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6428043 上传时间:2023-01-0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9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docx

考研中国科学院硕士分子遗传学真题1995年

1995年试题

一、选择题:

每题有3~4种选择。

但只有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1.E.coliDNApolymeraseI具有3′→5′和5′→3′外切核酸酶活性,这两种酶活性的区别在于

a.3′→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键;

b.5′→3′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c.3′→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d.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择,只是5′→3′活性一次只切除一个核苷酸。

2.在缺刻前移(nicktransiation)反应中加入E.coliDNApolI

a.是为了利用其5′→3′的合成特性;

b.是为了利用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c.是为了利用其3′→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d.是为了既利用其5′→3′聚合特性又利用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3.在真核细胞中tRNA的转录是为

a.RNApolⅠ负责的;

b.RNApolⅡ负责的;

c.RNApolⅢ负责的;

d.不由任何RNApol负责。

4.原核RNApol识别的启动子位于

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

b.转录起始点的下游;

c.转录终点的下游;

d.无一定位置。

5.增强子(enhancer)与启动子的不同在于

a.增强子与转录启动无任何关系;

b.增强子包含数个功能单元(moduleelements),而启动子则只有一个单元;

c.启动子可位于起始点的上游,而增强子只能位于起始点的下游;

d.增强子可能位于上游和下游,但不靠近起始点。

6.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抑制的转录酶是

a.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

b.细菌的中心酶(coreenzyme);

c.真核细胞的polⅡ;

d.真核细胞的polⅠ。

7.在翻译过程中,真核和原核的起始tRNA均运载蛋氨酸作为起点氨基酸,蛋氨酸的形式

a.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N-甲酰蛋氨酸;

b.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非甲酰的正常蛋氨酸;

c.真核为N-甲酰蛋氨酸,原核为正常蛋氨酸;

d.真核为正常蛋氨酸,原核为N-甲酰蛋氨酸。

8.基因的起始密码通常为AUG,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为GUG或UUG。

这种少数情况

a.仅出现于真核细胞;

b.仅出现于细菌;

c.在真核和细菌中均有发生。

9.mRNA核苷酸顺序的3′→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

a.N端-C端;

b.C端-N端;

c.与N端、C端无对应关系。

10.氨酰tRNA靠它的反密码子识别mRNA的密码子,对于终止密码子UAA、UAG和UGA来说

a.氨酰tRNA仅识别UAA;

b.氨酰tRNA仅识别UAG;

c.氨酰tRNA可识别所有终止密码子;

d.氨酰tRNA均不识别。

11.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

a.起始:

b.延长;

c.肽基由P位移至A位;

d.核糖体移位。

12.当细菌核糖体亚基在CsCl介质中进行离心时,30S和50S亚基分别变为23S和42S亚基,这是由于除去了某些成分所致,被除去的成分是

a.16SrRNA;

b.23SrRNA;

C.16SrRNA+23SrRNA;

d.蛋白质。

13.细菌核糖体系统中S1蛋白的功能是

a.负责启动30S亚基同mRNA的结合;

b.负责肽基由P位至A位的移动;

C.负责30S亚基与50S亚基的结合;

d.参与上述各过程。

14.细菌中各种mRNA所编码的蛋白质数目常有差异,据此有monocistronic,polycistronic和intercistronic之分。

多数mRNA是

a.monocistronicmRNA;

b.polycistronicmRNA;

C.intercistronicmRNA。

15.真核细胞液中的mRNA通常是

a.monocistronic;

b.polycistronic;

C.intercistronic。

16.真核的mRNA在其3′端有poly(A)+结构,而对于poly(A)-mRNA来说

a.根本不存在;

b.偶有poly(A)-mRNA,但不能被翻译;

C.偶有poly(A)-mRNA,似乎也能被翻译,但与poly(A)+mRNA动力学不同;

d.偶有poly(A)-mRNA,也能被翻译,而且其动力学与poly(A)+mRNA基本相同。

17.在细菌转录中,使RNA聚合酶与DNA启动子牢固结合的关键因子是

a.α2;

b.ββ′;

C.α2ββ′;

d.σ(sigma)。

18.转录的启始反应方程为

(箭头只表示顺序),其中R=RNApol,P=promoter,RPc=closedbinarycomplex,RPo=opencomplex,RPi·RNA=ternarycomplex。

