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7121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小故事.docx

小学数学小故事

小学数学故事

(每个故事都有不同的数学背景)

故事一:

动物城

   有一天,一只蝴蝶在动物城的花丛里飞来飞去,一只小蜻蜓飞过来,说:

"小蝴蝶,咱们一起玩吧。

"小蝴蝶说:

"我是蝴蝶,你是蜻蜓,怎么能在一起玩呢?

"小蜻蜓说:

"在图形王国里,我们就是一家的,另外还有许多家庭成员呢?

不信,我领你去看......"一路上,蝴蝶看到了许多美丽的景色,还看见了许多动物:

有美丽的孔雀,知了,七星瓢虫......

 小朋友们,它们美吗?

你觉得它们哪儿美呢?

相关课题 对称图形

故事二:

张三的生死

    古时候,有一位糊涂的县官,因为听信他师爷的谗言,就把无辜的张三抓了起来,在审问时,他对张三说:

"明天给你最后一次机会,到时我这里有两枚签,一枚签上写着'死'字,另一枚签上写着'生'字,你抽到哪一枚签,就判你什么。

"小朋友,如果让张三抽的话,可能会怎样呢?

"

可是,一心想害死张三的师爷却在两个签上都写了一个"死"字,小朋友,如果再让张三抽的话,结果会怎样呢?

幸亏张三的一位朋友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

第二天,县官在开堂时,让张三抽签。

张三抽了一枚签,连忙吞进肚子里。

县官只好打开另一枚签,发现上面写着"死"字,以为张三抽到的是"生"字签,就只好放了张三。

相关课题 可能性

故事三:

比大小

      有一天,"0--9"这几个可爱的数字娃娃想比一比谁最大?

谁最小?

数字娃"9"跳出来得意地说:

"我最大!

"还指着"0"说:

"尤其是你,没头没脑,表示一个物体也没有,你最小!

"数字娃"0"的脸涨得通红,伤心的哭了起来。

这时,数字娃"1"一把拉过"0"说:

"别难过,我们俩合在一起比他大。

"这时"1"和"0"并排站在一起就成了"10","9"看到了,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相关课题  10以内大小的比较

故事四:

猴王给小猴子分桃      风景秀丽的花果山上住着一群猴子,有一天猴王要给一群小猴子分桃子.猴王跟小猴说:

"我给8个桃,平均分给4只小猴,行吗?

"小猴子听后连忙摇头,嫌分得太少了,大声喊道:

"不行!

不行!

"猴王缓了口气说:

"好吧!

我给80个桃,平均分给40只小猴怎么样?

"小猴子贪婪地说:

"大王,请您高抬贵手多给点行吗?

"猴王立即拍着胸脯,慷慨地说:

"我给你们800个桃,平均分给400只小猴,这下总该满意了吧!

"小猴子笑了,猴王也笑了.谁的笑是聪明的呢?

为什么?

   

 相关课题  商不变性质

故事五:

王爷分饼    古时侯,一位王爷去山上看望习武的儿子.兄弟几个见父王来了,立刻围了上来.王爷说:

"孩子们,父王今天带来了你们最喜欢吃的大饼."说着取出一个大饼平均分成了两份,给了老大一块.嘴谗的老二说:

"父王,我想吃两块饼."于是王爷把第二块饼平均分了成四份,给了老二两块.贪心的老三说:

"父王,给我三块饼."王爷又把第三快饼平均分成了六份,给了他三块.一向老实的大哥开腔了:

"父王,老四最小,应该给他六块."老四听了非常高兴,觉得父王给他最多.同学们,你们觉得谁最多呢?

    

相关课题      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

小熊的妈妈生病了,为了能挣钱替妈妈治病,小熊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下河捕鱼,赶早市到菜场卖鱼。

一天,小熊刚摆好鱼摊,狐狸、黑狗和老狼就来了。

小熊见有顾客光临,急忙招呼:

“买鱼吗,我这鱼刚捕来的,新鲜着呢!

”狐狸边翻弄着鱼边问:

“这么新鲜的鱼,多少钱一千克?

”小熊满脸堆笑:

“便宜了,四元一千克。

”老狼摇摇头:

“我老了,牙齿不行了,我只想买点鱼身。

”小熊面露难色:

“我把鱼身卖给你,鱼头、鱼尾卖给谁呢?

