的三种试剂是NaOH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均过量),其顺序要求是:

Na2CO3溶液必须在BaCl2溶液之________(填“前”或“后”)加入。

有同学提出用_____溶液代替BaCl2溶液可达到同样的目的。

(4)电解饱和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5)该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

28.2014遵义)15.化工生产中需要对原料提纯,以利于提高产品质量。

经测定某氯化钠样品中混有硫酸钠,为了除去杂质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固体,在实验室研究中某学生设计方案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

说明理由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硫酸钠已除尽,方法是                    

(3)操作③的目的是                        ,③、④操作顺序能否交换,其理由是                               

(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                          

29.

现有一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其中可能含有NH4Cl、KNO3、Na2CO3、(NH4)2SO4、Fe2O3五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

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所示(设过程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产生的气体B是(写化学式)                          ;

(2)混合物A中,肯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                      ;

(3)溶液E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写化学式)                      ;

(4)写出实验过程④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0.某同学做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实验,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为使反应完全,先往氢氧化钙溶液中滴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然后再滴入碳酸钠溶液,欲根据酚酞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反应是否完全进行,你认为这样做对不对?

______填“对”或“不对”),理由是______.

31.

碳酸氢钠是一种重要的盐类物质,在生活中用途广泛。

小红同学设计实验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请你参与她的探究活动。

【探究实验1】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加适量水溶解,再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振荡。

现象:

溶液变成浅红色。

结论:

__________①___________。

【探究实验2】能与酸反应。

【实验方案】取少量该固体加入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现象:

__________②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③__________。

【探究实验3】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装置如下图,并进行实验。

现象:

试管口有水珠出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充分加热后,试管中留下白色固体。

结论:

碳酸氢钠受热有二氧化碳.水和白色固体生成。

请你帮小红设计实验,证明试管中留下的白色固体是Na2CO3,而不是NaOH。

(所选试剂不能用酸)

步骤:

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

现象:

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

试写出碳酸氢钠受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⑥_________。

【拓展应用】根据以上探究,请说出碳酸氢钠在日常生活中的一种用途:

__________⑦________。

参考答案:

1.解:

A、甲组废液为无色,则甲组废液可能呈中性,不一定含有盐酸或硫酸,故A错误;

B、乙组废液呈红色,说明乙组废液为碱性,一定含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故B正确;

C、甲组废液为无色,则甲组废液可能呈酸性,直接将甲组的废液排入铸铁管下水道,可能会腐蚀铸铁水管,故C正确;

D、甲组废液为无色,则甲组废液可能呈酸性,乙组废液呈红色,说明乙组废液为碱性,将两组的废液处理后再排放,可以防止污染,故D正确,

故选A.

2.

(1)先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由于氢氧化钠属于碱,则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红色;再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红色逐渐消失,说明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故答案为:

酚酞溶液;稀盐酸;

(2)本实验中,常常选用酚酞酞溶液而不选用石蕊溶液做指示剂的原因是石蕊试液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在中性溶液中为紫色,当恰好完全反应时的颜色变化不明显;故答案为:

石蕊试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3)要验证上述实验中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恰好完全反应,不能选择的试剂是铜片,因为铜不能和盐酸反应,当滴加盐酸的量过量时,加入铜不会有现象,故答案为:

B.

3.c

4.A、铁粉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氧气共同接触,故A正确;

B、潮解的定义是物质吸收空气中水分而溶解的过程,氢氧化钠变质的过程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的过程,故B正确;

C、氧化钙的变质是氧化钙与空气中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又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C正确;

D、浓盐酸变稀是因为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氯化氢,使溶质减少而变稀,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故D错误.

故选D.

5.

(1)(7分)6个实验都可以证明CO2和NaOH反应。

分别出现的现象是:

实验

(1),反应后,有溶液进入试管内;

实验

(2),反应后,倒置可发现玻璃片被吸住;

实验(3),反应后,塑料饮料瓶被压瘪;

实验(4),反应后,气球会充气鼓起来;

实验(5),反应后,烧瓶中有“喷泉”出现;

实验(6),反应后,烧杯中的水被吸到锥形瓶中。

(2)(2分)反应后,盛有CO2的容器压强减小,同外界大气压产生压强差。

(3)(3分)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如果出现气泡,则说明CO2确实同NaOH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碳酸钠。

稍加热无大量气泡逸出,等等(开放题)

6.可知溶质质量相同,又因M(NAOH)=40M(HCI)=36.3,所以HCL的粒子数目就多于NAOH又因1:

1来中和,最后要剩HCL,红色。

7.A、将pH试纸湿润相当于将稀硫酸稀释了,将使测定的结果偏高.所以不对.

