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8020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docx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三年级数学《秒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秒的认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能在活动中发挥想象力和观察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估一估,算一算等,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

 

3、通过体验,初步建立1分、1秒的时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分分秒秒。

 

重点:

感受1分、1秒的时间概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去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得发射了“天宫一号”。

让我们再一次回顾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请看。

让我们一起倒计时。

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我们没有用时或者分作单位,知道用的是什么单位吗?

(秒)

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秒的认识。

板书:

秒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1、认识1秒,并体验1秒的价值,渗透珍惜时间教育。

 

这些钟表能计量用秒作单位的时间。

 

钟面上表示秒的是什么针呢?

秒针是什么样子的?

 

对,钟面上有形影不离的三兄弟,这根最长,最细,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

(课件秒针闪烁三下) 

(1)认识1秒。

 

注意看,你知道秒针走一小格是多少时间?

大家同意吗?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秒针走1小格是一秒。

(课件) 

钟面上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

1秒的时间到底有多长呢?

让我们仔细地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声音。

师:

嗒 嗒 嗒(课件演示) 

谁来学一学它的声音?

(秒针走动) 

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刚才,我们听到“答”的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一秒。

1秒钟我们能做什么?

(和你同桌讨论讨论)谁来说?

(5个) 

(2)体验1秒的价值。

 

1秒钟的时间很短很短,短到我们只能点一下头,拍一下手,做一个小动作,我们确实做不了什么。

关水龙头这个动作只要1秒钟,如果我们能利用这1秒钟,就能为地球创造更多价值。

  

同学们都在为1秒钟惊叹。

此时此刻,你还想说什么?

 

2、认识并体验几秒。

 

(1)认识几秒。

 

过渡:

同学们说得多好啊。

时间的脚步总是不停歇,若稍不注意,就悄悄地流逝。

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秒,只要1秒、1秒地累积起来的,就有了5秒,10秒,20秒。

你想认识更多的秒数吗?

 

仔细看,(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1)这一次秒针走了几秒?

 5秒。

 你是怎么看得?

 

秒针走一大格就是5秒。

秒针走一大格就是5小格是5秒。

 接着看。

(从数字12走到数字3呢?

) 你知道秒针又走了多少秒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再看,(从数字12走到数字8)这一次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呢?

你怎么这么快就知道?

 

你真聪明,这个办法真快。

大家都学会了吗?

那我们再看一道题,秒针从数字3走到数字6再多3小格经过的时间又是多少呢?

大家同意吗?

你是怎么想的?

你们也是这样想得吗?

 

(2)体验几秒。

 

活动一:

看着钟面数10秒。

 

过渡:

你们太聪明了,真是难不倒大家。

王老师要加大难度了。

平时,你是怎样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

(看钟面)让我们看着钟面,用你喜欢的方法,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轻轻得数10秒。

 

数得真好,你是用什么办法数的?

 

看来大家都是跟着秒针走动的节奏打着拍子数的。

 谁能按照秒针走动的节奏再来数一数?

(生) 

小结:

数得真好,和秒针走动的节奏一样。

 

活动二:

不看钟面数10秒。

 

这还不算难,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开始呢!

如果不看钟面,你还能数得准吗?

老师请你当一回小闹钟,好吗?

好。

当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就闭上眼睛默数,什么是默数?

默数就是在心里数,不让别人听见。

如果你认为10秒钟时间到了,就举起手睁开眼睛看一下钟面,看一看是不是10秒。

能行吗?

开始。

(课件:

10秒闹铃) 

有的同学虽然是第一次当小闹钟,但是闹得可真准。

谁来说,有什么好办法?

 大家想得办法真好,是怎么数的呢,谁能数来听听?

 数的不快也不慢,和谁走动的节奏一样?

 

为60秒等于1分钟,是不是这样呢?

)有的人认为1分钟,有的人认为60秒,有的人认为60秒等于1分钟,到底是多少呢?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来观察,秒针走一圈,分针有什么变化?

思考,秒和分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件演示)现在分针和秒针都指着几?

