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乐教案15篇.docx
《小班音乐教案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音乐教案15篇.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班音乐教案15篇
小班音乐教案(15篇)
小班音乐教案1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伴随音乐玩游戏。
2、遵守游戏规则,喜欢参与音乐游戏活动。
3、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音乐《洗手》
2、经验准备:
日常活动中已熟悉音乐,懂得正确洗手的方法。
活动过程
1、经验导入。
师:
小朋友都是讲卫生的好孩子,平常你们是怎样洗手的呢?
(引导幼儿回忆洗手的方法并用动作表示)
2、熟悉歌曲《洗手》
(1)完整倾听歌曲。
师:
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朋友们是怎样洗手的?
(了解音乐内容)
(2)听音乐做肢体律动。
(教师带领幼儿跟随歌曲拍手感应节拍,熟悉歌曲旋律)
(3)钢琴弹奏,跟随教师唱歌。
3、探索游戏动作。
(1)根据歌词内容逐句探索游戏动作。
大,考吧.幼师,出,处!
(引导幼儿回忆生活,模仿动作,教师提升、示范,钢琴跟进练习)
(2)教师完整示范,做律动游戏,引导幼儿观察。
(3)幼儿学习律动。
(提醒幼儿边唱歌边做动作)
4、游戏:
洗手。
(1)讨论游戏玩法和规则。
(第一遍:
全体幼儿伴随音乐边唱歌边做动作,第二遍:
有个别幼儿检查)
(2)全体幼儿做成圆圈,教师带领幼儿玩游戏。
(注意提醒幼儿伴唱)<>
(3)请个别幼儿当小老师进行游戏。
(注意随时评价)
活动反思
幼儿对音乐的表现力是本活动的亮点,洗手,孩子们拥有丰富的感知以及生活经验,当我们的孩子通过音乐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将洗手的细节通过律动表现出来,对于他们来说,不单单是乐曲的本身,还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在其中,当我们的孩子用他们的肢体语言告诉我们,讲卫生很重要,当我们孩子,用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洗手美的表达,孩子的艺术表现力在一个富有情节性地环境中得以升华。
小班音乐教案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倾听歌曲《小鸟》,熟悉歌曲旋律,初步学唱歌曲,唱准休止音。
2、用绘画的形式创编部分歌词,在创编活动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小鸟》,体验歌曲的氛围。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教具:
小鸟胸饰;分别画有阳光、花朵的2张画;指挥棒。
2、学具:
白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活动
1、师:
今天老师有个问题来考考大家,这个问题是唱出来的,请你仔细听:
“在哪里,有阳光?
在哪里,有花香?
”
2、师:
“刚才老师提出了几个问题?
问的是什么?
(请幼儿复述并回答)
3、教师在黑板上出示
4、幼儿讨论:
跟你的好朋友说一说“在哪里,有阳光?
在哪里,有花香?
”
(讨论结束后请几个幼儿讲述其答案)
二、绘画形式创编歌词
1、师:
老师给每个小朋友准备了一张白纸,要请你把你的答案画下来。
谁来说一说一张纸怎么样才能画两幅画?
(请幼儿自己想办法来说一说)
2、幼儿绘画,教师在钢琴伴奏下范唱两遍。
3、请幼儿来介绍自己的画。
三、初步学习歌曲
1、师(戴上小鸟的胸饰):
“现在由我来当小鸟,我要来选两幅画唱一唱。
”
2、教师选出画,请幼儿作简单介绍。
3、教师将贴在黑板上的问号处,边唱歌曲边画图谱。
4、师:
“谁知道中间的符号表示什么意思?
代表谁?
