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53343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99 大小:147.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9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docx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标准二

 

牵引变电所施工工艺

 

中铁三局集团电务有限公司

 

目   录

一、设备基础浇制工艺3

二、杯型基础定位芯模的支模与拆模工艺8

三、避雷针安装工艺11

四、对接电杆的排杆及焊接工艺14

五、电杆的选配与杯底标高调整工艺18

六、构架及支架组立工艺22

七、构架横梁、爬梯、地线架安装工艺25

八、设备支架铁配件安装工艺28

九、牵引变压器自锚滑行就位工艺30

十、牵引变压器附件安装工艺33

十一、牵引变压器芯部检查工艺40

十二、柱上互感器安装工艺44

十三、27.5kv真空断路器安装调整工艺46

十四、110KVGw4隔离开关安装调整工艺50

十五、35kVGN2隔离开关安装调整工艺54

十六、阀式避雷器安装工艺58

十七、设备防护网栅安装工艺61

十八、盘、柜组立工艺65

十九、二次回路校线工艺68

二十、碱性蓄电池安装及充放电作业工艺70

一、设备基础浇制工艺

一、施工准备

1.劳力组织                        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负责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

2

技术负责人

1

负责施工测量和技术指导

3

清杂人员

2

清理场坪等

4

支模人员

4

模板的预配、安装、拆除

5

搅拌人员

6

上料及混凝土搅拌

6

灌注人员

6

混凝土运输、及浇注

2.工机具                         表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基础模板

各种规格

1

2

混凝土搅拌机

250L以上

1

3

振捣器

2

4

预留孔桩模

据基础内模大小

1

5

拌灰板

δ=22000×1000

2

6

经纬仪

TDJ2

1

7

水准仪

S3

1

8

钢卷尺

30m

1

9

水平尺

500

1

10

尖头锹

5

11

小平锹

4

12

撬棍

600

2

13

试块模

150×150×150

3

14

手锤

1.5kg

1

15

木工锯

1

16

灰抹子

中号

2

17

橡胶水管

m

若干

18

截止阀

若干

19

胶靴

6

20

配电箱

380/220V

1

21

水桶

2

22

喷壶

2

3.

材料                            表3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普通硅酸盐水泥

325#

t

2

砂子

中粗

m3

含土量<5%

3

碎石

20~70

m3

含土量<2%强度>29.4MPa

4

片石

150~400

m3

无裂纹强度>29.4MPa

5

t

6

方木

100×100

m3

0.1

7

木板

δ=50

m3

0.1

8

铁线钉

100

kg

1

9

脱模剂

kg

10

10

黄油

kg

0.2

11

草袋

养生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图

混凝土搅拌

清理场地

基础浇制

施工准备

 

图l设备基础浇制工程流程图

2、操作要领

⑴施工准备

①平整砂石料及混凝土运输路线。

②在基础旁边设置拌灰板,但不得使模板受压移位。

③检查模板各部尺寸、模板位置及标高、预埋件或预留孔桩模位置及其高出基础面的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④模板、预埋件或预留孔桩模固定应牢靠。

在混凝土浇注前,对木制模板和桩模要浇水润湿,钢制模板要涂刷脱模剂。

⑤清除基础垫层上的泥土和杂物,并将预埋螺拴的螺纹部分涂黄油包扎严密。

⑥检查磅秤的计量准确性。

⑦确定配合比,制定检测措施。

⑵混凝土搅拌

以325#普通硅酸盐水泥为例,其配合比(重量比)可按l:

25:

5:

065选取。

①秤取l25kg中粗砂倒入搅拌机料斗。

②提取50kg水泥一袋倒人料斗。

③秤取250kg连续级配的碎石倒人料斗。

④配料倒入搅拌筒,同时注水32kg进行搅拌,拌合时间一般在2min左右即完全均匀。

(3)基础浇制

①将拌合好的混凝土用翻斗车运到拌灰板上。

②用铁锹把混凝土撮入或推入基坑内,顺序是先边角后中间。

贴于基础模板处的混凝土,应采用“带桨”法投料。

③每浇注250~300mm厚时要进行一次震捣,震捣时各震点间距不应大于400mm,并应以行列式顺序进行。

④浇制大型设备基础时,其结构宽厚处可填充片石减少混凝土用量,但不得使用卵石。

填充要求如下:

a.片石与片石间、片石与混凝土表层间的距离不得小于l00mm;

b.片石与模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

c.片石不得接近预埋件或预留孔桩模;

d.片石填充总量不得超过混凝土体积的25%。

⑤基础浇制完,其上表面应与模板顶面抹齐抹平,个别不平整处可用1:

2.5的水泥砂浆填补。

⑷清理现场

①拆除拌灰板及其支撑物。

②基础的外露表面,在混凝土进入初凝期后要覆盖草袋子养护。

气温在+5℃以上时,要在l2h内进行浇水养生,且应经常保持草袋湿润。

③在混凝土初凝期内,应及时取出预留孔桩模,且不得损伤基础结构。

三、标准

l.设备基础位置在轴线上的误差为±10mm标高误差为±010mm,外型尺寸误差为±200mm。

2.地脚螺拴预埋其顶端标高误差为±200mm;各预埋螺栓位置或间距误差为±2mm。

3.变电所设备基础宜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混凝土,在选择配合比时,应有10%~15%的强度储备。

4.填入混凝土中的片石尺寸应大于150mm,但不应大于所在位置基础结构最小尺寸的1/3。

片石在填充前要用水冲洗干净。

5.主要设备基础在浇制过程中,应同时制成一组试块,与基础进行同等养护,作为基础抗压强度的依据。

6.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浇水养护期不应少于7天.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当昼夜最低气温在-3℃以下时,应采用冬季施工方法。

四、注意事项

1.向抖斗上料时,应有挡车措施。

升降料斗时下方不得有人。

2.混凝土在浇制时应连续灌注,最大间歇时间不应超过2h。

3.灌注混凝土时,基坑内不得有人,并应随时检查模板或预埋件有无移位、变形。

4.震捣器应采用带接地的电缆线和插接头,并须可靠接地。

操作时应穿绝缘靴,湿手不得触摸开关。

5.不同标号或品质的水泥不得混用。

贮存超过3个月或有结块现象的水泥应重新检验其标号。

附录

混凝土配合比的选择

混凝土的配合比选择,应根据工程特点、组成材料质量及施工方法等因素,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配确定,使混凝土的强度及和易性符合设计与施工的要求,以达到合理使用材料节省水泥用量的原则。

配合比的选择一般采用经验公式与图表结合进行计算,步骤如下:

l.确定水灰比

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按经验公式计算水灰比,其中:

碎石混凝土:

0.525

W

==

RP/RC+0.299

C

0

卵石混凝土:

==

0.444

RP/RC+0.204

C

W

 

式中W—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kg);

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水泥用量(kg);

RP—混凝土试配强度(28天强度),试配强度为设计强度的l.04倍,

RC—水泥标号。

2.根据表4确定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kg)

水灰比

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kg)=

 

每立方米混凝土用水量参考表(单位:

kg)表4

集料形状

粒径(mm)

坍落度(cm)

0~2

3~5

6~9

10~12

13~16

17~20

卵石

5~20

175

180

185

195

200

205

5~50

155

160

165

175

180

185

5~80

140

145

150

160

165

170

碎石

5~20

190

195

200

210

215

220

5~50

170

175

180

190

195

200

5~80

155

160

165

175

180

185

3.根据表5估算含砂率

砂子重量

砂石总重量

含砂率=K一K糍x10。

×100%

式中K—系数,当采用机械震捣时取1.0~1.2;当采用人工震捣时取l.2—l.4。

含砂率参考表表5

水泥用量(kg)

集料最大直径(mm)

10~20

40

60

80

200

0.460.40

0420.38

0.390.36

0.370.35

250

0.440.38

0.400.36

0.370.34

0.350.33

300

0.420.36

0.380.34

0.340.32

0.330.30

350

0.400.35

0.360.32

0.330.30

0.310.28

注:

表中的分子及分母分别适用于碎石和卵石。

4.计算砂石用量

变电所采用的基础混凝土,一般可按2450kg/m3进行计算,试配后再调整,则

Qss=Qh-Qw-QcQs1=Qss×SQS2=QSS-QS1

式中Qss—砂石总重量(kg);Qh—单位(m3)混凝土重量(kg);Qw—水的重量;Qc一水泥重量(kg);Qs1—砂子重量;QS2—石子重量;S—含砂率。

计算实例:

某变电所设备基础混凝土设计强度为2级,使用材料为:

325#普通水泥,中砂,碎石最大粒径70mm.自来水。

施工条件为:

机械搅拌,机械震捣。

坍落度选定3~5cm,混凝土平均预定强度为175级。

0.525

水灰比计算:

150×1.15÷325+0.299

W

C

=

用水量根据表4选定175kg。

175

水泥用量计算:

0.633

C=27=276(kg)

含砂率根据表5选定0.34。

砂石总重量计算:

Qss=2450-175-276=1999(kg)

砂子重量计算:

QS1=1999×0.34=680(kg)

石子重量计算t

QS2=1999-680=1319(kg)

混凝土重量配合比计算:

水泥:

砂子:

石子:

276:

680:

1319:

175

1:

2.46:

4.78:

0.63

5.根据计算得出的配合比,用施工现场集料进行试配并做试块试压,验证混凝土的强度及和易性,调整试验后确定施工配合比。

二、杯型基础定位芯模的支模与拆模工艺

一、施工准备

1.劳动组织                              表l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施工测量及技术指导

2

支模

4

支、拆芯模,配合测量

2.工机具                               表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经纬仪

TDJ2

1

带三角架

2

水准仪

S3

1

3

水准尺

5m

1

4

钢卷尺

50m

1

5

线坠

0.5kg

1

6

芯模

1

自制

7

铁锹

尖头

2

8

大锤

5kg

1

9

白棕绳

ф20L=10m

1

3.材料                                表3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硬木板

δ=503000×200

2

2

白线绳

ф1.5

kg

3

草袋

1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围

芯模就位

基坑定位

施工准备

 

基础检测

芯模拆除

芯模固定

图l定位芯模的支模与拆接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⑴施工准备

①清除坑口周围的弃土,找出基础的定位辅桩。

②用经纬仪复测基础纵、横轴辅桩位置,应无错位偏移。

③用水准仪复测基底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

⑵基坑定位

①在纵、横轴辅桩间用白线绳拉上十字线。

②在坑口上平行搭设两块踏板,注意不要触及十字线。

③用线坠沿十字线中心垂测坑底中心,并用小钢钎在垂点锥一小孔(中心标记),然后复测,垂点与小孔间的位置差不应超过5mm。

④拆除白线绳,将踏板分别向坑口两侧移开,使两踏板间保持600mm的间隙。

⑶芯模就位

①如图2所示用螺栓将钢板芯模和定位杆连接起来,定位杆伸出芯模部的长度根据基坑的土质决定。

②吊起芯模将其放人基坑,使定位杆的尖头准确地插入在坑底测设的小孔中。

③调整定位杆使芯模处于垂直状态,用大锤敲击定位杆顶部,使其牢固地插入基底的土壤中。

④用水准仪测量芯模顶面的高度,求出高度偏差值后再进行细调,方法如下;

当芯模顶面高低偏差大于50mm时,可利用定位杆上调整孔改变芯模的高度,使偏差值不超过±10mm。

当芯模顶面高于设计要求,但叉小于50mm时,也可用下砸定位杆高度的方法调整。

⑷芯模固定

①调整芯模至垂直状态,将定位角钢的两个平面分别贴在定位杆和坑口两侧的地面上,用∪型螺栓呈松弛状把定位杆和定位角钢连在一起。

②把小钢钎插入定位角钢两端的圆孔,打人地中将角钢固定牢靠。

③确认芯模的高度及垂直度无误后,拧紧∪型螺栓。

⑸芯模拆除

①在杯型基础的混凝土浇注完毕且震捣密实后,拆除芯模定位角钢。

图2杯型基础定位芯模主模示意图

①圆台体钢板芯模②定位杆③定位角钢

④∪形螺栓⑤小钢钎⑥螺栓⑦基坑

②在混凝土初凝期内(浇注后2~3h),每隔0.5h应旋转一次芯模,使其本体与混凝土间出现分离砂浆层,以利拆模。

③根据气候及混凝土的凝固情况,在浇注5~8h后拆除芯模,步骤如下:

a旋转芯模,确认其与混凝土已完全脱离。

b拔掉定位杆。

c随转动随将芯模拔出,速度要平缓,不要损伤基础。

⑹基础检测

①测量基础杯底标高,应符合本工艺技术标准的规定。

②在基础纵、横轴测量辅桩间拉上白线绳十字线,沿十字线中心及线坠垂测杯底中心及杯壁有无偏移,必要时应进行修整。

③沿十字线在杯口周围用线坠垂测出纵、横轴线的中点,并用红漆作好标记,以备立杆时使用。

④用与基础同标号细石混凝土将杯底拔除定位杆留下的孔洞封堵严密。

⑤在杯口上横放一小木方,敷盖湿草袋.按常规养护至基础达到承重要求。

三、标准

1.圆台体芯模的上、下端面直径应不小于设计规定,柱体的高度应比技术要求长出50mm,以便立杆前进行标高调整。

2.支模前,必须对基坑的深度及辅桩的中心进行复测和补桩。

支模后,应保证芯模处于垂直状态。

3.芯模顶面的标高按基底设计标高进行换算,测量误差不得超过±5mm。

四、注意事项

l.测量仪器应由专人使用保管,并作好安全防护措施。

2.向基坑内下模前,要检查踏板及绳索是否牢固。

3.抡锤作业,正前方不得站人,且应避开设置的仪器。

4.运搬芯模应轻拿轻放。

5.定位杆弯曲变形后应及时调直,否则不得使用。

 

三、避雷针安装工艺

一、施工准备

1.劳动组织表1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2

安装工

3

3

电焊工

1

2.工机具                         表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起重机

8t

1

2

电焊机

6~10kw

1

3

撬棍

L=1500

4

4

尖头锹

2

5

方头锹

2

6

线坠

0.25kg

1

7

白棕绳

φ16L=15

2

晃绳

8

活扳手

450

2

9

大锤

4kg

1

10

水桶

1

11

抹子

1

12

安全带

1

3.材料表3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避雷针

1

2

连接圆钢

1

3

杉木杆

φ150L=3m

1

4

枕木

10

5

拌灰板

δ=22000×1000

1

6

电焊条

φ4

kg

5

7

镀锌铁线

φ4.0

kg

2

8

垫铁

kg

2

9

混凝土

150#

m3

0.5

10

草袋

2

11

油漆刷

50

2

12

防锈漆

kg

0.5

13

调和漆

银灰

kg

1.0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圈

基础抹帽

组立及调整

避雷针组装

准备工作

 

图1避雷针安装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⑴准备工作

①核实避雷针高度及分段钢筋架之间的对应安装位置。

②平整场地,把枕木均匀地摆到避雷针组装地点。

避雷针每段钢筋架下设两个支点,并大致找平。

③核实预埋螺栓与避雷针底座螺孔尺寸,允许误差为±2mm。

检查预埋螺拴露出基础面高度是否符合要求。

⑵避雷针组装

①把避雷针各段钢筋架顺序摆到枕木上,使三根主筋相互对准。

②调整三根主筋使之分别在三条直线上。

此项工作要反复进行,直到调直为止。

③在避雷针钢筋架每条主筋之间的连接处对称放置2根连接圆钢(加强筋),连接圆钢规格应与下段钢筋架主筋一致,具体选用见表4。

④焊接避雷针钢筋架之间的连接圆钢。

除去焊渣,刷涂防锈漆和调和漆两道。

连接圆钢选用表(基本风压40kg/m2)表4

序号

连接圆钢及规格

数量(根)

