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57661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28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 含答案.docx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深圳市新华中学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达标训练题(Word版含答案)

一、初三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易错压轴题提优(难)

1.小红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找来一个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和若干个重均为0.5N的钩码,实验前测得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小红先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2)小红在实验中测得一组数据如下表,于是他立即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你认为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______;

F1/N

L1/cm

F2/N

L2/cm

2

6

3

4

(3)某次实验如图所示,杠杆平衡,则以下生活中相关杠杆的应用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______(选填“托盘天平”、“核桃夹”或“筷子”);

(4)在上图中,保持弹簧测力计的位置及拉力的方向和钩码的个数不变,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则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______cm。

【答案】便于直接测量力臂不合理,只有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核桃夹10cm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为了便于直接测量力臂,我们将杠杆调至水平位置平衡。

(2)[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时,我们需要进行多次实验得到多组实验数据是结论具有普遍性,实验中由一组实验数据得到的结论具有偶然性。

(3)[3]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大于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力臂,是一个省力杠杆;而托盘天平是一个等臂杠杆,核桃夹是一个省力杠杆,筷子夹菜时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所以与此图中杠杆类型相同的是核桃夹。

(4)[4]杠杆上相邻刻度线间的距离都等于2cm,每个钩码重均为0.5N,则图中钩码的总重力为

弹簧测力计施加拉力的力臂

钩码向左移动,若要保持杠杆平衡,弹簧测力计量程为5N,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钩码对杠杆施加拉力的最大力臂

即钩码到支点的距离不应超过10cm。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螺母同时向_____

(2)如图甲所示,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将______

(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如图丙,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

(4)请在图丙中画出拉力F′的力臂l。

________

【答案】右逆时针变大不变

【解析】

【分析】

【详解】

(1)[1]杠杆左端下沉,右端上翘,平衡螺母向上翘的右端移动。

(2)[2]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中杠杆两侧各去掉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为

杠杆的右端为

所以杠杆的左端力和力臂的乘积大于右端的乘积,所以杠杆左端下沉,杠杆将逆时针转动。

(3)[3]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的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时(如图丙),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的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

[4]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因为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钩码的重力和钩码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与其力臂的乘积将不变。

(4)[5]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做垂线,得到力臂,如图所示:

3.小明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指示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他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才能使天平水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质量时,天平平衡后,砝码及游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金属块质量________g;

(3)用细线系住金属块放入装有20mL水的量筒内,水面如图丙所示,则可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ρ=________g/cm3;

(4)完成上述实验后,小刚又用一根硬刻度尺设计出测金属块密度的实验方案如图丁,首先用细线系在中点O点使硬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然后将金属块A挂在硬刻度尺左端C处,把一块石块B挂在硬刻度尺右端,调节石块B的位置,使硬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石块挂在硬刻度尺上的位置为E,如图所示。

下面是测量ρ金属的部分实验思路,将其补充完整。

①在刻度尺上读出OE的长度L1;

②把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把石块B从E移动到D处时,硬刻度尺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则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

ρ=___________。

(用测出量和己知量表示,水的密度为ρ水)。

【答案】右272.7在刻度尺上读出OD的长度L2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甲所示,调节横梁平衡时,指针左偏说明左盘质量偏大,则平衡螺母应向右调节。

(2)[2]如图乙所示,游码标尺的分度值是0.2g,游码位于2g位置,矿石的质量

(3)[3]水和金属块的总体积

则金属块的体积

金属块的密度

(4)③[4][5]实验步骤:

①在刻度尺上读出OE的长度L1;

②把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把石块B从E处移动到D处时,硬刻度尺仍在水平位置平衡;

③在刻度尺上读出OD的长度L2;

刻度尺的左端挂物体A,物体B挂在E处,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杠平衡条件得

金属块A浸没在水中,物体A受到浮力作用,物体B挂在D处,杠杠在水平位置平衡,根据杠杠平衡条件得

以上两个等式相除整理得

4.同学们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发现手中的弹簧测力计损坏了,聪明的小强同学利用刻度均匀的杠杆和钩码(每只重0.5N)替代弹簧测力计顺利地完成了该实验。

