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5847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docx

西北地区天然林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理论思考

西北地區天然林保護與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理論思考

[摘要]:

本文主要針對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和退化生態系統重建等問題,探討植被保護方案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途徑和技術措施,提出評價指標體系。

提出生態系統恢復的4個基本途徑爲保護、恢復、重建、維持;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指標包括生物多樣性指標、生態關鍵種指標、生態系統環境建設指標;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或原生生態系統的退化程度衡量標準有9類,包括生物量生産力、土壤有機質含量、土壤最大有效持水量、有效降水係數、降水利用效率、有效水持續期、氮利用率、微生物共生體和迴圈係數;天然林保護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措施包括天然林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階梯式退耕”模式、“輻射式生態重建”模式、生態農(林)業産業化經營、提高土地利用率實現市場化。

[關鍵字]:

西北地區天然林生態系統退化恢復保護

我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經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家整體實力增強,提前實現了國民經濟發展的第一步戰略目標。

然而,這種發展又很不均衡,具體表現在東、西部地區間的差距大,西部地區的貧困和落後制約著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甚至影響國家的穩定與安全。

爲此,黨中央及時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決策,把經濟工作的重點迅速轉移到西部地區。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間裏,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是西部開發的一個重點工作。

本文主要針對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等問題,探討植被保護方案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途徑,提出評價指標和技術措施,爲這一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生態建設提供參考。

1.西北地區自然和社會狀況

1.1廣袤的地域空間,有限的可用資源

西北5省區的土地達309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1/3。

西北人口總數爲7952萬,人均國土面積0.038平方公里,不但在我國,在全世界也是人均土地最豐富的地區了。

然而,西北地區面積的廣袤,並不等於有效生存空間的廣闊,相反,在如此廣袤的地域裏人類有效生存空間卻十分狹小[1,2,3]。

西北地區僅沙漠和戈壁面積就達87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28%,再加上其他裸地和荒地等,西北地區難於利用的土地占全區的47.1%。

在宜農土地中,大都爲旱地,所占土地面積達96.3%。

西北地區現有耕地70-90%位於坡地上,67.8%肥力較差或極差,單産低,墾殖率不高。

更重要的是大量毀林墾牧開荒,引起嚴重水土流失,再加上土壤肥力、氣候和水資源等條件的限制,土地生産率遠低於國內其他地區,單産與全國相比,糧食少34%,糖料少25%,棉花少18%,林業用地的木材産量也只有全國平均水平的31.3%。

整個西北地區平均年降水總量爲7318億立方米,約占全國年江河水總量的11.8%;地表水平均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7.8%;平均年水資源總量占全國的7.9%,而且,水質量較差,地表水礦化度大,咸苦水比例高。

1.2惡劣的氣候,落後的經濟

西北地區降雨量少,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均在400mm以下,新疆大部,甘肅、青海、寧夏部分地區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00mm以下,甚至更低。

蒸發量大,連續無雨期長,無霜期短,風多力強,自然災害頻繁發生[1,2,3]。

西北地區貧乏的資源,惡劣的氣候和狹小的生存空間,制約著當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

1990年西北社會總產值爲1946.8億元,占全國的5.1%,國民生產總值爲811.87億元,占全國的5.6%。

甘肅省的經濟規模僅與無錫或蘇州相當,西北地區的一個縣大致相當於東部發達地區的一個中等水平的鄉。

西北地區的這種自然經濟條件,決定了我們在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和生態重建過程中,必須根據該地區的具體情況,採取合理的途徑和措施保護自然資源,提高生産力。

2.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途徑

我國西北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有大面積的森林和荒漠植被,由於歷史原因和經營管理不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質量下降,數量減少,出現大量的退化生態系統。

在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同時,這些退化生態系統如何恢復?

採取什麽途徑來恢復?

恢復到什麽程度?

衡量的指標和標準是什麽?

