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9047563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5.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docx

第二单元教案新部编本设计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备课

学科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5《古诗词三首》之《牧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

2.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歌的意思。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在说的基础上写下来。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中字词的意思以及整首诗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牧童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思想感情。

教法

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了解诗人吕岩的生平。

流程

教师“讲”

学生“练”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介绍诗人,激发兴趣。

1、教师提问:

大家听说过“八仙过海”的故事吗?

谁知道“八仙”是哪八个人?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牧童》相传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写的。

吕洞宾到底是不是神仙我们不知道,但历史上确实有吕洞宾其人,他原名叫做“吕岩”,是唐代人。

1、抽人回答。

 

2、学生汇报自己搜集有关诗人吕岩的资料。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出示读诗要求:

自由读古诗,读通顺,读流利。

2.组织小组齐读古诗、互评、互相正音。

(注意强调“蓑”字的读音和写法)

3.让学生再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师适时板书并回答学生的质疑。

铺,铺开。

弄,逗弄。

饱饭,吃饱了饭。

蓑衣:

棕或草编织的外衣,用来遮风避雨。

卧月明:

躺着观看明亮的月亮。

1、学生自渎古诗。

2、小组互评、互相正音。

 

3、学生自由读诗,把不理解的词语勾画出来。

4、学生反馈并质疑。

三、再读古诗,交流学习

1.再读古诗,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交流讨论。

2.反馈:

你读懂了什么?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4.全班齐读此诗。

1、利用工具书和学习资料进行“小组学习”。

 

2、学生汇报交流。

3、与教师一起小结诗句的意思。

 

4、齐读。

 

四、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1.教师配乐朗读。

 

2.组织学生反馈。

 

3.引导学生配乐朗读。

 

4.体会到什么,迅速写下来,与小组同学交流。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教师加以引导

1、学生闭目想象。

 

2把所想象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写出自己的体会。

 

5、全班交流所体会到的思想感情。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自由读诗,带着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思想感情朗读。

 

2.比赛读诗,单个比,小组比,男女生比。

(教师适当点拨抑扬顿挫)

 

3.伴乐,全班一起诵读全诗。

1、自由读诗。

 

2、赛读诗歌。

 

3、齐读。

 

练习

设计

1、背诵并默写古诗《牧童》。

2、搜集描写童年的诗词。

板书设计

 

牧童

 

备课

学科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课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

内容

5《古诗词三首》之《舟过安仁》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3.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法

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了解诗人的生平。

流程

教师“讲”

学生“练”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激趣导入

1、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写儿童的诗,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另外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前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前一首《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

2、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1、生认真听。

 

2、生读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

篙、棹)

2.组织学生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让学生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组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篙:

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

船桨。

怪生:

怪不得。

遮头:

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

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1、学生自由朗读。

 

2、学生小组赛读。

 

3、学生自读理解。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组织学生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

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1、学生自由读诗,边读边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

 

5、学生解说。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1、学生感情朗读。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3、学生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学生自由汇报。

 

备课

学科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课时数

第三课时

教学

内容

5《古诗词三首》之《清平乐•村居》)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4.想象这首词所描绘的田园生活的情景。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理解这首词的意思

教学难点

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美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教法

学法

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理解词的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了解诗人的生平。

流程

教师“讲”

学生“练”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导入,解题。

1.板书课题,读题。

2.解题: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

词是诗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称“长短句”。

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

“清平乐”的“乐”要读成“lue”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闲居的人家”。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宋爱国诗人辛弃疾的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1、学生读课题。

2、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二、初读,正音

1.组织学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难字正音,引导学生读准:

茅、檐、相、媚、翁、媪、亡赖、剥

3.组织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1、生自由读词,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读。

 

3、全班齐读,男女生赛读,同桌互读。

三、再读,解意

1.指导学生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老师引导学生解释重点词语:

茅檐:

茅草搭的屋子。

醉里:

喝了酒后,微微有点醉意。

吴音:

吴地的方言。

这里泛指南方方言。

相媚好:

彼此之间很亲密和睦的样子。

翁媪:

老翁、老妇人。

锄豆:

在豆田里锄草。

无赖:

音同“无赖”,这里指顽皮、可爱。

3.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屋檐低,茅舍小。

小溪潺潺,岸上长满了茵茵绿草。

一阵吴音,絮絮叨叨,还带着几分醉意,亲切,美好!

这是谁家,一对白发苍苍,公公,姥姥。

大儿子,在小溪东岸,豆地里锄草。

二儿子,正在编织鸡笼,手艺可巧!