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操作,请你帮他完善该实验探究。

(1)将杠杆安装在支架上,静止时如图1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如图2甲所示,将重2N的物体G挂在A点,两只钩码挂在B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将物体G部分浸入水中(如图2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C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4)将物体G浸没于水中(如图2丙所示),两只钩码移到D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5)将物体G浸没于盐水中(如图2丁所示),两只钩码移到E点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分析与论证:

分析比较

(2)、(3)、(4)可得:

物体G所受浮力大小与______有关;分析比较

(2)、(4)、(5)可得:

物体G所受浮力大小与有______关;由题中信息计算物体G的体积V=______m3,盐水的密度

______kg/m3。

,g=10N/kg)

【答案】右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液体的密度1.0×10-41.125×103

【解析】

【分析】

【详解】

[1]杠杆在如图1位置平衡后,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

[2]步骤

(2)、(3)、(4)是让物体未浸入、部分浸入和浸没于水中,而钩码逐渐靠近支点,说明物体G所受的浮力逐渐变大,所以可得物体G所受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3]步骤(4)(5)是让物体G分别浸没在水中和盐水中,所以比较的是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4]由步骤(4)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G物-F浮)⋅4L=1N⋅4L,(2N-F浮)⋅4L=1N⋅4L

所以

F浮=1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物体的体积

[5]由步骤(5)及杠杆的平衡条件得

(2N-F浮')⋅4L=1N⋅3.5L

所以

F浮'=1.125N

由阿基米德原理有,盐水的密度

5.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某组同学用滑轮安装了如图甲、乙所示的滑轮组,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物体的重力G/N

物体被提升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2

0.1

1.0

0.3

66.7%

2

3

0.1

1.4

0.3

71.4%

3

4

0.1

1.8

0.3

74.1%

4

2

0.1

1.5

0.2

(1)表格内的第4次实验中应补充的数据是_______(结果精确到0.1%)。

这次数据是用图_________(选填“甲”或“乙”)所示的滑轮组测得的;

(2)分析比较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判定,若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用甲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与总功的比为定值k,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求出k=_________。

【答案】66.7乙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表格中第四次的有用功

W有=Gh=2N×0.1m=0.2J

总功

W总=Fs=1.5N×0.2m=0.3J

那么机械效率

[2]由于s=2h,所以所用滑轮组的承重绳子数为2根,则用的是图乙。

(2)[2]由表格数据可知,从1至3次实验,在增大提升物体的重力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来越大。

(3)[3]假设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为W其它,根据题意有

第一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总功及有用功分别为

W总1=F1s1=1.0N×0.3m=0.3J,W有1=G1h1=2N×0.1m=0.2J

W其它1=0.3J⋅k

第二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分别为

W总2=F2s2=1.4N×3m=0.42J,W有2=G2h2=3N×0.1m=0.3J

第一、二次实验,滑轮组所做的总功和有用功分别增加了

W总2-W总1=0.42J-0.3J=0.12J,W有2-W有1=0.3J-0.2J=0.1J

而滑轮组所做的总功

W总=W有+W动+W其它

可是,滑轮组每次做功,动滑轮所做的功不变,即两次做功,绳重和摩擦导致的额外功增加了0.02J,那么

所以

6.小明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了4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

次数

钩码所受的重力G/N

钩码提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端移动的距离s/m

机械效率η

1

1.0

0.1

0.8

0.4

31.25%

2

1.0

0.2

0.8

0.8

31.25%

3

2.0

0.1

1.2

0.4

41.67%

4

3.0

0.1

1.5

(1)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______(选填“加速”或“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且在弹簧测力计______时读数;(选填“匀速运动”或“静止”)

(2)根据表中的数据计算得出第4次实验时绳端移动的距离s=_______m,机械效率η=_______;

(3)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得出:

同一滑轮组,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

(4)在忽略摩擦力和绳重的前提下,通过第1次数据可算出动滑轮的重力为_____N;

(5)以下选项中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是______

A.动滑轮的重力B.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C.物体上升的高度

【答案】缓慢匀速运动0.450%越大2.2C

【解析】

【分析】

【详解】

(1)[1]为了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绳端的拉力大小,试验中应沿着竖直方向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

