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548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0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docx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

****************建设项目

灰土挤密桩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有限公司

2019年12月1日

 

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准备

四、资源配置计划

五、施工进度计划

六、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七、绿色施工措施

八、质量保证措施

九、安全、文明及环保措施

十、工地临时用电方案

十一、合理化建议

十二、冬季施工措施

 

前言

按照******8有限公司拟************建设项目施工要求及设计图纸,我公司认真组织技术人员熟悉图纸及相关资料,针对该工程特点认真编写该技术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

该工程位于**************。

本工程采用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加固处理。

一、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建设项目灰土挤密桩工程;

工程地址:

************************

1.2场地施工自然条件及岩土特征

本工程位于***************,施工场地宽阔平坦,交通运输便利,施工用水、电已具备条件,三通一平已满足开工要求。

场地自然条件及岩土特征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勘察期间勘探深度范围内可见地下水为空隙潜水,稳定水位埋深为15.8-17.8米,稳定水位标高81.96-82.10米。

由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可知勘察期间勘探深度范围内场地①、②层土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湿陷等级为Ⅰ级(轻微),场地地基土沉积时代及成因类型自上而下依次为:

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Q42ml)、第四系全新统中、早期冲洪积层(Q41al+p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及第四系中更新统冲洪积(Q2al+pl),岩性主要为填土、粉土、砂土和粉质粘土。

1.3、主要设计要求

该项目设计灰土挤密桩主要参数如下:

桩径400mm,桩间距1000mm,等边三角形布桩,桩长12m,有效桩长10.8m,设计桩数15164根,累计设计施工约181968米,要求桩体平均压实系数不小于0.97,桩间土经成孔挤密后,要求平均挤密系数不小于0.93。

处理后的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

1.4施工及检测要求

2.4.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

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3、《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13)

4、《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

2.4.2施工技术要求:

1、桩孔中心距允许偏差为桩距的±5%;

2、桩孔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1%;

2.4.3质量检测要求:

1、应随机抽样检测夯填后桩长范围内土填料的压实系数,抽检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

2、复合地基承载力检验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承载力检验应在成桩后14d~28d后进行,检验数量不应小于总桩数的1%,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80KPa;

3、桩间土的检测,探井取样对黄土湿陷性进行评价,探井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0.3%。

二、编制依据

本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岩土勘察报告、技术要求、施工组织设计,结合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进行编制。

结合以下规范、标准、法规和管理制度作为编制依据。

1.《地基处理施工平面图》设计图纸结-02

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18

4.《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13

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15

6.《土工试验方法》GB/T50123-2019

7.《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6

8.我公司按照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GB/T24001-2004idtISO1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制定的《管理手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

9.现行国家、行业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

10.我单位现有可投入该工程的施工技术力量、机械设备和类似的施工经验

三、施工准备

3.1技术准备: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必须细致、认真的进行,否则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施工准备的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划分。

1、组织各专业人员熟悉图纸,对图纸进行自审,熟悉和掌握施工图纸的全部内容和设计意图。

发现问题,提前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协商,参加由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和监理单位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综合会审。

2、编制施工图预算,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基础工程所需要材料的详细数量、人工数量、大型机械台班数,以便做进度计划和供应计划,更好地控制成本,减少消耗。

3、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本工程每一道工序开工前,均需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是施工企业技术管理的一个重要制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目的是通过技术交底使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对工程技术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科学地组织施工和按合理的工序、工艺进行施工。

4、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第7.5.4条及第7.5.5条规定,竣工验收时,灰土挤密桩、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检验应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每项单体工程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不应少于3点。

灰土桩数15164根,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15164根×1%≈152根。

静载荷试验桩位由甲方、监理、检测单位根据现场情况随机抽样,均匀布置原则。

3.2现场准备:

保证材料、施工机械按计划供应,对整个施工过程举足轻重,否则直接影响工期。

1)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施工预算的分析,建筑材料均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批进场。

