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357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89.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 第7课 李清照词两首 Word版含答案.docx

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四学案第二单元第7课李清照词两首Word版含答案

目标·重点

1.了解作者生平经历及其前后期词风的变化。

2.体味词作中的意象和由意象营造的意境,以及词句中凝聚的感情。

3.对两首词熟读成诵,体悟运用叠字手法的表达效果。

1.读准字音

(1)玉枕纱厨(  )  

(2)东篱(  )

(3)盈袖(  )(4)寻觅(  )

(5)戚戚(  )(6)乍暖还寒(  )

(7)堆积(  )(8)堪摘(  )

2.理解词义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薄雾浓云愁永昼:

 

②瑞脑销金兽:

 

③玉枕纱厨:

 

④东篱把酒黄昏后:

 

⑤人比黄花瘦:

 

⑥乍暖还寒时候:

 

 

⑦最难将息:

 

⑧怎敌他:

 

⑨这次第:

 

⑩怎一个愁字了得:

 

(2)一词多义

①急

②道

③销

④寻

(3)古今异义

①满地黄花堆积,憔悴a损a

a.古义:

 

今义:

 

b.古义:

 

 

今义: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古义:

 

今义:

 

(4)词类活用

乍暖还寒时候:

 

3.特殊句式

帘卷西风:

 

一、结构知全局

1.概括《醉花阴》的内容,并总结词中寄寓的情感。

答:

 

 

 

2.概括《声声慢》的内容,并总结词中寄寓的情感。

答:

 

 

 

 

 

二、细读析文本

(一)《醉花阴》

1.本词开篇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答:

 

 

 

2.词人是怎么知道“半夜”凉意透过纱厨的?

作者的凉意从何而来?

答:

 

 

 

 

 

3.元代伊士珍《琅嬛记》:

“易安以重阳《醉花阴》词函致明诚。

明诚叹赏,自愧弗逮,务欲胜之,一切谢客,忘食忘寝者三日夜,得五十阕,杂易安作以示友人陆德夫。

德夫玩之再三,曰:

‘只三句绝佳。

’明诚诘之,答曰: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正易安作也。

”请赏析“人比黄花瘦”的妙处。

答:

 

 

 

 

 

(二)《声声慢》

4.这首词在语言和写作手法方面有什么特色?

答:

 

 

 

 

 

 

5.奠定全词愁感基调的句子是什么?

这反映了李清照怎样的境况?

答:

 

 

 

 

6.“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

 

 

 

 

 

我的疑难和困惑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后人认为她的词“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须眉”,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

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2.背景剖析

(1)《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

李清照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

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

(2)《声声慢》这首词是李清照南渡后晚年的作品。

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夏五月,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

李清照夫婿赵明诚于是年三月,奔母丧南下金陵。

秋八月,李清照南下,载书十五车,前来会合。

建炎三年(1129)八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四十六岁。

金兵入侵浙东、浙西,李清照把丈夫安葬以后,追随流亡中的朝廷由建康到浙东,饱尝颠沛流离之苦。

绍兴二年(1132),清照再嫁张汝舟,遇人不淑,旋即离异。

清照无儿女,晚年孑然一身,寄人篱下。

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孀居之苦,

凝集心头,无法排遣,于是她和着血泪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声声慢》。

3.相关知识

宋代词坛两大流派之——婉约派

宋词风格流派之一。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1.两首词中“愁”的含义是否相同?

在感受作者愁绪的同时,你认为两首词中“愁”的程度有何不同?

答:

 

 

 

 

2.《声声慢》中的“黄花”和《醉花阴》中的有什么不同?

