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416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docx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地震时的自我保护措施

地震是自然灾害的一种,遇到地震的时候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篇一

地震时的应急防护原则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

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学校人员如何避震

在学校中,地震时最需要的是学校领导和教师的冷静与果断。

有中长期地震预报的地区,平时要结合教学活动,向学生们讲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识。

震前要安排好学生转移、撤离的路线和场地;震后沉着地指挥学生有秩序地撤离。

在比较坚固、安全的房屋里,可以躲避在课桌下、讲台旁、教学楼内的学生可以到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房间里,决不可让学生们乱跑或跳楼。

地震时,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马口铁板、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车间工人如何避震

车间工人可以躲在车、机床及较高大设备下,不可惊慌乱跑,特殊岗位上的工人要首先关闭易燃易爆、有毒气体阀门,及时降低高温、高压管道的温度和压力,关闭运转设备大部分人员可撤离工作现场,在有安全防护的前提下,少部分人员留在现场随时监视险情,及时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地震发生时行驶的车辆应如何应急

(1)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

(2)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背朝行车方向的人,要两手护住后脑部,并抬膝护腹,紧缩身体,作好防御姿势。

楼房内人员地震时如何应急

地震一旦发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及时判别震动状况,千万不可在慌乱中跳楼,这一点极为重要。

其次,可躲避在坚实的家具下,或墙角处,亦可转移到承重墙较多、开间小的厨房、厕所去暂避一时。

因为这些地方结合力强,尤其是管道经过处理,具有较好的支撑力,抗震系数

较大。

总之,震时可根据建筑物布局和室内状况,审时度势,

寻找安全空间和通道进行躲避,减少人员伤亡。

在商店遇震时如何应急

在百货公司遇到地震时,要保持镇静。

由于人员慌乱,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难通道阻塞。

此时,应躲在近处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边(避开商品陈列橱),或朝着没有障碍的通道躲避,然后屈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

处于楼上位置,原则上向底层转移为好。

但楼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准脱险的合适时机。

服务员要组织群众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离。

震后自救

地震时如被埋压在废墟下,周围又是一片漆黑,只有极小的空间,你一定不要惊慌,要沉着,树立生存的信心,相信会有人来救你,要千方百计保护自己。

地震后,往往还有多次余震发生,处境可能继续恶化,为了免遭新的伤害,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环境。

此时,如果应急包在身旁,将会为你脱险起很大作用。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术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设法脱离险境。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

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维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地震虽然目前是人类无法避免和控制的,但只要掌握一些技巧,也是可以从灾难中将伤害降到最低的。

1.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请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

这是首先应顾及的是您自己与家人的人身安全。

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

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2.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

因此,

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

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

“地震!

快关火!

”,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

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

“关火!

关火!

”,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3.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4.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圭寸闭在屋子里的事例。

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平时要事先想好万一被关在屋子里,如何逃脱的方法,准备好梯子、绳索等。

5.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当大地剧烈摇晃,站立不稳的时候,人们都会有扶靠、抓住什么的心理。

身边的门柱、墙壁大多会成为扶靠的对象。

但是,这些看上去挺结实牢固的东西,实际上却是危险的。

在1987年日本宫城县海底地震时,由于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的倒塌,曾经造成过多人死伤。

务必不要靠近水泥预制板墙、门柱等躲避。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

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

此外,还应该注意自动售货机翻倒伤人。

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6.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

