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5796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docx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

“说”“动”并行,收获真知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之感悟

[内容摘要]: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通往成功殿堂的又一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让学生喜欢的学科,老师们的意识及实际操作方法是必须讲究的,最重要的一环就是要“说”“动”并行,在“说”“动”中获得真知。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创新能力课程学生们“说”与“动”

[正文]:

所谓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最普遍的学习方式是学生实践。

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亲身经历,是综合实践活动区别于其它各类课程的根本特点,没有学生的实践,就等于没有综合实践活动课。

刚开始上综合实践活动课时,我跟学生们呆在教室里,就着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上语文课一般。

这样做实在是滑稽之极,学生面无表情,教师声嘶力竭;如此丰富的内容,这么博大精深的文化,如果只在这一屋檐下“畅所欲言”而不出去走一走、看一看、做一做,那简直愧对开发这门学科的智者们,也失去了这门学科的真正意义。

活动课就是要“动”——动手与动脑。

当然,“动”的前提就是“说”,“动”了之后还要“说”——交流。

“说”与“动”的统一,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上课之道。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

于是,我和学生选择性地确定了几个主题(例如,《生活与广告》、《电与我们的生活》等),让他们自由组合成立学习小组去研究,利用课余时间去完成任务。

然后,通过课堂交流反馈他们的研究成果。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

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力。

当然,放手让学生去干,可不是让他们去“自生自灭”,老师作为一个指导者,参与活动的全过程是很有必要的,只不过有的时候作用显著些,例如帮助解决立项后的操作上的难题;有的时候作用则显得弱些,如当学生进人资料采集点后就是他们展示自我能力、丰富人生阅历储备的阶段,这时的老师,则起辅助作用,也就可以“退居二线”了。

广告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

生活中无处还见广告。

如果能留心观察,就能收集、整理到许多广告。

广告语言独具特色,对培养学生的口头交际能力,写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极强的召唤性。

所以培养学生模仿,创作一些广告,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因此,我设计了一个《生活与广告》为主题的一个综合活动。

活动设计如下:

1、活动准备阶段。

以博采众长为目的,我与学生们融入到生活中去,让他们涉及到各种场所收集第一手资料。

2、初识广告阶段。

让学生们通过口头交流、汇报收集到的第一手资料,进行资源共享。

同时使学生初知广告的形式,传播方式等。

3、再识广告阶段。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汇报、总结,使学生更全面的认识广告。

如广告的目的,主题和要素等。

4、创作广告阶段。

在全面了解广告的基础上,让学生或单独或小组创作广告。

5、活动延伸阶段。

通过“广告设计大赛”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做研究的兴趣,真正让他们在“动”中学,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以上整个活动过程都围绕学生的“说”与“动”并行的原则。

因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更不能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况,要革新以书本和教室为中心的学习方式;不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一门具有系统的书本知识的课程,一个单元一个单元、一课一课地来教,学生一定要有在开放的情境中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眼动不如心动,心动不如行动,学生运用课堂掌握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实践活动的要旨。

综上所述,脱离“动”的“说”,容易让学生走过场,造成眼高手低,“动”的过程是综合实践活动的生命力所在,否则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性是难以真正体现的,何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与教学回到学生“说”与“动”的统一中,将学生想的付诸于实际行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开启学生的心智,使他们能够更好的和生活融为一体,并且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体现了实践出真知的教育理念。

对解决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存在的脱离实践的问题是大有裨益的,有利于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

这也是传统的课程所缺少的,真正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

 

东白湖镇小

蔡炬烽

 

参考文章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规定》

《综合实践活动中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

金坛市常胜小学杨迎春

   在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中,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着划一的知识,划一的教科书。

同一年龄的学生被教师用同一种方法和同一的程序和进度进行教育。

学生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接受者,记忆者的角色。

   但是,从面向21世纪的现代课程理论来看,应当鼓励学生在自主状态下学习;对于学生而言,真实的生活同样是最好的课程,换句话说,课程应当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应当允许学生选择适合于他们自己的独特的方式学习;现代课程应当减少“灌输”,而鼓励学生在探索、发现中学习,并将概念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我们的教育理念,从单纯知识性的传授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一、什么是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从结构层面上看,应该有这样几个方面:

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方法、科学的精神(包括态度和情感)。

其中,科学的精神是科学素质的核心。

科学的方法可以发现规律、创造知识。

但它们都必须于依赖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而科学的世界观、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精神一旦具有,将终身促使人去勤奋地学习,去创造性地探索,甚至为追求真理而献身。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先从培养他们的科学方法入手,进而初步确立科学的精神,丰富科学的知识我认为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途径。

   但是,在当前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时候,课程性质与结构的缺陷在相当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教育理念的转变,许多学科性课程陈旧和先天性缺损。