在这些步骤中

a.1是可逆反应;

b.2是可逆反应;

c.3是可逆反应;

d.1、2、3均不是可逆反应。

19.原核mRNA的Shine-Dalgarno顺序通常是

a.多嘧啶序列;

b.多嘌呤序列;

c.嘌呤和嘧啶基本各半。

20.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所需的蛋白质与膜相连并通过膜而进入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precursor)直接与膜相连;

b.蛋白质N端加一前导序列;

c.蛋白质C端加一后置序列;

d.蛋白质内部加一信号序列。

21.细胞核所需的蛋白质也在细胞质中合成,其返回细胞核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加ATP;

b.蛋白质N端连一前导信号,加ATP;

c.蛋白质C连一后置信号,加ATP;

d.蛋白质内部连一信号,加ATP。

22.原核启动子在-35和-10处有两个中心,-10处的序列对DNA解链有重要作用,此处

a.富A-T:

b.富G-C;

c.A-T/G-C各半。

23.E.coli的lac基因是典型的负调节操纵子,在适当的底物存在时可以合成其产物β-半乳糖苷酶。

当培养基中存在IPTG(isopropylthiogalactoside)时

a.lacZ不表达;

b.lacy不表达;

c.lacA不表达;

d.lacZ、lacY、laeA皆表达。

24.在一个E.coli细胞中同时存在两个lac操纵子,其中一个的操纵基因为野生型(Oo),另一个的操纵基因为组成突变型(Oc),则

a.由于Oc的存在,Oo不起作用,即不再结合阻抑物;

b.由于Oo的存在,Oc无效,即含Oc的操纵子,也不能结合阻抑物;

c.两个操纵子互不影响。

25.tRNA的反密码子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

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能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第三碱基(wobbling)者为

a.A:

b.A和C;

c.U和G:

d.C。

26.DNA分子可以呈超螺旋型和松散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自由能,

a.螺旋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b.松散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c.两者所具有的自由能大体相等。

27.转座子可以由一位点移至另一位点,所以转座子的跳动可以导致

a.缺失突变;

b.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

c.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易位突变;

d.缺失突变、插入突变、易位突变和倒位突变等。

28.DNA解链(熔解)温度Tm决定于

a.A-T碱基对的比例;

b.G-C碱基对的比例;

c.A-T碱基对的比例和DNA变性条件;

d.G-C碱基对的比例和DNA变性条件。

29.双螺旋DNA有A型、B型、C型以及Z型等结构形式,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占优势的形式是

a.A型;

b.B型;

c.C型;

d.Z型。

30.RNA并接需要snRNP的协助,其中能识别左端(5′)拼接点共有序列的snRNP是

a.U1snRNP;

b.U2snRNP;

c.U5snRNP;

d.U2snRNP+U5snRNP。

二、术语解释

1.Alu族12.渗漏突变(leakymutation)

2.att位点13.RNA驱动杂交(RNA-drivenhybridization)

3.mRNA丰度(abundance)

4.顺反试验(cis/transtest)14.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5.DNA不连续复制15.V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

6.交换固定(crossoverfixation)16.hnRNA

7.C0t1/217.B细胞和T细胞

8.染色质(chromatin)18.snRNA

9.C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19.反向调节(retroregulation)

10.GT-AG规则20.topologicalisomers

11.溶源性(lysogeny)

三、论述和实验设计

1.以M13mp9am16和M13mp9revΔ86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过程。

错配校正负菌株为E.coliBMH71-18muts(supE+,repair-),amber校正负菌株为E.coliMK30-3(supE-)。

2.T4噬菌体32基因可以合成gp32蛋白,此蛋白可以结合ssDNA和mRNA,而且此蛋白一旦合成又会反过来抑制本身的进一步合成(表达的自我调控)。

请设计一项实验,以便阐明这种自我调控是转录水平的还是翻译水平的。

3.假如某一转座子在染色体内部转座,其转座前的染色体状态和转座位置如箭头左方所示,请图示出在转座以后经过复制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转座子的位置。