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就地震而言,据说地下街是比较安全的。

即便发生停电,

紧急照明电也会即刻亮起来,请镇静地采取行动。

(1)大地震的危险振动期大约只有一分钟。

强裂地震发生时,在家中的人可暂躲较坚实的家具如床、桌下面、或躲在跨度小、刚度强的小开间的室内暂避,如厨房、卫生间等处。

主震后应迅速撤离户外,撤离时要注意保护头部,可用枕头等软物将头部护住。

要注意关闭煤气,切断电源。

住在高层建筑里的人不能使用电梯,也不要跑到阳台上,尤其是不能跳楼。

(2)正在上课的学生和幼儿园的小朋友应躲在课桌和小床下。

要听从老师的安排,不要乱跑。

在影剧院或其它公共娱乐场所的人们应因地制宜躲避到椅子下,舞台下、乐池、桌子、柜台两侧,保护好头部,切不可一齐拥向出口。

(3)车上的乘客要抓住座椅或车上的牢固部件,不要急于下车。

正在运行的车辆因紧急停车,设法停在开阔处。

(4)如果正在过桥,则要紧紧抓住桥栏杆,主震后立即向靠近的岸边转移。

(5)在街道上行走的人员不要在狭窄的巷道停留,不要躲进电线、变压器、烟囱及高大建筑物附近。

(6)人还应该远离石化、化学、煤气等易燃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如遇到引起火灾或有毒气污染时,应迅速向上风方向撤离。

地震酿成的灾害包括楼宇倒塌、火灾及地震过后的瘟疫,可致大批人员伤亡。

当大地震蓦然而至,若开始时震级不高,人们应当迅速离开建筑群,分散到空旷的场地上去。

来不及离开建筑物的往往会被坍塌的房屋埋没或砸伤。

篇二

如果你是在平房内,此时发生地震,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赶紧先躲到桌子或者是凳子底下,这样即使上面有东西掉下来也不至于砸伤自己,同时,由于是平房,躲在桌子底下能够安全的保护自己,等到地震间隙的时候赶紧跑到外面空旷的地方。

如果发生地震的时候,你在楼房内部,那么这个时候千万不要想着跑出楼层,或者是到窗户边试着往外逃窜。

这个时候理智的做法是赶紧找出家中比较狭窄的地方,比如说卫生间或者是厨房,然后可以带上安全头盔,保护好自己的头部。

稳定好自己的情绪。

如果你是学生或者老师,正在教室上课发生地震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是一楼的教室那么可以迅速跑到空旷的操场,如果来不及了,地震已经很强烈了,那么赶紧躲到课桌底下,或者是跑到墙角边,捂住自己的头部,保护好自己

如果地震发生的时候你在公共场所,比如说酒吧,地铁站,咖啡厅等地方,那么这个时候如果能到空旷的地方则是最好的选择,但是一般时间都是不允许的,这个时候就要选择桌子底下,或者是比较狭窄的空间进行保护。

如果地震来的时候,你刚好在街上逛街,这个时候千万不要跑进店铺进行躲险,应该找一个空旷的地方安定下来,避免把自己暴露在广告牌或者是其他小标志性东西的下方。

如果不小心被建筑物或者是其他物体压埋,也不要心慌,尽量先保存好体力,看看能不能找到身体附近的一些食

物,或者是水源,这样能够维持好自己的生命,等待救援。

切记一定要乐观,相信救援队伍会很快来临。

篇三

地震是地球内部介质局部发生急剧的破裂,产生的震

波,从而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

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

大地振动是地震最直观、最普遍的表现。

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称为海啸。

地震是极其频繁的,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00万次。

让我们想象一次地震来袭的场景吧!

去年5月12日那天,北京有震感,传闻还有人员死伤。

其实,北京的震感顶多像个坐在超小型海盗船里面,而且还是简单模式的,怎么还会有人死伤呢?

究其原因很简单,就

是因为害怕,地一晃,心里打鼓,着急往外冲,摔了个七荤八素。

地震的破坏力很可怕,然而比地震更可怕的是,我们在地震面前的无知和惊慌失措。

让我们假设一场地震正在爆发,我们的家园就要变成废

墟,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地震给生活带来的危害降到最小?

时间:

0时0分。

情景:

地震发生了,你正在房子里,感觉到房子在晃,有点头晕,一两件小东西掉到地上。

也许你正在睡觉,一下子被晃醒了。

过了一小会,晃动加剧了,房子如同台风天里在怒海上的一夜扁舟,似乎随时都要解体。

花瓶啪地一声砸在地上,书架上的书噗噗地倒在地上,冰箱里的东西也都稀里哗啦地抛了出来。

你惊恐地开始大叫,怎么办,抓住你觉得最重要的东西往外冲?