2)施工机械准备

根据本工程场地、施工工作面及工期等因素情况,暂时选择如下主要机械设备:

序号

机械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机械状况

备注

1

夯扩桩机

步履式

6台

良好

2

装载机

12型

6台

良好

3

电焊机

22KW

6台

良好

4

筛土机

GS-15

1台

良好

5

装载机

50型

2台

良好

6

自卸车

东风天龙L315

1台

良好

7

氧焊设备

2套

良好

8

砂轮切割机

3KW

4台

良好

9

全站仪

DTA

1台

良好

测量、监测

10

水平仪

SL

1台

良好

测量、监测

11

钢卷尺

50m

1把

良好

测量、监测

15

其它辅助设备配套

3)、施工现场准备:

①施工现场控制网点

会同有关单位做好现场的移交工作,包括测量控制点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复核控制点。

根据给定控制点测设现场内的永久性标桩,并做好保护,作为工程测量的依据。

②完成现场“三通一平”工作。

4)、临建租用住人式活动板房。

生活用电接至工地总配电柜专用闸刀,生活用水接入学校自来水管网。

四、资源配置计划

4.1工程项目部主要管理人员

1)施工组织机构如下:

 

2)主要管理人员及责任如下:

项目经理主持该项桩基工程的全面领导工作,全面负责桩基施工生产过程中的人员组织、材料计划、施工安排、各环节的协调等,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对工期、质量、安全等负全面责任。

充分利用人力和物力,有效的利用时间,以确保此项桩基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技术负责配合项目经理做好、管理好生产技术工作,科学的组织生产施工,带领其他技术人员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优势,详细制定施工技术保证措施,确保工程质量,提高生产施工效率,积极配合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检测单位进行工程验收工作。

质检主管负责原材料的取样送检、校核桩位,在施工中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情况及有关资料及时反映给技术负责人,以便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做到工程施工准确无误。

安检主管负责检查施工场地安全用电,杜绝施工机械、消防等方面的隐患,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对发生事故后的处理要做到“四不放过”:

一是事故原因不清不放过;二是员工及事故责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过;三是事故隐患不整改不放过;四是事故责任人不处理不放过。

材料主管对各种材料要严把质量关,负责计划好材料的用量,做到供应及时,对建设单位供应的材料要提前报计划,及时领取。

4.2劳动力配置计划

1)主要作业人员:

桩机操作工12人、小铲车司机12人、50型装载机司机2人、自卸车司机2人、焊工1人、电工1人、小工12人。

2)施工机具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合格证书操作。

主要作业人员需经过安全培训,接受施工技术交底。

4.3物资配置计划

1)施工机具安排见下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用途

1

步履式落锤夯扩桩机

6

夯扩成桩

2

机械式自动筛土机

1

拌合灰土

3

电、气焊设备

2

维修设备

4

水准仪

1

测标高

5

全站仪

1

放桩位

6

环刀

3

取土样

7

值班车

2

工地值班

2)材料计划及安排

本工程灰土挤密桩体混合料为生石灰、素土,两者按3:

7比例拌合过筛而成。

施工前应将施工所用材料土和生石灰准备好,土料为天然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9的粉土,无有机杂质,生石灰用水闷透后,消解成石灰粉,采用灰土拌合机拌和。

夯填土和石灰应提前送试验室作原材试验及击实试验,求得最大干容重,和最优含水量,石灰和土料要按3:

7体积比进行均匀拌合,达到颜色一致,并使含水量控制在最优含水量的±2%左右。

实地可用“手握成团,落地开花”的标准来鉴定含水量,备好的灰土料应做到不隔日使用,雨天用塑料布苫盖。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及工期本次施工3:

7灰土采用现场集中拌合,装载机运至指定地点,随拌随用。

五、施工进度计划

本工程拟采用步履式落锤载体夯扩桩机6台,工期自签定施工合同、施工现场达到开工要求时开工:

本工程灰土挤密桩施工15164根、累计设计总长度181968米,计划50根/每台每天,60天完成任务。

六、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6.1灰土挤密桩施工前准备

1、在深刻领会设计内容和熟悉施工图纸的基础上,针对作业区的各种情况,制定切实的施工方案。

认真搞好施工前的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对甲方提供的基准线和水准点进行复核、校正,确认无误后,报请甲方进行桩位的放样工作。

2、查看施工场地相邻建筑的情况,对区域内地下管网及通讯电缆等障碍物尽量详细了解。

并请甲方提供准确的管网图、地道等可靠的资料,以便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制定合理的应急措施。

3、做好进场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相应的配件应充足、齐全。

在生产开始后,设备故障率力求降到3%以下。

确保工期和整体安排的顺利进行。

4、及时做好原材料的准备工作,施工前,应原位取土、取灰,到甲方及监理工程师指定的部门进行原材料和灰土室内试配试验,灰土击实试验。

以便更好地指导生产。

5、做好现场临建的搭建工作,做到既有利于生产管理,又方便职工生活和休息。

6、安排布置好场地水、电的供应工作,做到方便实用。

6.2设备的选型

1)成孔设备的选定

依据甲方提供的场区地质资料和设计要求,以及现场施工条件,环保因数,该次施工,选步履式落锤载体夯扩桩机的方法进行施工,该设备和柴油打桩机、沉管桩机相比,有如下优点:

噪音、振动小、属于环保型设备,可在市区及居民住宅区施工。

②较硬的地层,容易成孔,如地基承载力较大、含水率较高时,其它打桩机成孔相当困难,甚至不能成孔,而夯扩机成孔根本不受影响。

③密实效果好,孔底及桩侧强度高。

孔口开孔大对上部土层挤密效果好。

4设备移动方便,采用全液压步履式机构移位。

⑤柴油打桩机和沉管桩机噪音大、环保要求不达标、夯填密实度差等。

在较硬的地层和二次施工时成孔比较困难。

而夯扩桩机在这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2)夯填机具的确定

填料夯实机采用卷扬夯实机,夯锤重3000~4000kg,锤底凸出呈锅底形,夯击距离大,夯实效果好。

夯锤直径为350mm~375mm,其特点是对桩间土有较好的侧向夯击挤密并且移动轻便,夯击速度快。

6.3工艺流程(见下图)

 

6.4施工方法

1)根据甲方给定坐标系,测放轴线,确定整片地基处理范围。

2)测放桩位:

按桩位布置图进行测放,插焊条,撒白灰点定位。

3)成孔工艺

(1)、冲击成孔加固地基原理

该机械主要是依靠重锤冲击力挤密桩间土,而后依靠卷扬机吊拨形成钻孔。

该工艺不仅挤密桩间土,使桩间土颗粒重新排列,孔隙比减小消除湿陷,而且桩柱体以较高的强度置换地基土达到了消除地基土湿陷性,提高地基土承载力的目的。

(2)成桩步骤及技术措施

①桩机就位

反复调整桩机,使桩机准确就位,并保持机身(主塔)与地面垂直,垂直度偏差小于±1%。

②施工中每天由专人对桩位、桩数进行移交,并用不同的颜色标在图纸上。

③由项目技术负责组织,会同各机组机长,随时抽检各机组现场施工情况(包括桩位测放、空桩长度、料量控制等),并对原始记录进行了自检,做到原始记录详细、完善、如实。

④严格服从甲方施工管理人员及监理工程师的指挥和监督,整个工程基本在业主、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完成。

⑤成孔顺序

成孔施工顺序宜按间隔法进行如图所示:

⑥夯填成桩

施工顺序:

清底夯灰土拌合虚填夯击——重复回填夯实——成桩;

