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50944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82.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docx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

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鱼泉镇中学高三生物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B.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成熟的红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血浆等

参考答案:

A

2.下列有关细胞的物质或结构的阐述,正确的是

A.脂质是构成生物膜的重要成分,有的还可以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B.麦芽糖由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果糖组成,只存在植物体内

C.酵母菌、大肠杆菌和乳酸菌的体内都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D.胰岛素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参考答案:

A

3.下列关于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的改变说明物种在不断进化

   B.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频率之和为I

  C.基因型Aa的个体自交后代中,A基因的频率大于a基因的频率

   D.因色盲患者中男性数量大于女性,所以男性群体中色盲的基国频率大于女性群体

参考答案:

B

4.妻子仅患六指(显性),丈夫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仅患有白化病。

预计他们再出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几率为

A.1/4   B.1/8   C.3/8   D.5/8

参考答案:

B

根据题意,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基因控制),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基因控制),妻子仅患六指(显性),丈夫正常,他们的第一个孩子仅患有白化病,则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预计他们再出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几率为1/2x1/4=1/8,B正确,ACD错误。

【考点定位】孟德尔遗传定律的应用

【名师点睛】妻子的基因型为AaBb,丈夫的基因型为aaBb,则出生多指孩子的概率为1/2,出生白化病孩子的概率为1/4,所以预计他们再出生一个两病兼患的孩子的几率为1/2x1/4=1/8。

5.激素有产生和作用部位。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主要作用部位依次是                                                                 

 A.垂体、甲状腺、全身细胞          B.垂体、全身细胞、全身细胞

 C.垂体、全身细胞、甲状腺          D.下丘脑、甲状腺、全身细胞

参考答案:

A

6.在寻找人类缺陷基因时,常常需要得到有患病史的某些近亲结婚家系的系谱进行功能基因定位.科学家在一个海岛的居民中,找到了缺陷基因.该岛不患该病的人中约有44%为缺陷基因的携带者.而在世界范围内,则是每10000人中有一名该病患者.如图为该岛某家族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缺陷基因是  性基因,在  染色体上.

(2)若个体Ⅳ14与该岛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预测他们后代患该病的几率是  ;若个体Ⅳ14与岛外其他地方表现正常的某男性结婚,预测他们生一个患该病男孩的几率可能是  .

(3)现需要从第Ⅳ代个体中取样(血液、皮肤细胞、毛发等)获得该缺陷基因,其中14、15号为提供样本的较合适个体,请解释为何选14或15号,不选16、17、18号的原因:

           .

参考答案:

(1)隐        常

(2)11%      1/404

(3)提供样本的合适个体为Ⅳ14或Ⅳ15,因为他们是杂合体,含缺陷基因.而Ⅳ16、Ⅳ17、Ⅳ18可能是杂合体或显性纯合体,不一定含缺陷基因

【考点】常见的人类遗传病.

【分析】分析遗传图谱,Ⅱ3和Ⅱ4都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女儿,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从而判断各个个体的基因型.再根据该岛不患该病的人中约有44%为缺陷基因的携带者,每50000人中有一名蓝色盲患者,算出相关基因型的概率,以此答题.

【解答】解:

(1)Ⅱ3和Ⅱ4都正常,但他们却有一个患此病女儿Ⅲ8,说明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Ⅳ14个体(Aa)与该岛某表现型正常的男性(Aa的概率为44%)结婚,后代患病的几率=44%×

=11%.在世界范围内,则是每10000人中有一名蓝色盲患者.即aa=

,所以a=0.01,A=0.99,所以正常男性中杂合子的概率为

=

,所以他们生一个患蓝色盲男孩的几率可能是

×

×

=

(3)因为该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所以8号是aa,则14、15号一定是Aa;又因为12号是Aa,但13号可能是AA,也可能是Aa,所以16、17、18不一定含有a基因,则不选16、17、18号,而选择14、15号.

7.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  )

A.与一个氢原子和一个C2H4O2N相连

B.约有20种

C.至少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D.至少有一个氨基或一个羧基

参考答案:

B

【考点】氨基酸的种类;氨基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通式.

【分析】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且都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解答】解:

A、组成蛋白质的R基连接在有一个氨基和羧基相连的中心碳原子上,A错误;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共有20种,因此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B正确;

C、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R基中肯含有氨基、羧基,也可能不含有氨基或羧基,C错误;

D、由C分析可知,D错误.

故选:

B.

