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6538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01.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Word版缺答案.docx

安徽省芜湖市四校联考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Word版缺答案

芜湖市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一年级四校联考

生物试题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命题学校:

无为中学芜湖县一中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共60分,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对于同一棵玉米来说,下列细胞中,其细胞膜的成分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最多的是(  )

A.导管B.根成熟区细胞

C.茎表皮细胞D.叶表皮细胞

2.某学生完成了下面的实验:

他用碘液检验一块干面包,面包变成了深蓝色。

然后他嚼碎了另一块干面包,并用本尼地溶液(一种用来检验麦芽糖的试剂)检验之,嚼碎的面包变成了红色(麦芽糖与试剂反应的颜色),因此,他做出结论,认为当面包被嚼碎时淀粉变成了麦芽糖。

这位学生的实验设计的错误在于

A.未对嚼碎的面包做淀粉检验B.未对唾液做淀粉检验

C.未对干面包做麦芽糖的检验D.未考虑面包的制作时间

3.如图表示不同化学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若①是某种大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则①是氨基酸

B.若②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则②是糖类

C.若②是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则②一定是脂肪

D.若③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大分子物质,则③一定是核酸

4.已知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2,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①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②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③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④若去掉该多肽中的甲硫氨酸,O原子数目减少1个.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5.生长抑素(SS)是一种含14个氨基酸的环状多肽,由下丘脑合成释放,构成SS的基本单位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m。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核糖体上合成1分子SS可产生13分子H20

B.1分子SS的相对分子质量可以表示为14m-252

C.SS分泌到胞外需要经过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

D.SS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6、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膜的功能与其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目有关

B.在细胞中,RNA与DNA都可以作遗传物质,都可储存遗传信息

C.DNA分子的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D.VD能促进Ca2+的吸收

7.如图所示为几种生物或生物器官的含水量比较,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大麦种子和花生种子含水量低,是因为它们所含亲水性物质较少

B.代谢旺盛的组织、器官含水量较高

C.生物的含水量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D.不同生物含水量不同,与其生存环境有关

8.向四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溶液,甲试管:

豆浆;乙试管:

氨基酸溶液;丙试管:

牛奶和蛋白酶;丁试管:

蛋清。

上述四支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A.甲、乙B.甲、乙、丁

C.甲、乙、丙D.甲、丙、丁

9.大麦种子吸水萌发时,淀粉大量水解,新的蛋白质和RNA分别在吸水后15~20min和12h开始合成。

水解淀粉的淀粉酶一部分来自种子中原有酶的活化,还有一部分来自新合成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萌发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高于干燥种子

B.淀粉酶水解淀粉的产物经斐林试剂检测后不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C.有些酶和RNA可以在干种子中长期保存

D.大麦种子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蛋白质

10.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科学家阿格雷与另一位科学家发现了细胞膜上专门供水分子进出的通道(如图),要想证实细胞膜上的水通道是否是蛋白质,一般情况下,最好用哪种同位素进行标记(  )

A.15NB.35SC.32PD.18O

11.人体白细胞能吞噬细菌、细胞碎片和衰老的细胞,在白细胞中与这些物质消化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是(  )

A.溶酶体B.核糖体C.液泡D.中心体

12.据英国《皇家学会学报》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杀死乳白蚁的真菌入侵。

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台湾乳白蚁、念珠藻和青霉菌三种生物都含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所含有的DNA都是裸露的

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消耗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

D.台湾乳白蚁、肺炎支原体和硝化细菌都含有生产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

13.叶绿体和线粒体是真核细胞中重要的细胞结构,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二者均为具双层膜的细胞器,均含有DNA分子

B.在清水中线粒体的内膜后于外膜破裂

C.含有叶绿体的细胞通常含有线粒体,含有线粒体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

D.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不一定含有叶绿体,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一定含有线粒体

14.在研究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过程中,用到了很多科学方法。

下列方法使用不当的是

A.观察线粒体的嵴用高倍显微镜

B.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采用同位素标记法

C.分离细胞中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D.直观认识真核细胞的结构可用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

15.大量事实表明,在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常有较大和较多的核仁。

根据这一事实可以推测(  )

A.细胞中的蛋白质主要由核仁合成

B.核仁可能与组成核糖体的必需物质的合成有关

C.无核仁的细胞往往不能合成蛋白质

D.核仁中有DNA,并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16.下列对于生物膜模型建立的完整过程的认识,错误的是(  )

A.科学家根据观察的现象和已有的知识提出解释某一生物学问题的假说或模型,用现象和实验对假说或模型进行检验、修正和补充

B.一种模型最终能否被普遍接受,取决于它能否与以后的现象和实验结果相吻合,能否很好地解释相关现象

C.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完美无缺

D.随实验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对膜研究更加细致入微,有利于更完善地解释细胞膜的功能