桩机场地布置图

6.5施工步骤及技术控制措施

1)桩位放样

①严格执行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93)的规范要求,保证桩位放线误差小于20mm。

②根据场地情况,桩位放样工作最好一次完成,放样用空心钢管打入地下200~300mm,然后灌入白灰的方法。

③放样结束后,经现场监理确认方可施工。

2)消解生石灰:

石灰采用生石灰块消解(在施工中随时对进场的生石灰进行浇水消解工作)3~4d后的熟石灰粉,其CaO+MgO≥60%。

石灰进场后送实验室进行检测。

3)现场取土,确定原位土的土质及含水率是否适宜作灰土桩的混合料;土为Ip>4的粉质粘土(送检),如土料含水量过大,需风干或另掺入含水量较小的掺和料,要保证灰土含水量W0=16±2%。

4)成孔

①场地必须平整,高程误差小于200mm。

②钻机就位后,锤中心应对准灰点由随班技术人员认可后方可开锤。

③桩孔检查

成孔后要及时对桩孔进行检查验收。

检查的内容有:

桩径、孔深、垂直度、有无缩径、塌孔、回淤等现象。

如遇塌孔或缩径现象,则采用回填灰土复打处理。

回填复打可进行数次,若经多次回填复打无效时,可会同监理方、设计方、甲方商讨采取其它可行性方法进行处理。

4.3.4施工前,在施工现场进行成孔、夯填工艺和挤密效果试验,同时确定分层填料的厚度、夯击次数和夯实后的干容重等要求。

5)夯填

①清底夯:

灰土夯填前,应先对桩孔清底夯实,使拔锤过程中的塌落土得到充分夯实,夯击次数一般不小于6击,直到听到清脆声为止,孔内的回落厚度应小于300mm。

②孔内夯实:

填料一般为三锨四锤,夯锤落距不小于5米,顶部落距不小于3米。

③要严格按试验所确定的参数进行夯填,下料速度和锤击次数要相匹配,确保压实系数≥0.97。

④灰土拌合均匀,颜色一致,严格控制好含水量,含水量根据击实报告确定的最优含水量控制在±2%范围内。

⑤夯锤落距要经常检查,确保落距3000~5000mm之间,夯锤直径应比桩孔直径小60~120mm。

⑥随机技术人员应对夯填的每个孔进行含水量的检查,对含水量较高或较低的土拒绝使用。

⑦由专人负责填料,要做到填料均匀,避免回填速度过快,夯击次数不够。

⑧随机抽检。

⑨对不合格桩要求现场立即处理,用桩基重新成孔,重新夯填,以确保每条桩的成桩质量。

6)验收桩孔后,在填料前先用重锤进行清底夯,将孔底虚土夯实后再进行填料。

夯锤提至桩孔地面或孔内一定高度,开始向孔内投料,填料厚度要执行试验取得的施工参数,每次填料不大于1.0米,待夯实后继续向孔内投料。

现场控制方法为听到孔底发出清脆响声方可再次填料。

7)夯锤夯击填料,每遍夯击数应通过试验施工确定。

对照成孔记录,针对不同地层,参照对应的试验夯击数。

待向孔内投料后继续夯实。

重复投料夯实直至设计桩顶标高以上500mm。

8)成桩养护:

每根桩夯填完后,上铺土后轻夯,对桩头起保护作用并及时填写成孔记录和夯填记录。

9)如果孔内土层含水率过大,可往孔内灌入干粉或石灰粉以吸收水分;如果孔内土层含水率过小,应预先侵湿加固范围内土层,使之达到或接近最有含水量再进行夯打。

10)在施工挤密桩时,首先应根据工程地质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成孔顺序,以便保证成孔顺利进行和避免出现缩孔或塌孔。