[2]假设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测力计没有测出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测得的拉力偏小,即没有考虑到摩擦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所以需要弹簧测力计匀速运动时读数。

(2)[3]从图中可以看到,四条绳子托着动滑轮,第4次实验时,钩码提升的高度是0.1m,绳端移动的距离是0.4m。

[4]第4次实验时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滑轮组做的总功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50%。

(3)[5]通过比较1、3和4三次实验数据可知,物重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大。

(4)[6]忽略摩擦力和绳重,四条绳子托着动滑轮,那么

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

(5)[7]根据

可知动滑轮的重力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物体上升高度不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将增加额外功的比例,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

故选C。

7.如图是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几个实验情景:

(1)挂钩码前,杠杆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静止,此时杠杆_______(填“是”或“不是”)平衡状态;

(2)如图乙所示,在A处挂三个钩码,在B处挂2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杠杆A、B处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格,杠杆将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左端下降”或“右端下降”);

(3)如图丙,取下B处钩码,改在C处用细绳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则拉力F为____N(每个钩码重0.5N);若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仍使杠杆水平平衡,此时拉力F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原因是_______;

(4)杠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图丁是脚踩式垃圾桶的结构简图,则杠杆DEF是_______(选填“省力杠杆”“费力杠杆”和“等臂杠杆”),此种杠杆的好处是_____。

【答案】是左端下降0.75变大拉力F的力臂变短费力杠杆省距离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甲所示,杠杆保持静止状态,是平衡状态。

(2)[2]假设一个钩码重力为G,杠杆上一格为L,在A处挂三个钩码,在B处挂2个钩码可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将杠杆A、B处的钩码同时向外移动一格,则杠杆左端有

右端有

杠杆会出现左端下降的情况。

(3)[3]假设杠杆上一格为L,A处力臂为2L,C处力臂为4L,每个钩码重0.5N,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

则C处拉力F为

[4][5]若将细绳转到虚线位置时,拉力F的力臂变短,A处的作用力、力臂不变,仍要使杠杆水平平衡,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拉力F将变大。

(6)[6][7]如图丁所示,脚踩式垃圾桶使用时,杠杆DEF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一个费力杠杆;费力杠杆的特点是费力省距离。

8.如图所示,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

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右端下沉。

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左/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其目的是______;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杠杆恰好在原位置平衡。

于是小明便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______(用字母表示)。

他这样得出的结论______(合理/不合理);原因是:

______;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

“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

”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

其原因是:

______。

【答案】左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不合理实验次数较少,得出的结论不具有普遍性杠杆本身受到重力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发现杠杆右端下沉,说明右端重,应该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左调。

[2]使杠杆在不挂钩码时在水平位置平衡。

其目的是把重心移至支点处,让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

(2)[3][4][5]杠杆的平衡条件为:

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多次测量就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本次实验,如果只用一组数据得到结论,偶然性太大,因此应获取多组实验数据归纳出物理规律。

(3)[6]图乙中,支点位于动力和阻力的右侧,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弹簧测力计不但提了钩码,而且还提了杠杆,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9.小融和小侨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若实验前杠杆静止,如图甲所示,______(选填“是”或“不是”)处于杠杆平衡状态。

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______,把支点定在杠杆中点的目的是______;

A.抵消重力的影响B.便于测量力臂

(3)在杠杆两端挂加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

多次实验并把教据记录在表一中。

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

A.寻找普遍规律B.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小融根据表一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次数

F1/N

L1/cm

F2/N

L2/cm

1

1

10

2

5

2

2

10

1

20

3

2

15

3

10

(5)杠杆调节平衡后,小侨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_______个钩码;

(6)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是右BAAF1L1=F2L26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如图甲所示杠杆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是处于平衡状态。

[2]如图甲所示杠杆左端低右端高,要将杠杆调平衡需要将平衡螺母向右边调节。

(2)[3][4]在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测量力臂的大小,应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同时为了消除杠杆自重的影响,可以将支点定在杠杆中点。