因此,我一直希望有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可以利用学生在各个学科课程学习到的知识形成合力,在研究某一个问题时体验人类在探究自然与社会规律时所用的科学方法,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介绍当代最重要的科技发展,激发学生的兴趣。

最终我选择教授“综合实践活动课”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实验过程

   在上述思想指引下,我从上学期起,就开始实施了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

   第一环节,了解我们生活的地球,丰富学生的认识。

   这一环节实际上包括了上学期活动课教材中的“认识动物”、“地球的水资源”等内容。

在教学中,我充分发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资料,讨论,写发言稿,上台演讲。

并找到了一些相关的音像资料,象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等组织学生观看。

通过这样的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的勇气,培养了合作精神,教会了学生一些初步的科学研究方法——懂得了怎样去找材料,例如从报刊、电影甚至于电脑网络中收集;怎样去处理,综合这些材料,怎样在交流和讨论中得到结论等。

   第二环节:

指导学生实验,了解科学的实验方法

   这一环节包括:

“鸡蛋的认识”、“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等内容。

在教学时,先组织学生学习实验要完成的几个小课题;对照书上提供的各个小课题的实验方法,小组内讨论,选择一种可行的方法,总结出实验步骤再开始实验。

在实验时要求学生记录实验的过程,结果,小组的结论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实验的环节、步骤;认识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先要有明确的目的,选择可行的方法,得到结论。

   第三环节:

认识我们身边的事物,学会生活

   这一环节包括:

“身边的建筑”“家庭的经济”等内容。

在讲授“家庭的经济”这一内容时先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得到数据,大家对这些数据进行比较讨论;学会科学消费。

,在讲授“身边的建筑”这一内容时,邀请社会上的人士,来校介绍同学们生活小区的建筑规划,增进学生对社会,家庭的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懂得了怎样收集科学数据。

   上面几点,是我在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时的一些尝试,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我发现了综合实践活动课至少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有所帮助。

   1.扩大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完成过程是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以社会的主人的眼光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它也使学生在这种活动中意识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对社会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2.增强了学生的科学意识。

   学生在实验、讨论的过程中,了解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工作方法。

   3.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自主性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设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习提供了机会。

有些同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

但是这些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自主学习方式中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无论是参加讨论,还是完成实验,他们都是以积极主动参与者的姿态出现,表现出在其他学科学习中未能表现出的潜能与学习动力。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新的教育思想

   这是一门活动课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动性、创造性是课程的灵魂,要使学生的潜能和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首先就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选择,要有真正的民主意识。

   2.要有较高的科学素质。

   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我们的教师自身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情感、科学的方法等方面是否达到了要求?

不能要求我们的教师本身就是科学工作者,但是也不能设想我们自身没有科学的兴趣,没有对新兴科学技术了解的愿望,就能激发出学生科学的情感。

应该看到,全面的科学素质教育在我们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并没有相应的位置。

因此对教师科学素质的要求也不是很容易达到的。

   3.要认真在总体上设计活动课。

   要使活动课达到实效性,必须充分准备。

老实说每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资料的准备都要耗费我相当长的时间,这门课程是一个综合性相当强的课程,有时所准备的资料相当难找。

   综上所述,综合实践活动课是当前为实施素质教育新开的一门课程,要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还需要我长期不懈的努力实践。

 

浅议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金坛市常胜小学颜晓芸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它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等特点。

而习惯于学科教学的教师在它面前有些束手无策,由于指导教师对“课程”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了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应发挥的角色作用或过于强势,或模糊弱化。

那么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以什么角色出现?

又将起哪些作用呢?

一.教师是参谋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非学科性课程。

它要求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因此我们在活动的开始就要把活动的“策划权”下放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去关注那些自己所关心的人或事,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去研究那些贴近自己生活的问题。

在活动的开题阶段,就有一系列的“大动作”——“选择研究课题”“设计活动研究方案”,这些看来似乎只能在大学的校园内出现的活动形式,忽然间要出现在我们小学的校园内,要求小学生自主完成,也许许多老师都持有怀疑的态度:

“小学生搞这样的课题研究,行吗?

还不是老师越俎代庖的事!

