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64378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docx

公职人员监察法的考试试题库

监察法考试题库

选择题

1. 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_______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A.三日   B.七日

C.一个月 D.三个月

 

答案:

A

2. 监察机关调查_______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A.涉嫌贪污贿赂 B.涉嫌玩忽职守

C.涉嫌滥用职权 D.涉嫌重大贪污贿赂

 

答案:

D

3. 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

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_______决定。

A.上级监察机关 B.上级公安机关

C.检察机关     D.省级以上监察机关

 

答案:

A

4. 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离境外,经_______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A.国家监察委员会 B.上级监察机关

C.公安机关      D.省级以上监察机关

 

答案:

D

5. 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_______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

A.审查起诉 B.刑事审判

C.批准逮捕 D.刑事拘留

 

答案:

B

1. 国家监察委员会_______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_______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A.指导;指导 B.领导;领导 

C.指导;领导 D.领导;指导

 

答案:

B

2. 监察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_______、_______、_______职责。

A.预防;制止;惩治 B.监督;调查;问责 

C.监督;执纪;问责 D.监督;调查;处置

 

答案:

D

3. 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_______决定。

A.政纪处分 B.党纪政纪处分 

C.政务处分 D.党纪政务处分

 

答案:

C

4. 各级监委员会可以向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等派驻就者派出监察机构、监察专员。

(多选)

A.本级中国共产党机关 

B.国家机关

C.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和单位

D.所管辖的行政区域、国有企业

 

答案:

ABCD

5. 监察机关对下列公职人员和有关人员进行监察:

_______(多选)

A..中国共产党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机关、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各级委员会机关、民主党派机关和工商业联合会机关的公务员,以及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

B.法律、法规授权或者受国家机关依法委托管理公共事务的组织中从事公务的人员

C.国有企业管理人员

D.公办的教育、科研、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单位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E.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

F.其他依法履行公职的人员

 

答案:

ABCDEF

1. 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徳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_______的长效机制。

A.不能腐 B.不想腐 

C.不敢腐 D.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答案:

D

2. 国家监察委员会由_______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中央委员会

 

答案:

A

3. 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_______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_______任免。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

B

4.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_______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D.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答案:

A

5. 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_______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C.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答案:

B

1.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_______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A.全体党员 B.公务员 

C.领导干部 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答案:

D

2.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_______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A.统一完善、注重效率 B.集中统一、权威高效 

C.民主集中、公平正义 D.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答案:

B

3.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_______的专责机关。

A.党和国家审查职能 B.国家监督职能 

C.国家监察职能      D.党和国家监察职能

 

答案:

C

4.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_______。

A.互相帮助,互相配合 B.相互衔接,相互配合 

C.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D.相互制约,相互完善

 

答案:

C

5.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_______;_______。

A.权责对等,注重监督;教育与惩处相结合 

B.权责对等,严格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C.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惩戒与引导相结合,宽严相济

D.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宽严相济

 

答案:

B

 

1、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监察工作的领导,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___B____的中国特色国家监察体制。

A.统一完善、注重高效B.集中统一、权威高效

C.民主集中、公平正义D.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2、为了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对___D____的监督,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深入开展反腐败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宪法,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A.公务员B.全体党员

C.领导干部D.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

3、《监察法》规定,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____D___的专责机关。

A.党和国家审查职能B.党和国家监察职能

C.国家监督职能D.国家监察职能

4、《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与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执法部门____C___。

A.互相帮助,互相配合B.互相衔接,互相配合

C.互相配合,互相制约D.互相制约,互相完善

5、《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工作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___A____;_______。

A.权责对等,严格监督;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B.权责对等,注重监督;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宽严相济

C.秉持诚实,恪守承诺;惩戒与教育相结合,宽严相济

D.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教育与引导相结合,宽严相济

6、《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工作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监督问责,严厉惩治腐败;深化改革、健全法治,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加强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___D____的长效机制。

A.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

B.不能腐、不想腐、不敢腐

C.不想腐、不敢腐、不能腐

D.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

7、《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由____A___产生,负责全国监察工作。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党的全国代表大会

D.党的中央委员会

8、《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由__C_____选举,副主任、委员由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提请_______任免。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9、《监察法》规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由___A____产生,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监察工作。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上级人民代表大会

D.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0、《监察法》规定,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对_D______负责,并接受其监督。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C.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D.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监察委员会

11、《监察法》规定,国家监察委员会___B____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上级监察委员会_______下级监察委员会的工作。

A.指导,指导B.领导,领导

C.领导,指导D.指导,领导

12、《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履行___A___、______、______职责。

A.监督、调查、处置B.监督、执纪、问责

C.监督、调查、问责D.预防、制止、惩治

13、《监察法》规定,监察委员会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法作出___B____决定。