还是找一个桌子钻进去?

地震学家说地震分三六九等,我要告诉你一种新的分法。

如果只是感到房子在晃,大物件们都安安静静的,而你能像鸭子一样摇晃着走路,那是有明显震感的4到5级地震,我管这个叫“站得住”地震。

别担心,一般的房子都能经受住这种地震。

不放心的话,去把门打开,关掉煤气,然后找个最结实的桌子下窝着。

如果你叫“不紧张”,这一系列步骤可以轻松完成。

如果是6级以上大地震,在地动山摇的时候,你站都站不住,我管这个叫做“得趴下”地震。

地震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赶紧蹲下,降低自己的重心,防止摔倒,用双臂或者柔软的东西(比如枕头)保护好头部。

如果身边有固定的东西,那么紧紧抓到它,这可以起到一个类似安全带的作用,防止在晃动中受伤。

如果没有,那就靠住墙壁,用手遮挡住头部和脖子。

而你选定的位置,一定要远离窗户、悬空物件、镜子、高大家具、家电和装有重物的橱柜,总而言之,远离那些有可能砸下或者倒下,把你压在下面的物品。

日本中越地震中,有一半的人的受伤原因是被家里的家具或者玻璃器具所伤。

钻桌子也是一个可行的举动,但是一定要确保这张桌子是很坚实的,然后抓住桌子腿,防止桌子移动。

千万不要试图离开房间,因为在房间晃动的时候,你从房间到建筑的那一小段路,就像电影古堡里充满机关的暗道一样,砸下或者抛出各种各样的古怪“暗器”,那可能是一本书,一只水杯,或者是吊灯,结果是只有少的可怜的人可以走到安全地带。

在能确保自身安全的时候,试着把门或者窗子打开一点吧,这对后面的逃生非常重要。

预防对策:

我们已经回顾了在地震刚开始时候的情景,也分享了一下心得体会。

但是这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地震之前,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去降低地震的危险。

首先,大多数的人都是第一次遇到地震。

面对强大的自然力量下引发的地质灾害,人不自觉会感到恐惧。

这种恐惧会让人做出一些傻事,比如遇到地震就直接从窗口跳出去。

在地震多发的国家,比如日本和美国的部分地区,政府和公益组织会组织一些活动,让人们亲自体验一下虚拟的地震,以降低人们的恐惧和紧张感,以便在地震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反应。

这种有意思的玩具叫做地震体验车。

时间:

0时2分

情景:

现在,大地停止了它的摇滚。

你已经度过了最恐怖的几分钟,但是最危险的阶段还没有过去。

惊恐万分的你

可以站起来,幸运的是只受到些轻伤。

房子里是一片狼藉,仿佛所有的家具家电刚开完一场疯狂的party。

电力这个时

候已经停了,如果是在夜晚,周围将一片漆黑,没有灯光,也没有声响。

你想给亲人朋友打电话求助,但是电话一直不通。

你快速地找到你所珍惜的东西,一推门,推不动,才发现在强烈地震下,门框都变形了,不那么容易打开。

于是砸开窗,从窗外爬了出去。

不幸的是,你在五楼,跳还是不跳?

人潜意识的行为都是尽快逃离,但那是不完全对的。

当地震停止的时候,只可自保的时间也已经过去。

首先

要做检查周围有没有人员受伤,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然后检查周边的环境,关键就是两点,电力和燃气。

如果嗅到燃气泄漏的味道,必须第一时间关闭燃气阀。

阪神大地震之后,导致伤亡最多的灾难并不是地震,而是地震次生灾难之一的火灾。

火灾的起因是在地震之后,日本电网立刻供电,遭遇到已经泄漏的煤气管道,然后“嘭”地冒出了火龙。

这个教训告诉我们,地震后需要照明,一定不要使用明火。

接下来,可以准备逃离的物品了:

水,食物,手电筒,

保暖衣物等等。

如果无法走出房间,可以呼救,请周围的人给你帮助。

这时候一扇已经打开缝隙的门或者窗的作用就非常大,那是给自己留下了一个逃生机会。

打电话给亲人朋友的时候,请在最短时间内说明问题,防止网络阻塞,给别人留下机会就是给自己留下机会。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是这么幸运地可以从容报平安收拾行李。

运气不好的会被埋在废墟里。

建议埋在废墟里的人先可以尽量小范围的移动,同时用手帕或者衣服掩住口鼻。

因为大举动容易带起尘土,引起不必要的呼吸障碍。

用敲打管道或者墙壁的方式来吸引营救人员的注意,如果身边有哨子,那就更好。

大喊大叫只能作为最后的求助方法,因为大喊大叫需要耗费大量的体力。

预防对策:

针对这一阶段,我们有最多的东西可以去

准备了,就像是准备一场至少三天的郊游,或者说野外生存活动。

不同在于,你需要的是一个极端精简版。

日本市场上就有这么一种地震百宝包。

这种防灾应急包不大,里面东西可以满足幸存人员的最低需求,最大限度的延长等待救援的时间。

简单的应急包

一个简单的应急包大概包括以下几个物品:

1、用于自救的棉线手套;

2、应急的食物和水,都是罐头装,方便安全地长时间保存;

3、用于照亮的蜡烛,火柴或者应急灯;

4、超薄保温雨衣一件,这种银色的雨衣可以有效防止

身体热损失,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用来盛水;

5、用来装所有应急物品的高强度尼龙袋一个。

其他可以选配的物品,还包括尼龙绳,高频哨子,防灾头巾,口罩,

水壶,药品和收音机等等。

这些都可以在淘宝上买到了。

时间:

8时0分

情景:

大地震已经过去,你成功地逃生。

虽然不时还有些余震,但是已经处乱不惊了。

和最开始的慌张不同,你必须要自己开始找事情做了。

肚子有些饿,喉咙有些渴。

食物还好解决,房间里还有储备的粮食,但是水越用越少,尤其是干净的水。

家里似乎并不安全,你应该呆在哪里?

晚上风凉,去哪

里睡觉?

亲人和朋友们会在哪里?

在哪里能找到组织?

越发达的城市,是越脆弱的地方。

高耸的建筑,随处可见的广告牌,用来装饰的灯管和玻璃和悬在空中的电线,这些在地震中都是一个个可怕的杀手。

密密麻麻的建筑物,就像是一串爆竹一样,一旦点燃引线,就是引爆了一串。

这个时候,空旷的公园,广场,学校操场和体育馆,就成为避难的绝佳选择。

你可以和其他幸存的人们一起,得到必要的帮助。

而人们的聚群便于组织管理和传递消息。

当然,

你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为受灾更严重的人们尽一份力。

预防对策:

抗灾的工作已经超出了个人的能力,需要

国家,地方和社区的共同努力。

抢救生命,保证让活下来的人继续存活,这些问题丝毫不比逃生轻松。

越充足的准备工作,越能增加生存下来的可能。

地震多发地区的经验是在城市里建立应急避难所。

应急避难所往往建立在上述所提到的空旷场地,并备有一定的相应物质,在危急时刻,可以给灾民,尤其是伤员提供救助。

地震预防基本不可能,只是应该正确应对。

二、地震自救措施:

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

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

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

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

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

1、保持镇静在地震中十分重要。

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

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

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

亡。

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

2、止血、固定砸伤和挤压伤是地震中常见的伤害。

开放性创伤,外出血应首先止血抬高患肢,同时呼救。

对开放性骨折,不应作现场复位,以防止组织再度受伤,一般用清洁纱布覆盖创面,作简单固定后再进行运转。

不同部位骨折,按不同要求进行固定。

并参照不同伤势、伤情进行分类、分

级,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3、妥善处理伤口挤压伤时,应设法尽快解除重压,遇到大面积创伤者,要保持创面清洁,用干净纱布包扎创面,怀疑有破伤风和产气杆菌感染时,应立即与医院联系,及时诊断和治疗。