8.我国科学家已成功地培育出在全球首例、遗传性稳定、能自然繁殖的四倍体鱼类种群。

虽然四倍体鱼生长快、肉质好、抗病性强,但研究人员并不是直接把它投入生产,而是将它与二倍体鱼杂交,将它们的后代投入生产。

你认为这样做的主要意义是

A.充分利用杂种优势

B.保护环境中物种的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C.保护自身知识产权

D.避免出现新基因

参考答案:

B

9.下列关于呼吸作用原理的应用正确的是(  )

A.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酒精对细胞造成伤害

B.对于多数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根部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损伤根系

C.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在控制通气的情况下,可以产生各种酒

D.包扎伤口时,需要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否则破伤风杆菌容易感染伤口表面并大量繁殖

参考答案:

C

考点:

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版权所有

分析:

1、提倡慢跑:

促进肌细胞有氧呼吸,防止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肌肉酸胀.

2、土壤松土,促进根细胞呼吸作用,有利于主动运输,为矿质元素吸收供应能量.

3、用透气纱布或“创可贴”包扎伤口:

增加通气量,抑制致病菌的无氧呼吸.

解答:

解:

A、提倡慢跑的原因之一是体内不会因剧烈运动产生大量的乳酸对细胞造成伤害,A错误;

B、对于多数植物来说,土壤板结应及时进行松土透气,促进根系有氧呼吸,防止植物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错误;

C、酵母菌发酵必须在无氧情况完成,所以控制通气的情况,能利用麦芽、葡萄、粮食和酵母菌以及发酵罐等产生各种酒,C正确;

D、破伤风杆菌为厌氧菌,伤口深处大量繁殖,选用松软的创可贴,增加通气量,抑制破伤风杆菌的无氧呼吸,不能大量繁殖,D错误.

故选:

C.

点评:

本题考查呼吸作用原理,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呼吸作用的原理.

10.洋葱根尖和小鼠骨髓细胞都能用于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比较实验操作和结果,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

②在有丝分裂前期,中心体周围出现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③在有丝分裂中期都能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

④在有丝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

⑤在有丝分裂末期都能观察到细胞板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   C.②⑤   D.①④

参考答案:

D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都需要用低倍镜找到分裂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①正确;洋葱根尖没有中心体,②错误;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③错误;动植物有丝分裂后期都会发生着丝点分裂,④正确;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会出现细胞板,而动物细胞不会,⑤错误。

因此正确的有①④,故选D。

11.2009年11月,美国《时代》杂志报道,一个由美、英等多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团队宣布,他们已经绘出了猪(19对染色体)的基因组草图。

对其评价不准确的是

   A.有助于提升猪繁殖、猪肉营养等方面的研究

   B.基因组草图的绘制完成意味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

   C.有助于器官移植等涉及人类健康技术的研发

   D.猪的基因组研究需要测定19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

参考答案:

D

12.一个二倍体的配子(AA,A为一个染色体组)与该物种正常的单倍体配子(A)相结合,其后代是         。

   A.异源三倍体      B.同源三倍体      C.三倍体          D.二倍体

参考答案:

B

13.图示为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净化污水的一种大面积、敞开式污水处理池塘(即氧化塘)。

 

 

 

 

 

 

 

 

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A.图中A可以表示氧气,B可以表示二氧化碳、无机盐等

B.由图示看,氧化塘净化污水途径有物理沉降和生物的分解作用

C.氧化塘实现净化污水的原理主要是利用细菌和藻类寄生关系来分解有机污染物

D.随着距水面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水层微生物的呼吸作用类型变化顺序可能是需氧型、兼性厌氧型、厌氧型

参考答案:

答案:

C

14.下列对有关实验中变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和pH是自变量

B.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生长调节剂浓度是因变量

C.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对自变量的操作既可以是酶的种类不同,也可以是底物种类不同

D.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酒精是无关变量

参考答案:

C

【考点】酶的特性;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分析】自变量也称实验变量,指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条件.因变量亦称反应变量,指实验中由于自变量而引起的变化和结果.通常自变量是原因,因变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而无关变量也称控制变量,是指实验中除实验变量以外的影响实验现象或结果的因素或条件,无关变量一般都遵循等量性原则.

【解答】解:

A、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温度自变量,PH值是无关变量,A错误;

B、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有无是自变量,B错误;

C、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以设置同一种底物,不同的酶;也可设置不同的底物,同一种酶,相应的自变量是酶的种类不同、底物种类不同,C正确;

D、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中,自变量是时间,因变量是种群数量,本实验的无关变量是培养液的量,接种的酵母菌的量、环境温度等,酒精不属于本实验的无关变量,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自变量、因变量、无关变量的概念及学生对这三个概念的理解,属于中等难度题.