A.政纪处分B.政务处分

C.党纪政纪处分D.党纪政务处分

14、《监察法》规定,在调查过程中,监察机关可以_____D__证人等人员。

A.盘问B.审问C.讯问D.询问

15、2017年____A___至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面向社会征求意见。

A.11月7日;12月6日B.11月6日;12月7日

C.11月5日;12月6日D.11月7日;12月7日

16、《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___B____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查。

在搜查时,应当______,并有被搜查人或者其家属等见证人在场。

A.涉嫌职务犯罪,出示工作证

B.涉嫌职务犯罪,出示搜查证

C.涉嫌违法违纪,说明搜查理由

D.涉嫌违法违纪,亮明身份

17、《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犯罪案件过程中,被调查人逃匿或者死亡,有必要继续调查的,经省级以上监察机关批准,应当继续调查并作出结论。

被调查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死亡的,由监察机关提请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定程序,向____A___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A.人民法院B.人民检察院

C.公安机关D.行政执法机关

18、《监察法》规定,对监察机关移送的案件,人民检察院经审查,认为需要补充核实的,____D___。

对于补充调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内补充调查完毕。

补充调查以二次为限。

A.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B.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

C.可以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也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D.应当退回监察机关补充调查,必要时可以自行补充侦查

19、____A___听取和审议本级监察委员会的专项工作报告,组织执法检查。

A.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B.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

D.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20、监察人员辞职、退休__C_____内,不得从事与监察和司法工作相关联且可能发生利益冲突的职业。

A.一年B.二年C.三年D.五年

21、《监察法》规定,查封、扣押的财物、文件经查明与案件无关的,应当在查明后____A___内解除查封、扣押,予以退还。

A.三日B.五日C.一个月D.三个月

22、《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调查____A___等职务犯罪,根据需要,经过严格的批准手续,可以采取技术调查措施,按照规定交有关机关执行。

A.涉嫌重大贪污贿赂B.涉嫌贪污贿赂

C.涉嫌玩忽职守D.涉嫌滥用职权

23、《监察法》规定,依法应当留置的被调查人如果在逃,监察机关可以决定在本行政区域内通缉,由公安机关发布通缉令,追捕归案。

通缉范围超出本行政区域的,应当报请有权决定的__B_____决定。

A.省级以上监察机关B.上级监察机关

C.上级公安机关D.检察机关

24、《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为防止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逃匿境外,经___A____批准,可以对被调查人及相关人员采取限制出境措施,由公安机关依法执行。

A.省级以上监察机关B.上级监察机关

C.公安机关D.国家监察委员会

25、《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在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时,应当与___C____关于证据的要求和标准相一致。

A.审查起诉B.审查批捕

C.刑事审判D.刑事拘留

26、《监察法》规定,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____D___。

A.涉案人员认可的,可以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B.不合理的部分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C.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采用

D.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得作为案件处置的依据

27、《监察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审计机关等国家机关在工作中发现公职人员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问题线索,____A___。

A.应当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B.可以移送监察机关,由监察机关依法调查处置

C.根据具体情况,报请监察委员会决定

D.自行调查处置

28、《监察法》规定,被调查人既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又涉嫌其他违法犯罪的,一般应当由____B__为主调查,其他机关予以协助。

A.检察机关B.监察机关

C.公安机关D.人民法院

29、对可能发生职务违法的监察对象,监察机关按照_____D__,可以直接或者委托有关机关、人员进行谈话或者要求说明情况。

A.属地管辖B.属人管辖

C.干部级别D.管理权限

30、《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对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应当进行调查,收集被调查人有无违法犯罪以及情节轻重的证据,查明违法犯罪事实,形成___C____的证据链。

A.完整全面、客观公正B.相互印证、客观公正

C.相互印证、完整稳定D.相互印证、相互支撑

31、《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采取讯问、询问、留置、搜查、调取、查封、扣押、勘验检查等调查措施,均应当__D_____,由二人以上进行,形成笔录、报告等书面材料,并由相关人员签名、盖章。

A.依照规定出示证件,进行口头说明

B.依照规定出示证件,明确告知理由

C.依照规定亮明身份,出具书面通知

D.依照规定出示证件,出具书面通知

32、《监察法》规定,调查人员进行讯问以及搜查、查封、扣押等重要取证工作,应当对____C___进行录音录像,留存备查。

A.关键过程B.重要过程

C.全过程D.部分过程

33、《监察法》规定,对调查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应当___A____后按程序请示报告。

