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9041556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x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东阳渡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2019—2019年)规划的五年,是我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是加快“两型”建设、促进科学转型的攻坚时期。

立足新的更高起点,科学编制和有效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势头,实现“富民强镇、努力打造都市经济核心镇第一极”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展基础及宏观环境  

编制好“十二五”规划,必须从我镇实情出发,全面总结“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按照《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9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思路》,深刻把握好东阳所处的阶段性特征及面临的新环境,牢牢把握科学发展的主动权。

  

(一)东阳科学跨越具备坚实基础  

“十一五”以来,全镇上下在镇委、镇政府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家家有个好收成,处处有个好环境,人人有个好心情”宏伟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一化三基”千方百计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努力克服各种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朝着规划预期目标健步迈进,“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如期完成,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现程度超过90%。

面对未来,东阳科学跨越将站在一个新的更高平台上。

  

——经济快速发展。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

预期2019年镇生产总值达到89000元,五年年均增长21%。

全镇财政总收入达到1.8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3亿元,分别为2019年的1.5倍和1.2倍。

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9.8亿元,为“十五”的8.7倍。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698.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64.9元,分别是2019年的2.3倍和2.8倍,全镇经济发展步入良性的快速上升阶段。

  

——产业发展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在新型工业化牵引下,老工业基地在调整改造中加快振兴。

工业主导作用增强,规模工业企业突破25余家,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工业园区产值和高新技术产业等规模工业占全部工业的比重达到78.6%,按期完成了节能减排考核任务。

  

——城镇化水平提质提速。

“十一五”时期,东阳借助武广高速铁路、湘桂复线和衡枣高速、东外环建设,加快塑城步伐,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成为珠晖区经济发展重要一极。

  

——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高。

“十一五”时期是老百姓得实惠最多的时期。

五年内实施了一系列惠民行动,全镇财政用于社会民生支出接近5669.8万元。

掀起了全民创业热潮,累计新增就业2019余人,基本解决“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

社会保障实现了政策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全面推开,启动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

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计划生育、城乡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得到明显提升。

移民后扶政策全面落实。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9年分别将达到 12698.5元和7864.9元。

人民生活幸福指数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总体上看,我镇“十一五”规划实施较为顺利,除城镇登记失业率指标和城镇总人口指标外,其他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达都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

企业在土地、资金方面受到制约,扩大再生产难度加大;全镇经济总量偏小,特别是规模企业少,三产业发展不足,企业吸纳就业人员整体功能不强;产业结构调整有待进一步改善,重大产业化项目偏少,全镇就业渠道不宽;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

这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在“十二五”期间着力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时期面临的宏观环境        

  根据我们对未来五年宏观形势进行的探讨和分析,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我们认为立足以下三个方面来把握我镇未来五年的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

  

   1、调整经济结构成为战略重点。

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是:

把扩大居民消费需求作为调整经济增长的重要内容,把推进城镇化作为调整城乡结构的重要抓手,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方向,把推进节能减排、抑制过剩产能、推动兼并重组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把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引导产业有序转移作为促进镇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转变发展方式,积极构建新型经济结构和产业体系,努力抢占制高点、争得主动权。

  

   2、正确把握投资政策和投资重点。

在保持积极、稳定的投资政策取向的基础上,投资方向重点向改善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倾斜,包括公共基础设施、社会保障、教育卫生、节能环保、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等;在投资保障上除在国家投资、政策性贷款的基础上,还应扩大民间投资,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拓宽民间投资渠道。

  

3、坚信机遇大于挑战。

我镇新兴产业成长不快,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给又好又快发展形成了较大的压力,但是面对挑战,我们必须充满信心。

一是国、省宏观政策的机遇。

我镇作为一个城区近郊乡镇,省、市投资政策的调整,有利于我镇在社会民生和新兴制造业发展等方面,争取国家、省、市更多资金支持;中央实施促进中部崛起规划、省政府《关于加快湘南地区开发开放的决定》为我镇产业调整升级、承接产业转移、生态环保建设等带来了难得发展机遇。

