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5964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杭州梅湾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

第一章概况

第一节:

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

(二)承办单位

(三)项目主管单位

(四)项目地址:

临安市於潜镇康坞村

(五)开发规模:

1、开发面积:

约317.2亩

2、投资总额:

2303万元人民币

(六)开发周期:

本项目开发建设和运营期为30年,分建设期和运营期两个阶段,其中:

建设期为2011——2016年5年,建设期分为一期、二期和三期;运营期为2016年——2041年25年。

第二节: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

名称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8-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4-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89-12-2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3-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03-01]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8-09-01]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1997-08-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

[2008-02-28]

《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国务院

[1999-0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

[2002-06-28]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

建设部

[2006-04-01]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

建设部

[2002-11-01]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

建设部

[2006-03-01]

《城市黄线管理办法》

建设部

[2006-03-0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

建设部

[2003-11-01]

《停车场建设和管理暂行规定》

建设部

[1989-01-01]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旅游局

[1990-02-20]

《旅游安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

国家旅游局

[1994-01-22]

2、技术标准与规范

名称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国家建设部

[1990]

《城市用地分类代码》(CJJ46-91)

国家建设部

[1991]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国家建设部

[1999]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

国家建设部

[1998]

《城市消防规划规范》

国家建设部

[2008]

《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

国家建设部

[1998]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2000)

国家建设部

[2000]

《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50293-1999)

国家建设部

[1999]

《城市防洪规划规范》(GB50201-94)

国家建设部

[199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

国家建设部

[1987]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国家旅游局

[2003]

3、相关成果与文件

名称

发布单位

发布时间

临安市“十一五”林业发展总体规划

浙江省林业科技“十一五”发展规划

临安市旅游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三节可行性研究范围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1、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推动浙江林木资源战略储备,有效保障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2、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缓解市场供求矛盾,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

3、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利于提高森林质量,充分发挥森林综合效益。

4、发展珍贵树种资源,有助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提高用材林比较效益。

(二)项目建设条件

1、区位交通条件

项目区位于临安於潜镇康坞村,在临安市村规模调整后,原先的康坞村并入田干村。

项目大交通优势明显,但小交通方面,只有一条乡村道路进入项目地,给开发建设和运营服务带来一定影响。

项目用地面积比较有限,空间接待能力较小和环境承载能力较弱。

但随着临安市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其区位交通的优越性将更加显现,小交通方面和空间环境将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2、项目范围

项目区坐落于临安於潜镇康坞村,总用地面积317.2亩。

3、地质地貌

项目区地处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其内地质条件良好,地形地貌主要以山体为主,结合少量的一般农田和水塘。

蜿蜒优美的山体、丰腴的农田、宽阔的水面构成了项目区的地形地貌的基本特征。

4、水文气候

项目区的大的区位为长江下游,属北亚热带南缘与中西北缘的过渡地带,气候属北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季,多年平均气温15.8℃,多年平均降雨量1290毫米,其中5-9月份降雨量占全年的50%-80%,非常适合植物的生长和休闲度假旅游的开展。

5、土壤植被

土壤主要为长江淤积的油砂和马肝土,土壤类型复杂多样,自然土壤有黄壤、棕壤;耕作土壤有水稻土和潮土。

项目区绿化植被较好,绿化植被的树种主要以成年油松为主。

6、社会经济

近年来,临安市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并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7.8亿元,增长14%,人均GDP达到8083美元。

实现财政总收入30.12亿元,增长18.1%,首次登上30亿元台阶。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16.97亿元,增长20.9%。

城乡居民收入,在2009年分别超过2万元和1万元的基础上再创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4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012元,分别增长11.1%和11.9%。

不断改善的社会经济条件为地处城郊的项目区开发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7、前期工作基础

本项目自从开展以来,得到了临安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市政府多次就项目的进展和规划进行了询问,项目投资方也多方为项目的开发建设采取了积极有效地行动,为项目建设前期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章:

繁育示范基地概况

第一节:

项目背景

(一)基地背景

亚热带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工程项目位于临安市於潜镇康坞村。

临安市的村规模调整后,原先的康坞村并入田干村。

老田干村的新农村建设已初具规模,今后几年,将把主要精力用于对康坞村的建设上,早日让“全村”村民共享新农村建设成果。

康坞村的新农村建设将循着田干村的足迹,借鉴田干村的成功经验逐步实现:

临安於潜镇田干村坐落在天目山脚下,紧邻天目溪,曾是当地著名的贫困村、水患村。

然而,只用了四年时间,田干村就犹如蚕蛹化蝶一般彻底脱胎换骨:

村庄中昔日的泥泞土路,已经为水泥路所取代;家家户户都装上了太阳能;人工湿地和污水处理池将全村村民的生活污水统一纳管处理;全长1200米的河道两侧修筑了防洪堤,堤上铺筑了人行道,种上了行道树和草坪,还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草坪灯。

每当暮色降临,绚丽的华灯将天目溪两岸映照得分外妖娆。

最近,田干村还入围杭州市生态推进村……

田干村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种植村,村民收入主要靠竹笋,曾是於潜地区远近闻名的穷村。

再加上村庄地势低,又紧邻天目溪,不时要遭遇水患。

去年的“7.5”和“6.30”洪灾,溪边的房子遭遇山洪倒灌深达齐腰,百姓苦不堪言。

2004年,杭州市政协领导蹲点田干村,田干人从此步入新农村建设的快车道。

“2005年,田干村两委在村集体经济负债20万的情况下多方筹资首先对防洪堤进行升级改造。

”田干村党支部书记沈建文对记者说,当时的市政协领导为我们筹集了20万,我自己也拿出了18万。

随着一条总投资50万元、全长1200米的防洪堤被改造一新,田干人建设新家园的热情也被空前激发:

村道硬化、村庄绿化、污水集中纳管、修筑人工湿地、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草坪灯……

四年时间中,田干村新农村建设总共花了300多万,这对一个贫困村来说简直有些不可思议。

沈建文一语点破玄机:

“新农村建设是旧村改造的绝好机会,有很多政策和资金可以争取。

能不能建设?

建设到什么程度?

关键还是看我们建设的愿望有多强。

我们一方面包装项目向上要钱,同时也广泛发动村里的‘有钱人’捐款援建。

新农村建设不仅极大改善了田干人的生活生产条件,也使全村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3月,在10个入围“杭州市生态推进村”的评选活动中,田干村位居第六,是目前临安市惟一的“生态推进村”。

(二)建设背景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

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是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广大人民群众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

迈入新世纪,党中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颁布了《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

国家林业局根据新时期的国情林情和林业宏观战略研究的成果,提出了生态建设“相持阶段”的理论和“东扩、西治、南用、北休”的森林分类经营指导思想。

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发展战略,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市委、市政府立足实际,着眼全局,确立了“融入大都市、建设新临安”的战略目标。

这些重大战略决策,为加快临安市林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使命。

《临安市“十一五”林业发展总体规划》,是临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专项规划之一。

本规划的编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林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和《临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为依据,把林业建设放在临安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格局中,主要阐述“十一五”期间林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建设原则、总体布局、发展目标、重点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及保障措施。

本规划的规划期是2006-2010年,重要建设目标展望到2020年。

第二节:

区位分析以及规划范围(图1)

第三节:

示范基地现状;(图2、3、4)

第三章:

项目建设必要性论述:

第一节: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建设繁育示范基地的必要性:

浙江省强调林木的多用途利用,如繁育珍贵树种的同时产出油料、珍稀木料、药用材料等。

我省树种资源丰富,但可用于人工造林的树种较少,多数树种处于天然状态,如何有效地利用珍稀名贵树种,已成为当务之急。

珍稀名贵树种是属于我国特产稀有货濒于灭绝的树种以及目前虽有一定数量,但也逐渐减少的优良树种的统称。

由于珍稀树种普遍生产慢、培育周期长,种植量少,砍伐量多,长期的过量利用和人工培育的护士,导致珍稀树种资源锐减。

实施珍稀树种培育基地项目,对于引导社会积极参与和保护培育珍稀树种、改善森林结构、增强我市珍稀名贵树种后备资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前瞻意义,同时探索科学合理的珍稀树种培育技术模式和管理机制,更好地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满足社会对珍稀名贵树种的多种需求。

1、项目建设有助于珍稀名贵树种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助于种苗的充足供应,解决当前树种结构调整需求,有利于加快栽培推广,有利于收集保存种植资源,奠定可持续发展基础:

项目区林木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低,科研力度不足,与产业化生产要求和市场发展需求还有一定差距。

项目建设能逐步实现珍稀名贵树种繁育生产的集中化、规范化、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

通过项目建设,可扩大与各科研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