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5976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docx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项目立项申报书

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建设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位于广东省西北隅,南岭山脉西南麓,粤、湘、桂三省(区)交汇处,隶属清远市。

全县共辖7个镇2个农林场,总面积126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3449人,少数民族人口70951人,是全省唯一有壮、瑶两个主体民族相融的自治县,是典型的高寒山区县。

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11.52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1亿元,占35.6%。

农业总产值5.28亿元,其中种植业产值2.78亿元,占52.7%。

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721元。

县境地理位置介于北纬24°10′~25′、东经111°55′~112°16′之间。

平均海拔264米,最高海拔大雾山1659.3米,最低海拔水下桥河床117米。

属低纬度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并有年较差和日较差大的特点。

累年平均气温18.8℃,累年平均日照时间1469.7小时,日照率33%,太阳辐射量为99091.5卡,是全省的最低值区之一。

累年平均降雨量为1686.7~2400.6毫米。

相对湿度为82%。

境内植被良好,土地肥沃,宜林宜耕。

是广东省重点粮食产区。

全县耕地面积13.1万亩,农村居民人均拥有耕地1.4亩。

2008年连山县粮食总产量达4.1万吨,其中稻谷3.23万吨,占粮食总产的78.8%。

2001年被列为广东省50个商品粮基地县之一,成为我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

自然土成土母质为花岗岩风化物,水田土壤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一般耕作层14~20㎝,有机质丰富,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82%,全氮1.55%,全磷0.088%,全钾2.7%,PH值5.5,地力产量在250公斤以上。

全县共有稻田11.81万亩,其中单造田约3万亩,本县稻田大部分属山坑田和梯田,土壤肥沃,灌溉便利,全部采用山坑水和山泉水灌溉,水质好,无污染,水稻扬花抽穗期光温条件尤为理想,昼夜温差特别较大,独特优越的土壤、水质、气候环境条件对水稻的生长特别是对稻米的形成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极为有利。

示范基地建设地点确定在小三江镇高明村委会、永和镇白阳村委会、福堂镇永丰村委会。

小三江镇和福堂镇位于连山境内的南部,距离县城分别为50公里和20公里。

永和镇位于境内西部,距县城10公里。

小三江镇、福堂镇、永和镇同属中亚热带型气候,日照时间长,雨水充沛,最高温度37℃,最低-2℃,累年平均降雨量1900毫米。

三个村可种植有机稻耕地面积15000亩,其中高明村5000亩、永丰村6000亩、白阳村4000亩。

水稻是我县传统农业和主导农业,也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连山县政府按照提出的对农业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思路,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根据我县土地、气候、生态优势,依托广东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室的技术力量,与县民族食品有限公司合作,确定在小三江镇高明村、福堂镇永丰村、永和镇白阳村建设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全县农民发展有机稻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项目内容梗概

1、项目名称: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

2、项目内容梗概: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有机稻生产示范基地,是以农户为基础,以基地为龙头,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政府支持、服务为必要条件,对当地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稻谷,按照国家规定的有机稻生产规程,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

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

项目核心是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把“千家万户”和“广阔市场”两者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化经营。

连山县政府规划在“十二五”期间内,以“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建设示范基地带动农户严格按照规定质量技术规范组织生产经营活动,采用高效、丰产综合栽培技术,将全县有机稻种植面积发展到30000亩,示范基地规划建设12000亩。

项目建设资金通过群众自筹、县政府技持和省扶持等渠道解决。

(二)项目承办单位和项目投资者

1、项目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项目行政负责人:

梁积书(副县长)。

承办单位: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农业局。

项目负责人:

杨辉(县农业局局长)。

协办单位: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科协、华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室。

2、项目投资者:

县民族食品有限公司与农户签订种植合同,由公司垫支专用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成本的50%,负责产品保价回收,确保种植户效益。

县农业局负责宣传发动和种植技术以及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和项目的组织实施。

种植户提供土地和负责种植、管理等的投入。

3、项目实施单位:

小三江镇高明村有机稻合作社。

示范基地由高明村有机稻合作社具体组织实施。

高明村有机稻合作社负责组织永丰村和白阳村的种植户,严格按照公司规定的有机稻种植规程生产,实行规范化管理。

二、有机稻示范基地项目建设的意义

有机农业起源于中国自然农耕法,最近十年方才回归中国,目前中国三分之二的土地存在水土流失问题,化学农药和化肥制品已经影响到中国可持续发展。

无锡蓝藻事件、淮河治理、云南昆明湖的富营养问题,使中国有机事业的发展的迫切性日趋明显,基于中国国家粮食安全考虑,完善基础农业,解决13亿国人吃饭问题,同时大力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业,有机农业作为精品农业为出口外贸服务既定政策,但随着生态环境日益受到石油农业和化学农业的影响,导致农业可持续发展遇到瓶颈,同时食品安全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和焦点,在这一背景下,有机农业和有机食品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十一五”期间,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将按照“引导、规范、培育、监督”的职责定位,大力促进有机食品产业的发展。

中国有机食品产业潜力大,市场前景好,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是防治农村、农业污染的最好方式,国家有关部门将加大扶植力度,制订产业发展规划。

连山县政府根据自身资源优势,抓住当前种植有机稻的大好发展机遇,确定在全县大力发展有机稻种植,在示范基地的幅射带动,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计划在3年内将全县有机稻的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