小儿子,躺在溪边剥莲蓬,一个逗人喜爱的顽皮佬。

4.让学生再读全文。

1、学生自由读文,自主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汇报自己第一次读课文的收获。

 

3、小组合作,结合插图和注释,疏通句子意思。

 

4、学生质难问疑。

四、精读、悟情

1.教师配乐范读。

2.请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让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请学生自由谈所悟到的思想感情。

1、学生闭目想象画面。

2、学生自由谈所“看到”的画面。

 

3、学生配乐自由读,边读边悟。

4、学生自由回答。

五、熟读,成诵

1.指导学生感情朗读。

2.全班朗读,注意表达思想感情。

3.熟读成诵。

1、小组内互读,把所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2、全班朗读。

3、熟读成诵

练习

设计

小练笔:

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短文。

板书设计

5古诗词三首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简朴、轻松、自在,其乐融融

教学

反思

 

 

 

备课

学科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6《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读“毡、卸、咀”3个生字,会写“寞、漠、袄”等9个生字。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了解课文描写了童年的哪几个片段。

3、重点品味“学骆驼咀嚼”这个片段。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教法

学法

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学生搜集有关本课的资料及作者林海音的资料。

流程

教师“讲”

学生“练”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歌曲导入,想象画面

1、播放歌曲《童年》。

2、今天我们先来学习这本书的序言——《冬阳·童年·骆驼队》。

(板书课题)

3、齐读。

说说这个题目与我们平时学过的课文题目有何不同?

4、请同学们看着题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1、学生听歌曲。

2、抽学生回答。

 

3、齐读。

 

4、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并汇报。

 

二、交流信息,简介作者。

1、出示《城南旧事》和林海音的照片。

2、课件出示搜集到的资料。

1、学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2、学生认真看。

三、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1、检查生字词。

课件出示以下带生字的词语:

毡帽卸下沙漠寂寞棉袄袍子傻事咀嚼慢慢地嚼课件

2、出示思考题:

(1)作者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件往事,分别在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

(2)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3、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

学咀嚼、谈驼铃、剪驼毛、念骆驼。

4、让学生齐读小标题。

(按季节的推移顺序)

1、认读生字词。

 

2、学生带着思考自由朗读课文。

3、全班汇报、交流。

4、学生齐读小标题,回答问题

四、细读课文,感悟童趣

1、我们先来学习“学咀嚼”这一片段,默读第四自然段,划出你觉得最有趣的句子,好好地读一读,并在旁边简单地写写自己的感受。

2、指导学生交流、汇报。

(1)重点聚焦这句话:

“我看得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2)现在老师来读句子,你们就是林海音,来好好地看骆驼。

师读生做动作。

3、指导朗读。

4、前几天在电视上老师也见到了骆驼,可是我才不会跟着骆驼学咀嚼呢?

知道为什么吗?

1、学生反复读第4自然段,细地品味,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简单地写出自己的体会感悟,然后带着自己的理解试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2、全班交流,体会童真童趣、体会“我”的傻样。

 

3、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4、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五、教师总结。

下节课,我们再去看看其他的趣事。

 

练习

设计

1、生字词练习。

2、读熟课文。

板书设计

6.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骆驼咀嚼

想象驼铃用处对童年生活无限怀念

想替骆驼剪毛

追问骆驼去处

 

备课

学科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课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

内容

6《冬阳•童年•骆驼队》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深入阅读,感受作者对童年深深的怀念之情,背诵喜欢的段落。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意,深入阅读,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

3、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珍惜童年的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深深怀念之情,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珍惜童年的意识。

教学难点

在反复朗读与揣摩中感受林海音对童年生活的思恋,体会她对第二故乡北平的苦念。

教法

学法

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进行各种方式的朗读。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流程

教师“讲”

学生“练”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复习导入

回忆了童年生活中的哪几件往事?

课文以什么顺序记叙了作者的童年生活?

学生回答。

 

二、品读交流,感受童趣

1、小海音的天真、可爱、有趣的样子也吸引了我,齐读第四自然段。

2、总结第一个片段的学法:

反复读、品味——划词句写感受——

3、学生按照学法自由选择一个片段来学习(这里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好好地感悟文本)

4、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可打乱顺序):

(1)“谈驼铃”

  当我看到骆驼队伍过来时,打头儿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想,小小的脑袋里冒出问题来了。

什么问题?

(为什么要系一个铃铛?

  爸爸的回答是什么?

  那“我”认为呢?

  要是有人问你同样一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

(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可以有不同的想法。

  师总结:

爸爸的回答是理性的,而小海音的想法很有童趣。

赞成爸爸的同学,说明你们已经长大了,能理性地思考问题了。

而同意海音想法的或者有其他独特的想法的同学,老师羡慕你们,因为你们始终保持着一颗难得的童心,有一份童真童趣。

请男女生分角色读句子。

  爸爸听了我的想法后,想了想,笑笑说:

“也许,你的想法更美些。

”爸爸在想什么?

(2)“剪驼毛”

  指名读第十自然段,读完后说感受。

  因为太不整齐了,林海音就在心里想什么?

  谁来讲讲这个有趣的事儿?

练读,推荐读,师生评议。

(3)“念骆驼”

  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林海音对骆驼的思念?

  分角色读,老师当妈妈,学生当海音。

读完了,联系上下文,想想林海音小时候还会问哪些有关骆驼的问题呢?

(生问)师:

为什么海音要问这么多关于骆驼的问题呢?

(对骆驼的思念)

  师:

这个世界对于儿童来说是陌生的,他们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总有问不完的问题,难怪妈妈说(生读):

“总是问,总是问,你这孩子!