30m避雷针

25m避雷针

20m避雷针

1

φ28L=200

6

2

φ25L=200

12

6

3

φ22L=200

6

6

6

4

φ20L=200

6

6

5

φ18L=200

6

6

6

⑶组立及调整

①在避雷针根部用铁线绑扎1~2根枕木,减小起吊时的倾斜度。

②在避雷针拴吊绳的部位绑扎杉木杆。

③在适当位置栓绑吊绳和晃绳,尔后进行起吊、就位。

④避雷针就位后及时拧紧底座螺栓,然后摘掉吊钩,拆除吊绳、晃绳、杉木杆和枕木。

⑤用线坠分别对避雷针三个棱边进行垂直检查。

如不垂直可在避雷针底座与基础面之间加入垫铁进行调整。

⑥紧固避雷针底座连接螺栓并施加防松措施。

⑷基础抹帽

①检查接地线及投光灯电线保护管是否按施工图要求敷设。

②清理避雷针基础面及底座上的杂物,并用水冲洗干净。

③用l50#混凝土抹帽,顶部呈球面状,球面最高点至基础面高度为200mm,以能覆盖基础螺栓为宜,并要求光滑、易散水。

④覆盖草袋,浇水进行养护。

⑤填写安装技术记录。

三、标准

l.避雷针的型号、高度、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避雷针连接处焊接的连接圆钢规格应符合要求。

焊缝应平整,不应有裂缝、夹渣、气孔等缺陷,焊接加强筋应符合钢筋搭接规定。

3.避雷针各部金属表面防腐层应完整。

4.避雷针应安装牢固,整体垂直,倾斜度不应大于整体高度的3‰。

四、注意事项

l.起吊时要进行试吊,确认可靠后再继续起吊。

2.起吊过程中严禁工作人员在避雷针及起重臂下。

 

四、对接电杆的排杆及焊接工艺

一、施工准备

l.劳动组织表l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施工负责人

1

负责施工质量及安全

2

运杆

6

运杆、排杆、转杆等

3

电焊

2

2.工机具                              表2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焊机

BX-160

1

2

气割工具

1

3

运杆车

自制

1

4

电杆夹具

自制

1

大小各一付

5

木工刀锯

L=500

1

6

撬棍

羊角L=1500

4

7

抬杠

硬杂木材L=3m

4

8

白棕绳

φ20L=20m

1

运杆

9

白棕绳

φ24L=6m

1

转杆

10

铁锹

尖头

1

3材料                                表3

序号

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杆顶钢板

见施工图

2

道木

200×150×1500

排杆

3

松木板

δ=10~20

m3

抄平

4

钢丝刷

5

扁油刷

2#

6

防锈漆

Kg

7

调合漆

中灰

kg

二、操作程序

1.工序流程图

防锈刷漆

杆顶钢板焊接

电杆焊接

排杆

作业准备

图1对接电杆的排杆及焊接工序流程图

2.操作要领

⑴作业准备

①将已选配好的电杆运到安装位置,每组H型或∏型构架的电杆按对倒方式放置。

②用撬棍把电杆撑起,在其下部穿入道木,每段电杆下垫两根,如图2所示,以便于焊接。

③用楔型木块或片石将电杆在道木上卡牢,防止滚动。

图2对接电杆的接杆示意图

①中段电杆;②下段电杆;③道木;④电焊作业坑

④采用在道木下部加垫板的方法,调整各道木的表面基本处于同一平面上。

⑵排杆:

①首先将电杆钢圈不平度超标的部分用气焊切除,然后将中、下段电杆的钢圈相互靠拢,间隙不应大于3mm。

②检查中、下段电杆的整体水平度及同心度是否符合要求,达不到要求可做如下处理。

a.中、下段电杆水平度不一致时,可在电杆表面最低点侧的道木上加垫薄木板进行调整;调整应在各道木支点上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满足要求。

b.中、下段电杆不同心时,可在水平度调整的基础上,采用旋转或平移电杆的方法进行调整。

由于旋转或平移电杆均将影响其水平度,故两者调整应配合进行。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