A.集体研究B.部门审批

C.负责人审批D.调查人员自行决定

34、《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

设区的市级以下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上一级监察机关___A____。

省级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报国家监察委员会_______。

A.批准,备案B.备案,批准

C.备案,备案D.批准,批准

35、《监察法》规定,留置时间不得超过___C____。

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_______。

A.三个月,一个月B.六个月,三个月

C.三个月,三个月D.六个月,六个月

36、《监察法》规定,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____B___,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

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A.当天B.二十四小时以内

C.十二小时以内D.四十八小时以内

37、监察机关通过设立内部专门的监督机构等方式,加强对监察人员执行职务和遵守法律情况的监督,建设

____A___的监察队伍。

A.忠诚干净担当B.清白忠诚担当

C.干净守法忠诚D.忠诚守法担当

38、《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____A___。

A.依法给予国家赔偿B.赔偿损失

C.恢复名誉D.公开道歉

39、《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由____C___通过。

A.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B、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C.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D.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

40、《监察法》规定,有关单位拒不执行监察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或者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监察建议的,由其主管部门、上级机关责令改正,对单位给予通报批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_____C__。

A.通报批评B.进行警告

C.依法给予处理D.作出党纪政务处分

41、《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根据监督、调查结果,对违法的公职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作出____ABCD___、撤职、开除等政务处分决定。

A.警告B.记过C.记大过D.降级

42、监察机关应当依法公开监察工作信息,接受ACD。

A.社会监督B.群众监督

C.民主监督D.舆论监督

43、监察人员必须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职守、秉公执法,清正廉洁、保守秘密;必须BCD_______,自觉接受监督。

A.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B.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

C.熟悉监察业务

D.具备运用法律、法规、政策和调查取证等能力

44、《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被调查人及其近亲属有权向该机关申诉:

__ACDE_____。

A.留置法定期限届满,不予以解除的;

B.查封、扣押、调取、冻结与案件无关的财物的;

C.应当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而不解除的;

D.贪污、挪用、私分、调换以及违反规定使用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的;

E.其他违反法律法规、侵害被调查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45、《监察法》规定,监察机关在调查过程中,可以

__BCD_____用以证明被调查人涉嫌违法犯罪的财物、文件和电子数据等信息。

A.处置B.调取C.查封D.扣押

46、《监察法》规定,有关人员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所在单位、主管部门、上级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依法给予处理:

___ABCD____。

A.不按要求提供有关材料,拒绝、阻碍调查措施实施等拒不配合监察机关调查的;

B.提供虚假情况,掩盖事实真相的;

C.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

D.阻止他人揭发检举、提供证据的;

E.其他违反本法规定的行为的情节严重的

47、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既是我国公民基本权利,同时也是公民基本义务的是_____A__。

宪法42条

A.劳动权B.休息权(仅权力)C.选举权(仅权力)D.监督权(仅权力)

48、经过_______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C

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

C.五分之一D.十分之一

49、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___A____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宪法和法律B.党章C.章程D.法规

50、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关于全国人大审议立法议案的法定通过人数,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____C__

A.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三分之二)

B.宪法的修改,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C.法律的制定,须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

D.法律的制定,须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全体成员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51、《党章》规定,党员如果没有正当理由,连续___B____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就被认为是自行脱党。

A.3个月B.6个月C.12个月D.24个月

52、_C______负责《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的贯彻实施。

A.人大B.政协C.党委(党组)D.政府

55、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___C____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

A.半年B.一年C.一年半D.二年

53、受到留党察看处分的党员,恢复党员权利后___C____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A.一年B.一年半C.二年D.二年半

54、故意违纪受处分后又因故意违纪应当受到党纪处分的,应当__B_____处分。

A.加重B.从重C.正常D.以上都错误

55、以强迫、威胁、欺骗、拉拢等手段,妨害党员自主行使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给予__D_____处分。

A.撤销党内职务B.留党察看

C.开除党籍D.以上都正确

56、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违反有关规定占用公物归个人使用,时间超过__B_____,情节较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

57.宪法规定下面那些任职期限不得超过两届__BD_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B.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

C.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副主席

D.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

58.宪法不同于其他一般法律,宪法是根本法,这主要表现在____BCD___。

A.宪法代表统治阶级的意志(宪法是集中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B.宪法的内容在于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C.宪法的法律效力高于一般法律

D.宪法的修改程序不同于一般法律

59、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不得担任下列职务__ABCD_____。

A.国家行政机关B.监察机关

C.审判机关D.检察机关

60、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___ABCDE____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A.毛泽东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E.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61、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ABCD_______。

A.廉洁从政,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

B.廉洁用权,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C.廉洁修身,自觉提升思想道德境界

D.廉洁齐家,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

62、以下哪些行为__AB_____,对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者,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A.违反有关规定自定薪酬或者滥发津贴、补贴、奖金(97条)

B.用公款旅游、借公务差旅之机旅游或者以公务差旅为名变相旅游(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