(小鸟)
小鸟飞累了在树枝上休息呢,所以看见这个符号你要注意停一停。
(师示范唱
休止音部分)
5、幼儿自由练习休止音的唱法。
6、师:
“我们一起来跟着小鸟的指挥,看着图谱来唱一唱。
”(全体幼儿看指挥唱全曲)
四、尝试替换歌词,幼儿指挥
1、师:
老师刚才还发现有几个小朋友也画得很好,我们把他们画的内容也来唱一唱。
2、请一个幼儿来当小鸟,当小指挥。
(提醒幼儿注意指挥棒要按照上图谱的曲线走)
3、幼儿指挥,全体演唱歌曲,提出要用好听的声音来唱全曲。
4、换几名幼儿指挥。
(教师可以先从旁指挥,最后在幼儿的座位上扮演幼儿来隐形指挥。
并逐步加深演唱要求)
五、结束本课
1、师:
“小鸟们都学本领学的很认真,你们应该都累了吧!
让我们一起飞到草地上去休息一下,找找阳光,闻闻花香吧!
”
2、音乐声中教师带领幼儿作小鸟飞翔的样子出教室。
小百科:
鸟,又称作鸟儿。
定义:
体表被覆羽毛的卵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是:
身体呈流线型(纺锤型或梭形),大多数飞翔生活。
小班音乐教案3
教材分析:
下雨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现象。
而孩子们特别喜欢雨天,他们喜欢听雨的声音还经常跑到雨中手舞足蹈,用小手接接雨滴、用小脚踩着水坑等等。
针对孩子们对雨的这一兴趣爱好,我开展了本次的打击乐活动《大雨小雨》。
《大雨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
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滴滴答答的声音。
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童趣。
本次活动我从幼儿的生活和兴趣入手,引导幼儿学习用肢体动作、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音乐的强弱,从中激发幼儿参与打击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2、喜欢参与游戏,体验打击乐带来的乐趣。
重点:
学习用肢体动作和打击乐器的不同力度表现大雨小雨。
难点:
拍准节奏型,表现出节奏的强弱。
教学准备:
《大雨和小雨》演奏图谱一份、铃鼓9个碰铃9对、教棒1根、磁带及录音机
活动过程:
(一)、倾听《大雨小雨》的音乐,感受雨声的强弱。
师:
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请你们来仔细的听一听,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1、播放音乐一遍,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教:
好听的歌曲唱完了,谁能告诉卢老师
2、提问:
(1、)你在歌曲里听到了什么?
(幼:
大雨小雨)
(2、)大雨的声音是怎么样的?
(哗――啦;哗――啦)
(3、)小雨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
(滴滴答答)
(4、)小雨和大雨的声音一样吗?
不一样在哪里?
教师小结:
大雨的声音“哗啦、哗啦”,听上去很大声,很响亮;小雨的声音“滴滴、答答”听上去轻轻的、小小的。
(二)、教师引出基础游戏,示范玩法,并请幼儿游戏。
1、出示图谱,引导幼儿看图谱。
师:
今天大雨点和小雨点来到了我们班上,他们想要请小朋友一起玩一个节奏游戏。
教:
这是大雨点和小雨点在唱歌呢,你能用拍小手的方法来表现吗?
(请个别幼儿说说并学学)
2、分句哼唱,练习大雨点和小雨点的节奏。
3、播放音乐,完整练习。
4、尝试用身体的不同部位拍节奏。
播放音乐,拍肩练习打节奏
(三)、运用乐器,练习拍节奏。
1、出示铃鼓和碰铃,学习用乐器打节奏。
2、出示铃鼓和碰铃,教师分别敲打铃鼓和碰铃,并提问:
谁能告诉老师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大雨?
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像小雨?
(大雨――铃鼓;小雨――碰铃)
3、教师小结。
教:
小朋友都发现了铃鼓的声音比较响亮,就像大雨的声音,一对小铃碰在一起发出“叮叮”的响声就像小雨的声音。
(教师边小结边出示铃鼓和碰铃的图谱)
4、引导幼儿看乐器图谱。
5、用乐器完整练习拍节奏一遍(教师清唱歌曲,幼儿拍打乐器)
6、交换乐器,再一次听音乐演奏
师:
小朋友能听着音乐将图谱的节奏拍正确,表演的真棒!