答:

 

 

结合《醉花阴》与《声声慢》,探究“酒”“风”“黄昏”“黄花”等意象的象征意义。

答:

 

 

 

 

 

 

 

 

主题:

苦难

一、文本素材

让苦难化作成功的垫脚石

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童年生活幸福。

后嫁与志同道合的赵明诚,婚姻美满。

但靖康之难后,一切都变了。

金兵南下,北宋灭亡,兵荒马乱之中,李清照与赵明诚不得不先后南渡。

南渡过程中,他们丢失了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

愤懑中,更大的打击接踵而来:

赵明诚病逝。

一切美好事物的远去使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

但她没有被艰难的岁月和多舛的命运击垮,她紧抱着对艺术的执着,用凄婉的笔触吟出了千古绝唱,成为屹立于我国文学长河中的巨匠。

二、名言积累

“苦难”之名言

1.受苦是考验,是磨炼,是咬紧牙关挖掉自己心灵上的污点。

——巴金

2.君子遇穷困,则德益进,逆益进。

——陆九渊

3.谁经历的苦难多,谁懂得的东西也就多。

——荷马

4.苦难带来阅历,阅历给人智慧。

——松下幸之助

5.苦难,对于弱者是走向死亡的坟墓,而对于强者则是生发壮志的泥土。

——卢梭

三、相关链接

“当代保尔”——张海迪

张海迪五岁的时候因患脊髓血管瘤而高位截瘫,在残酷的命运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

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后来又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共一百多万字的作品。

她身残志坚,勤奋学习,热心助人,被誉为“当代保尔”。

永远的李清照

打开宋词,我仿佛看见李清照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中盼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她衣裙飘飘,婉婉约约卓然立于那些长短句之上。

(1)

……

(1)美丽而凄冷,透过文字,我们在心头雕塑了一座历经千年而永不褪色的恒久美神。

如果李清照一直沐浴在风花雪月、暖衣美食之中,整日悠闲地吟诵着那些男欢女爱、离愁别绪的词作,那么,在恒河沙数的中国古代的文人中,也许她充其量也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词人罢了,“中国历史、文学史将会在她身边白白走过”。

然而,“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这似乎已经成了文人的宿命。

……公元1126年,李清照42岁那年的冬天,时局发生了剧烈动荡,金兵大举入侵,一举攻破了北宋的都城汴京,消息传来,举国一片惊惶。

李清照在山东青州的家也在这场战争中不能幸免,他们存于青州的书画古器也被敌寇的一把大火烧得精光,心爱的藏品焚为灰烬。

故乡已不复为昔日之故乡,明媚的家园已沦为异域,一家人开始了漂泊不定的旅程。

然而,福不双至,祸不单行。

公元1129年,丈夫赵明诚在流亡途中得急症病故。

如果说家园失去了,李清照还有丈夫的爱,正是这份爱鼓励着她,支撑着她,即使流亡,即使风餐露宿也无所顾惜。

可是现在,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她将从此永远是天涯孤旅了,等待着她的是孤苦伶仃颠沛流离,是世情险恶中伤欺侮。

更令她惶恐的是,有小人向朝廷诬陷她“颁金通敌”,欲置她于死地而后快。

为了表明心迹,当金兵一路追赶着高宗时,李清照也匆匆忙忙地携着一批古物南下,追随高宗踪迹,打算把它献给朝廷。

一路上,她自己雇船、求人、投亲靠友,其间的人情冷暖,非常人所能想象,最终她还是没能追上皇帝。

就在这一年的秋天,心力交瘁的李清照写下了确立她在中国文学史上“词宗”地位的《声声慢》。

如果说李清照前期的词也写到愁的话,那应该只是一种“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强说愁,是少女淡淡的轻愁,是少妇依依的闲愁。

这一切的愁绪,在某种程度上被美满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轻松化解了。

而《声声慢》里表现的“愁”,是词人经历了大悲大痛、大彻大悟之后的人生况味。

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愁既不是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感体验,也不是“人比黄花瘦”的情感折磨,而是李清照强烈“忧患意识”的真实流露。

这种忧患意识是与辛弃疾的“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陆游的“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热情是相通的。

是啊,山河破碎、民族危亡、丧失亲人的遭遇,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从中折射出的那种对民族、对国家、对个人际遇深沉的感伤情怀,产生了摇人心旌的艺术魅力。

(2)