1995年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每题有3~4种选择。

但只有一个选择是完全正确的。

1.E.coliDNApolymeraseⅠ具有3′→5′和5′→3′外切核酸酶活性,这两种酶活性的区别在于

a.3′→5′活性只切割碱基配对处的二酯键;b.5′→3′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c.3′→5′活性只切割碱基不配对处的二酯键;

d.两种活性对切割处的碱基配对与否无选择,只是5′→3′活性一次只切除一个核苷酸。

答:

c

2.在缺刻前移(nicktransiation)反应中加入E.coliDNApolⅠ

a.是为了利用其5′→3′的合成特性;b.是为了利用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c.是为了利用其3′→5′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d.是为了既利用其5′→3′聚合特性又利用5′→3′的外切核酸酶活性。

答:

d

3.在真核细胞中tRNA的转录是为

a.RNApolⅠ工负责的;b.RNApolⅡ负责的;

c.RNApolⅢ负责的;d.不由任何RNApol负责。

答:

c

4.原核RNApol识别的启动子位于

a.转录起始点的上游;b.转录起始点的下游;

c.转录终点的下游;d.无一定位置。

答:

a

5.增强子(enhancer)与启动子的不同在于

a.增强子与转录启动无任何关系;

b.增强子包含数个功能单元(moduleelements),而启动子则只有一个单元;

c.启动子可位于起始点的上游,而增强子只能位于起始点的下游;

d.增强子可能位于上游和下游,但不靠近起始点。

答:

d

6.放线菌素D(actinomycinD)抑制的转录酶是

a.细菌的全酶(holoenzyme);b.细菌的中心酶(coreenzyme);

c.真核细胞的polⅡ;d.真核细胞的polⅠ。

答:

d

7.在翻译过程中,真核和原核的起始tRNA均运载蛋氨酸作为起点氨基酸,蛋氨酸的形式

a.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N-甲酰蛋氨酸;

b.在真核和原核中均为非甲酰的正常蛋氨酸;

c.真核为N-甲酰蛋氨酸,原核为正常蛋氨酸;

d.真核为正常蛋氨酸,原核为N-甲酰蛋氨酸。

答:

d

8.基因的起始密码通常为AUG,但在少数情况下也可为GUG或UUG。

这种少数情况

a.仅出现于真核细胞;b.仅出现于细菌;c.在真核和细菌中均有发生。

答:

b

9.mRNA核苷酸顺序的3′→5′分别相应于蛋白质氨基酸顺序的

a.N端-C端;b.C端-N端;c.与N端、C端无对应关系。

答:

b

10.氨酰tRNA靠它的反密码子识别mRNA的密码子,对于终止密码子UAA、UAG和UGA来说

a.氨酰tRNA仅识别UAA;b.氨酰tRNA仅识别UAG;

c.氨酰tRNA可识别所有终止密码子;d.氨酰tRNA均不识别。

答:

d

11.在研究原核翻译过程中,可用不同的抑制剂研究翻译诸阶段,其中链霉素可抑制

a.起始;b.延长;c.肽基由P位移至A位;d.核糖体移位。

答:

a

12.当细菌核糖体亚基在CsCl介质中进行离心时,30S和50S亚基分别变为23S和42S亚基,这是由于除去了某些成分所致,被除去的成分是

a.16SrRNA;b.23SrRNA;c.16SrRNA+23SrRNA;d.蛋白质。

答:

c

13.细菌核糖体系统中S1蛋白的功能是

a.负责启动30S亚基同mRNA的结合;b.负责肽基由P位至A位的移动;

c.负责30S亚基与50S亚基的结合;d.参与上述各过程。

答:

a

14.细菌中各种mRNA所编码的蛋白质数目常有差异,据此有monocistronic,polycistronic和intereistronic之分。

多数mRNA是

a.monocistronicmRNA;b.polycistronicmRNA;C.intercistronicmRNA。

答:

b

15.真核细胞液中的mRNA通常是

a.monocistronic;b.polycistronic;C.intercistronic。

答:

a

16.真核的mRNA在其3′端有poly(A)+结构,而对于poly(A)-mRNA来说

a.根本不存在;b.偶有poly(A)-mRNA,但不能被翻译;

c.偶有poly(A)-mRNA,似乎也能被翻译,但与poly(A)+mRNA动力学不同;

d.偶有poly(A)-mRNA,也能被翻译,而且其动力学与poly(A)+mRNA基本相同。

答:

d

17.在细菌转录中,使RNA聚合酶与DNA启动子牢固结合的关键因子是

a.α2;b.ββ′;c.α2ββ′;d.σ(sigma)。

答:

d

18.转录的启始反应方程为

(箭头只表示顺序),其中R=RNApol,P=promoter,RPc=closedbinarycomplex,RPo=opencomplex,RPi·RNA=ternarycomplex。

