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50777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docx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

测量工作汇报资料

第1篇:

工程测量复习资料工程测量的内容:

勘测设计阶段的工作,施工阶段的测量工作,工程竣工后运营管理阶段的测量工作。

点位放样的方法:

极坐标法,直角坐标法,距离交会法,方向线交会法,角度交会法。

渠道测量的内容:

渠道及其配套建筑物平面位置的测定、渠道纵断面高程测量、渠道横断面高程测量。

对垂直于路线中线方向的地面高低所进行的测量工作称为横断面测量。

直径5厘米,长30厘米左右的木桩打入地下,漏出地面5-10厘米,一侧削平面向起点,以便注记桩号,并用红漆写在木桩上。

断链桩不易设在圆曲线上,桩上应该注明路线来向和去向的里程及应增减的长度。

一般在等号前后分别注明来向、去向的里程如3+870.42=3+900,短链29.58

纵断面测量的步骤:

基平测量,中平测量。

纵断面图中高程比例尺比水平距离比例尺大十倍,横断面则一样大。

施工控制网的布设形式:

导线网、建筑基线、建筑方格网。

建筑物的定位:

根据控制点定位,根据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定位,根据与原有的建筑物和道路的关系定位。

为保证厂房构件就位的正确性,施工测量应该进行以下的工作:

厂房矩形控制网的测设,厂房柱列轴线放样,杯型基础施工测量,厂房构件及设备安装测量。

为了保证相向开挖隧道能够准确贯通,就必须将地面洞外控制网的坐标、方向和高程,经过竖井传递至地下洞内,作为地下控制测量的依据,叫竖井联系测量,其中将地面控制网坐标,方向传递至地下洞内,称为竖井定向测量。

(一井定向,两井定向,陀螺经纬仪定向)

中线测量:

当中线的起点、转折点、重点在地面标定后,接着就沿选定的中线测量转折角、测设中桩、定出线路中线或者实地选定线路中线平面位置。

第2篇:

测量员总结资料中外建南京凤凰和熙项目部

测量员

积极管理:

在担任施工员期间,我严格遵守《施工员岗位责任制》的规章制度,在负责期间我主要落实所管辖分包单位的各项安全活动,组织科学流水施工方案,合理安排工期,提前计划工程用料,监督工人按规程操作,保证工程进度及质量。

测量对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测量是工程的眼睛。

作为兼职测量人员,我始终本着实事求是,一切以数据说话的原则从事测量工作。

除了测量的现场操作技能外,往往还会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一些预先算好的放样点有时不能完全按照理想的方法放样,有时被障碍物遮挡,所以我时刻需要做到随机应变,对点的更改或者进行转变来确定点位。

测量的精度是严格要求的,所以我时刻要求自己细心谨慎,丝毫不敢马虎。

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测量的偏差,进而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

我把整个工程的施工轴线均投射到了基坑的支护梁上,因为基坑的放线定位最繁琐,稍不留神就会“一步错、步步错”,所以在基坑的反复多次放线中我都会利用支护梁的轴线点进行复检。

在工程进行到地上部分的时候,每一层的点都需要利用垂准仪将点投射到上一层中去,然后我都会再利用线锤来复查,复查无误确保“万无一失”后我才放下心来进行下一步工作。

吃苦耐劳:

施工现场时一个艰苦的环境,但作为施工员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必1

中外建南京凤凰和熙项目部

要的。

在工程进展期间作为工程指挥部和施工队的联络人,具体解决施工组织设计和现场的关系,现场监督,测量,编写施工日志,上报施工进度,质量,处理现场问题。

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是一项枯燥乏味而且又脏又累的工作。

但刚开始进入这个行业我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在凤凰和熙项目开始初期和后期,经历了南京最热的最冷的天气,但我做到了严格要求自己,没有让自己产生丝毫懈怠。

在工程赶进度的总体趋势下,为不扰乱施工顺序,不耽误每一工种的工作热情,身为施工员及测量员,起早贪黑早已成常事。

我必须把这项工作做在别的工作之前,这样才能保证工程下一道工序的按时顺利进行。

就这样,在强烈的责任动力的驱使下,我顺利的完成了各项的测量工作,为工程的进度目标按时实施出了自己应尽的责任。

2第3篇:

测量与评价资料体育测验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体育评价的功能:

①导向功能②监督检查功能③激励功能④筛选择优功能⑤诊断改进功能

测量量表:

①名称量表②有序量表③等距量表④比例量表影响体质的主要因素:

①遗传与体质②环境与体质:

⑴自然环境⑵社会环境

社会体育评价总目标:

可以分为效能目标、职责目标、素质目标

运动技术水平包括:

技术质量、技术容量、技术效果和技术学习能力

测量的三要素:

1待测属性或特征2法则3数字符号体育测验编制的基本原则:

①科学性原则②可比性原则③适用性原则④相关、独立性原则平衡性分为:

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体质的范畴:

有五个方面1身体形态发育水平2生理功能水平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4心理发育水平5适应能力速度素质可分为:

反应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

速度素质:

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最大摄氧量:

指人体的呼吸循环等机能达到最高水平时,在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运动员选材:

把先天条件优越,适合从某项运动的人才从小选拔出来,进行系统的、有目的的培养,以便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

体育测量:

:

是指依照一定的法则,对体育领域中事物的属性或特征赋予数量的过程.