(2)从此,李清照就成了愁绪的化身。

当我们穿过历史的尘烟咀嚼她的愁情时,才发现在中国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中,特立独行、登峰造极的女性也就只有她一人。

而对她的解读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花自飘零水自流”,花亦非花,水无语自流,人也早已作古。

但流不去的是李清照那衣裙飘飘、婉婉约约的美丽。

她的那些渗透着人文精神、摇曳多姿的诗词,已经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也必将使更多的现代人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值得我们用眼睛去读,用心灵去读,用人生去读。

(3)

永远的李清照。

(3)彪炳于文学史,空前绝后,真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我的总结和反思

 

 

 

 

提醒:

完成作业《自测自评》

答案精析

语言积累

1.

(1)zhěnchú 

(2)lí (3)yínɡ (4)mì (5)qī (6)zhàhuán (7)duī (8)kān

2.

(1)①漫长的白天。

②一种香料,又称龙脑;兽形的铜香炉。

③瓷枕的美称;纱帐,用木架撑起轻纱做成的帐子,夏季用以避蚊蝇。

④代赏菊之处。

⑤菊花。

⑥忽暖忽冷,气候变化无常。

⑦调养,保养。

⑧对抗,抵挡。

⑨光景,状况。

⑩概括得尽。

(2)①形容词,很快而且猛烈,急促 动词,逼迫 副词,迫切,紧急 ②动词,说 名词,道路 名词,方法 ③动词,焚烧 动词,去掉 动词,熔化 ④动词,寻找,搜求

形容词,平常 副词,随即,不久

(3)①a.古义:

枯萎,凋零。

今义:

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b.古义:

相当于“煞”。

今义:

减少;损害;损坏;用尖刻的话挖苦人;刻薄,恶毒。

②古义:

光景,状况。

今义:

次序;一个挨一个地,依次。

(4)均为形容词用作动词,变暖;变寒。

3.被动句。

品读感悟

一、

1.

2.

二、

1.“薄雾”“浓云”,意境凄凉,借景抒发孤寂的愁情。

“永昼”点出愁的长久。

“瑞脑销金兽”,看着瑞脑香在兽形的铜香炉里慢慢地烧尽。

既写出了时间的漫长,烘托出了环境的凄寂,更写出了词人的百无聊赖的愁情。

2.感觉到凉意说明作者孤寂难眠,而这正源于作者对丈夫的思念。

凉意从两方面来:

表面上,重阳秋夜,天气转冷,玉枕纱厨,难御风寒;深层上,重阳佳节,独居家中,没有家庭的温馨和亲人的陪伴,内心感觉到孤独凄凉。

3.①写出了菊花的形态,传达出秋菊的神韵。

②描写思妇因思念而面容清减的形象,写出了思念之深、之苦。

③以花喻人,花面相映,人如花,花如人,营造了婉曲优美的艺术情境。

4.语言方面:

最大的特点是成功地运用了叠字。

开篇三句七组叠字,表达出三种境界。

“寻寻觅觅”,描摹了词人的动作、神态;“冷冷清清”,演染了环境的悲凉;“凄凄惨惨戚戚”,描摹了词人内心世界的巨大伤痛。

同时,这几组叠字还造成了音律的回环往复,加强了词作的音乐性。

写作手法方面:

运用了借物抒情。

上片用“淡酒”“晚风”“雁过”,下片用“黄花”“梧桐”“细雨”,都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了词人内心的愁情,最后逼出“怎一个愁字了得”的强烈感情,突然作结,沉痛无限。

5.“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寻寻觅觅”一词通过动作的恍惚来表达李清照对往日欢笑的岁月,流亡前的太平生活,丈夫在世时的爱情的寻觅。

“冷冷清清”一词通过环境的冷清来表现李清照内心的伤痛,处境的冷清更衬托出词人心境的清冷。

“凄凄惨惨戚戚”通过心理的悲伤表现了词人沉痛、凄厉的心理感受。

6.作者正在酒后感到寒气袭人之时,最让她伤心的是又见到了飞过的鸿雁,而这南来的大雁,却是当年在北方的旧相识!