”狐狸甩甩尾巴道:

“是呀,这剩下的谁也不愿意买,不过,狼大叔牙不好,也只能吃点鱼肉。

这样吧,我和黑狗牙好,咱俩一个买鱼头,一个买鱼尾,不就既帮了狼大叔,又帮了你熊老弟了吗?

”小熊一听直拍手,但仍有点迟疑:

"好倒好,可价钱怎么定?

”狐狸眼珠一转,答道:

“鱼身2元1千克,鱼头、鱼尾各1元1千克,不正好是4元1千克吗?

”小熊在地上用小棍儿画了画,然后一拍大腿:

“好,就这么办!

”四人一齐动手,不一会儿就把鱼头、鱼尾、鱼身分好了,小熊一过秤,鱼身35千克70元;鱼头15千克15元,鱼尾10千克10元。

老狼、狐狸和黑狗提着鱼,飞快地跑到林子里,把鱼头鱼身鱼尾配好,重新平分了,……

小熊在回家的路上,边走边想:

我60千克鱼按4元1千克应卖240元,可怎么现在只卖了95元……小熊怎么也理不出头绪来。

你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吗?

高斯算1+2+...+100的故事,

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老师教完加法后,因为老师想要休息,所以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题目是:

1+2+3+.....+97+98+99+100=?

老师心里正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

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

高斯告诉大家他是如何算出的:

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也就是说:

1+2+3+4+.....+96+97+98+99+100

100+99+98+97+96+.....+4+3+2+1

=101+101+101+.....+101+101+101+101

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等于<5050>

从此以后高斯小学的学习过程早已经超越了其它的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

1796年的一天,一个青年开始做导师留的数学题。

前两道题完成顺利。

只剩第三道题:

要求只用尺规,画出一个正17边形。

这位青年绞尽脑汁,但是毫无进展。

困难激起了斗志。

他终于完成了这道难题。

导师看到学生的作业惊呆了。

他激动地说:

“你知道吗?

你解开了遗留两千多年的数学难题!

原来,导师因为失误,把这道题目的纸条交给学生。

每当回忆时,这位青年总是说:

“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一道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数学难题,我可能永远也没有信心将它解出来。

这位青年就是数学王子高斯。

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呢?

有些内容学习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不仅听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这样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利用背景故事进行教学就不同了。

它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最终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背景故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下面我把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合理利用背景故事的过程中作个简单的阐述。

           

新知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事实证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如在教学小数点这个内容时,我就利用这故事来引到学生,点错的小数点学习数学不仅解题思路要正确,具体解题过程也不能出错,差之毫厘,往往失之千里.

美国一个靠养老金生活的老太太,在医院施行一次小手术后回家.两星期后,她接到医院寄来的一张帐单,款数是63440美元.她看到很大数字,不禁大惊失色,骇得心脏病猝发,倒地身亡.后来,有人向医院一核对,原来把小数点的位置放错了,实际上只需要付63.44美元.

 点错一个小数点,竟要了一条人命.正如牛顿所说:

"在数学中,最微小的误差也不能忽略.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学生都瞪着求知的眼睛想知道原因

 例如:

以前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决》时有以下一个片断:

 

师: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

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生:

七个小矮人。

师:

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再在七个小矮人手拿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师:

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生:

后一个比前一个多7。

生:

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7+7,两个7相加是14,第三个数是21,3个7相加是21。

师:

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

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我就追问是怎样想的。

师:

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

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生:

7。

师:

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

一个7是多少?

2个7呢?

“21”是几个7?

几个7相加得28?

……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

1个7是7,2个7是14……

师:

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

7的乘法口诀,

在精练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学习心态。

练习利用故事,调动情绪。

曾有人说:

中国的学生学数学就是做练习,做数学题,外国的学生学数学是参与一项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

不管说法怎样,都是为了学以致用,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那么练习就失去其本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练习融入数学故事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我在教学纳税这个内容时,利用学生身边的背景故事,:

我们班王晨同学父母开了一家家具店,每个月的营业额是42000元,如果按4%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每月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元?

练习完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互动,结合自家的情况或你了解的信息编题,让同学互相解答,这样,课堂上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各种各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背景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当然,背景故事应当合理利用,应当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表面的一种热闹,要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俏都是多余的。

 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小学数学教学故事

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

这里所说的礼物就是学生乐于接受需求的知识,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而在课堂上怎样让学生快乐地去学习呢?

