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535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docx

教育学把书读薄改良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发展

孟子是首次将“教”与“育”结合一起,组成了一个词。

——“得天下之才,教育之”

(一)教育的概念

一.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培养人是教育的本质属性=质的规定性。

两层含义:

1.教育这个活动是以人为对象。

2.活动的直接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二.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三.学校教育的特点:

1.目的性、计划性。

2.专门场所、专职人员。

(二)学校教育制度:

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反映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内部的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一.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

二.制度化教育:

1.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

2.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3.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中国近代制度教育星期的标志是清朝末年(1905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科举制度:

公元635年,唐朝时不断壮大。

5.三个学制:

(1)1902年《壬寅学制》(又称《钦定学堂章程》):

未在全国范围顺利实施。

(2)1903年《癸卯学制》(又称《奏定学堂章程》):

得以顺利实施。

特点:

修业年限过长(小学-大学耗时28年)。

(3)1922年《壬戌学制》我国在“五四”运动后,由一批留美归国人员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制定的。

用到了解放前。

“六三三学制”

三.二战以后的教育制度共同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0-6岁,行为教育)与小学教育(知识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1)19世纪末(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的时候),欧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初等义务教育并逐步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第一个颁发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为德国(17世纪初期)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三)教育发展的过程

一.古代教育:

A.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a.古代中国:

1.最早教育机构产生在奴隶社会早起(商代)。

2.“庠、序、学、校”

3.六艺:

我国分科课程的雏形。

(1)礼。

(2)乐。

(3)射。

(4)御。

(5)书。

(6)数。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书院:

唐代时期产生,宋代发扬光大。

6.《四书》: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7.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

8.我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师职业发展特点:

以吏为师,官师合一

b.古代印度:

1.把人分成四个等级:

(1)最高等级的是僧侣祭司

(2)其次是刹帝利

(3)再次是吠舍种姓

(4)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

2.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

c.古代埃及:

1.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为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d.古代希腊:

西方最早学校教育

1.古代雅典教育(能文能武):

复合人才的培养,“绅士教育”

2.古代斯巴达教育(能武人才):

军人/武士教育,公民属于国家所有,单一人才的培养模式。

3.教会学校教育内容为“七艺”:

禁欲主义。

骑士教育的教育内容为“七技”。

B.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二.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变化: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三.20世纪以后的教育

20世纪以后的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大众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一)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名句要记住:

《论语》: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有教无类”、“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一词即由此而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学记》:

(1)《礼记》当中的一篇,共1229个字

(2)我国乃至世界第一本专门记述教育的著作,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

(3)“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

(4)“君子之交,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启发原则,主张开导学生。

(5)“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循序渐进原则。

二.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古希腊三杰(祖孙徒):

(1)苏格拉底:

被后人称为“西方孔子”。

重要观点:

只是即道德。

“产婆术”:

三步:

第一步,苏格拉底讽刺;第二步,定义;第三步,助产术,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索,自己得出结论。

(2)柏拉图:

著作《理想国》

(3)亚里斯多德:

被人喻为“西方古代学识最渊博学者”,著作《政治学》、《伦理学》

2.其他任务

(1)(古罗马)昆体良《雄辩术原理》,又译为《论演说家的培养》:

世界上第一本专门阐述教学方法的著作。

(2)意大利的维多利诺

(3)法国的F•••法伯雷、蒙田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一.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英)弗朗西斯•培根:

1623年《论科学的价值与发展》,是首个提出教育学概念的人(教人们如何阅读的一门学科)。

2.(捷克)夸美纽斯:

1632年《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泛智教育”。

3.(德)康德:

1776年,任教于歌尼斯堡大学——首个讲授教育学这门课程的人。

4.(德)赫尔巴特:

1806年《普通教育学》——教育学成为规范学科的标志。

5.启蒙时期的思想家,法国的卢梭:

自然主义教育理想,《爱弥尔》。

6.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林哈德与葛笃德》——教育书信体小说

7.英国哲学家洛克“白板说”,主张的是绅士教育。

二.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1.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

是第一个把心理学知识引入到教育学科的人,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他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认为应以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普通教育学》。

2.(美)杜威:

是现代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民本主义与教育》(1916)。

主张的四个观点: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也是生长。

(3)教育实际上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4)“在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三)当代教育学的发展

一.1939年,苏联教育理论家凯洛夫明确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编写《教育学》的目标。

第一本以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师范生人手一本)