二是体制改革的机遇。

市政府提出的“西南云大”发展战略,作为与云集接壤的我镇也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三是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已布点衡阳,我市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改革将先试先行,建设镇域性服务中心将形成新的优势,为我镇以物流为代表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添加了助推剂;四是大批项目落户东阳的机遇。

人民商业住宅区、四方粮油的落户、衡云干线、等重大项目的陆续启动,为我镇的城市基础设施提质扩容及生态环境建设带来了难得机遇。

特别是在今年的市发改委发布关于国家将在东阳建设高精核工业厂区,将极大的带动一大批企业入驻东阳,促进本地的经济的快速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富民强镇、振兴东阳”宏伟目标,按照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新要求,以科学跨越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依托产业优势和资源基础,完善老城镇商贸物流、金融服务、文化教育等服务业产业功能,积极打造东阳工业园装备制造业、衡云干线沿线物流、房地产业和272厂老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核工业基地,形成我镇重要的工业基地和服务业中心,努力打造珠晖区经济核心镇第一极。

  

    根据《衡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2019年远景目标的基本思路》我们对我镇未来五年的宏观形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按照国家的政策导向,我们认为立足以下五个方面来把握我镇未来五年的经济工作和社会事业发展:

  

   1、突出结构调整,助推产业提质升级。

一是抓住当前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战略机遇,充分利用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加快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重点抓好机械制造、酿酒业等优势产业,倾力为企业在土地、资金、资源、技改、创新发展环境等方面提供便利,尽力帮助鸿虎、天友化工、福华科技、正新钢构、华盛物流、金诚电缆、金源生物发电厂、正工线缆二期、衡阳核产业园、光华制造、唐人神集团、红光木业、益海粮油、雁峰酒业等企业做大做强,培育形成具有规模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二是依托东阳工业园区,整合资源,抓好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发展。

以装备制造、新型能源、电子信息、食品加工、节能环保等重点产业为主攻方向,突出发展“高”、“精”、“尖”的产业,不断提升附加值和技术含量,加速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攀升。

要因地制宜建设工业园区水、电、路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配套功能,以优良投资环境吸引高端人才、高端项目落户东阳,提升园区集聚能力。

三是采取与龙头企业共建等方式,推进综合性物流和专业物流中心建设,抓好一批专业市场、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

依托镇位优势、交通优势、物流经济的先发优势,打造形成具有规模和竞争力的生产、生活资料集散中心,培育一批像新加坡益海粮油、红光木业、唐人神集团等企业,提升产业竞争力和镇域知名度。

积极引进外来资金,重点引进三产项目、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宜居城市建设项目,要扎实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2、突出城市建设和管理,打造宜居城镇。

围绕我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充分发挥规划引领和项目推动作用,加速构建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协调发展的新型小城镇建设体系,深入调查研究,抓好科学论证,高起点编制好小城镇建设发展规划和启动前期工作。

一是加大城市交通网络建设。

加强协调服务,加快衡云干线、东外环线、新星西路等道路建设,继续抓好武广高速铁路客运站后续工程建设和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完成东木路、东栗路、主次干道完成改造提质,做好人民湘江防洪堤、坪田湘江防洪堤配套工程建设。

二是狠抓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以“敞开出口,拉开骨架、扩容提质、功能配套”的要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修复城镇主要地下排污系统,完善垃圾站、公厕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小城镇面貌。

三是加强城市管理和建设。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加强消防安全管理,严惩违法犯罪活动,着力整治镇容镇貌、交通秩序,规范广告张贴,建立治理城市脏、乱、差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城市美化、净化、亮化水平。

以建设“两型”社会为契机,大力抓好城镇道路绿化、单位庭院绿化、居民集聚区绿化,还居民一个洁净舒适的生活空间。

城镇规划须综合考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车通道、消防通信等内容,力求城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发展始终保持同步。

  

3、突出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一是促进教育文化事业发展。

强化镇政府对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巩固和提高“两基”成果;实施中小学校园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条件。

二是加强医疗卫生工作。

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完成列入计划的镇、乡、村三级医疗卫生院所建设任务,加快城镇社镇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强重大疫病预防控制。

三是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财政政策扶持力度,努力解决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失地农民、退伍军人就业问题,鼓励自主创业,增加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困难人员就业,努力创造良好的就业和创业环境,保障社会稳定。