请你们相互交换乐器再来合奏一遍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教:
小朋友和大雨点、小雨点玩节奏游戏真开心,那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自己。
(想)好,现在老师把图谱拿掉,看看你能不能听着音乐拍对节奏,小朋友准备好,看老师的指挥,听好前奏。
(四)、活动结束
1、教师小结
教:
小朋友这么快学会了拍节奏的游戏,但幼儿园的很多小朋友还不会,我们去找他们一起来玩这个游戏吧!
2、播放《大雨小雨》音乐,全体师生在音乐声中离开活动室。
小班音乐教案4
活动目标:
1.熟悉乐曲旋律,认识并学习使用蛙鸣筒。
2.能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性,并创编身体动作。
3.根据身体动作图谱来迁移配器,学习看指挥演奏乐器。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乐器:
木鱼,铃鼓,鸣蛙筒
2.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教学挂图,请幼儿边听音乐边观察,讲述歌曲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教师:
“今天我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群小客人,你们看看是谁?
他们在干什么?
”
教师用稍慢的速度弹奏乐曲,请幼儿学一学小乌龟的动作,感受歌曲的意境。
2.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为乐曲伴奏。
教师提问:
“你听了这首乐曲自己有什么感觉啊?
“
幼儿跟随教师随音乐做动作,感受乐曲节奏两遍。
3.引导幼儿感受图谱,将图谱转化为身体动过。
教师:
“我们来看着图谱做一做身体动作。
“
4.引导幼儿进行配器练习。
教师引导幼儿将图谱与乐器匹配,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坐在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介绍蛙鸣筒。
5.看教师指挥,按顺序集体演奏。
教师放慢速度演奏乐曲的旋律,幼儿学习迅速的对教师的身体暗示做出节的反应。
6.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小班音乐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朗诵诗歌,初步领略问答歌的结构特点和语言风格。
2、要求幼儿较有节奏地朗诵诗歌,读出问句的语调。
3、巩固有关的知识。
4、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5、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尝试续编诗歌。
〔活动准备〕
1、节奏卡片。
2、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图片。
3、课件:
蜜蜂、蝴蝶、蜻蜓、萤火虫的本领和生活习性。
〔活动过程〕
1、游戏《小蜂窝》。
问:
是谁飞走了?
答:
蜜蜂。
瞧!
蜜蜂又飞来了。
2、出示节奏卡片,引导幼儿按节奏拍手。
出示四种飞虫的图片,引导幼儿按语言节奏说出:
xx飞来了,欢迎xx的句子。
3、创设情景,理解诗歌内容。
请小朋友说说都有谁?
它们都有什么样的本领和特点。
通过幼儿讨论,教师总结四这种昆虫的本领。
让我们一块来看看我们说的对不对。
引导幼儿观看课件。
4、游戏《看谁飞的快》,按照飞虫不同的特点飞到相应的图片旁。
5、学习诗歌,教师结合图片提问,幼儿用填空的形式回答提问。
教师示范读,教师注意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6、分段欣赏,指导幼儿读出疑问句的语调。
7、将幼儿分为两大组,一组读问句,一组读答句。
8、创编:
结合以上学习的形式教师引导幼儿创编儿歌《什么圆圆》
什么圆圆红彤彤?
太阳圆圆红彤彤。
什么圆圆响咚咚?
小鼓圆圆响咚咚。
什么圆圆蹦蹦跳?
皮球圆圆蹦蹦跳。
什么圆圆空中飘?
气球圆圆飘空中
〔活动延伸〕
将活动的头饰和挂图放到表演区,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昆虫进行表演!
加深幼儿对昆虫的印象!
附儿歌:
什么虫天天忙采蜜?
什么虫爱穿花衣裙?
什么虫飞翔象飞机?
什么虫提只小灯笼?