(12)接着看。

 

先把你观察和思考的结论和你的同桌交流交流。

(请三个汇报) 

你观察的仔细,表达得清楚,声音也响亮。

谁也来说说?

 你们和他们观察讨论的结果相同吗?

 

小结并板书:

我们观察的结果是秒针走一圈,同时,分针走一小格。

分针走小格是1分钟。

秒针走一圈所经过的时间是多少秒。

他们经过的时间一样长吗?

 

所以1分=60秒 把我们观察讨论的结果自己再说一说。

 

(2)体验1分钟,建立1分钟时间观念。

 

过渡:

我们知道了60秒就是一分钟。

 那1分钟究竟有多长呢,让我们一起来体验体验。

 

(a)学生做题体验1分钟  

一二组:

从1开始按顺序写数。

三四组:

写古诗《春晓》。

当老师喊“开始”的时候,你们才能写。

(课件1分钟)(课件) 

三、拓展延伸。

 

过渡: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秒,知道钟表可以计时。

你知道古代的人们是用什么方法来计时的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 

传说早在四千五百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一种滴水的器具来计时,名叫“刻漏”。

 

这叫“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太阳的影子测得时刻的又一种计时仪器。

日晷的计时精度能准确到刻(15分钟)。

 

如果你还想了解古代有哪些计时工具,可以课后去查找资料,然后再来告诉大家。

 

四、总结全课。

 

今天你学得开心吗?

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

还有什么收获呢?

今天我们珍惜了一节课40分钟,学到了本领。

愿我们都能做时间的主人,珍惜分分秒秒。

让我们永远记住古人的教诲: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两位数加两位数》教案

安溪县第二十小学林素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能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整理、分析数据,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1、正确地进行两位数加法的口算。

 

2、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环节:

一、新课导入 

1、先说说下面数的组成,再分一分,填一填。

 

      39     31     23   32  

2、用两位数加、减整十或一位数。

 

35 + 30 =    48 + 30 =   53 + 40 =       64 + 5 =    79 + 4 =  66 + 8 =

二、探究新知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口算方法。

 

(1)观察教材第9页的主题图,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消息?

 

(2)出示问题:

一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提问: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4)这个算是如何计算?

师:

我们学习过两位数加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通过观察我们知道35+34中的两个加数没有一个是整十数或一位数,但是我们是否可以把它们转化成我们学习过的加法然后进行计算呢?

如果可以怎么计算?

 

 师:

除了这种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

(用竖式计算、验算) 2、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口算方法。

 

(1)出示问题:

二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列式计算:

39 + 44 

(3)学生尝试计算39 + 44,并说说算法。

 

经学生自由讨论,大致有以下几种方法。

 

A、39 + 40 = 79    79 + 4 = 83 

B、30 + 44 = 74    74 + 9 = 83 

C、30 + 40 = 70 9+4 =13 70 + 13 = 83 

3、比较算式,发现规律。

 

师:

对比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 相同点:

都是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同点:

前者个位数相加不进位,后者个位数相加进位。

 三、知识应用 

1、做一做 

请你利用主题图中的信息完成下面的题目,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三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2)四年级一共要买多少张车票?

 

(3)你能提出其他问题并解答吗?

 

2、先说一说,在计算    

3、填一填 

4、解决问题:

小明和爸爸要去海洋馆参观,成人票36元一张,儿童票18元一张,小明和爸爸一共要花多少钱?

组织学生分组练习,并在小组内互检。

 

四、课堂小结 

1、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我们要利用这个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计算。

 

2、你还有哪些疑问的地方?

 

五、作业布置

 

《千米的认识》教案

安溪县第二十小学林素爱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板书:

米、分米、厘米、毫米)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厘米。

再填空。

  

2、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旗杆的高度。

  

(3)测量课桌的高度。

  

(4)测量硬币的厚度。

  

思考;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

  

师:

如果要测量三元到丰都的路程,我们可以选用哪个长度单位来测量呢?

