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6685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94.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水务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6年9月

目录

一、行业监管3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3

(1)行业主管部门3

(2)自律性组织3

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3

二、行业发展概况5

1、供水行业发展概况5

2、环境水处理行业发展概况7

3、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概况7

三、行业发展趋势9

1、市场化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9

2、水务行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10

3、水务行业的信息化11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2

1、有利因素12

(1)国家政策的支持12

(2)水价改革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13

2、不利因素13

(1)跨地区开拓市场的限制13

(2)融资渠道的限制14

五、行业竞争状况14

1、净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15

2、台州中昌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15

3、浙江金剑环保有限公司15

一、行业监管

1、行业主管部门及监管体制

(1)行业主管部门

目前,我国水务行业涉及的主要监管部门包括:

中央及地方发改委、中央及地方财政部门、中央及地方环保部门、中央及地方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门、中央及地方水利部门、地方物价局、地方市政管理部门、地方卫生局、地方质监局、地方安全监督机构等。

(2)自律性组织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是由各城镇供水、排水、节水企事业单位,地方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相关科研、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及城镇供水排水设备材料生产等企事业单位和从事城镇供水、排水、节水工作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等组成,是全国性、行业性、非营利性的社团组织,接受建设部、民政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目前,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业务范围涉及到城镇供水、排水(包括污水处理和污水再生利用)及城镇节水等,在行业自律、监管、服务和交流等方面发挥积极地促进作用。

2、行业主要政策法规

为规范国家水务市场的持续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水务行业的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涉及资质管理、项目建设标准、产品和服务质量、价格管理等诸多方面。

有关水务行业的政策法规如下:

二、行业发展概况

1、供水行业发展概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供水能力不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制约作用逐渐显现出来。

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供水问题,将供水设施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并对水务行业进行产业化和市场化改革,极大促进了供水行业的发展,使我国城市供水能力快速增加,满足了我国城市自来水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2002年以来,我国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稳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市供水综合生产能力为28,673.33万立方米/日,年复合增长率为1.66%;我国城市全年供水总量为546.66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1.33%;我国城市供水管道长度为67.67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为6.65%。

随着供水管网的不断建设,我国供水服务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4年末我国城市用水普及率为97.64%。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逐步推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预计我国城市供水行业总体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这将推动我国供水行业的持续发展。

2、环境水处理行业发展概况

环境水处理行业是近年兴起的新行业,已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环境水处理行业主要包括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等方面。

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人们生态环保意识逐渐增强,涉及水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建设内容的项目逐渐增多,环境水处理从注重景观效应向生态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转变。

目前,我国很多河流、湖泊和湿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根据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对江河源头及378个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江河湖库实施严格保护;实施重要江河湖库入河排污口整治工程,完成重要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实施重点湖泊水污染综合治理和长江中下游、珠三角等河湖内源治理,推进七大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

同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指出,加强长江中下游、黄河沿线及贵州草海等自然湿地保护,对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的湿地进行综合治理,开展湿地可持续利用示范。

因此,环境水处理行业未来的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3、污水处理行业发展概况

与供水行业相比,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现阶段的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随着国家日益重视污水问题的严重性,政府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政策以支持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我国污水处理能力得到快速提高,但与城市供水能力尚不匹配,城市污水处理率仍较低,我国仍需大力发展污水处理行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我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自2002年末的6,155.00万立方米增至2014年末的15,123.50万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为7.78%;截至2014年末,我国城市污水排放量为716.20亿吨,年复合增长率为4.15%;我国拥有城市排水管道51.12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为9.45%。

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经过多轮修改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了水污染治理的路线图,要求到2020年,城市污水处理率3需达到95%左右。

三、行业发展趋势

1、市场化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我国水务行业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实行了市场开放,允许社会资本参与给排水设施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推行运营主体和产权多元化的市场化改革。

通过改革,对于加强城市给排水设施的建设,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由两大动机推动,一是吸引资金,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务行业发展所需的巨大资金投入仅靠政府力量难以满足;二是提高水务企业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实现水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截至目前,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的重点主要停留在吸引资金方面。

但引资不是唯一目标,只是改革的过程和手段,是阶段性目标,最终目的是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提高效率。

因此,我国仍需深化水务行业市场化改革,逐步建立和完善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行管理市场化、政府监管规范化的运营机制,并充分发挥市场在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方面的先导作用以及企业在投资、建设和运营中的主体作用。

2、水务行业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我国水务行业的制度改革经历了由国有独资到多元投资主体共同建设的过程。

