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46718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docx

教育学复习资料修订

绪论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现象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3.在人类历史上,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中国的《学记》。

《学记》全书一共有1229个字。

4.外国最早的教育著作是古代罗马帝国教育家昆体良写的《雄辩术原理》。

5.1632年,捷克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撰写了《大教学论》,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夸美纽斯因之被称为“教育学之父”。

他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6.1693年,英国的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体系。

7.1762年,法国的卢梭出版了小说体教育名著《爱弥儿》。

卢梭是自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8.1806年,德国的赫尔巴特出版了《普通教育学》,这是一本自成体系的教育学著作。

被世人公认为“现代教育学之父”及“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他强调了教育学的两个基础:

哲学和心理学,明确提出了教育性教学的概念。

9.1861年,英国教育家斯宾塞出版了《教育论》。

1901年,德国的教育家梅伊曼首次提出“实验教育学”,德国教育家拉伊。

实验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10.1916年,美国教育家杜威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主张“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

11.传统教育学派(赫尔巴特)的“三中心”是:

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

现代教育学派(杜威)的“三中心”是:

以活动教学为中心,以生活为中心,以儿童为中心。

12.1930年,我国杨贤江出版了《新教育大纲》,这是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13.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了教育目标分类系统,教育目标可分为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动作技能目标三大类。

14.1963年,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发表了他的《教育过程》这本著作。

他主张:

⑴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

⑵发展认知能力。

⑶主张早期学习。

⑷提倡发现法。

第一章教育的概念

1.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

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中介系统。

2.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的原因:

⑴经济原因:

有了大量的剩余产品。

剩余产品的出现为社会的分工提供了最主要的条件。

⑵政治原因:

统治阶级的需要。

统治阶级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培养官吏、文士等专业人员,以维护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⑶文化原因:

产生了文字。

文字的创造与知识的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与内容。

3.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或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转化活动:

教育活动就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社会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它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内容。

(2)教育是一种社会现象:

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现象,在其他动物界是没有的。

(3)教育产生于生产劳动:

教育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

4.广义教育:

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教育:

是指专门组织的教育。

它是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积极进行经验的改组和改造,促使他们提高素质、健全人格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的需要,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和创造人的合理存在的人。

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

1.人的发展※

①含义:

是指人在生命全过程中,随着年龄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增加,身、心等方面的整体的变化过程。

人的发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

注意:

有的教材也把人的发展分成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

②规律和措施:

(1)顺序性:

指人的发展所具有的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按次序发展的特性。

教育措施:

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2)阶段性:

指人的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的特性。

教育措施:

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3)个别差异性:

指不同个体之间在身、心等特征上所具有的相对稳定的不相似性。

教育措施:

做到因材施教

(4)不平衡性:

指人的发展所具有的在发展速度的快慢和发展时间的先后上的不均衡的特性。

教育措施:

抓好关键期与成熟期的教育

(5)互补性:

指人的发展所具有的不同机能和不同能力间的相互补偿的特性。

教育措施:

做到“取长补短”

2.影响人的发展的基本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体的能动性等四方面的因素。

①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

其差异影响人的发展。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随着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作用,随着人的生活条件的变化,人的遗传素质会逐渐地发生变化。

②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在其中,在个体的活动交往中,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个体发展的外部世界。

(1)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没有社会环境影响,生物人不可能获得人的社会发展。

(2)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

环境是由自然、历史,由前人、他人为儿童所创设的,环境对人的发展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力度却因人而异。

(3)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接受环境影响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指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即在人的发展中起主要的、导向的作用。

①原因:

⑴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⑵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⑶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选择性(4)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专门性(5)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基础性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决定的。

”这是典型的“教育万能论”。

“教育万能论”是否正确?

答:

否。

人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只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人的发展也是多方面的,教育也不可能对人所有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主导作用。

②条件:

⑴从学校教育内部来讲:

1.取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性、系统性、选择性、专门性和基础性的实现程度;2.取决于教师能否敬业爱岗和充分发挥主导作用;3.取决于能否遵循人的发展的规律和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2)从学校教育外部来讲:

1.取决于社会影响与学校教育影响一致性的程度;2.取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

4.个体的能动性的作用:

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的。

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5.人以自己的活动为中介同环境互相作用,接受着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改造着环境,并在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改造着、发展着自己。

离开人的活动,人就谈不上任何发展。

所以,从个体发展的各种可能变为现实这一意义来说,个体的活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章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关系※

(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变革

(二)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4、教育是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重要条件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所谓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是说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教育的一切。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什么样的教育制度,什么样的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都与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培养什么质量、何种规格的人,由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

教育的阶级性决定着教育目的的阶级性,而教育目的的阶级性又决定着教育内容为特定阶级服务的社会功能。

(二)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实例:

英国从1900年到1979年,先后担任内阁大臣以上职务的共有1499人,其中1033人具备大学学历,占总人数的69.3%,在这批人中,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占66.3%。

在美国,从1789年到1953年,约有67%的高级政治领导人具备大学学历,其中,绝大多数毕业于名牌大学,如哈佛大学(培养了6位总统、36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清华大学先后走出九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2、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化。

一个国家的政治是否民主,与人民的文化水平、教育事业的发展程度有密切关系。

3、教育可以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能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传播一定的社会政治意识,促进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4、教育有助于政治信息的加工与传播。

无论是哪个社会,政治信息的加工和传播(流动)都是国家和政府的重要工作。

5、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来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6、组织学生直接参加社会政治活动,把学生作为现实的政治力量使用。

总之,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又给予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以伟大的影响作用,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3.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保持文化的功能。

教育的传递、保持文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形成三种形式:

⑴口耳相传。

⑵文字与学校。

⑶信息科技。

2、活化文化的功能。

教育能把存储形态的文化活化为现实活跃形态的文化。

3、选择文化的功能。

选择文化的标准选择文化的形式:

4、批判文化功能。

教育对现实的文化作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引导社会文化向健康方向发展。

5、交流、融合文化功能。

通过教育的交流活动、通过学习不同的文化,以达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6、创造、更新文化功能。

教育创新文化有直接与间接两种形式。

总之,文化与教育的关系是比较密切的,一方面,教育与文化是相互制约的。

另一方面,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应该涵盖两个层面,一是相对性,二是独立性。

所谓相对性是指教育依靠一定的条件而存在,并随着一定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所谓独立性是指在一定的社会领域,教育具有自己的问题领域与观念系统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特有的运行机制、运行规律,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

它是与人们的精神活动的规律密切相联的。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与以往的教育有着特定的历史渊源关系。

3、教育具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有时候落后社会发展,有时候超越社会发展。

第四章 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2.教育方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指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培养目标:

是指各级各类学校或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或培养人的具体质量规格。

4.教育目的的功能:

教育目的的功能是指教育目的对实际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作用。

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表现为以下几点:

⑴导向功能;⑵调控功能;⑶激励功能⑷评价功能。

5.教育目的制定的依据

(一)社会依据

1、根据社会关系现实和发展的需要

教育目的的社会性质直接决定于生产关系和政治的性质。

2、根据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二)人的依据

人们制定教育目的,必须考虑人的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认识发展的特点、规律和过程,使其具有针对性。

人的发展,具有各种需要,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生存的与发展的需要等。

人的发展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时必须给予考虑的。

6.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①培养“劳动者”、“建设者”或“接班人②注重提高民族素质③坚持全面发展④培养独立个性

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教育部网站。

7.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和任务:

普通中小学教育的性质是基础教育;其任务是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

普通中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全面性和全体性的特点。

第五章教育制度

1.教育制度的主体是学校教育制度。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

1、双轨学制:

指两种不同形式的学校系统,彼此平行,分头进行,以完成各自的教育任务的学制。

原来的西欧学制属于双轨学制,一轨注重学术性;一轨注重职业性。

特点:

有两个平行的系列,既不相通,也不相连。

2、单轨学制:

指由小学、中学到大学为统一的直线系统,上下衔接,形成由下而上的连续阶梯的学制。

美国的学制属于单轨学制。

特点:

一个系列、多个层次。

3、分支型学制:

介于双轨学制与单轨学制之间的学制结构叫分支型学制。

前苏联的学制属于分支型学制。

特点:

前段单轨,后段分叉。

3.学制建立的依据(简答题)

①依据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科技的发展状况

②依据社会制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依据人口状况

④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⑤吸取我国和外国学制的成功经验

4.终身教育:

指人从出生到死亡为止整个一生的教育,是人所受不同类型教育的统一综合。

5.旧中国的学校教育制度

①壬寅学制。

1902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系统完备的学制诞生了,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②癸卯学制。

1904年,癸卯学制成为我国教育史上得到施行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这个学制以日本的学制为蓝本。

③壬子癸丑学制。

1912-1913年形成一个新的癸丑学制。

④壬戌学制。

1922年,一般称这个学制为“新学制”,更为通俗地是称“六三三制”,该学制以美国的学制为蓝本,是国民党在大陆主要实行的学制

6.《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

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7.现行学制的改革

1995年3月1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巩固了学制的改革成果。

要点如下:

⑴国家实行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校教育制度。

⑵国家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

⑶国家实行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

⑷国家实行教育考试制度、行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8.义务教育:

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德国是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令的国家,我国于1986年颁布了义务教育法,2006年修订了义务教育法。

9.义务教育制度的特点

⑴义务性。

⑵强制性。

⑶基础性。

⑷公益性。

⑸免费性。

第六章课程

1.课程:

狭义是指一门学科,广义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

课程是由一定的育人目标、特定的知识经验和预期的学习活动方式构成的一种动态的教育存在。

2.学科课程

⑴含义:

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由一定数量的不同学科组成,各学科有特定的内容,一定的学习时数和学习期限。

(2)特点:

重视成人生活的准备;重视教材的逻辑组织;强调训练的价值。

3.活动课程

⑴含义:

以儿童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以儿童的活动经验为中心,为锻炼儿童的能力而设计的课程。

⑵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

杜威和克伯屈。

⑶特点:

重视儿童的兴趣和需要;重视教材的心理组织;认为教育即生活。

4.从课程的管辖权限来分类,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①国家课程:

是自上而下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②地方课程:

是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标准作为基础,根据地方和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而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③校本课程:

是指学校以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具体要求为基础,根据本校的实际条件自主进行开发的适合本校具体特点的课程。

5.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

①社会:

一定的课程存在并服务于一定的社会,社会的需要和条件是制约课程的决定性因素。

2知识:

知识在任何时代都是制约课程的重要因素。

3学生: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编制的依据。

6.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主要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

课程计划是课程的总体规划,课程标准和教材是课程内容的具体形式。

7.课程计划:

原称教学计划,是课程安排的具体形式,是指根据教育目的及不同层次和类型学校的培养目标,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8.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设置的突出特点

①九年一贯整体设置。

②加强均衡性。

③加强综合性。

④加强选择性。

9.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10.综合实践活动

①定义:

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②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活动: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

11.研究性学习

①定义:

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2特点:

活动性;开放性;自主性;过程性。

12.课程标准

①定义:

原称教学大纲,是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

②结构:

第一部分,前言(课程性质、课程基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级、学段)目标)。

13.课程总目标,三维

14.教材

㈠概念:

又称课本或教科书,它是根据课程标准而编写的教学用书。

它是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地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㈡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⒈在内容上要做到科学性、思想性、效用性的统一

⒉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教材的编排通常采用直线式与圆周式(螺旋式)两种。

⒊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15.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①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②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联系。

③倡导课程的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使课程设置综合化,并富有弹性。

④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第七章教学※

1.教学

(一)含义:

教学就是教育目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二)教学与教育的关系

教学与教育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一般来说,教育包括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教育的一个基本途径。

(三)教学与智育的关系

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学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

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工作、中心工作。

3.教学过程特征:

A、间接性。

学生认识的对象是间接的;学生认识的方式是间接的。

B、引导性。

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认识。

C、简捷性。

学生走的是一条认识的捷径,是一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再生产。

4.教学过程的规律※

㈠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的必然联系(双边性规律)

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

2、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

3、防止忽视教师主导作用和忽视学生主动性的偏向

㈡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发展性规律)

1、智力的发展与知识的掌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2、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运用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他们的智力

3、防止单纯抓知识教学或只重智力发展的偏向

㈢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简约性规律)

1、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

2、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基础

3、防止忽视知识系统传授和直接经验积累的偏向

㈣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的必然联系(教育性规律)

1、学生思想的提高以知识为基础

2、学生思想的提高又推动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

3、防止单纯传授知识或只重思想教育的偏向

㈤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的必然联系(心理性规律)

1、学生的学习、认识活动包括智力活动与非智力活动

2、按教学需要调节学生的非智力活动才能有成效地进行智力活动

怎样调节非智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的不一致?

一是要改进教学本身。

二是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5.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有效进行教学所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

(一)启发性原则

1、含义: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掌握科学知识,学会分析和解决问题,树立求真意识与人文关怀。

2、依据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双边性规律。

⏹启发性原则也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发展性规律。

⏹启发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性,学生的认识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能动的认识过程。

3、运用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1)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善于提问激疑,引导教学步步深入。

⏹(3)发扬教学民主。

⏹(4)让学生动手、动脑,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麻省理工学院的校训:

既学会动脑,也学会动手。

(二)直观性原则

1、含义:

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运用各种直观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抽象的概念。

直接目的:

让学生充分利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获得感性认识。

间接目的:

让学生获得理性认识。

2、依据

直观性原则是根据教学过程的简约性规律而提出的;

直观性原则反映了学生的认识规律,即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从表象到概念。

3、运用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⑴正确选择直观教具。

⑵正确运用直观教具。

⑶要与教师的讲解相结合。

⑷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三)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四)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五)因材施教原则(六)循序渐进原则(七)巩固性原则

6.教学方法:

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办法。

教学手段:

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配合某种教学方法而采用的一切器具、资料和设施。

教学模式:

是指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指导性的简约理念和可照着做的标准样式。

教学策略:

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

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

启发式教学和注入式教学。

判断一种教学方法是启发性还是注入式,不能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