因此,建立有机稻示范基地对全县推动发展有机稻显得尤为重要,示范基地建设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项目的成败,对带动全县农民发展有机稻种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有机稻的市场前景

崇尚生态、崇尚自然已成为时代潮流,加上国际上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以及全球“疯牛病”、“口蹄疫”、“SARS”病毒、“禽流感”,以及2008年轰动全球的“三鹿事件”、“鸡蛋事件”等相继爆发,许多发达国家为保证国内食品安全,加大了对有机食品的需求,国际有机食品市场正在以每年20%至30%的速度增长,目前国际有机食品市场总额仅为110亿美元,预计到2010年,欧盟有机食品市场销售额将增至580亿美元,美国增至470亿美元,而日本将有65%的民众购买有机食品。

发达国家销售的有机食品,大部分依赖进口,德国、荷兰、英国每年进口的有机食品分别占消费总量的60%、60%和70%,有机食品正在成为发展中国家出口创汇的新兴产业。

在国内,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社会上对健康安全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有机食品消费在国内已悄然兴起,从深入调研发现,众多品牌的有机茶、有鸡蛋、有机米、有机水果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市场卖到脱销,可以预见的是,在中国有年收入超过10万元以上的家庭2亿人,有机食品将成为中国中产阶层,尤其沿海发达地区未来30年,消费者选购的主要食品标准品类。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机稻米销售价高达12元/公斤以上,有机稻谷产地订单价比普通稻谷高60%以上。

现连山县民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壮瑶家香”牌有机米每公斤销售价达16元,产品供不应求。

四、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发展有机稻是适应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从需求型向享受型转变,对大米的需求也从改革之初的吃饱转为现在的吃好,并且要求安全、卫生、无公害。

人们对优质米的需求大大增加,因此,发展有机稻前景广阔。

建设有机稻示范基地对带动引导全县农民发展有机稻种植十分必要。

2、发展有机稻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内容和途径

2008年,连山县水稻种植面积9.916万亩,稻谷总产3.23万吨,其中有机稻种植3000亩,仅占水稻种植面积的3%,产量只有1200吨。

目前市场上劣质、价低的岗优、II优级系列大米滞销,而高档优质米供不应求,且价格居高不下,还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急需调整水稻品种种植结构,增种优质稻,减少和淘汰劣质品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现种植的3000亩有机稻零星分散在全县各镇,对全县大力发展有机稻产业、实现产业化经营很难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因此,建设有机稻种植示范基地对推动全县有机稻的发展,实现产业化生产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3、大力发展有机稻是增加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着社会的发展,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已成为当今世界食品消费的主流,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我县现有的水稻品种,不仅米质上有很大差距,而且价格上存在明显的竞争劣势。

如果不调整结构,品质上不去,不但在新市场无竞争力,原有市场也要失去。

因此,连山县要依托水稻种植基础优势,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及时调整品种,大力发展有机稻,增加市场竞争力。

(二)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地理气候条件

连山县属亚热带高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但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8.8℃。

境内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400~1800mm,年日照时数1467.9小时,年平均太阳幅射量为9901.5卡/cm2。

水田土壤以壤土和沙壤土为主,土层深厚,一般耕作层14~20㎝,有机质丰富,平均有机质含量为2.82%,全氮1.55%,全磷0.088%,全钾2.7%,PH值5.5。

连山县稻田大部分属山坑田和梯田,土壤肥沃,灌溉交通便利,全部采用山坑水和山泉水灌溉,水质好,无污染,水稻扬花抽穗期光温条件尤为理想,昼夜温差特别较大,独特优越的土壤、水质、气候环境条件对水稻的生长特别是对稻米的形成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极为有利。

2、丰富的品种资源和良好的种植基础。

我县作物品种资源丰富,既有土生土长本地特色品种,也有大量引进的外来优良品种。

本地品种有连山黑米稻、连山地禾糯(旱稻)、连山大糯等,近年来,陆续引进推广种植品种有泉香3号、黄壳一号、紫香糯、增城丝苗、马坝油粘等优质品种。

县内优质水稻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并通过发展加工和品牌开发,已初步开发出我县特色优质大米品牌,其中“香侬家”、“山水牌”“壮瑶家香”优质大米品牌在省内市场已享有盛誉,其中“壮瑶家香”有机米荣获广东省名优产品称号。

经过近几年来的生产实践,连山县已初步摸索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实际的有机水稻栽培措施,广大农户种植有机水稻的积极性逐步提高。

3、农科网络健全,技术力量雄厚。

连山县建立了完善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县级设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县农科所、示范农场、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县级水稻良种繁育分中心、种子站、土肥站、病虫测报站等机构。

各镇设有农业技术推广站,村级设有农业技术服务站,全县现有农业技术人员260人,其中有农艺师37人,助理农艺师75人,农业技术员148人,专业结构合理,技术队伍素质良好,为我县农业生产的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4、政府重视,为项目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领导保障。

县委县政府对发展有机水稻项目十分重视,已把有机稻项目列为“十二五”期间重要农业开发项目,并把项目的实施列入了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为此专门成立了“县有机稻生产基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的副县长任组长,并要求各镇也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负责抓好项目的落实。

同时,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仍要求县财政及时做好项目建设配套资金的安排落实,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