這些都需要作具體的分析。

西北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決不能和經濟發展割裂開來,必須同步考慮,同步實施和同步發展。

因爲沒有經濟的支援,西北的自然資源無法得到良好的保護,反過來惡化的環境條件又會進一步影響當地經濟的發展和當地居民的脫貧致富。

關於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問題,國際恢復生態學會認爲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就是類比某一特定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多樣性及其動態特徵等,通過人爲干擾建立一個原始的、過去曾經有過的生態系統[6,7]。

然而,要想確切地掌握某一地區原始存在的生態系統是什麽,或在歷史上如何發揮其功能幾乎是不可能的,更不用說建立一個包括所有物種在內的,完全與本地區原始生態系統一樣的群落了。

恢復生態的目的在於保護某一地區地帶性生態系統的生物多樣性,以及該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動態特徵。

生物多樣性在生態系統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生態系統的關鍵組成成分和結構表現形式,又是功能正常發揮的保障,也是生態系統存在和演化的動力。

生物多樣性的喪失和退化必將導致環境的退化,引起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退化,形成退化生態系統。

被人類活動干擾或破壞的生態系統,其自然演替過程和動態平衡關係被打破,隨之發生逆行或進展演替。

然而,因干擾程度的不同,可能會出現不同的結果。

我們希望把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到原生或接近原生的狀態,有時根據需要也不得不把退化生態系統恢復到與原來群落不同或一個全新的生態系統,其中包括很多原群落所不具有的特徵。

不過,若干擾或破壞停止,並對生態系統進行合理控制和有效利用,生態系統將發生明顯不同的變化,受危害生態系統因人類所施行的管理措施不同,可能有以下四種結果:

⑴恢復到它原來的狀態;⑵重新獲得一個既包括原有特性,又包括對人類有益的新特性狀態;⑶根據管理技術的使用和經營目的,形成一種改進的和原來不同的狀態;⑷因適宜條件不斷遭到破壞,生態系統仍然保持退化狀態[8,9,10]。

本文結合國外的研究進展[6,7,8,9,10]和我國西北地區的具體情況提出生態系統恢復的四個基本途徑:

一是保護;二是恢復;三是重建;四是維持。

2.1保護(Conservation"C")

保護是對某一生態系統進行人爲管理,使其避免進一步破壞和繼續退化。

“保護”一詞可以對應英文的conservation和protection。

不但保護自然條件下的生態系統,維持其持續的進化和演替功能,而且包括對一些珍貴的物種和生態系統資源,進行遷地保護和離體保護。

保護是伴隨著生物多樣性的銳減,全球環境質量下降和人們對自然資源意識的提高而倍受重視。

需要採取保護措施的物件是那些完全沒有受到破壞或者破壞較輕,原始植被沒有發生根本改變的生態系統,也包括受到干擾,但所形成的群落相對穩定,自然演替速率很慢的生態系統。

保護的方法和途徑都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比如對一般的天然林通常採取封山育林、禁伐禁獵的措施;對於具有特殊意義的天然林採取建立保護區的措施,進行科學和有效的管理。

自然保護區都是具有典型特性的生態系統,在天然林保護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國到1997年爲止,已建成自然保護區926個,面積達7698萬公頃,占陸地國土面積的7.64%,超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自然保護區保護是天然林保護工程的一個重要方面。

實施保護途徑的天然林,不需要過多的人爲措施,尤其是對那些生態脆弱地區的植被,不去進行人爲干擾就是最好的措施,過分強調人工措施反而會加重生境的破壞。

2.2恢復(Restoration"R")

恢復是人們主動地改變某一立地,建立起具有地帶性的原生生態系統的恢復途徑。

其目的在於類比這些原生的特定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多樣性和動態,然而,人們又很難確定原生生態系統的具體特徵,所以就更談不上原來的地帶性群落了。

爲此恢復也可以是修復破壞的或功能受阻的生態系統,提高生産力,爲當地人造福,把地帶性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作爲原理模型來效仿,重新創造一個自我維持生態系統。

這個生態系統以動植物群落的進展演替爲主要特徵,並且具有在自然或中度人爲干擾作用下,達到自我修復的能力,使生態系統重新返回到其曾經擁有過的營養物質迴圈和能量流動的軌道上。

恢復可以是直接地、完全地返回到地帶性的原生生態系統;也可以是停留在多種可選穩定狀態的某一種,或是生態系統長期目標的某種中間穩定狀態。

關於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一種觀點認爲恢復某一退化的生態系統就應該恢復到該系統所具有的地帶性的原始狀態,但事實上,這往往是不實際的。