”是啊,以前我们的老师总是喜欢走在前面,牵着学生的手,小心翼翼地带领学生向前。

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却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老师从幕前策划撤到幕后参谋,把学生推向前台,教师只是远远地站在学生旁边,时而举起手中的火把,让学生借着他的火光不断地摸索。

倡导学生对课题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是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关键,教师只能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一旁给学生当当“参谋”。

学生选择课题摸不着头脑,“参谋”提示他们,从自己的身边去寻找;学生把课题方案搞出来了,老师俯下身来听听学生的设想,提出自己的合理建议。

这一切都是建立在对学生充分信任的基础上,虽然活动不是自己亲手“策划”,但是从学生的“策划”中,我们看到了学生的自信,看到了学生那被埋没已久的潜能。

二.教师是伙伴

学生应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中制定计划和探索研究全过程的主人。

这时教师可以伙伴的身份平等的参与。

一方面使学生倍感亲切,感到有动力、有热情,自然地体验到与教师一道探寻智慧的乐趣,感受到教师关心,塑造民主、合作、平等的交往关系。

我班有一位学生在参加实践劳动后,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么一段话:

“今天老师带领我们参加社会实践体验,一直忙到太阳下山。

说实在的,那可真累死人。

可看到老师一直参与我们的活动,我就不觉得累了”。

另一方面也可积累教师教学的经验,提升指导水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深层次了解学生的个性特长、思想状况、社会背景,从而使师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活动交往者。

 

但是教师在学生中决不是一般的伙伴,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可能会把个人的自由和选择变成放纵,缺乏现实责任感,即“自我膨胀”;可能会被外界的力量所主宰,即“迷失自我”;还可能转移兴趣,偏离设定的研究方向……而这时,强调教师是伙伴因为要求教师在充分尊重理解他们的基础上,引领他们在主题范围内深入思考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和现象,抓住学生的思想火花,输送氧气,让它能燃烧起来,进而制定出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富有个性的活动计划,并进行探究和体验。

三.教师是“主持人”

“主持人”的角色是我们大家都了解的,在活动过程中起到串联的作用,但决不是活动的主体。

他像《艺术人生》栏目里的朱军,像《非常6+1》栏目里的李咏,与交流对象总是那么平等亲切,决不“喧宾夺主”。

而综合实践活动中的教师就需要像主持人一样把展示、交流的机会留给学生,倾听他们的认识和感悟,给予相应的认可。

当然,也需要适时地启发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力,鼓励他们独立的见解和独特的思维方式,并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

当然,在时机成熟的时候,还可以尝试直接由学生担任“主持人”,教师做嘉宾。

在“走进水果王国”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到“巧手拼盘大赛”时,有一个“星级设计评比”的内容,学生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兴奋度,个个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

在“星级设计评比”时,我以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在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作品时给予肯定,并适时提问点拨,以完善深化他们的表达。

结果,同学们在介绍自己的作品时,一个比一个精彩,一个比一个有特色。

这次活动,无疑对于学生的表达能力也是一次提升。

四.教师是协调员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明显的开放性,活动开发与实施的空间从课堂扩展到学校外部,扩展到家庭、大自然、大社会,所涉及的教育关系远比学科课程要复杂,活动场所的选择、活动安全的规划、活动资源的保障等等。

教师应能够调控学习环境,选择与相关学习相适应的学习环境,把环境中的人和物有机地组织起来,这些均需要教师协助学生处理好来自各方面的关系。

这其中,当地社会、自然方面担任工作的外部人才在学生的学习环境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诸如,学校与家长的关系,社会有关部门、机构与学生活动的关系,甚至学生之间的关系等,均需要教师妥善协调,以便为学生开展实践性学习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和课程资源。

这也给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要求教师不断增强人际关系能力,与当地人们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灵活运用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以及其它一些校外活动基地,并且得到有关工作人员或专家们的理解和帮助。

比如,我在组织学生了解学校的体育文化特色时,我就邀请校长接受我们学生的采访。

总之,“教师既不能‘教’综合实践活动,也不能推卸指导的责任,放任学生,应把自己的有效指导、平等参与和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主动探究有机结合起来。

”(湖南师范大学的张传燧教授语)教师只有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找准自己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才能有效地参与和指导好实践活动。

 

浅谈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开发

襄阳区伙牌镇镇直小学陈静康胜永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的非学科性课程。

它要求活动的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学习与教学的一种新的举措——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并列,在课程结构上,旨在体现课堂教学、语文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整个世界作为语文学习的环境,注重让学生在真实的、具体的现实中去学语文,是一种“活化”的学习实践。

要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活动,首先应合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的渠道,着意在“活”字上下功夫。

我认为可以从语文学科本身的资源、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资源、社会生活资源这三方面入手,组织学生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一、关注语文学科自身资源,让学习方法“活”起来

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的习作是学写建议。

时值春暖花开的春天,学生们以开展春游活动为内容,进行讨论。

在教学前我引导学生先联想学过的课文《秋天》,想想秋天都藏在哪儿?

那春天又藏在哪儿?