蜜蜂天天忙采蜜。
蝴蝶爱穿花衣裙。
蜻蜓飞行象飞机。
萤火虫提只小灯笼。
教学反思:
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让幼儿始终做活动的主人,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宽松、愉快、亲切的氛围,教师主要引导幼儿去做什么,接下来就是实践与即兴创作,让幼儿似乎感到是在“玩”,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这是以后每一堂课都需要追求的目标。
小百科:
问答是提问和解答,一个过程。
小班音乐教案6
活动目标
1、表现出一家人互相热爱的情感,喜欢自己幸福的家。
2、初步体验一字多音歌曲的优美。
3、学习浮点音符的唱法。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歌曲,准备音乐CD或磁带。
2、小朋友说一说自己的家。
活动过程
1、教师弹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的音乐,小朋友拍手入室。
坐半圆形。
2、小朋友集体表演律动:
(1)《嘴巴》;
(2)《我爱我的小动物》。
3、小朋友练声《小鸡叫,小鸭叫、小猫叫》。
4、小朋友欣赏新歌,并理解歌词内容。
教师提问:
(1)歌曲里唱了一些什么?
(2)你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啊?
5、教师带下朋友学习新歌。
(1)教师先范唱歌曲一次。
(2)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练习歌曲数次。
(3)两位老师分别扮演成爸爸、妈妈,带小朋友在情景中联唱歌曲。
6、教师小结本活动情况。
活动反思
“幼儿艺术领域学习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让一个活动创造出更多的价值,而不仅仅局限于会唱一首歌,会做一个动作,是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斟酌的。
小班音乐教案7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旋律,初步尝试跟着音乐用肢体表现豆豆发芽的过程。
2、愿意爱护周围的植物。
【活动准备】
《豆豆发芽》的音乐,豆豆发芽过程的视频,幼儿已学习儿歌《钻泥巴》。
【活动过程】
一、萌发兴趣。
(析:
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为他们即将要接受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
)
1、观察发芽的豆豆。
师:
看,我们种的豆豆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
你知道豆豆的种子是怎么长成小芽芽的吗?
2、观看豆豆发芽过程的视频。
师:
豆豆要钻破泥土和太阳公公做游戏。
它用力地、慢慢地往上钻。
可是,泥土太紧了。
看!
豆豆都累得流汗了。
不过豆豆没有放弃,它用尽全身力气终于钻破泥土,长出两片小芽芽了!
师:
豆豆是怎么长大的呀?
(幼儿描述豆豆发芽的过程。
)
二、熟悉音乐。
(析:
在呈现具象的豆豆发芽的视频后,再播放抽象的豆豆发芽的音乐,让幼儿感受音乐旋律。
)
师(播放音乐):
你听到了什么?
这段音乐听起来和豆豆发芽有关系吗?
三、动作表现。
(析:
引导幼儿用肢体表现对音乐旋律的感受。
)
1、自由尝试。
师:
请你跟着音乐来学学豆豆发芽的样子。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模仿豆豆小小、圆圆的样子。
例如,教师提问:
“豆豆还没发芽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如果有幼儿蹲下来了,教师马上引导其他幼儿观察并探索:
“你们能不能变得比他更小、更圆,像颗小豆豆?
”
2、在教师引导下结合经验再次尝试。
(1)豆豆用力钻泥土。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模仿豆豆用力钻泥土时的动作、表情。
例如,教师提问:
“豆豆是怎么钻出泥土的?
是轻轻的,还是要很用力?
豆豆要怎么用力才能钻出泥土呢?
你们来试一试。
你用力的时候会有什么表情啊?
”
(2)豆豆慢慢钻泥土。
教师重点指导幼儿控制自己的动作,到音乐结束时再长出芽芽。
例如,教师提问:
“豆豆的芽是慢慢长出来的,还是一下子就长出来的?