1、学生齐读。

 

2、总结学法。

 

3、学生选片段学习。

 

4、交流、汇报。

三、深入感悟,读文悟情。

1、时间是如此地匆匆,转眼间林海音已经长大了,她不会再去学咀嚼、谈骆铃、剪驼毛、念骆驼了。

读句子: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冬阳底下学骆驼咀嚼的傻事,我也不会再做了。

  觉得前面太罗嗦了,改成“一年年过去了”,好吗?

  2、拿起课本,课件中放出有点忧伤的古筝曲,学生在古筝曲中静静地默读课文最后两自然段,从中能读懂林海音怎样的情感?

3、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怀念童年。

1、学生说理由,再读句子。

 

2、默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从中读懂了什么?

 

3、学生回答。

四、拓展延伸──说童年

童年是美好的,光阴是宝贵的,这正是这篇课文要向我们诉说的。

而你此时是不是也想起了自己许多有趣的经历呢?

(鼓励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学生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五、总结全文。

推荐大家课下读读林海音的《城南旧事》、高尔基的《童年》。

 

练习

设计

这篇文章写得很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段试着背下来。

板书设计

冬阳·童年·骆驼队

  学咀嚼

  谈驼铃怀念童年

  剪驼毛苦恋北平

  念骆驼

教学

反思

 

 

备课

学科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课时数

一课时

教学

内容

7《祖父的园子》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会认读“蚂蚱,樱桃,蚌壳,瞎闹,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仔细阅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出“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感受作者童年生活的情趣.

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作者当时的感受。

教学重点

 体会“我”在园子里自由自在、快乐无忧的心情。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感想的写作手法。

教法

学法

指导学生自主读文,在读中体会情感,在读中感悟语言的特点。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课前读《呼兰河传》。

流程

教师“讲”

学生“练”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谈话导入。

1.童年记忆中冬日下的一对对骆驼,给林海音留下了难忘的记忆,那么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中的哪些童年生活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念念不忘呢?

下面,我们一起走近萧红的《祖父的园子》,感受她的童年生活。

2.板书课题:

祖父的园子

1、学生认真听。

 

2、学生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

 

3.组织小组讨论:

作者回忆了童年时在祖父的园子里经历的哪些场景?

 

4.组织全班交流:

记忆中的园子(1—3自然段),跟着祖父在园子里干活、玩耍(4—15自然段),园中的一切都是活的,都是自由的(16—17自然段),在园中玩累了,可以快乐地入梦(18—20自然段)。

 5.组织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记忆中祖父的院子色彩鲜艳,景物众多,祖父经常在园子里劳作,“我”也经常在园子里“乱闹”、玩耍,园中的景物的自由的,“我”也是自由的快乐的。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勾画生字新词,注意读准字音。

3、小组讨论。

 

4、全班交流、汇报。

 

5、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三、细读品味,体会文意

(一)走进“园子”,感受童年的趣事。

 1.读文章相关段落,标出她做的哪些趣事,认真体会。

 2.交流:

你觉得哪件事最有趣?

(二)走近祖父,体会祖父的慈爱。

1.作者在园子里这么淘气,这么调皮,祖父是什么态度,阅读5-----12自然段,细细体会。

2.抓重点语句体会。

3.那么这座园子在“我”的眼中,在“我”心里又是怎么样的呢?

(三)走进园中景物,感受作者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

1.心中是自由快乐的,看什么都是自由快乐的,在作者眼里,园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

自由读(16—17自然段)。

2.把自己当成园子里的一只蝴蝶、或者一朵花,或者一棵树,来讲述你的快乐和自由吧!

引读(17自然段)

 3.短文连用十个“就”字,朴素的文字,普通的景物,自由自在的景物,处处传达着“我”的自由与快乐。

一切景语皆情语啊!

带着这样的感受齐读13段(引读13节)。

 

1、学生读相关段落,认真体会。

 

2、抓重点语句体会,交流。

 

3、学生思考并回答。

 

4、自由读(16—17自然段),感受园中的景物是怎样的?

 

5、感情读13段。

四、延伸拓展,渗透园子的精神意义

在“我”童年的记忆中,祖父的园子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学生思考回答。

 

五、领悟表达特点。

1、讨论:

作者为什么能将她的童年生活写得那样有趣,真实,吸引读者?

2、通过交流,老师点拨,使学生明白,作者留心观察生活,并用心感受生活,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写好童年生活的根本原因,要求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感受生活中的人、事、物。

1、联系课文内容回答。

 

2、交流。

练习

设计

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生机勃勃

7祖父的园子快乐“我”的乐园

自由

教学

反思

 

 

 

备课

学科

语文

班级

五年级

课时数

第一课时

教学

内容

8《童年的发现》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随心所遇、运转自如、绞尽脑汁”等词语。

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的情感体验。

教法

学法

鼓励学生反复读书,尝试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来跟大家讨论。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搜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故事。

流程

教师“讲”

学生“练”

活动内容

活动内容

一、联系实际、激趣导入

1.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说说童年生活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

2.以激发学生了解作者童年生活的发现的学习兴趣进入新课学习。

1、学生说童年生活中有趣的发现。

 

2、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