某些退化的生態系統由於退化相當嚴重,沒有人知曉地帶性原生狀態是什麽樣子;即使知道,要恢復到原生狀態需要驚人的投入,這在實際中不一定有意義。

有些情況下,根本不可能完全恢復到系統所具有的原生狀態。

故此,我們主張,可把恢復定位在修復被破壞的或功能受阻的生態功能和特徵上,目的是迅速地、持久地提高生産力,強調一種高水準的、持續的立地經營管理活動;恢復不一定恢復到系統所具有的原始狀態,只要恢復到某一個中間比較穩定的狀態即可。

這很可能更符合實際一點。

對於退化生態系統就應進行比較詳細的分析,在我國目前狀況下,除了一些特殊環境條件和保護區外,絕大多數天然林都是受到不同程度破壞的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這些天然林是目前最主要也是最迫切的任務。

2.3重建(Reallocation"A")

重建途徑是在生態系統經歷了各種退化階段,或者超越了一個或多個不可逆閾值時所採取的一種恢復途徑。

與恢復和保護相比,重建要求持久的人爲經營管理與連續不斷地能量、物質和水分、養分供給。

對於退化較嚴重的生態系統、尤其是自然植被已不復存在或林下土壤條件也發生根本改變的地區,應該採取重建的途徑。

重建的生態系統可以與原來的自然植被有很大差別,可以從追求經濟效益的目的出發,發展生長快、效益高、集約強度大的生態系統。

現實的生態系統都是其漫長的歷史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植被經過長期的環境選擇和演替過程,出現一些與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相適應並相對穩定的生態系統。

然而,這個穩定平衡一旦被打破,比如出現較嚴重的水土流失、多樣性喪失、食物鏈中斷、土壤理化性質改變和肥力下降等現象時,原來的植被與其周圍環境的平衡關係不復存在。

這時要想再現原生狀態是極其困難的,必須選擇新的植被類型以適應新的變化了的環境條件,重新構築與現實生態狀況相協調的生態系統結構,而不一定追求與原生狀態相一致的恢復方式。

應該說重建的生態系統可以是高效的,因爲它與改變了的生境相適應。

2.4維持(Preservation"P")

生態系統的退化是生物群落隨環境質量的變化而發生的逆行演替結果,使系統結構由複雜到簡單、系統功能由強變弱的、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生物群落的退化首先是建群種的衰退,然後是伴生種和動物的消失,地下與植物互惠共生微生物群落的瓦解,食物鏈和營養迴圈受阻。

然後,土壤環境和水環境也隨之衰退。

經過長時間強烈的自然擾動和人爲破壞的地方,生態系統失去自我調節能力,最終崩潰,環境退化到原生裸地狀態,喪失了原有的生命支援力。

在這種立地條件下,植被的恢復與重建將是極其困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如裸岩、沼澤地、土層瘠薄的火燒迹地等。

因此,在植被恢復與重建過程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荒則荒”。

不是所有的退化生態系統都需要進行恢復或重建,而只要停止一切人的干擾活動,讓植被與群落自我維持,衍生與發展。

讓其主動與現實生存環境相適應,並自主改善生境質量。

3.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指標體系

3.1生物多樣性指標

生物多樣性狀況是衡量退化生態系統的最重要的指標。

生物多樣性概念都是從以下三個相互獨立屬性提出的:

(1)組成水平:

單元的統一性和變異性;

(2)結構水平:

物理組織或單元的格局;(3)功能水平:

生態和進化過程。

生物多樣性是一個等級系統(表1),其基本規律是低級單位過渡到高級單位時,會出現一些前一單位所不具備的性質。

比如說,生態群落所具有的特性是種群和其他更小單位所不具備的。

種群、種和生態系統分別是基因、分類和生態多樣性的基本單位。

生物多樣性隨生態系統的退化而減少,這種減少不但要從物種的多樣性考慮,更要從整個分類系統、生態類型和遺傳多樣性等三個層次上進行分析[11]。

一個退化的生態系統可能會出現物種數量增加的現象,但不會在所有層次上都出現這種現象。

在應用多樣性指標確定生態系統退化程度和恢復途徑時,必須全面考慮組成、結構和功能水平。

比如一個生態系統雖然物種多樣性減少了,但整個分類系統多樣性和生態過程多樣性仍然很高的話,就要採取適當的保護措施。

反之,如果不但物種多樣性減少,而且分類系統和生態過程都發生了嚴重的退化,就要採取重建的措施,具體方法請見表1。

C:

保護;R:

恢復;A:

重建;P:

維持.