  3、揭示课题:

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三元到丰都的距离比较远,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

(边说边板书)  二、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千米”,如:

  

(1)出示四张画片,学生观察讨论,说标记的意思。

(书上4页四幅图)  

A图一:

汽车时速表  

B图2:

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30千米。

  

C图3;公路上的里程碑。

  

(2)师:

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过“千米”?

(让生答)  

(3)小结:

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千米又叫做公里,可以用“km”表示。

(板书:

(公里km))  

三、联系生活,初步建立“千米”观念:

  

1千米有多长呢?

昨天老师带领大家走了100米的路程,(课件出示食堂到周转房口)想一想,1000米要走多少个100米?

(10个)对,就是像我们昨天那样走10次,5个来回。

  

10个100米是1000米,1000米就是1千米。

我们可以写成 1千米=1000米全班齐读一次。

(指导学生朗读:

用不同的停顿来区分)  

追问:

2千米=()米(让学生说想法,如:

2千米里有2个1千米,就是2000米)  

4千米=()米3000米=()千米  9千米=()米6000米=()千米  

四、再次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1千米到底有多长?

  

出示新庄小学操场:

这是新庄小学的操场,一圈是400米,沿着它跑两圈半是是多少?

  

让学生尝试算一算两圈半是多少米?

然后展示交流。

最后教师总结。

  400×2=800(米)800+200=1000(米)  

1000米=1千米1千米也叫1公里1千米(公里)=1000米

学生齐读  

想一想:

从校门口大约到什么地方是1千米?

  

你家到学校大约有几千米?

  

五、做一做  再次体验1千米的长度?

  

(1)三元中学操场:

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三元中学,你知道沿着它跑道走一圈时多少米吗?

老师做了实地测量,是200米,那走几圈是1千米?

(指名回答:

5圈)  

(2)星期天,杨老师进行了一次实地测量,从我们校门口出发一直医院背后,大约是1千米。

  

(3)从校门口到向家坝铺的水泥路大约是1千米。

  

现在你脑子里有1千米长度的概念了吗?

闭上眼睛,想象1千米的长度。

  

(4)你能从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六、实际运用  

小帅在早锻炼,跑一圈200米,跑5圈是多少千米?

  

学生练习后,再展示交流。

  

200×5=1000(米)1000米=1千米  

七、拓展训练  

改一改:

  (课件出示)小明的日记  

2009年12月5日星期六今天早晨7点钟,我从2厘米的床上起来。

用了3小时很快刷了牙、洗了脸,然后喝了一杯牛奶和吃了一根长约20分米的油条。

然后和爸爸妈妈走了200千米来到公共汽车站,一看手表,哇!

才走了3分钟。

路上碰到体重50克的小胖子丁丁,丁丁问:

“小明,上哪儿去?

”我说:

“去广场放风筝。

”丁丁说:

“广场离这里很近,才1米呀!

 

《倍的初步认识》教案

安溪县第二十小学林素爱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圈一圈、画一画的方式,使学生建立“倍”的概念,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含义。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几何直观。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分析及语言表达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操作,初步理解“倍”的含义。

教学难点:

建立“倍”的概念。

教学过程:

一、引出“倍”,揭示课题

师:

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小兔子最爱吃什么吗?

请看,小兔子们看到这些各种各样的萝卜,特别的开心。

谁来找找关于萝卜的数学信息?

(板书:

胡萝卜2根,红萝卜6根,白萝卜10根)

师:

看,黑板上有这么多关于萝卜的信息,请你比一比各种萝卜的数量,你会有什么发现?

二、在圈画中形成对倍的初步认识

1、①说出是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份

师:

如果我们把2根胡萝卜,看作1份的话,也就是几个2?

那么,红萝卜有这样的几份呢?

请你上来圈一圈。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师:

你能圈一圈,让大家看得更清楚些吗?

 

②说出红萝卜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

小朋友们看,像这样,胡萝卜有2根,我们把它看做1份,也就是1个2,红萝卜有这样的3份,也就是3个2,3个2也可以说成2的3倍(板书)。

那我们就说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

谁愿意尝试一下完整地说一说。

还有谁也会说?

你也想说一说?