在一般情况下,成孔顺序应该是先外圈、后里圈并间隔进行。

11)对应经达到设计要求的成孔,应防止其受地上水和地下水侵湿遭到破坏,并且注意立即进行回填夯实。

12)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

填料要求按照设计的配合比严格称量,在填料前搅拌要均匀。

干湿度要适度。

13)每次向孔内填充的填料的厚度、数量、落锤高度、夯击次数等,要求按照试验规定的技术参数施工,并要做到前后一致

14)每个桩孔回填用料应与计算用量基本相符。

15)夯锤采用的锤型应有利于将边缘上夯实,宜采用平头夯锤。

七、绿色施工措施

7.1、绿色施工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环境负荷,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7.2实施管理

1、项目经理李清利为《实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绿色施工应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动态管理,加强对施工策划、施工准备、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管理和监督。

3、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4、每月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7.3评价管理

1、技术负责人张戈为《评价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负责对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导则的指标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2、成立专家评估小组,对绿色施工方案、实施过程至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7.4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1、项目经理李清利为《实施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2、落实已编制的施工防尘、防毒、防辐射等职业危害的措施,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2、合理布置施工场地,保护生活及办公区不受施工活动的有害影响。

落实施工现场建立卫生急救、保健防疫制度,在安全事故和疾病疫情出现时提供及时救助。

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7.5绿色施工措施

1、环境保护措施

1)、工地现场设置环境保护宣传栏一块。

2)施工现场悬挂绿色施工宣传标语,每月更换一次。

3)从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气味和强光、强噪音的施工人员应佩戴相应防护用具,如有发现未佩戴防护用具上岗者立即责令其停止作业,并对班组进行500元经济处罚。

4)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并收集到现场封闭式垃圾站,集中运出。

设置建筑垃圾池,分为可回收建筑垃圾池、不可回收建筑垃圾池。

5)办公区、工人宿舍区设置可回收垃圾桶、不可回收垃圾桶各四组。

废旧电池、废旧墨盒在办公区设置封闭回收点。

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施工场地生活垃圾与环卫站取得联系实行袋装化,及时清运。

6)在环境保护措施中,现场噪音排放不得超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l2523-90)的规定。

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7)在环境保护措施中,土方作业阶段,采取洒水、覆盖等措施,达到作业区目测扬尘高度小于1.5m,不扩散到场区外。

回填过程中请洒水车到施工现场洒水。

8)在环境保护措施中,尽量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光污染。

夜间室外照明灯加设灯罩,透光方向集中在施工范围。

电焊作业釆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2、节材措施

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1)根据施工进度、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现场材料堆放有序。

储存环境适宜,措施得当。

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

3、节水措施

根据工程所在地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1)、在签订的劳务合同中确定用水指标,当用水量超出标准时,将对劳务队组按五倍的水价进行处罚。

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应使用现场收集的雨水。

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釆取有效的节水措施,混凝土保养覆盖薄膜减少水分的蒸发,达到节水效果。

2)、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水电工长每周五早上对水管进行排查,如有渗水及时处理。

3)、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4)、项目临时用水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用水超额部分加价收费的办法,从经济上制裁浪费现象,其他生活用水落实责任人控制水的开关,张贴节约用水的警示标志

5)、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6)、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全部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

4、节能措施

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1)、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2)、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的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3)、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4)、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截长时间运行。

5)、临时用电优先选用节能电线和节能灯具,临电线路合理设计、布置,临电设备宜采用自动控制装置。

办公区采用声控、光控等节能照明灯具。

照明设计以满足最低照度为原则,照度不应超过最低照度的20%。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措施等。

根据施工规模及现场条件等因素合理确定临时设施,如临时加工厂、现场作业棚及材料堆场、办公生活设施等的占地指标。

临时设施的占地面积应按用地指标所需的最低面积设计。

要求平面布置合理、紧凑,在满足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及文明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废弃地和死角,临时设施占地面积有效利用率大于90%。

八、质量保证措施

8.1质量保证体系

 

8.2质量保证措施

1)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开工前,由工程技术人员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