所以前一空选B,后一空选A。

(3)[5]为了是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应进行多次实验,故应该选A。

(4)[6]由表中数据有

1N×10cm=2N×5cm

2N×10cm=1N×20cm

2N×15cm=3N×10cm

根据表格实验数据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5)[7]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上一小格的长度为L,A点挂4个钩码,A点到O点的距离为3L,B点到O点的距离为2L,设B点需要n个钩码,根据杠杆平衡的平衡条

4G×3L=nG×2L

解得n=6,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6个钩码。

(6)[8]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力臂变小,要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则拉力变大,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

10.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细线、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

(1)将杠杆装在支架上,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将杠杆两侧的平衡螺母同时向______调,至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某同学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后,能不能根据图甲的这一组数据得出探究结论?

_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理由是___________;

(3)如图甲所示,杠杆水平位置平衡。

如果在杠杆两侧各加上一个相同的钩码,则杠杆_____(填“左”或“右”)端将下沉;

(4)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

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若杠杆仍然保持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右消除杠杆自身的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能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不具备必然性右变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2]杠杆右端下沉,应将杠杆重心向左移,所以应将两端的平衡螺母(左端和右端均可)向左调节,直至重心移到支点处,使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街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

(2)[3][4]用实验来探究物理规律时,要采用多次实验,用多组实验数据来总结实验结论,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有一次实验数据,总结的实验结论具有偶然性,所以不能用一次实验总结实验结论。

(3)[5]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如果在图甲中杠杆两侧各添加一个相同的钩码时,杠杆的左端

杠杆的右端

故右>左,则右端将下沉。

(4)[6]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杠杆时,拉力力臂为OC,弹簧测力计向右倾斜拉杠杆,拉力的力臂小于OC,拉力力臂变小,拉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11.某实验小组进行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先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G(如图甲),再按图乙所示的连接方式组装好滑轮组,并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1)如图乙中,为了测量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A同学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B同学在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然后把测得各个量数值,代入机械效率的公式,计算出机械效率的值,这两位同学_______(选填“A”或“B”)操作是正确的;

(2)按照A同学的测量方法,测出的拉力F与钩码所受重力G的大小关系为F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实验中要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是为了_________。

【答案】A

大于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解析】

【分析】

(1)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还要克服一些机械摩擦,所以要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使物体上升进行读数。

(2)使用滑轮组时,拉力不仅要克服物体的重力,还要克服动滑轮的重力及机械摩擦。

(3)要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需测出G、h、F、s,根据公式

计算。

所以需要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

【详解】

(1)[1]为了测量滑轮组提升物体时的机械效率,所以需在缓慢匀速提升时读数,则A

同学操作正确。

(2)[2]由图知,滑轮组由3段绳子承担物重,则

,但其成立的条件是不考虑机械自重和摩擦,若考虑的话拉力F大于

(3)[3]为了测量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从而计算有用功和总功,应分别记下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起始位置。

12.如图甲所示是一款自拍神器,它能够在一定长度内任意伸缩,使用者只需将手机固定在伸缩杆上,通过按键或遥控器就能实现多角度自拍。

自拍杆主要有伸缩杆、三角支架、底端按键和蓝牙遥控自拍器。

(1)蓝牙遥控自拍器是一种短距离通信的无线电技术,它是利用______(“电磁波”或“超声波”)来传递信息而控制拍摄的。

(2)如图乙所示是一群人正在利用自拍杆上的手机进行自拍,拿着自拍杆的人发现还有同事没有进入取景窗,请你给她一个合理的操作建议:

____________。

自拍时自拍杆的简图如图所示,O为支点,请你在图中画出力F2的力臂L2,并画出施加在A点的最小动力F1。

(____________)

(3)如图甲中左图,小明把手机固定到自拍杆上,再高高跳起,按下手中的蓝牙遥控自拍器,自拍起跳后的自己(图丙)。

他利用蓝牙自拍器设计了如图丁中A图所示的自动拍照装置,他将蓝牙遥控器带有按键的一端套上一个大小合适、另一端封闭的套管,并在套管内放置一个小球(可以在套管内滚动),想利用小球撞击蓝牙按键来自动遥控手机的拍摄。

小明起跳时,应该选择图丁中图____(填“B”或“C”)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