2、师:

小朋友们,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知道了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

那么你能找到白萝卜和胡萝卜的倍数关系么?

师:

我请1位小朋友上来摆一摆,圈一圈。

请你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

谁能再来说一说。

师:

有没有小朋友不圈就知道他们的倍数关系?

3、师:

请看。

白萝卜有6个2根,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6)倍;

          红花有8朵,黄花有2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4倍;

          苹果有2个,香蕉有16个,(香蕉)的数量是(苹果)的(8)倍。

师:

你有什么发现?

师:

你还会举例吗?

看来我们的身边还存在着很多倍数关系,下课以后你可以慢慢观察。

三、在比较中充实对倍的认识,掌握倍的内涵

1、师:

小朋友们请看,现在兔妈妈又找来了1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3倍吗?

   师:

红萝卜为什么是3根3根的圈?

把谁看做1份?

那我们圈红萝卜的时候能不能随意的圈?

应该怎么圈?

有这样的几份?

那么红萝卜的根数就是胡萝卜的几倍?

师:

都是红萝卜和胡萝卜在比较,为什么一下是2倍,一下又是3倍呢?

2、数学书P50页第1题。

①红、蓝圆片

师:

请看,谁是谁的几倍?

那么乱你也能看出的3倍呀?

②红、蓝、绿圆片

师:

看,老师又增加了一种颜色,说说看,你还发现了哪些倍数关系?

3、3根与10根的倍数关系

①摆一摆

师:

请看,白萝卜的根数还是胡萝卜的5倍吗?

(胡萝卜3根,白萝卜10

根)不着急,等会儿请你们用小棒代替萝卜来摆一摆。

现在先听我指令:

有几根胡萝卜?

请你拿出3根小棒摆在第一行;有几根白萝卜?

再拿出10根小棒摆在第二行。

请你移动小棒,看看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小棒的几倍?

请生上台摆。

(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小棒的3倍还多1根)

②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要摆)

师:

你有什么办法,改变第二行小棒的数量,让他们成倍数关系?

(减少1根或增加2根)你还可以利用手上的其他小棒想想办法吗?

师:

以此类推,要成倍数关系,每次增加几根?

再增加1个3根是几倍?

再加1个3根?

那我可以把小棒不断减少吗?

剩下1倍,请你说说谁是谁的1倍。

(1个3也可以说成3的1倍)

③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可以不摆)

师:

那如果第二行小棒的数量不变,你能改变第一行小棒的数量,使他们成倍数关系吗?

(第一行:

1根、2根、5根、10根)

师: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了不起,同一道题,想出了多种方法解决,掌声送给自己。

四、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1、摆一摆

师: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亲自摆一个倍数关系?

要求:

用小棒摆一摆,表示第二行小棒的数量是第一行的4倍。

(展示学生作品,尤其发现摆错的)

师:

为什么我们摆的方法不一样,用的小棒根数也不一样,可是都能表示第二行的小棒是第一行的4倍呢?

(把第一行看做1份,只要第二行有像第一行那样的4份,我们就可以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

五、总结

师:

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倍的初步认识

胡萝卜:

                                           1个2

红萝卜:

         3个2

     的根数是    的3倍。

白萝卜:

           5个2

   

    的根数是     的5倍。

 

《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教案

安溪县第二十小学林素爱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一位数乘多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通过加大做题的难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验算的好习惯,以及认真书写的好习惯,来提高学生的一次正确率。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准确地进行连续进位的一位数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

某一位上的乘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是一位数乘法计算中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2.笔算。

请三位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动笔练习。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      

(二)、教师谈话:

前几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位数乘二、三位数的乘法,这节课我们要在此基础上学习难度更大一些的笔算乘法。

(三)、指导探索、学习新知:

1.出示例4

2.学生看图读题:

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每个区有634个座位.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3.探索算法。

怎样可以知道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由学生来回答。

教师板书:

634×8=

4.师:

这道题同学们自已动笔试着做一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会一下与前一节课讲的有什么不同,你在做题时遇到什么困难了,一会可以互相交流。

学生试做,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独立的试算,让学生自己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