在應用上述指標時,可以具體調查下列生物多樣性參數[6,7]:

多年生植物物種的豐富度和一年生植物豐富度等,多年生植物和一年生植物豐富度說明生態系統演替及退化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結構差異,多年生植物在處於相對穩定的陸生或水生生態系統中起主要作用等。

長期受干擾的生態系統中一些多年生植物常常大量繁衍,植物總蓋度和地上植物生物量也是關鍵生態系統指標,是多年生植物豐富度和一年生植物豐富度的綜合因數。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植物群落多樣性與群落物種組成變化呈正相關關係,生活型譜是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的另一個指示性參數,就β-多樣性指數而言,一個生態系統生活型譜幅度常隨該生態系統的退化而降低。

3.2生態關鍵種指標

生態系統中的關鍵種,對整個生態系統起著控制性作用,它們或者控制著群落的結構和功能,影響著群落中其他物種的種類和數量,或者對生態環境産生較大影響。

生態關鍵種可以看作是在生態系統內部,對其他多數生物的種類、數量或生態環境産生較大影響的物種。

這些物種,既可能是動物,植物,微生物,或者是活動於其中的人。

對於森林生態系統中的生態關鍵種,可以從兩方面來確定:

(1)通過自身的活動影響或數量的增減,對構成生態系統中物質與能量流動的食物網組成和結構産生較大影響,也就是能夠對食物網中諸多消費者和生産者種類、數量及生存産生較大影響的生物成分;

(2)在生態系統中發揮重要生態功能的生物物種與一些對維持生態環境有著特殊功能的物種。

關鍵種就是對生態系統結構與功能非常關鍵的物種,這個概念非常適用於恢復生態學。

通過引種或增加關鍵種密度,如必要的話可降低其他非關鍵種的重要性,有助於重新定位退化生態系統退化的軌道。

一個生態系統的生態關鍵種急劇減少或者消失,就是明顯的退化生態系統,如果關鍵種的種源還存在、土壤等基本生存條件還有保障,那麽這個退化生態系統就具有較強的恢復潛力。

否則,如果原群落關鍵種的種源已經滅絕、土壤質量嚴重下降或明顯改變,這個退化生態系統就難以恢復,應根據具體情況採取保護或重建途徑。

對於關鍵種,我們重視關鍵種中的種子庫動態,因爲它代表了關鍵種恢復的潛力和趨勢;同時還要注意微生物生物量和土壤生物類群多樣性,尤其土壤生物多樣性,它們對乾旱與半乾旱生態系統及其它陸地生態系統的植物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在具體應用這個指標時,我們強調凡關鍵種未受干擾的生態系統都應採取保護措施,凡是關鍵種退化的生態系統都應採取恢復措施,凡是關鍵種破壞的生態系統都應採取重建措施,凡是關鍵種滅絕的的生態系統都應採取維持措施。

3.3生態系統環境建設指標

還有一類對群落組織和重建具有重要作用的物種,我們暫且稱其爲“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12,13,14,15](Physicalecosystemengineer)”,與生態關鍵種有一定的相似之處,但又不完全相同。

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通過造成生物或非生物材料的物理狀態變化,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其他有機體資源可利用性。

有機體所進行的環境建設則是物理改變、維持、生境的創建等。

該生物之所以對其他物種發生生態作用,是通過物理狀態的改變,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其他物種的資源利用。

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是一種生物有機體間的正相互作用,它與營養關係和競爭作用不同。

比如一株樹木在生長的同時,它的枝、皮、根、活的和死的有機體表面能夠爲其他物種造成遮蔭、提供棲居條件和生存空間,而這些受益物種未從樹木上獲取任何營養,這就是環境建設。

很多關鍵種是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但也有大量的關鍵種不是,比如生態系統食物鏈中的大型食肉動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屬於關鍵種,因爲它們通過取食和被食關係維持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平衡,但卻不是通過物理環境的改變來控制生態系統。

