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0242169 上传时间:2023-02-09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docx

114变电所电缆沟施工工艺标准

QB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企业标准

编号:

AETT—JZ3011.4—2003

 

变电所电缆沟盖板施工工艺标准

2004-02-28发布2004-03-01实施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发布

 

批准:

薛慧君

 

审核:

陈晓康贾鹏飞

 

编写:

卢嘉宾琚忠明

李忠良

 

 

目次

修订说明………………………………………………………………...…

AETT—JZ3011.4—2003变电所电缆沟盖板施工工艺标准……………..…...……

 

修订说明

 

安徽送变电工程公司《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编号AETT-JZ3001~3011-2003)已于2003年12月30日发布,并于2004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为满足社会对施工工艺标准要求不断提高的需要,我们组织了有关人员对原施工工艺标准进行了部分补充和修订。

本次补充的内容为《外墙面一般抹灰拉毛施工工艺标准》(AETT-JZ3003.44-2004),修订的内容为《变电所电缆沟盖板施工工艺标准》(AETT-JZ3011.4-2004)及《变电所镜面混凝土道路施工工艺标准》(AETT-JZ3011.5-2004)。

原《变电所电缆沟盖板施工工艺标准》(AETT-JZ3011.4-2003)与《变电所道路施工工艺标准》(AETT-JZ3011.5-2003)与自上述工艺标准正式实施之日起同时废止。

本标准是公司建筑工程实际操作的依据和内部验收的统一标准,是项目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的蓝本,也是编制投标方案和签定招标合同的依据。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错漏之处实属难免,敬请施工人员提出宝贵意见,以便及时改正,进一步完善。

 

11.4变电所电缆沟盖板施工工艺标准

11.4.1适用范围

本施工工艺标准适用于变电所室内外各种类型的电缆沟盖板施工。

11.4.2材料要求

(1)、水泥:

强度等级采用32.5级、42.5级;选用P.O或P.S。

水泥进场时应对其品种、等级、编号、数量、出厂日期等对照出厂检验报告进行校验。

同时应现场取样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物理性能及安定性试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

(2)、砂:

采用中砂。

要求颗粒坚硬、干净,无明显杂质。

进场时应现场取样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砂样试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用砂》(GB/T14684-2001)中Ⅲ类砂的各项技术要求。

检验合格的砂样应保留样品,每次到场的砂外观质量应与样品吻合。

(3)、石子:

采用10㎜~15㎜粒径,要求棱角分明、颗粒坚硬、无明显杂质。

(4)、水:

宜采用饮用水。

(5)、钢材:

采用设计要求的钢筋、型钢。

钢材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进场前应对照质量证明书对其型号、规格、数量、炉罐号、等级、出厂日期等进行校验。

同时还应对钢筋现场取样送至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试验。

其质量必须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中规定。

型钢下料前应先镀锌。

(6)、钢丝网:

采用设计要求的钢丝网。

(7)水磨石石粒:

采用4㎜~14㎜粒径坚硬可磨的岩石(白云石、大理石等);要求棱角分明、颗粒坚硬、无明显杂质。

(8)颜料:

采用耐光、耐碱的矿物颜料。

掺入量宜为水泥重量的3%-6%,或由试验室确定。

同一彩色面层应使用同厂同批的颜料。

(9)面砖:

选用规格、品种符合设计要求,外观颜色一致、表面平整、图案正确、边角整齐、无翘曲、裂纹等缺陷的面砖。

面砖应有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测报告。

11.4.3主要机具设备

(1)、主要机具设备见表11.4.3。

主要机具设备表11.4.3

序号

名称

规格

备注

1

搅拌机

3

手推车

4

电焊机

5

砂轮切割机

6

石材切割机

7

焊接固定卡具

按要求自行加工

8

钢卷尺

5m

9

平板振动台

按要求自行加工

10

定型底模

按要求自行加工

11

水磨石机

序号

名称

规格

备注

12

扳手

13

铁抹子

14

小木锤

(2)、所有工器具应专人保管维护,定期检查,保证良好的工作性能。

(3)、焊接固定卡具采用8mm厚钢板(1500*700)上焊接4根40*4角钢制作,详见下图:

(4)、定型底模制作材料同焊接固定卡具类似,但四周需加设螺栓紧固件,详见下图:

(5)、振动台采用60*6角钢支腿上焊10㎜钢板制作,台高500,振动电机安装在钢板底部,支腿与钢板连接处用200高度连接弹簧连接,支腿底部垫软橡皮垫。

 

定型底模焊接固定卡具

11.4.4作业条件

(1)、人员已落实到位,分工及责任明确。

(2)、施工机具设备检验合格、性能良好,满足施工需要。

(3)、施工材料已备好、备齐且检验合格,满足施工需要。

(4)、作业前已进行了安全、质量技术交底,作业人员对各项要求明确。

(5)、现场已备好预制场地,施工无干扰。

11.4.5施工工艺

11.4.5.1工艺流程

 

11.4.5.2操作工艺

(1)、材料检验(试验):

根据11.4.2的要求对所需的材料进行检验(试验)合格后方可施工。

(2)、角钢(钢筋)下料:

1)、根据图纸所设计的尺寸对已镀锌的角钢几种下料长度进行统计,以最经济的方式对镀锌角钢进行切割(边角料最少)。

下料要准确无误,误差小于2㎜。

2)、将切割机底座切割角度控制螺栓调节成45°斜角,切割一根样品进行测量,直至切割角度准确无误后,将调节角度的螺栓固定紧。

逐一切割,直至切割工作完毕。

3)、钢筋下料长度应小于角钢框内侧长边方向长度4~10㎜进行下料。

4)、钢板网下料长度与钢筋长度相同。

(3)、角钢框与钢筋焊接:

1)、将切割好的角钢放入焊接固定卡具并将螺帽与被焊角钢之间用钢筋头抵紧,保证角钢框在焊接过程中不变形、不松动、尺寸准确无误后方可施焊。

2)、施焊采用电弧焊,焊机电流流量控制在90~130安培,电焊条采用结420焊条。

3)、钢筋与角钢框焊接时应采用点焊,焊接时为防止每边施焊点过多,接头过热使角钢弯曲,应交叉焊接。

焊接处应熔合良好,不应有弧坑、气孔和咬边现象。

如若发现应补充焊接。

4)、钢丝网绑扎:

将裁好的钢丝网绑扎在角钢框内的钢筋上。

(4)、焊缝敲渣、打磨:

对已焊接过的角钢框应及时敲掉焊渣并用钢丝刷刷净,打磨光洁以待喷锌。

(5)、焊缝处喷锌:

角钢框外侧焊缝处自喷锌。

(6)、模板清理:

将定型底模清洗干净,安放平稳,均匀刷上脱模剂,脱模剂严禁采用废机油。

(7)、细石砼下料:

1)、将加工好的角钢框安放在定型底模上,拧紧螺栓紧固件。

2)、严格按试验室开具的配合比对细石混凝土进行计量搅拌(开具配合比时应要求实验室将坍落度控制在2㎝以内进行试配),第一盘料出斗后,现场进行坍落度试验,坍落度应在2㎝以内。

坍落度达到要求后,严格按该坍落度用水量配料。

如坍落度达不到要求,应重新调整用水量,直至坍落度达到要求为止。

3)、熟料运至浇筑现场时间应小于15分钟,运输用小车车斗不应漏水、漏浆,运输道路应平整,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振动,以免熟料运输中离析。

4)、用平锹将细石混凝土装入角钢框。

(8)、振动台振捣:

1)、将已下料的角钢框放入振动台进行振捣,振捣过程中如果熟料不足,边振边加,确保混凝土与边框高度一致。

振捣至无灰泡上冒为止。

振捣时间一般控制在1分钟左右。

(9)、表面收光:

1)、振捣完毕后,及时用木抹子进行第一次收光,以达到混凝土表面初步平整。

铁抹子底板应平滑光洁,不得有翘曲变形、砂眼卷边。

2)、在初凝前用铁抹子进行第二次收光,收光后表面平整度应达到1㎜以内且无刀疤印。

铁抹子底板应平滑光洁,不得有翘曲变形、砂眼卷边。

如达不到需继续收光至达到为止。

3)、拉环槽留置:

按每10块板设置一块拉环槽的数量将需留置拉环的盖板统一浇筑,浇筑完毕收光后立即用一根12㎝长¢10钢筋头在盖板两端距长边方向18㎝短边方向15㎝的位置放入盖板表面并用不木锤轻轻敲入混凝土,待钢筋表面与混凝土表面一平时再轻轻取出。