豆豆的芽是慢慢地、慢慢地从泥土里钻出来的`。
你们也来试试跟着音乐慢慢地钻出来。
”
3、完整表现。
(1)教师用儿歌《钻泥巴》引导幼儿跟着音乐用肢体表现豆豆发芽的过程。
(2)教师重点指导幼儿表现芽芽长出来时的各种造型。
例如,当幼儿的手没有伸出来时,教师可说:
“这棵小芽大概太阳光还照得不够,再来晒晒太阳,快快长大吧!
”或者可说:
“我来为小芽浇点水,小芽快长大吧!
长得高高的,长得大大的。
”
四、游戏:
豆豆发芽
(析:
通过游戏让幼儿对种子发芽与音乐有一个完整、直观的回忆,并在游戏中体验到种子发芽的不易,萌发要保护芽芽、保护植物的想法。
)
1、随教师创设的情景做音乐游戏。
师:
春天来到了,我把豆豆都种到了泥土里。
让我来给你们浇浇水,豆豆快长大吧。
“小豆豆,种地下,发了芽,钻泥巴。
钻一下,动一下。
钻啊钻啊,钻得快,钻出两片小芽芽。
”
2、教师总结。
一颗种子在阳光和雨水的帮助下,用尽力气钻出泥土,才会长成一株小芽芽。
不同的小芽芽会长成不同的花、草和树,不同的花、草和树木就能组成地球上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我们可要好好爱护这么美丽的风景,爱护身边的绿草、鲜花和树木。
小班音乐教案8
活动目标
1、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唱准曲调、吐字清楚。
2、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在已有的生活经验上创编歌词,并表演。
3、幼儿初步感受生活、艺术的美,体验活动的乐趣。
4、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5、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难点
幼儿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创编歌词,并表演。
活动准备
背景图、大桥图片、鸭子图片若干、其它图片。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听小鸭子叫的声音,引出小鸭。
2、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对鸭子的了解,认识鸭子。
3、学学小鸭走路,引出课题。
二、学习歌曲
1、逐步出示图片(如;当唱到“大桥下”时出示图片大桥;当唱到“一群鸭”的时候,出示图片小鸭。
)帮助幼儿记忆歌词,也为歌曲创编做好铺垫。
2、请“小老师”教唱。
三、歌词创编
1、谈话活动(请幼儿谈谈生活中,你们还看到哪里又什么?
)
2、请幼儿将自己想到的加到歌曲中,应该怎么样加。
3、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编歌词,请孩子们表演。
四、活动结束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出教室找一找,幼儿园里有什么,能加到歌词中去。
五、活动延伸
请孩子们将自己想到的歌词场景画出来。
活动反思
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我要求自己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同时也是听众和观众,如:
当孩子们想到了一些东西,但不知道自己该这么表达的时候,我要和孩子们一起想办法,该怎么样把它加到适当的地方去;当孩子们唱歌、跳舞时,我要细心观察他们的表情、感觉等,进而建立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幼儿在和谐的气氛中发展。
该活动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激发了孩子们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了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力。
但是,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我发现孩子们的语言词汇积累不多,语言表达力不是很好,在一会的活动中有待加强培养。
小百科:
鸭是雁形目鸭科和鸭亚科水禽的统称,或称真鸭。
鸭的体型相对较小,颈短,一些属的嘴要大些。
腿位于身体后方(如同天鹅一样),因而步态蹒跚。
小班音乐教案9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动物之间浓浓的亲情,体验“抱抱”的愉悦之情。
2.懂得拥抱是表达爱的一种方式,能主动拥抱自己的亲人、老师和伙伴。
活动准备:
绘本、音乐等。
活动过程:
一、律动活动,体验拥抱带给人的愉悦感受。
1.倾听音乐,做律动《爱我你就抱抱我》。
师:
我们刚刚唱的是什么歌?
2.讨论:
平时你最喜欢和谁抱抱?
为什么?