17.如图是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关于其结构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属于生物膜系统,由2层磷脂分子层构成

B.②是所有生物遗传物质的载体

C.③与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D.④是DNA、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自由运输的通道

18.如图说明细胞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是

A.膜的选择透过性

B.线粒体供能

C.核内有遗传物质

D.细胞保持完整性

19.下列有关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B.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C.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DNA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为基本骨架

20.图甲是哺乳动物M的红细胞长时间处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的体积(V)与初始体积(V0)之比的变化曲线;图乙是红细胞裂解后正常及外翻性小泡(细胞膜的内侧变成了外翻性小泡的外侧)的形成示意图。

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该红细胞细胞内液与90mmol·L-1NaCl溶液浓度相当

B.250mmol·L-1NaCI溶液不影响该细胞代谢

C.细胞裂解及小泡的形成可体现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D.外翻性小泡膜外侧可能不含有信号分子的受体

21.“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中基粒类囊体结构可扩大生物膜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

B.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有利于细胞生命活动的高效进行

C.根尖成熟区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有利于根吸收水分

D.线粒体内、外膜在功能上的差异主要与膜蛋白和磷脂的种类和数量有关

22.美国科学家詹姆斯·罗思曼提出生物膜之间的融合是通过膜上特异性蛋白复合物的识别和结合实现的,他因发现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而荣获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下列论述错误的是

A.特异性蛋白复合物可能是位于生物膜上的糖蛋白

B.胰岛素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外发挥作用

C.囊泡和细胞膜的识别并特异性结合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D.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机制说明准确的信息传递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有序性

23.下表为人体成熟红细胞与血浆中的K+和Mg2+在不同条件下的含量(单位:

mmol)比较,据表分析错误的是

A.鱼滕酮对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也抑制了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B.鱼滕酮可能是通过抑制红细胞的有氧呼吸,影响了K+和Mg2+的运输

C.乌本苷抑制K+的载体的生理功能而不影响Mg2+的载体的生理功能

D.正常情况下血浆中K+和Mg2+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红细胞

24.比较生物膜和人工膜(双层磷脂)对多种物质的通透性,结果如图。

据此不能得出的推论是(  )

A.H2O通过生物膜不需要蛋白质的协助

B.生物膜对K+、Na+、Cl-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C.甘油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人工膜

D.分子的大小影响其通过人工膜的扩散速率

25.离子泵是一种工作时需要消耗能量的载体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阶梯进行的

C.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主动运输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26.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种植物新鲜叶片若干,去除主脉后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块,随机分成三等份,之后分别放入三种浓度的蔗糖溶液(甲、乙、丙)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的浓度变小,乙的浓度不变,丙的浓度变大。

假设蔗糖分子不进出细胞,则关于这一实验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前,丙的浓度>乙的浓度>甲的浓度

B.乙的浓度不变是因为细胞内蔗糖浓度与乙的浓度相等

C.实验中,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的水分移动属于协助扩散

D.甲、丙的浓度变化是由水分在细胞与蔗糖溶液间移动引起的

27.将某动物细胞的各部分结构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后,取其中三种细胞器测定它们有机物的含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蛋白质(%)

脂质(%)

核酸(%)

细胞器A

67

20

微量

细胞器B

59

40

0

细胞器C

61

0

39

A.细胞器A是线粒体,可被健那绿染液染成绿色

B.细胞器B含有蛋白质和脂质,说明其具有膜结构,一定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加工有关

C.细胞器C中进行的生理过程产生水,产生的水中的氢来自羧基和氨基

D.蓝藻细胞与此细胞共有的细胞器可能有A和C

28.从红色苋菜根部取最适宜做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细胞,将其浸润在质量浓度为0.3g.mL-l的KNO。

溶液中制成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到如图甲所示图像,图乙表示实验过程中相关物质跨膜运输的两种方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所取细胞不可以是苋菜根尖分生区细胞

B.图甲中细胞的状态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

C.由于图甲中的0具有全透性,Q处充满了KN03溶液

D.图乙中曲线①可表示K+进入苋菜细胞的方式,曲线②可表示水进出苋菜细胞的方式

29.甲、乙分别为物质进出细胞两种方式的相关坐标图和模式图(图乙中圆圈代表某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乙的运输方式与细胞内外的浓度差没有关系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可能如图乙所示

C.甲、乙所代表的两种物质运输方式没有共同点

D.图甲的运输方式不消耗能量

30.将同一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成两组相同的临时装片,分别浸润在甲、乙两种溶液中,测得液泡直径的变化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