运动技能:

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柔韧素质:

是指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

体质:

是指人体生命的质量.

正中面:

沿身体中线将身体切成左右对称两半的平面。

正中线:

人体被正中面平分为左右两半,这一平面的前线及后线的正中垂直地面的线

矢状面:

沿身体前后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平面额状面:

沿身体左右径所做的与地面垂直的平面矢状轴:

垂直通过额状面的轴(前后方向)额状轴:

垂直通过矢状面的轴(左右方向)

腋中线:

躯干上通过腋窝前后皱襞连线中点向下所引的垂线上与下:

靠近头部的称为上;靠近足底的称为下前与后:

靠近腹侧的称为前;靠近背侧的称为后

内侧与外侧:

靠近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内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称为外侧

近端与远端:

两肢靠近躯干的部分称为近端;远离躯干的部分称为远端

胸围:

胸围的大小反应呼吸器官、胸部肌肉和脂肪的发育情况。

身体素质:

也称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活,协调性。

前胸壁:

①前正中线(或称胸骨中线):

通过胸骨中央的垂直线。

其上端为胸骨柄上缘中央处,向下通过剑突的中央,并可通过脐部向下延伸②锁骨中线(左、右):

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

它与前正中线平行,为前胸壁最重要的一条直线,与乳头线相吻合。

③胸骨旁线(左、右):

胸骨线与锁骨中线之间的一条垂线。

侧胸壁:

①腋前线:

通过腋窝前皱襞所作的垂线。

腋窝前皱襞,从表面看似一条斜线,通过该斜线的上端与上肢下垂时相交的点坐垂线②腋中线:

通过腋窝中央所作的垂线。

与腋后线、腋前线等距③腋后线(左、右):

通过腋窝后皱襞所作的垂线后胸壁:

①后正中线:

通过脊柱棘突所作的垂线②肩胛线:

上肢自然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所作的垂线

胸廊横径:

通过测量胸廊可以评价胸廊的形态特征及发育程度。

体育测量评价的意义:

①有利于体育决策的科学化和正确性②推进学校体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③提高教师的评价能力,促进体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④强化学生评价的理念,提高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体育测验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有效性

客观性:

是间接衡量第Ⅰ过程中测量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

影响因素:

①测试者水平②测验的规范化、标准化程度③测量的指标特征④测量的尺度

可靠性:

是间接衡量第Ⅱ过程中测量误差大小的一种量度。

影响因素:

①受试者个体差异及能力水平②重复测量间隔时间③受试者能力发挥的水平

有效性:

是指测量的结果真实地反映测量目的的程度。

影响因素:

①测量的可靠性②效标有效性③受试者总体特征④测量指标的数量

体育测验过程:

⑴①组建测试队伍②组织测试者认真学习、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和职责③测试实习④准备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⑤准备成绩记录的表格或测试卡及其用具⑵测验工作的进行①向试者说明有关事项②准备活动③测验前的练习④必要的提示⑤思想鼓动⑶测验后的工作①放松活动②整理测验场地、设备及仪器③检查所记录的测验成绩④安原计划及时分析处理测量资料

身体素质测量的意义:

诊断和评价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了解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预测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为运动员选材提供较准确的依据;评价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为改进和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测量与评价国民体质状况,为政府职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

身高测试方法:

受试者取自然立正姿势站在底板上(两臂自然下垂,足跟靠拢,足尖分开30°—40°),足跟、骶骨和两肩胛间与立柱接触,注意保持耳眼水平位。

测试者将水平压板下滑,轻压其头顶点,两眼与压板呈水平位读数并记录,记录身高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填入表内,测量误差不得超过0.5厘米。

胸廊横径:

测量仪器:

测径规。

测量方法:

受试者取立位姿势,体重。

两臂外展60°左右。

测试者站在受试者对面,将测径规的两端置于腋窝腋中线与第四胸肋或乳头水平线交点的位置,在平和的呼气之末读数。

注意事项:

测径规两触角的位置一定要位于同一水平面;受试者不得低头含胸。

胸围测量方法:

受试者两足分立与肩同宽,两上肢自然放松下垂。

测试者面对受试者,将皮尺上缘经背部肩胛骨下角下缘绕至胸前。

男性和乳房未发育的女性,皮尺的下缘可经过乳头点测量,而乳腺已发育的女性,则皮尺下缘应经过乳头上方的胸中点(第四胸肋关节)测量。

注意事项:

测量时要注意受试者背部的皮尺是否折转,位置是否正确。

测量时皮尺的松紧度要适宜,要量取呼气之末、吸气之前的胸围。

脊柱测评:

测量方法:

令受试者身着短裤立于测量计底板。

足跟、骶骨及背部紧靠立柱测试者立于侧面,首先观察受试者耳屏、肩峰、大转子三点是否在同一垂线上。

然后将测量计上的小棍前推,使其密切接触受试者的脊柱部分,根据棍棒在腰曲的最大距离,以及上述三点的相互位置进行躯干背部姿势的判断。

腿部形状测评:

测量方法:

令受试者裸露双腿取立正姿势站立。

测试者立于受试者正前方,观察并测量受试者两腿内侧、两膝、足跟之间的距离,据此来判断其属于那种腿型。

①直型腿②X型腿③O型腿

描述人体各环节长度的指数:

①上肢长/身高×100②指距/身高×100③坐高/身高×100④前臂长/身高×100⑤下肢长/身高×100⑥足长/身高×100。

以上指数主要是通过有关长度与身高之比,来衡量各环节长度的相比值。

描述人体各环节宽度的指数:

①肩宽/身高×100②骨盘宽/身高×100③腰宽/身高×100④手宽/身高×100⑤足宽/身高×100。

通过有关宽度与身高之比,反映人体各部位的发育程度。

指数越大,身体相对较宽,体格较强壮。

描述人体各环节围度的指数:

①胸围/身高×100②腰围/身高×100③上臂放松围/身高×100④上臂紧张围/身高×100⑤大腿围/身高×100⑥小腿围/身高×100。

通过有关围度与身高之比,来评价胸、腰、上臂及大、小腿的相对围度。

指数大,相对较粗壮。

反映人体各部位发育程度的常用指数。

描述人体整体发育水平的指数:

①克托莱指数:

体重/身高×1000。

反映身体的充实度,指数越大,相对体重越大②维尔威克指数:

(体重+胸围)×100。

它反映了人体长、围、宽、厚度和组织密度,与心肺和呼吸机能密切相关,不仅是体格、体质的评价指数,而且也是一个很好的营养评价指数。

③劳雷尔指数:

体重/身高3次方×10的7次方。

、反映肌肉、骨骼、内脏器官及脂肪组织的发育状态,作为显示人体充实度和营养状态的指数④利维指数:

根号3体重/身高×1000。

用以判断人体的充实度和营养状况⑤贝利迪西指数:

根号3的10×体重/坐高×1000。

用体重的立方根与坐高之比来判断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⑥布罗克指数:

体重-(身高-100)。

反映一个人的标准

体型的分类:

①内胚层型-肥胖型。

中等身高,身体呈圆柱形营养良好②外胚层型—细长型。

身材细长、头小面白、胸部扁平、四肢细长、肌肉纤细皮下脂肪沉积不多,皮肤和神经组织占相对优势③中胚型—匀称型(运动员型)。

身高超过平均身高以上,全身发育匀称、颈长而粗,肩部丰满。

正常人安静时血压变动范围:

收缩压90-120mmHg,舒张压为60-90mmHg.在安静状态下,收缩压高于130mmHg或舒张压高于90mmHg,称为高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或舒张压低于60mmHg称为低血压。

体育测验过程:

⑴①组建测试队伍②组织测试者认真学习、明确分工、明确任务和职责③测试实习④准备测验场地、设备和仪器⑤准备成绩记录的表格或测试卡及其用具⑵测验工作的进行①向试者说明有关事项②准备活动③测验前的练习④必要的提示⑤思想鼓动⑶测验后的工作①放松活动②整理测验场地、设备及仪器③检查所记录的测验成绩④安原计划及时分析处理测量资料

编制心理健康测验的操作流程:

①确定测验的目的②确定测验的性质③确定测验的内容④建立测验的指标体系⑤编写和筛选题目⑥对测验的标准化处理⑦对测验的技术分析和鉴定⑧编写测验指导书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成年人部分)》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适用对象的分组与测试指标;第二部分是测试方法;第三部分是评定标准。

适用对象为20—59岁的中国成年人,按年龄、性别分组,每5岁为一组。

测量指标包括身体形态、机能和素质。

运动员选材的基本内容:

①体能:

⑴形态⑵机能⑶素质②机能:

⑴协调⑵技术⑶战术③心理能力④智能

社会体育评价目标之间的关系:

①社会体育评价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基本上反映了社会体育的三个环节②社会体育评价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具有独立性,也具有统一性。