二.教育起源的观点:

1.神话起源说(无代表人物)

2.生物起源说:

代表人物:

(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

3.模仿起源说(又称心理起源说):

代表人物:

(美)孟禄

4.劳动起源说:

代表人物:

(前苏联)凯洛夫,麦丁斯基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

(一)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力(大奴隶主——国学,小奴隶主——乡学)

三.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为统治制度利益服务)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一.影响:

1.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1)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的主要途径。

(2)教育是人才政治化的一个过程。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注意:

学校

3.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二.政治经济制度直接制约着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教育与生产力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一.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第三次工业革命后,提出了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信息革命后,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

二.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三.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四.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实现: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2.教育在生产科学知识。

二.人力资本理论:

1.1960年12月,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之父)在美国经济学第73届年会所做的“人力资本投资”的讲演,被称为人力资本理论创立的“宪章”。

2.“人力资本”,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

3.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第三节教育与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1.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2.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3.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二.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

学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主要途径。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

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

三.网络教育与传统的学校教育的区别:

1.传统的学校教育是“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网络教育却是“平等的”开放式教育。

2.传统的学校教育的优劣标准所依据的是掌握在他人手中的“筛选制度”,而网络教育所依据的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兴趣选择”。

3.传统的学校教育是严格意义上的“年龄段教育”,而网络教育是“跨年龄段教育”,或者是“无年龄段教育”。

4.传统学校教育存在着时空限制,而网络教育是跨时空的教育。

第四节教育与文化

一.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

1.传递2.深化文化与构成文化本体

二.学校文化

1.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分为:

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2.校园文化——学校文化的缩影,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心。

3.学校物质文化有两种表达方式:

(1)学校环境文化

(2)设施文化

4.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

5.学校精神文化的四种基本成分:

(1)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3)价值成分(4)理想成分

三.学生文化

1.学生文化的成因:

(1)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

(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5)社区的影响

2.学生文化的特征:

(1)过渡性

(2)非正式性(3)多样性(4)互补性

第三章教育与个人的发展

第一节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概念

1.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

2.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

(1)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

(2)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

二.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一)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1.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

2.西方代表人物:

(1)(英)高尔顿:

“优生学”创始人,著《天才的遗传》。

“名人家谱调查”——忽略了社会影响。

977为名人——后代中322位为名人

977位百姓——后代中只有1位为名人。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古希腊)柏拉图,著《理想国》。

“人分三等论”——变相的“血统论”

上帝造人时,用三种材质造人:

金——统治者,管理者——优质高等教育

银——武士——初等教育

铁——百姓——毋需接受教育

(3)(美)霍尔: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4)(美)威尔逊

(5)(美)格塞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二)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1.荀子(最早提出)。

2.华生(美国最早提出)——《行为主义学》。

“给他一大健康的婴儿”这句强调了遗传作用。

3.(英)洛克的“白板说”——《教育漫话》

(三)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征):

利用这些规律,可以使教育工作取得较好的效果——做到有针对性等。

1.顺序性:

体现了教育中循序渐进原则。

“三翻,六坐,八爬叉,十月会喊大幺”。

2.阶段性:

后一阶段有前段阶段的痕迹存在。

3.不平衡性:

(1)表现在两方面:

a.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时不平衡的。

b.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2)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

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技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

4.互补性(互相弥补,如:

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

5.个别差异性(遗传的差异,环境的差异)——因材施教

第二节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

主要受遗传素质、成熟、环境和个体实践活动的影响

一.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遗传是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胜利解剖上的特点

2.遗传的意义(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否则成了遗传决定论)

二.成熟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美国胜利和心理学家格塞尔。

2.成熟是指儿童个体生长发育的一种状况,指个体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与能力都达到比较完善的阶段,即已由儿童成长发育为成人。

3.标志:

生理方面具有生殖能力,心理方面具有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三.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环境,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是主动适应的

四.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表现为“起着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教育内容的选择。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前苏联)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具有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教育万能论”——最早可追溯到洛克,但他并没有提出这个观点,而是在(法)爱尔维修完善。

第三节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

1.人的价值,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

2.潜能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是能够把未成熟的人培养为成熟的人,把平凡的人培养成出色的人的可能性或前提条件。

3.人的力量是人的身体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综合。

4.个性亦称人格,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特性。

个性又是人的共同性与差别性在每个个体身上的具体统一。

第四节普通中等教育促进青少年发展的特殊任务

初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3、14岁~16、17岁的少年,高级中学的教育对象是16、17岁~19、20岁的青年