作者这时感叹:

大雁可以南来北往,而自己却滞留在南方不能北归!

它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和一种沦落异地的流浪之感。

交流释疑

1.《醉花阴》是李清照前期的作品,主要抒发自己对丈夫的思念之愁,但那只是生离之愁、暂时之愁、个人之愁,而从《声声慢》中我们看到的李清照的“愁”,不再是从前词人所常写的所谓“闲愁”,这个“愁”是由乡关之思、身世之苦、失去亲人的悲哀和理想破灭后的失望所交织而成的,是死别之愁、永恒之愁,因此,这个“愁”字表现得更加凄厉沉痛。

2.

(1)《醉花阴》里的“黄花”外型淡雅、清瘦,与词人思念丈夫而消瘦的体态相近,主要是作比较,突出词人孤独、愁苦的闺怨哀情。

(2)《声声慢》中的“黄花”,花香早已消散,败损的花瓣堆积满地;枝条上的花也是憔悴无比,实在教人无可采摘。

这里的“黄花”其实也是词人心境的反映。

它象征着遭逢家国巨变、丈夫离世、四处漂泊的词人凄愁惨淡的晚景。

此时的凄苦,比起《醉花阴》中的愁怨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及感染力。

深度研读

(1)酒

《醉花阴》中,词人是在日落黄昏时饮酒,她把酒作为倾诉相思的载体。

酒要对饮才有韵味,而她的丈夫不在身边,词人在独酌中品味相思之情,真可谓是“举杯消愁愁更愁”,表达了一位年轻贵族女子的闲愁。

《声声慢》中,词人是想借酒暖身,借酒消愁。

词人晚年生活在“愁”的世界里,承载不住国破、家亡、夫死的愁苦,每每借酒消愁。

可是酒入愁肠愁更愁,酒力和心愁相比,心愁太重了,酒消解不了词人的凄凉和愁苦。

结论:

酒是“愁”的象征。

(2)风

《醉花阴》中,西风似解人意,卷起珠帘,露出深居闺中的思妇的模样:

玉容因闲居而寂寞,腰身因思念而清瘦。

词人借西风,道出对丈夫的相思之愁。

《声声慢》中,三杯两盏的淡酒,抵挡不住晚来的急风。

这急风,不仅带来深秋的寒意,使词人在这种气候中难以将息。

也带来词人心中的寒冷:

故国沦亡敌手,此身漂泊无寄;丈夫英年早逝,只剩自己茕茕孑立;自己才高于世,却遭遇种种的政治压力;如今年将老迈,只能凭借记忆苦熬度日。

这急风,道出了词人无限痛楚的抑郁之愁。

结论:

秋风渲染愁情。

(3)黄昏

《醉花阴》中,词人百无聊赖地挨到黄昏,独自一人来到东篱边饮酒赏菊,襟袖间立刻盈满了暗香。

此时的黄昏,虽词人独处,略感寂寞,却尚存一丝对美好爱情的眷恋。

《声声慢》中,词人“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是说时光难捱,又加上梧叶纷纷,细雨霏霏,好不容易才熬到了黄昏,但又要怎样继续熬过黑夜,则又是更深的痛苦,更大的煎熬。

可见,《声声慢》中的黄昏,充满了冰冷和绝望。

结论:

黄昏是最难消磨的惆怅时刻,多表示怀乡思人。

(4)黄花

《醉花阴》中,词人以“有暗香盈袖”的黄花,象征自己的青春年华。

东篱菊花纤瘦,但珠帘内“人比黄花瘦”。

究其原因,是丈夫游宦在外而夫妻不得相聚引发的深深离愁。

思妇容易睹物思人,在该词中,她把花和人联系起来,表达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

《声声慢》中,“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词中由景入情,满地菊花盛开,而自己却憔悴瘦损。

更何况丈夫已经辞世,没人摘花送给自己,只能任由菊花枯萎在枝头。

这里既隐含着对生命将逝的悲哀,又和作者晚年孤苦飘零的处境相吻合。

结论:

黄花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