③社会体育评价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并列的,其核心是效能目标。

人的健康标准:

1、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地负担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惫,

2、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善于休息,睡眠好,

4、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能够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

6、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抬头,肩位置协调。

7、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脸部发炎,

8、牙齿清洁,无蛀齿,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选择和使用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成套试验时应考虑的问题

(1)首先要考虑或明确测试者的研究或测量的目的

(2)要考虑收试者的年龄、性别、发育水平以及运动能力(3)要考虑各种测量的条件,包括场地器材、测试人员等(4)要根据有关测验编制与实施的要求来选择或使用成套测验。

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

①巴罗运动能力测验②斯科特运动能力测验③埃默里大学运动能力测验④勒森运动能力测验⑤卡膨特运动能力测验⑥其他国家中小学运动能力测验⑦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指标和得分

哈佛台阶试验:

测试器材:

50cm高的台阶(成年男子用)、42cm高的台阶(成年女子用)、节拍器或事先录制好的录音带、收录机和秒表。

测量方法:

令受试者由相对安静状态开始,以每秒30次的节律连接登台阶150次,共持续5min。

若中途不能以规定节律完成动作,即令其停止运动,并记录已完成登台阶的实际时间。

动作要求:

由直立姿势开始,①将一足放在台阶上面②在台阶上成直立姿势③一足落于地面④还原成开始姿势。

定量负荷结束后,令受试者取坐位休息,并测量恢复期第

2、

3、4分钟前30s的脉率。

哈佛台阶评定指数=(蹬台阶运动持续时间(s)/2×(第

2、

3、4分钟前30s脉率之和))×100。

简易评定指数=(蹬台阶运动持续时间(s)/5.5×(第2分钟前30s脉率))×10012min跑测验:

测量方法:

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每一名受试者需一名计时员。

受试者尽力自己最大力量跑完12min,12min内跑的距离即为测验成绩。

听到停跑信号记下受试者的所在点。

引体向上:

测量意义:

主要反映相对于自身体重的上肢肌群和肩带肌群的力量及动力性力量耐力。

适用于12岁至大学男生。

测试方法:

受试者跳起,双手采用正握方式握杠,握杠间距与肩同宽,呈直臂悬垂姿势。

身体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向上引体,不可附加任何动作,当引体上拉躯干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

评价:

引体向上的次数越多,受试者的上肢肌群和肩带肌群的力量及动力性力量耐力越好。

耐力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

①测量时,向受试者做必要的宣传鼓励工作,鼓励受试者尽力完成测验②进行肌肉耐力测量时,每个测试者应负责一名受试者的测量,并及时、明确地指出错误动作。

错误动作不计入成绩。

③耐力测量均测1次,测量后应让受试者自行放松④可用定时计数的形式测验肌肉耐力,时间可选择30s或1min.

柔韧测量

1、坐位体前屈。

测量方法①受试者坐在垫子上,两腿伸直,足跟并拢,足尖自然分开踩在测量计平板上。

②两臂及手指伸直,两手并拢,掌心朝下。

③上体尽量弯曲用手指中指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向前滑动,直到不能继续往前为止,不能突然做下阵动作。

④以CM为测量单位,记录,测两次,取最好成绩。

2、立位提前屈

3、俯卧背伸

4、前后劈腿、左右劈腿。

灵敏性测量往返跑(10m×4):

测量意义:

主要反映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跑中急停、急起和快速变换动作方向的能力。

适用于7岁至大学男、女生。

测量方法:

受试者手持一木块站在起跑线后,当听到跑的信号后,迅速从A线跑向对侧的B线外的横线上,用一只手交换木块随即回跑,直到往返4次,用秒为单位记录4次往返的时间。

测量要求:

受试者不准抛木块,不

能双手交换木块,取放木块时,脚不能越过A线和B线,违者重测。

速度素质测量的注意事项:

①位移速度、动作速度及反应速度的测量不能互相取代②在测验位移速度时,要求受试者穿运动鞋,不得穿钉鞋。

③在测验位移速度前,应让受试者做好准备活动,以免受伤。

④每次测验后,测验者切记回表。

1min仰卧起坐:

测试意义:

主要反映受试者的腹肌力和腹肌耐力。

适用于12岁至大学男、女生。

测试方法:

测试前,受试者在软垫上屈膝仰卧,大小腿成90°,两手手指交叉置于头后。

同伴双手握住受试者两侧踝关节处,双足固定在地面上。

双手抱头,收复使躯干完成坐起动作,双肘关节触及或超过双膝后,还原至开始姿势为一次。

测量要求:

受试者不可借肘部撑起或臀部上挺后下压的力量完成起坐,或仰卧是两肩胛部未触地,或双肘未触及双膝,双脚必须放在垫子上,由同伴固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