注意拉环槽设置应统一、整齐、美观。

(10)、脱模:

收光好的盖板12小时后,松动螺栓紧固件,轻轻抬起盖板侧立放在平稳、安全的场地。

脱模时禁止用撬棍硬撬、硬拆。

(11)、养护:

现场观察当混凝土表面开始发白时,即可用小眼喷壶进行洒水养护。

夏季施工时振捣后二个小时即可洒水养护。

盖板放好后应用麻袋覆盖并浇水养护。

麻袋使用前要清洗干净并应满铺。

养护期限为一周。

(12)、水磨石面层盖板:

1)、角钢框下料低于盖板厚度15-18㎜处即送入振动台进行振动,振动后不需收光,12小时后按上述养护方法进行养护。

2)、根据《气温与混凝土强度上升曲线表》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80%以上后即可进行水磨石骨料铺设,滚压密实后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后的高度应高出角钢框10-20㎜。

同样用上述方法进行养护。

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60%后,用水磨石机进行第一遍磨光。

在第一遍磨光时,如发现有砂眼、气孔,可用同颜色砂浆填实。

磨光分三遍成活。

3)、投入使用前,对水磨石盖板面层的污染及污垢用草酸清洗干净。

待表面干燥后进行打蜡,打蜡分两遍成活。

打蜡后表面应明亮光洁。

(13)、地板砖面层盖板:

1)、根据设计要求角钢框下料时予留出地板砖及座浆厚度即可送入振动台进行振捣,振捣后不需收光,即按上述方法进行养护。

2)、根据《气温与混凝土强度上升曲线表》待强度达到设计要求的70%以上后即可进行地板砖铺贴。

铺贴前应先根据盖板及地板砖大小进行排板。

如有裁砖现象应保证表面美观统一。

3)、座浆采用1:

3水泥砂浆,座浆前应先将底部洒水湿润,铺贴时应用小木锤轻轻敲击,防止地板砖空鼓。

拼缝控制在2㎜,地板砖碰角时应平整。

4)、铺贴完毕后,静置12小时用净水泥浆进行浆缝。

浆缝过程中对表面污染即时用抹布抹净。

(14)、钻拉环孔及安装拉环:

盖板养护结束后,在拉环槽两端用¢10钻头的手枪钻钻孔,钻孔时盖板下部留孔位置用垫木垫稳,然后用¢8镀锌光圆钢筋弯成(图1)所示形状穿入孔内,穿好后将下部弯成(图2)所示形状,最后将接头处焊接。

水磨石面层盖板及地板砖面层盖板不需设拉环槽和拉环,只需在盖板两端距长边方向18㎝短边方向15㎝的位置钻孔即可。

注意孔位置应整齐一致。

(15)、异形盖板制作:

异形盖板根据现场电缆沟实际尺寸量出下料长度进行精确下料,除不使用焊接固定卡具、定型底模及振动台以外,其余同本标准。

 

φ8镀锌光圆钢筋

12cm12cm

15cm15cm9cm9cm

点焊连接

图1图2

(16)、盖板安装:

1)、盖板安装过程中应轻拿轻放,如果用人抬,每次不超过一块;如用手推车运,每次不超过二块,且中间要用垫木。

2)、如果盖板采用非嵌入式,安装前应用经纬仪对两边进行精确找正,保证两边平齐一致。

3)、盖板安装后,严禁有响动,如有响动,在盖板反面用双面胶粘软橡皮。

4)、在电缆沟上严禁安装开裂破损盖板,每十块盖板间安装一块带拉环盖板,盖板间拼缝不大于2㎜,安装后表面平整度不大于3㎜。

1.4.6质量标准

11.4.6.1主控项目

(1)、原材料应符合11.4.2要求。

检验要求:

各种原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及取样复试报告应符合要求。

检验方法:

检查质量保证资料。

(2)、细石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

检验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留置试块。

检验方法:

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试验报告。

(3)、水磨石面层盖板拌合料的体积比及强度等级符合设计要求,分格、图形、色泽应符合设计要求且体积比应为1:

2;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15。

检验要求:

施工过程中应留置试块。

检验方法:

检查配合比通知单及试验报告。

(4)、地板砖强度必须达到要求。

检验要求:

地板砖应有出厂证明文件及试验报告。

检验方法:

检查质量保证资料。

11.4.6.2一般项目

(1)、盖板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面层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明显裂纹、砂眼且色泽均匀盖板边框不得有翘曲变形及污染现象。

检验要求:

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

检验方法:

观察或手摸检查。

平整度检测尺及塞尺检查。

2)、对水磨石及地板砖面层的盖板表面与下一层应结合牢固。

检验要求:

严格按配合比进行施工。

基层应提前湿润并清理干净。

检验方法:

用小锤轻击检查。

3)、地板砖盖板表面应洁净、图案清晰,色泽一致,接缝平整,深浅一致,周边顺直。

板块无裂纹、缺楞、掉角等缺陷。

检验要求:

严格按本工艺标准执行。

检验方法:

观察或手摸检查。

轻型盖板施工质量允许偏差检查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水磨石面层盖板

地板砖面层

盖板

细石混凝土面层盖板

1

外框平直度

2㎜

2㎜

2㎜

靠尺配合塞尺检验

2

表面平整度

1㎜

2㎜

1㎜

靠尺配合塞尺检验

3

拐角方正

3㎜

3㎜

3㎜

阴阳拐尺检验

11.4.6.3质量记录

电缆沟轻型盖板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1)、原材料质量合格证及试验报告。

(2)、水泥混凝土面层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水磨石面层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4)、砖面层工程质量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5)、钢结构(钢构件焊接)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11.5.7成品保护

(1)、在养护期间,严禁施工人员踩踏盖板。

(2)、盖板安装时要轻拿轻放,防止破损,安装后严禁拌灰浆,严禁堆放重物。

11.5.8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措施

11.5.8.1安全健康措施

(1)、用电应按三级配电、二级保护进行设置;各类配电箱、开关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

所有配电箱应外观完整、牢固、防雨、箱内无杂物;箱体应涂有安全色标、统一编号;箱壳、机电设备接地应良好;停止使用时切断电源,箱门上锁。

(2)、施工用电的设备、电缆线、导线、漏电保护器等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漏电保护器要经常检查,动作灵敏,发现问题立即调换,闸刀熔丝要匹配。

(3)、电动工具应符合有关规定,电源线、插头、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完好无损,维护和保管由专人负责。

(4)、现场施工负责人应为机械作业提供道路、水电、机棚或停机场地等必备的条件,并消除对机械作业有妨碍或不安全的因素。

夜间作业应设置充足的照明。

(5)、机械进入作业地点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向操作人员进行施工任务和安全技术措施交底。

操作人员应熟悉作业环境和施工条件,听从指挥,遵守现场安全规则。

(6)、操作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集中精力正确操作,注意机械工况,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或将机械交给其他无证人员操作。

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或操作室内。

(7)、实行多班作业的机械,应执行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接班人员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

(8)、机械不得带病运转。

运转中发现不正常时,应先停机检查,排除故障后方可使用。

(9)、混凝土搅拌开始前,应对搅拌机及配套机械进行无负荷试运转,检查运转正常,运输道路畅通,然后方可开机工作。

(10)、搅拌机运转时,严禁将锹等工具伸入罐内,必须进罐扒混凝土时,要停机进行。

工作完毕,应将拌筒清洗干净。

搅拌机应有专用开关箱,并应装有漏电保护器,停机时应拉断电闸,下班时电闸箱应上锁。

(11)、采用手推车运输混凝土时,不得争先抢道,装车不应过满;卸车时应有挡车措施,不得用力过猛或撒把,以防车把伤人。

11.5.8.2环境保护措施

(1)、施工垃圾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随意凌空抛散造成扬尘。

(2)、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体材料应尽量安排库内存放。

露天存放时宜严密遮盖,卸运时防止遗洒飞扬。

(3)、现场使用照明灯具宜用定向可拆除灯罩型,使用时应防止光污染。

(4)、现场搅拌机前台及运输车辆清洗处应设置沉淀池。

废水应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

(5)、合理安排工序,对必须夜间施工、易产生噪声,可能对附近居民生活产生影响的施工,应提前向到环保部门提出申请,并提前张贴“施工公告”后方可进行施工。

11.5.9施工注意事项

(1)、细石混凝土塌落度是控制盖板表面开裂的关键因素,必须严格控制。

(2)、施工振捣人员应保持相对稳定,不允许随意更换。

(3)、严格按照本工艺标准要求施工,不得随意更改施工方法或减少施工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