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905283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马列文论模拟题1.docx

马列文论模拟题1

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

模拟题1

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

1.马克思观察包括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

A.自然界

B.人性

C.理念

D.社会实践

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观察包括美学现象在内的一切社会现象的最根本的出发点是社会实践。

2.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先天的禀赋

B.囿于粗陋的实际需要的感觉只具有有限的意义

C.社会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人的感觉

D.人的感觉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形成和发展的

答案:

A

解析:

关于人的感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人的审美感觉是一种先天的禀赋。

3.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创作应该()

A.从作家的意图和动机出发

B.从有生命、有个性的人物出发

C.从自我意识出发

D.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

答案:

D

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主张文艺创作应该从设想出来的人出发。

4.关于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过程的反射和回声

B.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C.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是纯粹精神的创造物

D.从依赖于现实生活的角度来看,道德、宗教等意识形态失去了独立性的外观

答案:

C

解析:

关于意识和生活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是纯粹精神的创造物。

5.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下列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观点的是()

A.对德国市民社会,歌德是作品中有时敌视、讽刺它,有时又迁就、称赞它

B.在歌德心中经常进行着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

C.歌德的生活环境是他应该鄙视的,但是他又始终被困在这个他所能活动的唯一的生活环境里

D.歌德不能成为民族的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

答案:

D

解析:

关于歌德身上的二重性,下列说法不符合恩格斯所阐述的观点的是歌德不能成为民族的诗人,因为他的使命是做“人”的诗人。

6.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是()

A.物质生活

B.生产力

C生产关系

D.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答案:

D

解析:

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过程的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7.关于希腊神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希腊神话表现了希腊人对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

B.希腊神话是希腊艺术的前提

C.希腊神话同其所产生的时代相联系,今天已失去了艺术价值

D.希腊神话是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的结果

答案:

C

解析:

关于希腊神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希腊神话同其所产生的时代相联系,今天已失去了艺术价值。

8.恩格斯首次使用“现实主义”概念的文章是()

A.《致玛·哈克奈斯》

B.《致敏·考茨基》

C.《致斐迪南·拉萨尔》

D.《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

答案:

C

解析:

恩格斯首次使用“现实主义”概念的文章是《致斐迪南·拉萨尔》。

9.由于对奥地利农民生活的出色描写而得到恩格斯称赞的考茨基的小说是()

A.《旧人和新人》

B.《斯蒂凡》

C.《胜利》

D.《叶莲娜》

答案:

B

解析:

由于对奥地利农民生活的出色描写而得到恩格斯称赞的考茨基的小说是《斯蒂凡》。

10.“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论断出自()

A.马克思的《致斐迪南·拉萨尔》

B.恩格斯的《致斐迪南·拉萨尔》

C.恩格斯的《致敏·考茨基》

D.恩格斯的致玛·哈克奈斯》

答案:

D

解析:

“除细节的真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论断出自恩格斯的《致玛·哈克奈斯》。

11.恩斯特请求恩格斯回信的目的是()

A.彻底搞清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B.正确评价以易生为代表的挪威文学

C.同恩格斯辨明是非

D.用恩格斯的威望压服论敌

答案:

D

解析:

恩斯特请求恩格斯回信的目的是用恩格斯的威望压服论敌。

12.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列宁说“在这个领域里是最来不得公式主义的”,此处的“这个领域”指()

A.政治

B.组织

C.艺术

D.写作

答案:

D

解析:

在《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中,列宁说“在这个领域里是最来不得公式主义的”,此处的“这个领域”指写作。

13.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作为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人物的是()

A.列文

B.玛丝洛娃

C.安娜

D.聂赫留朵夫

答案:

A

解析:

在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中,作为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人物的是列文。

14.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激烈变化的时间是()

A.19世纪6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答案:

B

解析:

托尔斯泰世界观发生激烈变化的时间是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15.列宁指出“两种民族文化”的出现取决于()

A.思想家的有意区分

B.不同阶级的生活条件

C.阶级之间的政治斗争

D.历史传统的继承

答案:

B

解析:

列宁指出“两种民族文化”的出现取决于不同阶级的生活条件。

16.列宁“要观察,就应当到下面去观察”的思想,后来在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中得到发展,这篇文章是()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D.《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答案:

A

解析:

列宁“要观察,就应当到下面去观察”的思想,后来在毛泽东的一篇文章中得到发展,这篇文章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7.最早提出“大众化”的口号是在()

A.“五四”时期

B.抗战时期

C.二十年代革命文学论争时期

D.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

答案:

D

解析:

最早提出“大众化”的口号是在三十年代左翼文艺运动时期。

18.下列关于文艺批评的说法,错误的是()

A.文艺批评是文艺界的主要斗争方法之一

B.文艺批评的作用在于浇花除草、繁荣创作

C.文艺批评可以无标准

D.文艺批评是一种细致讲理的方法

答案:

C

解析:

下列关于文艺批评的说法,错误的是文艺批评可以无标准。

19.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

A.《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B.《同音乐工作者的谈话》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D.《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答案:

D

解析:

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是《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20.关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

B.提出了“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的命题

C.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艺思想

D.坚持了双百方针

答案:

A

解析:

关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祝辞》,提出了文艺从属于政治的口号。

二、多项选择题

21.关于审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人的审美感觉力是与生俱来的

B.人类由思维和审美的感觉力走向需要的感觉力

C.审美感觉是社会人的感觉

D.审美感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E.审美感觉是一种实际需要的感觉

答案:

BCD

解析:

关于审美感觉,下列说法正确的有人类由思维和审美的感觉力走向需要的感觉力,审美感觉是社会人的感觉,审美感觉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22.意识形态的发展既具复杂性又有规律性,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B.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不一定同时支配精神生产的资料

C.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D.被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

E.某些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有可能表现出人民

答案:

ACDE

解析:

意识形态的发展既具复杂性又有规律性,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被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会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统治阶级思想的影响,某些统治阶级的作家作品也有可能表现出人民。

23.马克思认为艺术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

A.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B.同政治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C.同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D.同人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E.同上层建筑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答案:

AC

解析:

马克思认为艺术的一定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同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

24.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违反了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这表现在()

A.他对贵族寄予了全部同情

B.他看到了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C.他嘲笑和讽刺了贵族的男女

D.他看到了未来真正的人

D他看到了未来真正的人

E.他公开表明了自己的政治观点

答案:

BCD

解析:

巴尔扎克在创作中违反了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这表现在他看到了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他嘲笑和讽刺了贵族的男女,他看到了未来真正的人。

25.恩格斯在致博尔吉乌斯的信中列述的意识形态形式包括()

A.法学

B.哲学

C.宗教

D.文学

E.艺术

答案:

ABCDE

解析:

恩格斯在致博尔吉乌斯的信中列述的意识形态形式包括法学、哲学、宗教、文学、艺术。

26.在列宁看来,自由的报刊应该摆脱种种羁绊,这些包括()

A.政府的管理

B.警察的压迫

C.资本

D.名位主义

E.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

答案:

BCDE

解析:

在列宁看来,自由的报刊应该摆脱种种羁绊,这些包括警察的压迫,资本,名位主义,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的个人主义。

27.列宁在《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中谈论托尔斯泰主义的特点时列举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

A《安娜·卡列尼娜》

B.《卢塞恩》

C.《当代的奴隶制》

D.《培养与教育》

E.《克莱采奏鸣曲》

答案:

ABCDE

解析:

列宁在《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中谈论托尔斯泰主义的特点时列举的作品《安娜·卡列尼娜》、《卢塞恩》、《当代的奴隶制》、《培养与教育》、《克莱采奏鸣曲》。

28.《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引言部分提到的当时文艺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有()

A.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

B.文艺工作者的态度问题

C.工作对象的问题

D.工作问题

E.学习问题

答案:

ABCDE

解析: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引言部分提到的当时文艺工作要解决的问题有文艺工作者的立场问题、文艺工作者的态度问题、工作对象的问题、工作问题、学习问题。

29.在毛泽东看来,应该容许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存在,但对表达了某些错误观点的作品,则要进行批判和驳斥。

这些观点包括()

A.反民族

B.反科学

C.反艺术

D.反大众

E.反共

答案:

ABDE

解析:

在毛泽东看来,应该容许各色政治态度的文艺作品存在,但对表达了某些错误观点的作品,则要进行批判和驳斥。

这些观点包括反民族、反科学、反大众、反共。

30.邓小平在论述“艺术更需要人民”时,认为艺术应该从人民中汲取的东西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