對於環境條件相對較惡劣的生態系統,尤其是在沒有植被或過去曾經有過,但已完全消失的生境條件下,急需有環境建設作用的物種改變其周圍的物理環境,這樣才能考慮保護或恢復某一退化的生態系統。

也就是說首先需要重建,而且是包括改變生物生活和生長條件的重建,這時如果不改變環境的抵抗性,創造群落生活的必要條件,重建是不可能的。

在我國西北乾旱貧瘠沙地條件下,可栽植胡楊、沙冬青和駱駝刺等蒸發量小、失水少、根系深、固沙能力強的植物,它們能夠起到改變周圍物理環境的作用。

反之,如果我們去栽植楊樹、松樹等耗水量大的樹種,不但它們難以成活,即使成活了也常常耗費大量的地下水,導致水位下降,影響了其他植物、作物生長的同時,更會威脅當地居民的生活用水,所以它們不是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不應該在戈壁沙丘條件下發展。

這個指標主要是針對重建和維持途徑提出的,沒有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的參與,不能進行生態重建,只能維持。

4.退化生態系統恢復標準與原則

如何衡量一個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或原生生態系統的退化程度,應該有一個標準來衡量[6,7,8,9,10],以便在實踐中應用,此類標準有9類:

(1)生物量生産力:

生物量生産力作爲植物總蓋度的一個重要補充因數,對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非常重要。

一些生態系統退化階段早期比受干擾前生産力要高,這是因爲退化初期某些嗜氮植物種子,尤其一年生草本和多年生豆科木本植物的快速侵入造成的,而退化的後期,生産力劇烈下降。

(2)土壤有機物含量:

土壤有機物含量是生態系統功能的重要指標。

如一些亞熱帶土壤的有機碳含量與地上生物量呈典型的正相關關係。

土壤有機質含量低直接影響土壤的特性,而這些特性對某些植物幼苗的生長與其根系吸收和滲透作用至關重要。

(3)土壤最大有效持水量:

在乾旱半乾旱地區,降水量波動比較大,有時甚至很難滿足生物的正常需要,因而土壤最大有效保水量對乾旱半乾旱地區生態系統非常重要。

(4)有效降水量係數:

有效降水係數是指降水滲透到土壤中下層的量,是土壤表層狀況及土壤吸水能力的指示值。

滲透穿過土壤表層的水量不被植物所利用,對土壤最大有效持水量而言,有效降水係數是乾旱半乾旱地區土壤狀況的重要指標。

(5)降水利用效率:

降水利用效率是年降水量與地上生物量生産力之間的比率,在乾旱地區,它是土壤和生態系統生産力的指示值。

(6)有效水持續期:

聯繫降水利用效率,有效水持續期能夠預測季節性、持續期和植物生長的適宜度,有助於恢復和重建退化生態系統。

(7)N利用效率:

即使是在乾旱環境下,N利用效率是一個關鍵屬性,有效N、P等營養元素能夠促進植物生長。

(8)微生物共生體作用:

微生物共生體作用同生物量、多樣性對生態系統同樣重要。

(9)迴圈係數:

迴圈係數是衡量能夠再迴圈的能量、營養元素與直接流經生態系統能量、營養元素的比率。

物種豐富度及生態系統其他結構與功能屬性與土壤營養元素水平及其迴圈關係非常緊密。

在具體應用上述標準時,應該依據下列6條原則:

(1)超過一個或幾個不可逆閾值後,不利用管理和經營技術對系統的結構進行干擾,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是不可能的,退化生態系統退化過程中越過的閾值越大,其恢復所需要的時間越長和所需要的能量越大。