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联合颁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首次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供排水领域;同年,建设部颁布的《关于加快市政公用行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中指出“鼓励社会资金、外国资本采取独资、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参与供水、污水处理等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形成多元化的投资结构。

产权制度的改革吸引了外国资本和民营资本的涌入,其明显加大了向水务市场涉足的步伐和力度,推动了投资主体由国有独资向多元投资主体的转变。

目前,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法国苏伊士环境集团、英国泰晤士水务公司和德国柏林水务公司等全球水务巨头均拥有在华投资项目,已凭借其强大的资本实力在中国水务市场进行了投资布局;同时,国内水务企业也开始进行改制,通过证券市场等渠道募集社会公众资金,例如武汉控股、首创股份、创业环保等,增强了资本实力,并不断扩大了业务规模。

3、水务行业的信息化

住建部在《建设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研究推广应用信息化关键技术,推进GIS、GPS和RS集成应用技术的研究开发,提高包括水务行业在内的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和服务的信息化水平。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行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

通过运用远程控制、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等信息技术,水务企业不仅能够在线远程监控管网流量、压力与进出水水质,而且可以监控生产运行的参数,使企业在遇到异常时可以做出更为及时有效的应对。

这些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水务行业的经营管理进入了系统化、标准化的发展轨道,较为显著地提高了行业效率。

四、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的支持

水务行业是与城市发展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产业,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国家发改委等在历次的文件中,多次强调了水务行业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从当前的政策环境来看,国家的政策支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2011年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指出:

积极推进水价改革。

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兼顾效率和公平,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和服务业用水要逐步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水价差价。

合理调整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稳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

②为了加强对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的管理,保障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防治城镇水污染等,国务院于2013年10月颁布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明确指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安排管网、泵站、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泥处理处置等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

同时,要求城镇新区的开发和建设,应当优先安排排水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③2015年4月,国务院颁布了《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要求加快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加强配套管网的建设;同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引导社会资本的投入。

这些产业政策的推出及落实,极大地促进了行业的发展。

(2)水价改革有利于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水价偏低是我国水务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价格杠杆在水资源配置、水需求调节和水污染防治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促进节约用水、提高用水效率、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循环利用,我国必须对水价进行改革。

虽然我国水价在过去几年内已经陆续进行了调整,但无论从我国水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保证水务企业获得合理利润的定价机制来看,还是与国际水平进行比较,我国目前水价仍具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在行业市场化发展进程中,水价的制定和调整机制也在逐步摆脱“福利水价”模式,水价改革朝着建立“反映水资源价值、环境成本和生产服务全成本”定价机制方向推进。

随着水价改革的逐步深入,行业内水务企业的经营效益将进一步改善,有利于促进我国水务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不利因素

(1)跨地区开拓市场的限制

长期以来,我国水务企业主要由各城市政府直接建设、经营与管理,同时由于行业本身的自然地域性,使得水务企业的业务受到地域限制,跨地区开拓市场存在一定难度,制约了我国水务行业的市场化程度和发展速度。

(2)融资渠道的限制

水务行业的特点决定了项目投资规模大、建设与回收周期长,同时行业公共服务的特性又决定了其较难实现资本的短期高收益要求。

目前,大多数项目建设投资仍以银行借款、自有资金作为主要的融资渠道,与行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长期、稳定的融资工具仍然较为缺乏。

五、行业竞争状况

我国水务行业长期以来呈现地方垄断性、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化不足、区域分散等特点。

随着市政公用事业的逐步放开,我国水务行业正经历由政府高度垄断到逐渐开放的市场化改革、发展阶段。

近年来,我国水务行业处于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相关产业政策已允许多元资本跨地区、跨行业参与公用事业的经营。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政策制约及行业自然垄断的特征,我国水务行业的集中度仍然偏低。

目前,行业竞争主体主要为传统水务公司和民营资本投资主体。

传统水务公司在市场化发展的趋势下,积极进行产权结构改制,完善产业链,采取积极的扩张战略,以实现从地方性水务运营商向全国性综合水务服务商的转变。

民营资本投资主体是近年来水务行业竞争的新生力量,其资金实力较为雄厚,主要通过与各地水务企业合资或建设-运营-移交等方式向水务产业渗透,专注于水务投资和运营管理。

与此相关的行业竞争则主要表现为对国内水务市场的争夺,水务企业不仅要参与地区内的市场竞争,还可能要参与跨地区的市场竞争。

1、净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总部位于浙江玉环,创办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