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42987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4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docx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学案北师大版必修1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时空观念·线索特征]

 夏、商、西周时期是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时期,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实行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

 秦朝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经过历朝发展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合理并成熟。

到明清时期,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第1课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课程标准

学习目标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掌握西周分封制实施的目的、内容、特点及作用。

理解西周宗法制的含义、内容、特点,认识其影响。

归纳理解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分封制的发展和完善

1.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朝的建立:

大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

(2)商朝的建立:

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3)夏商时期的政治制度:

实行王位世袭制;对都城以外的地区通过分封侯、伯,实行间接管理。

2.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起兵推翻商纣王的统治,建立周朝。

(2)目的:

有效统治被征服的广大地区,藩屏王室。

(3)概况

①对象:

同姓贵族、功臣和归顺的异族首领。

②内容:

土地和人民。

③义务:

诸侯须服从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纳贡、服役,带兵随从作战。

④权利:

诸侯在自己的封国里,实行再分封。

(4)影响:

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开拓了疆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宗法制的产生和完备

1.含义:

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奴隶主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是实行分封制的主要依托。

2.历程:

产生于夏代,商代发展,西周完备。

3.特点:

严格区分嫡庶长幼,确定嫡长子继承制;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严格等级,小宗绝对服从大宗。

4.作用:

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名师指津】 商代虽然也有分封,但这些封国大部分是地方部族,大部分与商王朝无血缘关系,在商王朝强大时,听命于商王朝,在商王朝衰落时,就会与中央对抗甚至叛乱,与中央的关系非常不稳定。

【易错提醒】 

1.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

奴隶社会“天下为家”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局面,是历史的进步。

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之上的。

2.“封建”古今有别

西周的分封制史书上又称“封建”,指“封邦建国”,也就是分封诸侯国的意思,与“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不同,后者是指一种社会形态。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归纳分封制

一个目的:

巩固统治。

两点内容:

土地和人民。

三个对象: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四大义务:

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易错提醒】 大宗≠大,小宗≠小

“大宗”“小宗”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如周王的次子、庶子的后裔相对于嫡长子支系而言,是小宗;但次子、庶子的嫡长子、嫡长孙于本支而言又是大宗。

也就是说,区别大宗和小宗,关键是看相对于何系、何人而言。

【概念阐释】 嫡长子继承制

是宗法制度最基本的一项原则,即王位和财产必须由嫡长子继承。

嫡长子是嫡妻(正妻)所生的长子。

【轻巧识记】 “一、二、三、四”认识宗法制的要点

 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分封制的目的与内容

史料一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

选建明德,①以藩屏周。

——《左传》

史料二 天子适诸侯曰②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诸侯朝于天子曰③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孟子·梁惠王下》

①指拱卫周王室。

②指周天子具有巡视监管、受封诸侯的权力。

③指受封诸侯对周天子的朝觐义务。

(1)据史料一,指出西周推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2)据史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受封诸侯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提示诸侯要向周王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

2.分封制的特点

史料一 ①(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②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而天下不称偏焉。

——《荀子·儒效》

史料二 武王③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

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

封召公奭于燕。

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①指西周建立后,封邦建诸侯国。

②指西周王族。

③指怀念以前的圣明君主。

(1)据史料一,指出西周分封制分封的主体是哪一部分人。

反映了什么特点?

提示同姓王族为主体。

占据中原富庶地区。

(2)据史料二,指出在周初能够取得“封侯”的主要是哪些人。

提示王族、功臣和先代的帝王后裔。

3.分封制的瓦解

史料 ①平王立,东迁于洛邑,避戎寇。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②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史记·周本纪》

①指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

②指诸侯国强大,成为地方割据势力。

史料中平王东迁洛邑后出现了怎样的历史局面?

实质是什么?

提示出现了诸侯争霸的局面,实质反映了西周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1)西周分封制的特点

①分封对象的多样性,主要有同姓王族、异姓功臣、古代帝王后裔,以同姓子弟为主体。

②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③土地和人民是分封的主要内容。

④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与宗法制互为表里。

(2)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①积极作用:

巩固了西周的统治,使西周成为地域空前的奴隶制国家。

②消极作用:

受封诸侯在其领地内有很大的权力和独立性,造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③对后世影响:

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

 

 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宗法制的原则、特点

史料 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关系示意图

①指奴隶社会中的最高统治者,封建社会中的皇帝也称“天子”。

②指除了天子永远是大宗外,其他大宗和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

据史料,指出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归纳宗法制的主要特点。

提示基本原则:

嫡长子继承制。

特点:

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分封;等级森严;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宗法制的影响