(2)隨著生態系統的退化,其生活型譜和β-多樣性指數下降,而α-多樣性指數卻在增加,生態系統的關鍵種比其他種更容易退化,種的喪失常常同時伴隨著系統閾值的超過。

(3)引進關鍵種有助於加速退化生態系統的恢復,隨著生態系統的退化,生態系統水分利用效率和N營養元素利用效率及N迴圈次數在逐漸減少。

(4)不是所有的退化生態系統都需要恢復,對於植被、土壤和周圍環境都發生徹底改變的生態系統,只能維持一種與現實生態環境相協調的狀態。

(5)不能只根據物種數量的增加或減少判斷生態系統退化與否,更重要的是要考慮生物多樣性的各個等級水平,有時一定的干擾會增加生態系統的物種多樣性。

(6)要想在生物與環境尚不適應的條件下重建生態系統,必須首先選擇對不利條件有改造作用的“生態系統環境建設者”作爲先鋒種,先改變物理環境後發展生物量和生産力。

5.天然林保護和退化生態系統恢復的措施

長期以來,西北地區似乎始終與貧窮、落後和環境條件惡劣聯繫在一起,保護天然林和恢復退化生態系統,必須與當地經濟發展相結合,否則難以實現保護的目標。

我們的基本目標就是發展生産力,解決貧困。

西北部邊陲是少數民族聚居地,也是多種宗教與文化交彙地,西北農村和林區經濟落後,與東部的經濟差距還在不斷拉大,這已不只是影響全國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經濟問題,甚至威脅到國家安全的戰略問題。

因此,西北地區天然林保護工程的實施必須結合農村和林區經濟的發展,帶動當地經濟的騰飛,下面我們提出幾項具體措施。

5.1天然林保護和生態建設規劃

天然林保護工程對區域經濟結構和社會發展進程有促進和推動作用,西部開發應確定天然林區生態系統各組分的配置、科學的保護方式、適宜的開發強度、滿意的産業結構、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態經濟型”保護利用模式的適宜發展規模。

西部開發要研究自然資源佈局和人口承載力,探索實現區域人口(社會)—資源(經濟)—環境(生態)複合生態系統良性迴圈的途徑,實現“生態經濟圈”穩定、高效、快速、持續發展的措施。

編制資源分佈圖和規劃方案。

在進行規劃時,我們提出在山脊,陡坡,河流兩岸,自然保護區和對珍稀瀕危物種和動植物種質資源採取保護措施;對次生林,火燒迹地,採伐迹地,退化的草場,棄耕的農田採取恢復措施;對人工林,退耕還林(草),次生裸地,平緩坡地採取重建措施;對戈壁沙地,原生裸地,沼澤地,綠洲和偏途頂極生態系統採取維持的措施。

5.2“階梯式退耕”模式

由於西北地區土地資源相對貧乏,對於將要出現的大量退耕土地還林還草,植樹造林,恢復植被,同時也要考慮合理利用,尤其是退耕還林的土地更要經過周密規劃,有效利用,充分發揮其潛在的價值。

以市場爲導向發展林業、牧業或其他種養殖業。

根據土地利用的極限理論,土地利用類型的轉換,並非是隨意的,無限的,由於坡度和水分條件的限制,應該栽樹的土地種糧食,就會效益低下;而在過去毀林種糧的地方恢復森林植被,就會大大提高生産力。

西北地區有很多土地分佈25度以上的坡地上,所以應首先在坡度大、山脊、風口等環境脆弱帶上退耕還林還草,然後逐步推進。

採取“階梯式退耕”措施,可以進行林糧間作、林果間作、林藥間作、果糧間作等方式發展種植業或養殖業。

採取這種模式退耕還林,我們建議應用並且提供一種被稱之爲“微環境設施栽培”的配套技術,這是專門爲退耕還林研製的新成果,在歐洲地中海乾旱地區應用很好,並已取得重要成果。

該技術利用一種簡易設施,改變造林地微環境,保證苗木在任何坡地,低溫和乾旱等條件下的成活和成林。

這個技術有7個特點:

(1)提高光合速率;

(2)保持微環境的一定濕度;(3)防止風沙危害;(4)防止低溫危害;(5)防止農田鼠害;(6)保證林木的生長對農作物沒有或只有很少一點影響;(7)可以在任何農田地應用。

在農田中種植價值較高的數目,該技術不影響當前農業生産的同時積累後期效益,一般15~20年收益,被農民稱之爲“養老林”或“退休林”。

我國西部開發也正是15年,採用這種技術,不影響現有農田的持續利用,還能夠把保證逐步退耕還林,15~20年後實現良性迴圈。

5.3“輻射式生態重建”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