在这些步骤中

a.1是可逆反应;b.2是可逆反应;

c.3是可逆反应;d.1,2,3均不是可逆反应。

答:

a

19.原核mRNA的Shine-Dalgarno顺序通常是

a.多嘧啶序列;b.多嘌呤序列;c.嘌呤和嘧啶基本各半。

答:

b

20.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所需的蛋白质与膜相连并通过膜而进入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precursor)直接与膜相连;b.蛋白质N端加一前导序列;

c.蛋白质C端加一后置序列;d.蛋白质内部加一信号序列。

答:

b

21.细胞核所需的蛋白质也在细胞质中合成,其返回细胞核的机制是

a.前体蛋白质加ATP;b.蛋白质N端连一前导信号,加ATP;

C.蛋白质C连一后置信号,加ATP;d.蛋白质内部连一信号,加ATP。

答:

d

22,原核启动子在-35和-10处有两个中心,-10处的序列对DNA解链有重要作用,此处

a.富A-T;b.富G-C;c.A-T/G-C各半。

答:

a

23.E.coli的lac基因是典型的负调节操纵子,在适当的底物存在时可以合成其产物β-半乳糖苷酶。

当培养基中存在IPTG(isopropylthiogalactoside)时

a.lacZ不表达;b.lacY不表达;

c.lacA不表达;d.lacZ、lacY、lacA皆表达。

答:

d

24.在一个E.coli细胞中同时存在两个lac操纵子,其中一个的操纵基因为野生型(Oo),另一个的操纵基因为组成突变型(Oc),则

a.由于Oc的存在,Oo不起作用,即不再结合阻抑物;

b.由于Oo的存在,Oc无效,即含Oc的操纵子;也不能结合阻抑物;

c.两个操纵子互不影响。

答:

c

25.tRNA的反密码子能识别mRNA的密码子。

反密码子的第一碱基能识别一个以上的密码子第三碱基(wobbling)者为

a.A;b.A和C;c.U和G;d.C。

答:

c

26.DNA分子可以呈超螺旋型和松散型,两者都具有一定的自由能

a.螺旋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b.松散型具有较高的自由能;

c.两者所具有的自由能大体相等。

答:

a

27.转座子可以由一位点移至另一位点,所以转座子的跳动可以导致

a.缺失突变;b.缺失突变和插入突变;c.缺失突变、插入突变和易位突变;

d.缺失突变、插入突变、易位突变和倒位突变等。

答:

d

28.DNA解链(熔解)温度Tm决定于

a.A-T碱基对的比例;b.G-C碱基对的比例;

c.A-T碱基对的比例和DNA变性条件;d.G-C碱基对的比例和DNA变性条件。

答:

d

29.双螺旋DNA有A型、B型、C型以及Z型等结构形式,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占优势的形式是

a.A型;b.B型;c.C型;d.Z型。

答:

b

30.RNA并接需要snRNP的协助,其中能识别左端(5′)拼接点共有序列的snRNP是

a.U1snRNP;b.U2snRNP;c.U5snRNP;d.U2snRNP+U5snRNP。

答:

a

二、术语解释

1.Alu族:

人类基因组中长度约为300bp的弥散性中度重复序列,每一序列的两端皆有Alu切点。

哺乳动物也有类似序列。

2.att位点:

噬菌体和细菌染色体上彼此附着结合的位点,通过噬菌体与细菌的重组,噬菌体便在这些位点处同细菌染色体整合或由此离开细菌染色体。

3.mRNA丰度(abundance):

每一细胞中mRNA分子数目的均值。

4.顺反试验(cis/transtest):

分析同一基因(等位基因)两个突变之相对构型对该基因表达影响的试验。

5.DNA不连续复制:

在DNA复制中,先合成短片段(冈崎片段),然后这些片段再连成完整的DNA分子,所以复制是不连续的。

6.交换固定(crossoverfixation):

同源染色体两成员之间不均等交换的一种可能结果,即这种交换使得一成员某一串联群的一个突变分布于整个串联群或完全从串联群中消失。

7.C0t1/2:

完成一半DNA复性反应所需的C0t,(C0t是DNA复性反应中DNA浓度与保温时间的乘积。

)与复性DNA的长度成正比。

8.染色质(chromatin):

分裂间期细胞核中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通常指两个子细胞分开之前的DNA与蛋白质的复合体。

9.C基因和免疫球蛋白恒定区:

C基因指编码免疫球蛋白肽链恒定区的基因,所谓恒定区是指变异最小的区段(C端),故可用此来鉴别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10.GT-AG规则:

核基因内含子首尾各两个核苷酸通常是GT-AG。

11.溶源性(lysogeny):

λ噬菌体在大肠杆菌体内可以呈环形分子存在于细胞质中,也可通过整合酶的作用而整合到寄主染色体上成为原噬菌体状态,并与寄主染色体一起复制并能维持许多代,这种现象称λ噬菌体的溶源性。

12.渗漏突变(leakymutation):

指能使突变基因仍能部分表达(残余水平)原先活性的突变。

13.RNA驱动杂交(RNA-drivenhybridization):

用过量RNA驱使与单链DNA互补区段发生杂交反应。

14.拓扑异构酶(topoisomerase):

是催化DNA环的拓扑异构体之间转化的酶,它可催化一个DNA单链或双螺旋链穿过另一个单(双)链。

15.V基因和免疫球蛋白可变区:

V基因是编码免疫球蛋白可变区(N端)的基因,所谓可变区是指不同球蛋白链(之间)有广泛变异(氨基酸顺序)的区段。

16.hnRNA:

核内不均一RNA。

基因在核质中最初转录出的RNA比剪接后形成的mRNA要大得多,具有高度顺序复杂性,而且不稳定。

由于分子大小的多样性,故叫作杂合状态细胞核RNA。

17.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又叫B淋巴细胞,是负责合成抗体的细胞。

T细胞是指胸腺依赖的淋巴细胞,含有T细胞受体(TcR),参与细胞免疫反应。

18.snRNA:

细胞核小RNA的总称,有些snRNA参与拼接或其他RNA加工反应。

19.反向调节(retroregulation):

指mRNA下游某一区段(如sib序列等)能对其翻译进行调节的能力,因下游区对上游的mRNA进行调节,故称反向调节。

20.topologicalisomers:

拓扑异构体,是指具有不同拓扑结构特征的DNA分子。

这些DNA分子在一级和二级结构上完全相同,而它们在拓扑结构上例如螺旋缠绕数、连环数、双链缠绕数、超螺旋数和超螺密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三、论述和实验设计

1.以M13mp9am16和M13mp9revΔ86为材料,图示定点诱变的过程。

错配校正负菌株为E.coliBMH71-18muts(supE+、repair-),amber校正负菌株为E.coliMK30-3(supE-)。

(见下页图)

2.T4噬菌体32基因可以合成gp32蛋白,此蛋白可以结合ssDNA和mRNA,而且此蛋白一旦合成又会反过来抑制本身的进一步合成(表达的自我调控)。

请设计一项实验,以便阐明这种自我调控是转录水平的还是翻译水平的。

答:

T4噬菌体gp32蛋白已证明是翻译调节蛋白,但若假定它的作用尚未确定,我们可以设计下述实验,以确定它是转录调节蛋白还是翻译调节蛋白。

在离体表达系统中加入含gp32编码基因的DNA,然后分成几个等分,在每一等分中加入不同量的gp32蛋白,予以温育(动力学试验),再测定每一等分的RNA和蛋白质的量。

若。

RNA量不因加入gp32蛋白而改变,则说明gp32蛋白不是转录调节蛋白,反之亦然;若RNA量不变、而合成的gp32蛋白量发生变化,则说明gp32蛋白是翻译调节蛋白。

3.假如某一转座子在染色体内部转座,其转座前的染色体状态和转座位置如箭头左方所示,请图示出在转座以后经过复制所形成的两条子染色体中转座子的位置。

1.答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