15.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固定了一样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甲只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重量,下列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乙=丙       D.甲<乙<丙

参考答案:

A

16.下列相关变量不符合图中曲线走势的是

A、DNA含量与有丝分裂前、中、后期   B、被动运输速率与O2浓度(运输物质除O2外)

C、激素的负反馈调节与时间           D、种群“J”型曲线的增长率与时间

参考答案:

C

17.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可能出现基因重组

B.ab段染色体数目加倍

C.a之前的细胞没有mRNA的合成

D.d之后的细胞只有2个染色体组

参考答案:

A

18.甲、乙两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所示的过程叫做翻译,多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B.乙图所示过程叫做转录,转录产物的作用一定是作为甲图中的模板

C.甲图所示翻译过程的方向是从右到左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且碱基互补配对方式相同

参考答案:

C

【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分析】分析甲图:

甲图为翻译过程,其中①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②③④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是翻译的场所.

分析乙图:

乙图为转录过程,其中DNA单链作为转录模板链,原料是四种核糖核苷酸,酶是RNA聚合酶.

【解答】解:

A、甲图所示为翻译过程,多个核糖体同时完成多条多肽链的合成,A错误;

B、乙是转录过程,其产物是RNA,包括mRNA、rRNA、tRNA,其中只有mRNA可以作为翻译的模板,B错误;

C、甲图中,根据多肽链的长度可知,翻译的方向是从右到左,C正确;

D、甲图和乙图中都发生了碱基互补配对,但两者配对方式不同,甲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U﹣A、C﹣G、G﹣C,乙图中碱基配对的方式为A﹣U、T﹣A、C﹣G、G﹣C,D错误.

故选:

C.

 

19.右图中a表示某种物质,b表示相关细胞,两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

A.如果a表示胰高血糖素,作用于肌肉细胞b,将导致血糖含量上升

B.如果a表示神经递质,b表示神经细胞,此时b会兴奋

C.如果a表示抗原分子,b可能是浆B细胞或记忆B细胞

D.如果a表示甲状腺激素,b有可能是下丘脑细胞,也有可能是垂体细胞

参考答案:

D

20.若用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每次仅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如下图A、B、C、D,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参考答案:

C

21.下列大肠杆菌某基因的碱基序列的变化,对其所控制合成的多肽的氨基酸序列影响最大的是(不考虑终止密码子) (    )

A.第6位的C被替换为T              B.第9位与第10位之间插入1个T

C.第100、101、102位被替换为TTT    D.第103至105位被替换为1个T

参考答案:

B

22.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参考答案:

D

【考点】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

【分析】1、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指细胞内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从而导致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2、秋水仙素的作用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

【解答】解:

A、染色体变异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包括有利和不利变异,故A选项错误;

B、染色体缺失也有可能导致隐性基因丢失,这时便不利隐性基因的表达,故B选项错误;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的数量,但易位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从而可能导致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故C选项错误;

D、经秋水仙素等诱导成可育的多倍体,从而培育出生物新品种类型,故D选项正确.

故选:

D.

 

23.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甲所示为染色体DNA上的基因表达过程,需要多种酶参与

B.红霉素影响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故影响翻译过程

C图乙中的②③可表示图甲所示过程

D.图乙中涉及碱基A与U配对的过程为②③④⑤

参考答案:

A

24.核仁的大小、形状随生物的种类、细胞类型和细胞代谢状态而变化。

核仁增大的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下列哪种细胞中(  )

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菠菜细胞     B.心肌细胞

C.代谢旺盛的颤藻细胞             D.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

参考答案:

D

25.祭祖是我国民间的风俗。

在一起祭同一祖先的亲缘关系较远的两位男性,其体细胞中碱基排列顺序最相似的DNA为         

   A.线粒体中的DNA      B.常染色体上DNA

   C.Y染色体上DNA      D.X染色体上DNA

参考答案:

C

26.正常情况下,图甲细胞和图乙细胞均能完成的生命活动是

①增殖  ②DNA复制 ③形成[H]

④出现染色体结构 ⑤有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中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⑤     D.①②④

  

参考答案:

C

观察图示分析,甲、乙两图都有细胞核,有核孔,mRNA经核孔进入细胞质,经翻译形成蛋白质。

故选C

27.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

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

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参考答案:

D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单链模板序列为GTACATACATC,其合成的子链为CATGTATGTAG.因为双脱氧核苷酸能使子链延伸终止,所以在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存在时,能形成CAT/GT/AT/GT/AG(“/”表示子链延伸终止处),由此可见,可以形成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

考点:

DNA分子的复制

28.关于细胞学说及其建立的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电子显微镜是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的重要工具

B.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C.魏尔肖对细胞学说的补充是“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D.施菜登和施旺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

参考答案:

C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主要内容有:

1、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产生。

意义:

证明了动植物界具有统一性。

【详解】细胞学说建立过程中还没有电子显微镜,A错误;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的统一性,但没有揭示多样性,B错误;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提出了“新细胞从老细胞中产生”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C正确;施菜登和施旺创立了细胞学说,但细胞的发现是虎克发现的,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9.下列有关细胞中的元素和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常见的化学元素有20多种,根据作用的大小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B.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鲜重的质量百分比)中,因水的含量多,故0的含量最多,H次之

C.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

D.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評太低,会出现肌无力症状

参考答案:

C

细胞中的化学元素按含量的多少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A错误;在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的元素(鲜重百分比)中,含量最多的是O,但含量次之的是C,B错误;生物体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期,含水量也不同,含水量越高,代谢越旺盛,如同种植物萌发种子的含水量比休眠种子高,C正确;许多种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如哺乳动物的血钙太低,会出现抽搐现象,如血钙过多,才会出现肌无力症状,D错误.

30. 荧光标记技术常用于生物科学研究。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荧光标记物可以标记抗体,以检测和追踪抗原在机体中的位置

B.用不同荧光标记人、鼠细胞表面膜蛋白,将两细胞融合后在37℃下经过40min,两种颜色的荧光会均匀分布

C.用该技术标记染色体端粒时,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细胞一个四分体有4个荧光点

D.用不同荧光分别标记两个非等位基因,可以判断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参考答案:

C

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DNA,称为端粒。

一个四分体存在四个染色单体,故应存在8个端粒,即用荧光标记技术标记染色体端粒时能看到四分体中存在8个荧光点。

31.细胞纤连蛋白由多条相似的肽链组成,肽链上大多具有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的位点,主要功能是介导细胞粘着,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纤连蛋白对于许多类型细胞的迁移和分化是必需的。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纤连蛋白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中发挥作用

B.经提纯后的细胞纤连蛋白可以与双缩脲试剂作用生成绿色物质

C.若该细胞纤连蛋白由n个氨基酸组成且含有m条肽链,则肽键数目为(n-m)

D.细胞纤连蛋白的合成需要DNA、RNA以及多种酶和ATP等物质的参与

参考答案:

B

32.图表示物质进入细胞的不同方式,ATPase为ATP酶,在图示生理过程中还具有载体功能。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固醇类激素通过方式①进入靶细胞B.细胞通过方式④吞噬病原体

C.低温会影响方式①一④的运输速率D.氧浓度变化只影响方式③的运输速率

参考答案:

D

【分析】

据图分析,图中①过程属于自由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②属于协助扩散,特点是从高浓度运输到低浓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③属于主动运输,特点一般是从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④过程属于胞吞作用,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详解】A.固醇类激素(属于脂质)通过方式①自由扩散进入靶细胞,A正确;   

B.④过程属于胞吞作用,细胞通过④过程吞噬病原体,B正确;

C.温度影响分子的运动速率,影响膜的流动性,所以低温对图中①②③④四种运输方式都有影响,C正确;

D.氧浓度变化会影响能量的供应,而③和④运输方式均消耗能量,所以氧浓度变化会影响③和④的运输速率,D错误。

故选D。

33.右图为动物细胞分裂中某时期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在分裂前期倍增并移向细胞两极

B.乙和丙在组成成分上差异很大

C.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染色体数的两倍

D.该时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的物质减少

参考答案:

B

图示为动物细胞分裂的中期,甲为中心体,在分裂间期倍增,前期移向细胞两极,A错误;乙为染色体,组成成分为DNA和蛋白质,丙为纺锤丝,组成成分主要是蛋白质,二者差异很大,故B项正确;由于有同源染色体存在,并且染色体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可以判断该图像处于有丝分裂中期,故该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与体细胞相等,C项错误;该时期核膜已解体,故D项错误。

34.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A、B、C、d、e五个基因,如下图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不属于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化的是                             (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