一.少年期

1.13、14~16、17岁。

2.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生理心理发生巨大变化

3.初中教育可形象地比喻为“帮助少年起飞”

第四章教育目的

第一节教育目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1.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2.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3)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1.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2.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

(1)各级: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

各类:

文科、理科、军事、艺术等

(2)教育目的——总体要求——是唯一的

培养目标——具体要求——可以是多元的

3.教育目标:

课程目标、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1.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2.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3.不同国家的文化背景也使教育培养的人各具特色

补充:

1.个人本位论:

代表人物:

卢梭,夸美纽斯,孟子,裴斯泰洛•齐,福禄贝尔。

主要观点:

教育目的不是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的,而是根据个人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一个人应为他自己接受教育,教育的个人价值远远高于教育的社会价值。

2.社会本位论

代表人物:

孔子、孔德、亚里士多德、涂尔干、(瑞士)凯兴斯泰纳、斯宾塞

主要内容:

个人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除社会目的之外没有其他任何目的,教育成果只能以社会功能来衡量。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人们的教育理想

三.我国教育目的是建立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基础上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办法。

——(除了奴隶主义社会和封建社会)原始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耕者,馁在其中;学者,禄在其中。

第三节我国的教育目的

一.我国教育目的的表述

1.教育目的都从方针规定,且在领导人文章中出现。

2.必须记住的三大法律:

(1)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2)199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199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4.1999年6月,《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1)德育

(2)智育(3)体育(4)美育(5)劳动技术教育(劳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第五章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学生

在初等、中等、高等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对象。

(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

学生是出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

可能性与可塑性

二学生的社会地位

(一)对学生社会地位的传统认识:

14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对传统观点改变了。

(二)学生社会地位的保障:

1.学生的身份和法律地位

(1)198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原则:

a.儿童利益最佳原则b.尊重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d.无歧视原则

(2)学生的身份三个层面:

a.中小学生是国家公民b.中小学生是国家和社会未成年的公民c.中小学生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

2.学生享有的合法权利:

(1)人身权:

身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隐私权(学业成绩也属隐私)、名誉权、荣誉权

(2)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力。

《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三)学生的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

3.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管理制度

第二节教师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与特点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1.“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

2.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3.教师概念的两层含义:

(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

1986年6月21日,我国国家统计局和国家标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被列入“专业、技术人员”

(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4.教育者四大要素:

对象,内容,手段,评价教育着活动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最大的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传道者角色

2.授业、解惑者角色

3.示范者角色

4.管理者角色:

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管理者。

5.朋友角色

6.研究者角色

二。

教师职业专业化的条件

1.明确的规定:

教师资格证书

2.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当代教师质量的集中体现。

3.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基础性要求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

4.教师要给学生一瓶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学科专业素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5.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规范教育活动中教师的教育行为——教育观、学生观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重要性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过程中贯注进自己的思想感情,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

三.教师的人格特征

1.教师的人格特征:

个性、情绪、健康、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

2.教师优良的个性品质:

学生喜欢的前五种品质:

(1)热爱、同情、尊重学生

(2)知识广博、肯教人

(3)耐心温和、容易接近

(4)对学生实事求是、严格要求

(5)教学方法好

3.教师不良的个性品质:

学生不喜欢的前五种品质:

(1)经常骂人、讨厌学生

(2)对学生没有同情心、把人看死

(3)上课拖延时间、下课不理学生

(4)偏爱、不公正

(5)教学方法枯燥无味

第三节学生和教师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一.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学生主体性的星辰个,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

二.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的基本关系。

1.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

2.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包住的关系。

三.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

四.补充:

1.传统教育学派: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学提出了“教师中心说”观点。

主要内容:

以教师为中心

老三中心以教材为中心

以课堂为中心

不足:

忽略学生的存在,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优点:

看到教师的主导引导。

2.现代教育学派:

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提出了“学生中心说(儿童中心说)”——教育中心根本性转移

主要内容:

以学生为中心

新三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由学生自己来组织,从而从中得到发展

以情境为中心

不足和优点与传统教育学相反

第六章课程

我国早在唐代就出现“课程”一词。

第一节课程概述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

一.课程的一般概念

1.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1820-1930).

2.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3.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二.课程的分类

1.从课程制定者或管理制度角度:

国家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