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5299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5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议书

 

(本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修改编辑!

 

1总论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名称

某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1.1.2承办单位概况

项目承办单位:

某某。

“某某”隶属于某某,是某某管理的财政全额拔款事业单位。

单位职能主要是:

负责全市的蔬菜、瓜果、热带水果、茶叶、咖啡、甘蔗、花卉、西蕃莲等经济作物的试验、示范、推广;承担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相关农业科技试验、示范项目的实施。

负责全市经济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与指导。

负责全市农业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与调查,并对《某某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等农业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落实,农副产品农药残留量监测工作。

为政府部门制定全市经济作物产业发展的计划、布局、决策等提供参考建议、意见。

某某市某某现有职工14人,其中大学本科6人,专科2人,中专4人,其它2人。

现有农艺师职称8人,助理农艺师职称2人,技术等级工人3人,财会1人。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某某”委托“某某”编制完成“某某市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合同;

2、《某某市统计年鉴》;

3、《某某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4、《某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汇编》;

5、《某某市土壤》;

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7、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审定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8、农业部有关“农业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技术规范;

9、《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

10、《农业工程手册》;

11、《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本基础定额某某省预算基价》的通知(云建标(1998)第700号文关于印发)。

11、某某省建设厅标准定额处编发的有关文件汇编。

1.1.4项目提出的理由与过程

蔬菜是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副食品之一,是保证人体健康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重要来源。

随着蔬菜市场的繁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蔬菜质量的要求除了传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风味等外,更要求没有农药、化肥等的污染。

但目前由于化肥、农药、激素过量使用,蔬菜产品中重金属、农药残留超标,亚砷酸盐积累等,对人类健康及生存繁衍造成严重威胁。

近几年来,某某市依靠冬季充足的日光条件,冬早蔬菜瓜果的生产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产业。

但由于多年的连作,土壤肥力的下降,导致大量化肥、农药在水稻、西瓜、辣椒等农作物上应用,造成农产品品质下降,从而逐渐失去了市场竞争力。

为了提高其蔬菜市场的竞争力,某某市就必须在蔬菜生产上,以绿色食品标准为指导,用质量标准、技术规程指导和规范,在生产、加工和销售,全面推行标准化生产,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努力使产品向绿色食品发展。

这样即能增强蔬菜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产业经济效益;又能有力地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培植农业自然资源,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有利于促进农业的出口创汇,对某某市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有益。

并且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有着以下一些意义:

1、发展某某绿色经济的需要

“十二五”和2020年长期计划期间,某某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某某行动计划的要求,要把某某建成绿色经济强省、民族文化大省和通往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建立绿色经济强省是其核心内容。

实施这一战略,就是要充分利用某某独特的生物资源优势和气候资源优势,开发名、特、优、稀农作物品种,建立规模化的生产基地,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幅度提高某某独特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实现某某由资源大省向农业大省和经济大省的转变。

本项目的确立和实施,将使某某热区的绿色经济体系的建设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使其形成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的经济体系,成为某某绿色经济体系中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

根据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要求,项目通过建设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大力发展具有资源比较优势的产业,加大优质农产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优势商品蔬菜等经济作物。

2、发挥某某蔬菜产业优势的需要

蔬菜是劳动密集、土地密集型产业,资源条件决定了我国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性。

某某由于具备蔬菜全年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菜园子”的“四季青”,是全国冬春南菜北运、夏秋运往沿海城市及长江流域高温缺菜地区的重要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已形成重要的特色产业。

3、调整产业结构和提升蔬菜产业的需要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业发展由传统农业进入了现代农业新阶段。

我省农业面临着以体制创新、结构调整为主要手段,以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农业效益为主要内容,以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农业新阶段。

某某市的生产结构基本上还处于以粮食生产为主体的结构体系模式,具有热区特色的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所占比例不高,封闭性强,生产技术落后,而且生产水平和产品质量较低。

本项目的实施就是把引进冬季优质蔬菜、无公害种植技术推广、蔬菜质量检测和人才培训结合为一体,充分利用某某市丰富的自然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优越的生态环境和明显的地缘区位优势,促进某某市农业结构调整、农民生产观念和生产方式的转变,并通过提高生产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迅速提高蔬菜特别是特色蔬菜的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推动某某市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更好的适应市场需求。

4、发展无公害蔬菜是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满足数量需求,解决温饱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展无公害蔬菜产品生产,满足不断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需要,是当前蔬菜产业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同时全面推进农业运行机制、管理体制和技术创新,发展农业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对于促进农业向广度和深度进军,实现小规模经营农户同大市场的对接,促进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某某市是一个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域面积大,各个乡镇、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存在一定的差异,既有各自的特长和优势,也有各自的缺陷和劣势。