B、二氧化碳是气体,PH试纸是测溶液的酸碱度,所以不正确.

C、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使pH试纸发生碳化,影响实验,所以不正确.

D、用干燥的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的pH,是正确的.

故选D

7.分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A是红色氧化物,故A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单质B为铁,B能和D反应,则D可能是盐或酸,C能和A反应,则C是酸,故D属于盐类物质,E属于碱.

A是红色氧化物,故A可能是氧化铁,生成的单质B为铁,B能和D反应,则D可能是盐或酸,C能和A反应,则C是酸,可能是盐酸,故D属于盐类物质,可能是硫酸铜,E属于碱,可能是氢氧化钠,代入框图推断合理;

(1)D可能是硫酸铜,故填:

CuSO4;

根据推断得出,E是碱,所以可能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

9.1)酸和盐反应会生成硫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硫酸根离子来自酸,所以酸就是硫酸,钡离子来自盐,只要是可溶性的钡盐就可以,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碱和盐反应生成碳酸钡,从复分解反应的原理可知,碳酸根离子来自于盐,钡离子来自于碱,所以碱就是氢氧化钡,盐只要是可溶性的碳酸盐就可以,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所以酸是硫酸,碱是氢氧化钡,和酸反应的盐是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碱反应的盐是碳酸钠或碳酸钾,故答案为:

H2SO4,Ba(OH)2;

(2)②硫酸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盐酸和氯化钡沉淀,故答案为:

BaCl2+H2SO4=2HCl+BaSO4↓;

④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钡沉淀,故答案为:

Ba(OH)2+Na2CO3=2NaOH+BaCO3↓.

10D

CuO+HCl=CuCl2+H2O

AgNO3+HCl=AgCl+HNO3

Na2CO3+2HCl=NaCl+H2O+CO2

A:

与3这均不反应

B、与CuO、Na2CO3不反应

C、与CuO不反应

11.A

12选择C,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有三:

生成水、气体、沉淀A遇碱会生成水Bcl离子与银离子会成沉淀DCa离子与碳酸根有沉淀与酸有水生成.

13

(1)由分析知该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钡、碳酸钠,可能含有硝酸钾,一定不含硫酸钠和氯化铁;

(2)步骤②中的反应是碳酸钡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为:

BaCO3+2HCl═BaCl2+CO2↑+H2O;

故答案为:

(1)氢氧化钡、碳酸钠;硝酸钾;硫酸钠和氯化铁;

(2)BaCO3+2HCl═BaCl2+CO2↑+H2O;

14

(1)第一份溶液中滴加酚酞后,溶液呈红色,说明溶液呈碱性,可能含有氢氧化钠或碳酸钠;

(2)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后,开始无明显现象,随着盐酸的滴入逐渐有气泡产生,证明溶液中既有氢氧化钠又有碳酸钠;

(3)第三份溶液中滴加BaCl2后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沉淀全部溶于稀盐酸,所得沉淀应该是碳酸钡,证明固体中不含硫酸钠.氯化钠存在与否对实验现象无影响,故不能判断有无氯化钠.

故选:

A、B、D.

15pH为11的水溶液显碱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

A、四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CO32-、C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Ba2+、SO4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硫酸钡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6.A

17.取该固体粉末少量,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说明不存在氯化铜,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对应的沉淀只能是碳酸钡和硫酸钡,而硫酸钡不溶于稀硝酸,碳酸钡能够溶解于稀硝酸,所以此时的部分不溶解证明有硫酸钡的存在,也就是说原物质中存在硫酸钠),且有无色气体产生(这个气体从给定物质可以看出只能为二氧化碳,从而确定了碳酸钡的存在,进而推断碳酸钠的存在),说明了一定存在硝酸钡、碳酸钠和硫酸钠,对于氯化钾,题中的现象不能确定;综上所述固体粉末一定含有硝酸钡、碳酸钠和硫酸钠;一定不含有氯化铜;氯化钾可能有;

故选B.

18.要除去FeSO4溶液中少量的H2SO4,实质就是除去氢离子.

①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②氧化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硫酸铁,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③氧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④氢氧化亚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①③④所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