二、观察画面,为绘本阅读做准备。
1.观察教师出示的两幅画面,从动作和表情上观察。
师:
你看到了谁?
谁正抱着谁?
师:
妈妈怎么抱宝宝的?
是什么表情?
师:
宝宝心里会怎么想?
会说什么?
教师总结:
原来我们宝宝都很爱自己的妈妈呀,那我们回去记得和妈妈说:
“妈妈,我爱你。
”
2.观察教师出示的小猩猩,猜测事件。
师:
看看小猩猩现在是什么心情?
学一学小猩猩的表情。
猜猜它怎么了?
师:
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三、师生共同阅读绘本,理解作品的含义。
边看绘本,边将自己的感受说出来。
师:
刚刚我们听的故事叫什么名字?
师:
现在知道小猩猩为什么不开心了吧?
师:
这一路上都有谁帮助小猩猩了?
师:
小猩猩最后找到妈妈了吗?
四、再次体验,抱抱的呼唤。
师:
你们看了小猩猩的故事,你们想和你的好朋友抱一抱吗?
师:
我们也来跟客人老师抱一抱。
小班音乐教案10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激发幼儿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的情感。
2、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音乐表现力。
3、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教幼儿学会较准确地唱歌。
4、初步学习用对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提前听录音、录音机、磁带、有关情境表演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师:
今天老师要给你介绍一位懂礼貌,尊敬老人的好娃娃,你猜猜他平时的表现是怎样的?
(启发幼儿结合平时对待老人的态度,猜猜好娃娃的表现。
)
二、在音乐声中情景表演,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并初步感受歌曲。
提问:
1、好娃娃带来了谁?
(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2、爷爷是怎样的?
好娃娃是怎样对待爷爷的?
爷爷高兴吗?
用同样的方法启发孩子说奶奶。
3、爸爸妈妈看了是怎样的态度?
是怎样说的?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词进行总结。
三、幼儿学唱歌曲。
歌曲的题目叫做《好娃娃》在此环节中解决重难点。
1、教师示范唱一遍。
2、请幼儿跟唱。
3、请幼儿集体唱。
四、延伸活动:
办家家。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为了避免孩子从头唱到尾,在解决难点四分音符与感情技巧处理部分,我采用了谈话的方法,让孩子稍微休息了一会,使活动能够动静结合,孩子们的表现基本上完成了我预设的目标。
当然了,本次活动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多加指点。
小班音乐教案11
活动目标:
1.在图片的帮助下熟悉歌曲内容,学习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2.能结合已有经验改编歌词并演唱。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喜欢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对春天已有初步的认识、春天的幻灯一套、歌曲图片一套、歌曲伴奏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找春天
——带幼儿走进活动室,播放春天的图片,幼儿欣赏。
——说说我看到的春天
2.欣赏歌曲,结合图片理解歌词。
——完整欣赏歌曲
——结合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应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3.学唱歌曲。
——随着伴奏轻声跟唱。
——引导时老师要关注幼儿演唱时的声音,要自然,愉悦,整齐,表情要微笑自然。
——逐步去除图谱演唱。
4.创编部分歌词。
——引导幼儿创编并演唱。
活动反思:
在歌唱活动《春天来》中,幼儿学唱积极,兴趣浓厚。
整个活动的目标明确,层次清楚。
第一个环节的春景欣赏是基于幼儿对春天的了解还不多的基础上加入的,让幼儿在看看、说说中发现春天的美丽,同时也为接下来的歌唱活动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是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在这个环节中,图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句一幅的形象的图片,帮助幼儿理解、记忆了歌词。
同时教师还利用图谱,有效激发了幼儿倾听歌曲的兴趣。
第三个环节是学唱歌曲,教师在幼儿学唱过程中,层层递进,能逐步提高演唱的要求,从轻轻跟唱到引导幼儿听伴奏,唱清楚歌词再到引导幼儿有表情地演唱最后到逐步去除图谱演唱,使整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