只有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形成合理的农业区域分工,从发展优势产品入手,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区和产业带,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确立较为有利的地位,才能促进和保持全市农业的长期持续稳定发展。

根据某某市发展“十五”计划和2020年规划,“农业的重点领域是优质高产粮食作物,优质水果、蔬菜、热带名贵花卉、香料等的引种、育种、改良、栽培、试验研究开发、深度加工及规模化、产业化推广”。

为贯彻落实某某市的长远规划,充分利用某某的气候优势和资源优势,把蔬菜生产规模化、产业化,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特提出本生产基地的建设。

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选择在某某市景讷乡、大渡岗乡、勐养镇和嘎洒镇四个乡镇,项目区内资源丰富,有菜地面积15620亩(景讷乡3546亩、大渡岗乡2350亩、勐养镇5700亩和嘎洒镇4024亩),劳动力使用情况为34387人,农业机械总动力8916万瓦特;区内属热带、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雨量充沛。

蔬菜种植相对其他乡镇有较好社会基础,当地农民多数都有丰富的种植经验;而且该项目区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比较好,生态环境较好,适宜发展种植外向型无公害蔬菜,而且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建立,其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

因此,项目的实施必将促进某某市农业经济的持续发展,促进无公害蔬菜行业的发展,有利于某某市创造无公害蔬菜的品牌,增加蔬菜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项目概况

1.2.1拟建地点

项目在某某市景讷乡、大渡岗乡、勐养镇和嘎洒镇四个乡镇建设实施。

1.2.2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某某市将建成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15000亩,其中:

景讷乡6000亩、大渡岗乡1500亩、勐养镇4000亩和嘎洒镇3500亩。

2、建设目标

本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

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抓住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建立的机遇,首先,立足国内市场,其次瞄准东盟国际市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以质量安全化、品牌化蔬菜为主攻方向,从提高某某市蔬菜整体素质和效益、增强竞争力的大局出发,着眼长远发展,通过优良品种、“无公害”生产技术、培训和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依靠科技发展优质、高效、高产、低耗农业、生态农业和创汇农业。

通过项目的实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利用当地的气候优势、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促进蔬菜种植的产业化发展。

使项目区农业产值年均增长率和农民收入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1.2.3主要建设条件

1、市场条件

某某市是某某西南边陲重要城市,是我国通往东南亚的通道之一。

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以及昆(明)—曼(谷)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某某市被推向了外向型经济的前沿,其边境农产品贸易将会大幅度增加,为某某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而且某某市集自然资源、民族风情、地缘区位于一体的特殊优势。

是首批全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200多万人次,当地市场蔬菜需求量也比较大。

2、资源条件

某某市辖12个乡镇,土地总面积6962.4平方公里,面积超过2平方公里的盆地有10个;总人口37万人,农业人口22万人;

气候属热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兼有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的优点,静风少寒,基本无霜。

年平均气温21.1~22.3℃,年降雨量1200~1700毫米,年平均日照1800~2300小时;全市有一级支流18条,二级支流33条,是某某省河流较多的市县之一;土壤为砖红壤和赤红壤。

3、技术条件

某某市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

全市现有科技推广事业单位64个,其中乡(镇)级52个;有正式职工553人,其中科技人员440人。

各乡(镇)都建立了农科、兽医、农机、农经站,各村公所、村委会还设有兼职的农科员、兽医员。

并培养了一批科技示范户。

4、社会条件

项目建设符合某某市的农业发展规划,符合国家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要求,项目单位长期进行农业经济作物生产的引进、推广和培训,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和生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地农民已充分认识到发展种植无公害蔬菜的好处,已经把种植无公害蔬菜作为一项增加经济收入的主要途径来做,且多数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种植水平和操作技能。

5、政策条件

根据温总理提出的“希望某某抓住实施早期收获计划,特别是中泰果蔬零关税的机遇,将某某省建设成为面向东南亚的绿色农产品出口基地”的重要指示,以及西双版纳州委州政府提出的“生物富州”发展战略,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外向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从而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

因此,从产业政策、资金扶持等方面政府各部门都给予了大力的支持。

6、资金条件

项目所需资金由国家拨款、地方配套和自筹组成,政府目前正在鼓励和扶持蔬菜产业的发展,某某市要把蔬菜种植建设成为某某市的支柱产业,项目符合当前产业发展方向和投资方向,项目所需资金能够得到保证。

7、环境条件

项目区地处热带和南亚热带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热量充足,雨量适中,日照时间较长,森林覆盖率较高,周边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