史料一 (西周)整个国家政权就是由“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起来的。

①家庭的血缘关系与国家的组织关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选自张荫麟《中国史纲》

史料二 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②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的……”

——《红楼梦》第九十回

①说明西周是国家权力与家庭血缘关系相结合的政治结构。

②强调宗族内与宗族外有别,有远近亲疏。

根据史料一、二,分析说明宗法制的影响。

提示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西周政治结构;宗法制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世。

宗法制的深远影响

(1)当时影响

①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密切结合。

保证王权的稳定,保证贵族的特权。

②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起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2)现世影响

①积极作用:

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②消极影响:

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1.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表现:

周天子以嫡长子世袭,其余诸子被分封为诸侯。

在诸侯领地内,诸侯仍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接受分封,成为卿大夫。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森严的等级制度。

2.宗法制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从而维护了政治统治的稳定。

【对点演练】

1.“西周政治里有着浓厚的贵族色彩,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

”这表明(  )

A.周天子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王权

B.周天子掌握了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

C.西周等级分封制以宗法制为核心

D.西周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

材料中“形成了‘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说明西周实行分封制。

据题干“浓厚的贵族色彩”可知为宗法制观念,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度是以宗法制为核心,故本题选择C项;A项是商朝政治的特点;B项说法错误,当时周天子尚未掌握高度集中的政治权力;D项属于郡县制。

二、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三个特点

1.贵族政治: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

2.地方分权:

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

3.等级森严:

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

【对点演练】

2.下表反映的是西周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等级

乐队

乐舞

四面

八佾

诸侯

三面(缺北面)

六佾

卿大夫

二面(缺北和东)

四佾

一面(只有南面)

二佾

A.反映了分封制度与宗法体制互为表里

B.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内部的等级关系

C.说明周王重视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

D.通过礼乐等级形成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解析:

选B。

材料体现的是以礼乐形式规范贵族等级秩序,故选B。

材料中没有反映分封制与宗法体制的相互关系,A项错误;材料不是重在反映宫廷乐舞的差别化管理,而是体现的等级秩序,C项错误;西周时期没有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D项错误。

1.商代统治者凡政治事务都要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这说明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之一是(  )

A.神权与王权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权力的高度集中

D.以宗族关系为基础

解析:

选A。

“政治事务”的决策属于王权,“通过占卜进行决策”说明商代统治者通过垄断神权以加强王权,故A项正确。

2.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中国姓氏的这一特点与下列哪一制度有关(  )

A.禅让制B.世袭制

C.分封制D.行省制

解析:

选C。

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源于西周分封制,故选C项。

3.每至清明,陕西黄陵都会隆重举行公祭轩辕黄帝的典礼,海内外炎黄子孙满怀虔诚与崇敬之情拜谒礼祭黄帝。

与这一现象密切相关的是(  )

A.禅让制B.世袭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解析:

选C。

公祭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祭祖的一种表现形式,体现的是血缘宗法关系,“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等都与宗法制有关,故选C项。

4.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

”其中“立子立嫡之制”是指(  )

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D.礼乐制

解析:

选B。

“立子立嫡之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涉及的是宗法制,故选B项。

5.《说文解字》解释说:

“宗,尊祖庙也。

”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

这说明宗法制的纽带是(  )

A.财产B.血缘

C.信仰D.地域

解析:

选B。

“宗”的本义是宗庙,而宗庙是祭祀祖先的专用房屋,体现了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故选B项。

教材答疑·名师指津

探究思考(教材P4)

1.提示

(1)宗法制度。

(2)特点:

①严格区分嫡庶,立子立嫡;②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③小宗绝对服从大宗。

2.提示

(1)统属关系。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是诸侯的共主,诸侯是周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还要

定期朝见天子,向天子纳贡,带兵随天子作战。

(2)防止了奴隶主贵族内部因权力和财产继承问题而发生纷争和内乱,有利于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分封制下,通过分封诸侯,开拓了疆土,巩固了奴隶主贵族的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建议用时:

30分钟)

一、选择题

1.天干地支是中国先民较早掌握的初步的天文历法知识。

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如太甲、盘庚等,这体现了商朝(  )

A.天干地支知识已经在群众中普及

B.王权的自我神化

C.宗法观念的巨大影响

D.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解析:

选B。

由“商代君主多以天干为名”可知这与神权有关,A、C、D三项题干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

商代君主以天干为名,将王权与天的意志有意识地联系在一起,以神化其统治地位,使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故B项正确。

2.孔子说:

“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据此判断,孔子“从周”是由于西周时期(  )

A.发展了夏商政治制度

B.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D.以血缘纽带维系国家

解析:

选A。

根据材料“周监(鉴)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表明,周朝借鉴了夏朝和商朝的礼义制度,制订了自己华美繁盛的制度,所以导致孔子“从周”,故A项正确。

3.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西

王室子弟

今河南北部

续 表

国名

对象

地理位置

王室子弟

今山东南部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商朝后裔

今河南南部

王室子弟

今北京一带

注:

沿黄河流域的山西、山东是当时的主要农业区

A.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B.“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C.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D.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解析:

选B。

“家天下”制度开始于夏朝,而表格为西周分封情况,故选B项。

4.“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是荆轲为燕太子丹刺秦王告别时所吟唱的诗句。

燕国在历史上属于哪一类分封对象的封地(  )

A.功臣B.姬姓贵族

C.商朝旧贵族D.夏禹后代

解析:

选B。

姬姓贵族召公奭,封燕,故B项正确。

5.公元前323年,魏国将领公孙衍发起“五国相王”运动,即魏、韩、赵、燕、中山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并带动了中原各国国君纷纷称王。

这一事件直接否认了当时的(  )

A.禅让制B.君主制

C.宗法制D.分封制

解析:

选D。

禅让制存在于夏朝以前的部落联盟时期,故A项错误;五国互相承认对方君主王位,是肯定君主制,故B项错误;宗法制主要内容是关于大小宗关系,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五国相王”并未经过周天子的准许,反映出周王室权力衰微,分封制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6.西周、春秋时代,贵族和国人都被集体安葬于公共墓地。

按礼,除了凶死者外,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

这种族墓制度源于(  )

A.分封制B.礼乐制

C.宗法制D.世袭制

解析:

选C。

“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体现了宗法制注重血缘关系,故选C项。

分封制与材料无关,A项错误;虽然本题中出现了“按礼,除了凶死者外,所有族人都应葬于族墓”,但礼乐制度并非本题的主旨所在,B项错误;世袭制与本题无关,D项错误。

7.观察下图所示的两朝帝王世系表(局部),可以推断西周较之商朝实行了(  )

A.世袭制B.分封制

C.宗法制D.嫡长子继承制

解析:

选D。

依据图示,商代权力继承既有父死子继,又有兄终弟及,而西周只有父死子继,其规则是嫡长子继承制,故选D项。

依据图示,商代和西周的权力继承体现的都是血缘世袭,A项错误;两幅图示的信息都与分封制无关,B项错误;依据商代和西周帝王世系表,两朝都以血缘为纽带实行权力世袭,形成宗法制,C项错误。

8.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

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

A.统治秩序崩溃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王室日趋衰微D.宗法制受到冲击

解析:

选D。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统治势力衰微,但并没有被推翻,故A项错误;题中吴晋两国只是联手对付楚国,并没有对周天子有不轨行为,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王室衰微是事实,但与题中诸侯间的相互争斗不相关,故C项错误;“同姓不婚”的原则是为了避免宗法混乱而定的,由该制度被打破可知宗法制受到冲击,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孔姓族属历经千年,繁衍日盛,元朝孔氏第54代衍圣公孔思晦始用辈字,并定第55代为“克”,明太祖朱元璋先后赐给孔氏十字作为行辈字,从56代起排,此后孔氏族人不准随便取名。

从明初至1919年订定的行辈共计50字50辈,依次为:

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材料二 罗斯福家族在美国有超过300年的历史,其历代名人有:

艾萨克·罗斯福、西奥多·罗斯福、富兰克林·D·罗斯福、艾略特·罗斯福、小富兰克林·D·罗斯福、苏珊·罗斯福……

对比材料一、二,提取一组关于中西方姓氏文化差异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从材料一、二的比较中提取中西方姓氏的差异,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通过材料一我们发现中国的姓氏注重排字论辈,可以从中国宗法制度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来进行说明;通过材料二可以看出西方国家先名后姓,且存在隔辈重名现象,而中国很显然是先姓后名,可以从宗法制的影响和西方人文主义的影响来进行说明。

答案示例一:

信息:

姓与名顺序的差异。

中国先姓后名,重姓轻名;西方国家先名后姓,重名轻姓。

说明:

中国深受宗法制的影响,姓氏是维系血缘的隐形纽带,个人是宗族和家庭的从属,重视宗族利益;而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自由、平等)的影响,突出个人的地位。

示例二:

信息:

家族内部不同代际之间名字的差异。

中国排字论辈,代际分明;而西方国家代际之间有重名现象,代际差别不大。

说明:

中国深受儒家思想和宗法制度的影响,名字象征着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因此要体现“贵贱有序,等级分明”观念。

西方国家深受基督教和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名字只是一种个体的符号,因此彰显了自由、平等的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硬件及网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