教学活动的场地扩展到田野、市场、商店、公园、人们着装上,让他们从动物、植物、人类生活的点滴变化中去寻找,去发现,去体验,然后进行交流。

其次,利用语文课上,以“和春天有个约会”为主题开展学习,开展活动:

如词语的积累;春天古诗词的积累;描写春天,让学生在语言文字中感受、品味春天里生命的勃发与可爱。

其中最后一个活动内容是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老师采用“画说写”方法,为学生铺设了一条写作通路,主要的步骤是:

第一、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构图;第二,通过自己的手把心中的构想画出来;第三,通过自己的口把图画的内容有条理地讲给同学听;最后是通过文字把口头所述的内容写出来。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内容的限制,没有老师的硬性要求,学生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构思,自由绘画,自由表达。

毫无疑问“画说写”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想象及绘画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们勇于创新的精神。

一位学生模仿学过的《秋天》创作了一首小诗《春天》,甚是生动。

课后在学生对春有了很多了解的基础上,思考还可以用怎样的实际行动来感受春天。

学生想到:

放风筝、挑野菜等活动也可以感受到春天。

鼓励学生利用周末时间依据自己的实际条件至少参与一项活动。

让学生在极其深刻的体验之后,进一步自由地表现自我。

二、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资源,让学习过程“活”起来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开发,有时和一门学科相联系,有时和几门学科相联系,学生不仅仅是静静地看书,还要调查、走访、表演等,在实践中去亲身体验语文,学习语文,提高实践能力。

四年级下册有篇课文《生命的桥》,就可以和《品德与生活》中《桥》的活动主题相结合。

课前可组织学生去寻找观察身边的“桥”,开展活动:

如让学生画画见过的桥,去身边的桥看看、了解它的故事,也可利用网络组织学生去查找中国名桥的资料。

在学生充分体会到实体桥在人生活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时,再引出生命中无形的桥。

因为有了实践的加入,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都得到了调动,也更容易体会课文中渲染的动物之情,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对人与人生命的思考上。

如何架起生命的桥梁?

哪些人在为我们搭建起生命的桥梁?

如何感谢那些为自己搭建生命之桥的人?

“问渠哪有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创造的源泉,没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创造活动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创造活动就无法进行。

或许对于语文综合实践来说,生活是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三、开发挖掘社会生活资源,让学习手段“活”起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正所谓“社会有多大,语文学习就有多宽广”。

一切“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社会和学校中举行的重要活动,以及自己的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是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进现实世界考察、采访等,也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网络虚拟世界讨论、交流等,走进人们的心灵世界和情感世界。

因此,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

四年级上册有篇习作《请到我的家乡来》,要求学生以书信的形式介绍自己的家乡。

襄阳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在三国时期这块沃土上就曾有诸葛孔明在此居住。

我组织学生开展题目为《我爱我的家乡》的综合实践活动。

在全班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他们十分踊跃,提出了“三顾茅庐的由来?

”“家乡有哪些名人?

”“家乡有哪些名胜?

”……十几个问题。

接下来,学生根据兴趣自由组合,小组长分配任务,根据我为他们设计的表格探究一番。

到展示学习成果的日子,孩子们有的写了日记;有的画下了一幅幅家乡的风光;有的收集了关于家乡故事的书籍、文章;有的自己当小记者,亲自实地体验调查……不少学生说“:

生在襄阳,对家乡的认识竟然这么肤浅;身在家乡,却还有不少地方没去过,没听过。

”在一番实践后,真正地激发了学生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和热爱。

活动的过程增加了他们的体验,活动的成果更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的出色表现,也打消了我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我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

因为在感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让我的学生思维更“活”了!

 

综合实践活动——“一石激起千层浪”

金坛市常胜小学       谈璀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新课程,正以它的实践性和生活化日益受到学生的欢迎和老师的关注。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有别于学科课程的新型课程。

它超越了单一学科的界限,将人类社会的综合性课题、跨学科性知识和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实践活动的形式统整起来,实现了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机结合,促成了理论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单一学科性知识与跨学科性知识的结合。

亲历实践给予了学生个性发展的充分空间,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和收集到的资料来理解社会与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对世界的认识有了“发言权”,而且在活动中他们发现了自我的潜能,最终树立起对自己、对人生的自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一)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和谐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能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文化环境与氛围,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心情舒畅、思维活跃,个性倾向得以充分发展,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特长或潜在的优势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训练,使他们萌发的特殊才能的幼芽不致受到摧残。

同时,综合实践活动有它的特殊性,实践性强、动手又动脑,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有所发明创造的好机会,能最大限度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劳动的源泉,帮助每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

特别是那些考试成绩差的学生,当他们失去信心时,就让他们在其它精神生活领域中得到充分表现,这样他就会产生自信心与自豪感和对别人的尊严感,使其个性得到了全面的和谐发展。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可以简单地说是一个教师适度指导、学生自主选题、主动探究和自由创新的过程。

综合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