有些内容学习起来确实有些难度,如果单凭教师直接讲解学生不仅听得枯燥无味,而且难以理解,这样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丧失学习数学的信心,如果在课堂上适当的利用背景故事进行教学就不同了。

它不仅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最终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利用背景故事,可以提高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

下面我把自己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合理利用背景故事的过程中作个简单的阐述。

一、新知利用故事,激发兴趣。

事实证明不愿意学习的学生到处都有,不爱听故事的学生却很少遇到,将数学知识融入故事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能引发学生的感情,如在教学百分数打折这个内容时,我就利用这样一个故事引入:

刚刚今年上五年级了,他很想买一台电脑,方便在家查找一些有关学习的资料。

爸爸听了爽快地答应了,要他先到电脑城去问问价,哪家价格合理就在哪家买。

他先来到“小精灵”电脑城,营业员告诉他:

“本店电脑一律打八折。

”刚刚在店里转了转,心里有底了。

他想比较一下哪家便宜,他又来到另一家“小蜜蜂”电脑城,热情的营业员阿姨说:

“本店一律优惠20%”。

这下,刚刚一时没了主意,不知该买哪家的,他回去把有关信息跟爸爸一说,爸爸听了笑着说:

“两家的优惠价格相同,如果是同一品牌买哪家的都一样。

刚刚听了感到很纳闷,同学们,你们说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样的引入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学生都瞪着求知的眼睛想知道原因。

二、难点利用故事,促进探索。

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有着巨大的优势,因为它图文并茂,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理解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媒体计算机的优势,把难点利用故事化简,把知识形成的全过程淋漓尽致的呈现在学生的眼前。

例如:

以前我在教学《7的乘法口决》时有以下一个片断:

屏幕动画先后出示白雪公主,七个小矮人。

师:

请看屏幕——森林里,有一位漂亮的公主,是谁呢?

她有几位好朋友,又是谁呢?

生:

七个小矮人。

师:

数一数,七个小矮人都来了吗?

随着学生数数,屏幕出示1至7,再在七个小矮人手拿气球中出现7、14、21三个数。

师:

七个小矮人他们每人手拿一只气球,你能看出气球上的数是怎样排列的吗?

生:

后一个比前一个多7。

生:

第一个数是7,第二个数是7+7,两个7相加是14,第三个数是21,3个7相加是21。

师:

接着往下写,是哪些数呢?

学生回答28、35、42、49,屏幕中出示各数,我就追问是怎样想的。

师:

我们一起把这一列数读一读。

学生读7、14、21、28、35、42、49。

师:

这些数都与几有关系呢?

生:

7。

师:

从这一列数中,我们能看出:

一个7是多少?

2个7呢?

“21”是几个7?

几个7相加得28?

……

学生回答后教师组织学生看着屏幕中的数说一说:

1个7是7,2个7是14……

师:

今天这节课如果我们学习乘法口诀,将学习——

随着学生回答完成课题板书:

7的乘法口诀,

在精练的故事情节中,没有过多的渲染,有的是一个轻松愉快,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拥有快乐的学习心态。

三、练习利用故事,调动情绪。

曾有人说:

中国的学生学数学就是做练习,做数学题,外国的学生学数学是参与一项活动,经历一个过程,获得一种体验。

不管说法怎样,都是为了学以致用,练习是数学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如果教师只是机械的让学生做题目,那么练习就失去其本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如果将练习融入数学故事中,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兴趣,而且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如我在教学纳税这个内容时,利用学生身边的背景故事,:

我们班王晨同学父母开了一家家具店,每个月的营业额是42000元,如果按4%的税率缴纳营业税,每月应缴纳营业税多少元?

练习完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互动,结合自家的情况或你了解的信息编题,让同学互相解答,这样,课堂上同学们个个情绪高涨,各种各样的问题迎刃而解。

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背景故事,创设情境,不仅能调节学生的精神状态,寓教于乐,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教师也能更好地关注孩子们的生活,关心儿童的健康发展。

当然,背景故事应当合理利用,应当找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而不是表面的一种热闹,要真正做到为教学服务,不能为教学服务,一切花俏都是多余的。

《新课程标准》中提出:

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知识经验的获得,个性特点的发展和教学能力的形成,都来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而参与程度却与学生对数学学习是否感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当前,学生对枯燥无味的数学一般都缺乏兴趣,对数学学习难以形成愉悦的体验。

那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积极地动口、动手、动脑,配合教师的教学呢?

就成了数学老师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究和实践,我发现,在教学中巧妙地使用教学资源,能树立学生的创造意向,激发学生创造的欲望和创造才干的发挥,使学生心理实现“想学要学”的质的飞跃,使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