对大面积创伤和严重创伤者,可口服糖盐水,预防休克发生。

4、防止火灾地震常引起许多“次灾害”,火灾是常见的一种。

在大火中应尽快脱离火灾现场,脱下燃烧的衣帽,

或用湿衣服覆盖身上,或卧地打滚,也可用水直接浇泼灭火。

切忌用双手扑打火苗,否则会引起双手烧伤。

消毒纱布或清洁布料包扎后送医院进一步处理。

5、同时要预防破伤风和气性坏疽,并且要尽早深埋尸体,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防止大灾后的大疫。

三、在学校如何避震

1、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2、不要回到教室去。

3、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

4、千万不要跳楼!

不要站在窗外!

不要到阳台上去

四、家庭避震秘笈

1、抓紧时间紧急避险。

如果感觉晃动很轻,说明震源比较远,只需躲在坚实的家具旁边就可以。

大地震从开始到振动过程结束,时间不过十几秒到几十秒,因此抓紧时间进行避震最为关键,不要耽误时间。

2、选择合适避震空间。

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

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

屋内最不利避震

的场所是:

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

3、做好自我保护。

首先要镇静,选择好躲避处后应蹲

下或坐下,脸朝下,额头枕在两臂上;或抓住桌腿等身边牢

固的物体,以免震时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而受伤;保护头

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

鼻,以防灰土、毒气。

4、震后自救。

在这种极不利的环境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

5、设法脱离险境。

如果找不到脱离险境的通道,尽量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不要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这样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

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

来。

如果受伤,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

6、维持生命。

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五、强震过后如何自救

1、地震发生后,应积极参与救助工作,可将耳朵靠墙,听听是否有幸存者声音。

2、使伤者先暴露头部,保持呼吸畅通,如有窒息,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3、一旦被埋压,要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并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加固环境。

4、地震是一瞬间发生的,任何人应先保存自己,再展开救助。

先救易,后救难;先救近,后救远。

家庭成员该如何避震,专家建议掌握三条原则:

原则一:

因地制宜,正确抉择。

是住平房还是住楼房,地震发生在白天还是晚上,房子是不是坚固,室内有没有避震空间,你所处的位置离房门远近,室外是否开阔、安全。

原则二:

行动果断、切忌犹豫。

避震能否成功,就在千钧一发之际,决不能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如住平房避震时,更要行动果断,或就近躲避,或紧急外出,切勿往返。

原则三:

伏而待定,不可疾出。

古人在《地震录》里曾记载:

“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有覆巢,可冀完卵”,意思就是说,发生地震时,不要急着跑出室外,而应抓紧求生时间寻找合适的避震场所,采取蹲下或坐下的方

式,静待地震过去,这样即使房屋倒塌,人亦可安然无恙。

六、地震时的9条须知

1、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

因此,

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从平时就养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关火的习惯吧。

为了不使火灾酿成大祸,家里人自不用说,左邻右舍之间互相帮助,厉行早期灭火是极为重要的。

地震的时候,关火的机会有三次:

第一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来临之前的小的晃动之时。

在感知小的晃动的瞬间,即刻互相招呼:

“地震!

快关火!

”,关闭正在使用的取暖炉、煤气炉等。

第二次机会:

在大的晃动停息的时候。

在发生大的晃动

时去关火,放在煤气炉、取暖炉上面的水壶等滑落下来,那是很危险的。

大的晃动停息后,再一次呼喊:

“关火!

关火!

”,并去关火。

第三次机会:

在着火之后。

即便发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钟之内,还是可以扑灭的。

为了能够迅速灭火,请将灭火器、消防水桶经常放置在离用火场所较近的地方。

2.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

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

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3、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