为他们提供了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空间,学生以探索着者的身份获取知识,学得积极主动,有效地锻炼、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5.汇报自学情况:

学生1:

我发现今天做的竖式题是连续进位的,每乘一位都需要向前进位。

而昨天的题不是连续进位。

师:

你说的真对,你找到了今天的题与昨天的题的不同点,这个不同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地方。

老师板书课题:

连续进位乘法。

学生2:

我在做题中遇到的困难是:

每乘一位都向前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上进上来的数,一共用了3次乘法和2次加法,等于做了5道口算题,特别复杂。

师:

你观察得真仔细,别看一道小小的一位数乘法,这里面包含的步骤可多啦,更需要你们用耐心和细心去算。

(设计意图:

加深学生对算法的理解和认识,使学生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归纳算法,全班交流:

每计算一步,都看看有没有进位,进的是几,把进上去的数记在相应位置的横线上。

算前一位的积时,要想想有没有漏加后面进上来的数。

算完以后,再检查一两遍。

老师板书竖式:

634

×238

----------------

5072

师:

进位数字一定要写,还要写清楚(用红笔描一描)

6.师:

那同学们说一说与昨天学的例题有什么相同?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生1:

我觉得不论数字多大,数字多高,计算法则是一样的。

生2补充:

都是从个位乘起,并且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进几。

7.巩固练习,反馈调节:

老师在订正时要强调竖式书写时要把字写清楚,进位数字一定要写对位置,向十位进几要写在十位上,向百位进几,要写在百位上。

(四)多层次练习,提高能力

1.对比练习  

教师提出要求

(1)

(2)(3)组做第

(1)组题,

(2)(4)(6)组同学做第

(2)组题。

学生做完后讨论两组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

2组题都是连续进位的。

不同点:

两组题中第1小题是一般的连续进位乘法,而第二小题则是乘得的积加上进来的数又要进位的乘法。

2.改错练习。

智慧岛上有两棵小树生病了,请你诊断一下它得了什么病,并把它们的病治好。

      

学生改错,教师巡视。

3.在○内填上“>”“<”或“=”

  ○402    ○1325

○600    ○1122

4.指导学生完成第79页“做一做”。

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

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

指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分析、列式解答。

再指名汇报解答过程。

(设计意图:

练习设计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轻轻松松做数学。

(五)课堂小结

师: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生1:

今天我学会了连续进位的笔算乘法。

生2:

乘的方法与前面学的一样,每乘一步都要进位,每乘一位都要加进来的数,比较复杂。

生3:

今天虽然做的是笔算,可我觉得每一步都用到了口算,今后我要加强练习口算,提高计算能力。

(六)作业设计

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相应的作业。

 

《数字编码》教案

安溪县第二十小学林素爱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数字编码的作用,探索发现数字编码的规律,掌握数字编码的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编码的能力,在探索编码方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奇妙数字带来的趣味性,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探索数字编码的编排方法,体会数字编码的优越性。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一些数字编码,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俗话说:

“处处留心皆学问。

”在我们身边到处都有数学知识存在。

如:

0到9这十个数字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顺序排列起来,就会千变万化,传递着各种不同的信息。

有兴趣了解其中的奥妙吗?

课件出示:

 

110      114     119     120      12315   这些都是由数字组成的号码,看到这些号码,你想到什么?

像这样的数字和字母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起来,表达一定的信息,我们把叫做编码。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字编码的问题。

(板书课题:

数字编码) 

二、 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1、邮政编码的意义 

师:

同学们寄过信吗?

这封信是寄给哪里的?

 生:

重庆巴南区渔洞镇的 

师:

你们知道左上角和右下角的数字在信封中叫什么吗?

 

生:

邮政编码 

师:

那你们了解邮政编码每个位置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

 

生:

40表示重庆市;13表示巴南区;20表示渔洞镇; 

师:

是不是你们说的这样呢?

我们来听听专家是怎么说的。

 

课件出示:

    邮政编码由六位数字组成 

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直辖市、自治区),第三位数字表示邮区,第四位数字表示县,最后两位数字表示乡镇投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