四是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以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为重点,不断健全镇职工基本养老、医疗、生育保险等制度。

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

  

(二)战略目标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和战略导向,对东阳未来一段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从经济发展、小城镇化水平、人民生活、社会事业四个方面进行目标设计。

“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初步考虑是:

  

——经济发展。

五年内GDP总量、财政收入、居民收入总量均实现翻一番以上,其中GDP年均增长14%以上,到2019年超过4.5亿元,人均GDP达到41000元以上(以2019年价和常住人口测算);财政总收入达到2.4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8%以上;城乡居民收入与人均GDP同步增长,到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4万元和1.2万元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2%以上,达到21.3亿元,非农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接近90%,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均超过20%。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万元GDP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按要求完成任务,森林覆盖率恢复到60%。

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超过6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到98%。

  

——城市化水平。

城市建成镇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

  

——人民生活。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4%。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

城乡居民的人居环境、出行条件、健康保障等有较大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社会事业。

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三年巩固率超过98%。

城镇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做到应保尽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

科技教育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应急体系比较健全,防灾减灾能力逐步提高,公共安全状况进一步好转。

  

——可持续发展能力。

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等基本国策进一步落实。

全镇总人口发展到5万人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

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5%以上,城镇环境噪声符合《城市噪声环境质量标准》。

资源集约利用和循环使用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2019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展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9年,全镇经济总量在2019年的基础上接近翻两番,GDP达到110亿元左右,人均GDP接近4.3万元(以2019年价和常住人口测算);全面建成三产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核电基地,低碳经济和绿色经济得到普遍体现,城乡一体化全面实现,城镇化率达到70%以上;市民综合素质显著提高,居民生活富足安康,社会文明和谐。

  

三、战略任务  

实现“十二五”时期发展目标,要突出以下战略重点,明确发展任务。

  

(一)以工业创新优化为动力,建设衡阳市高端产业核心镇  

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紧扣衡阳市建设湖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以“工业倍增”三年行动为牵引,以创新优化为动力,以集聚集群发展为模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把东阳镇建设成为衡阳市先进装备制造业核心镇。

每年培育10家左右规模企业至2019年,全镇规模工业企业超过4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达120亿元,年均增长26%。

1、推进产业竞争品牌化。

鼓励并支持企业利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化手段和现代工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大财政奖励支持力度,加大技改服务力度,支持一批优势技改项目获得财政贴息;加大产学研对接力度,加强优势企业同省内外实力科研院所的高效合作。

以技术创新助推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促使经济积极、良性、和谐增长。

大力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以品牌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影响力。

 2、推进产业布局园区化。

依托衡云干线的建设,建立以新塘、栗塘为中心的工业制造区;以四方粮油发展为契机,建立以松山、东外环线为轴心的仓储物流基地;以阳明山庄住宅区开发,带动人民村商业住宅区的建设。

通过这些平台建设,整体推进全镇企业集聚经营、产业集群发展、土地集约利用。

争取在未来5年内把全镇的商业、工业用地规模达到6—10平方公里。

3、推进产业发展集聚化。

推进产业整合和并购重组,继续大力支持符合产业政策的四大优势支柱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即以天之衡、雁峰酒业、黄龙酒业为龙头的酿酒制造业,以福华科技、正新钢构、金诚电缆、光华制造为新型制造业,272厂为龙头的核电产业,以湘大饲料、华宝饲料为龙头的饲料制造业等,按照“引上游,带中游,扩下游”的原则,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有效延伸产业链,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推动产业的配套、集群发展。

重点支持东阳装备制造及酿酒、272厂核电产业园。

4、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

逐步淘汰或改造升级化工、冶炼等高能耗、高污染产业,培植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优先发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二)以环境自然和谐为基准,创建东阳渡镇生态宜居新城镇  

继续抢抓衡阳市深入推进城市“东拓南移”战略实施的机遇,拉开城市主体骨架,扩展城市发展空间,创建东阳渡镇生态宜居新城镇。

1、构筑畅通东阳。

加快建设衡云快速通道,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加大村村通畅和组组通硬化公路建设力度,形成内外畅通、城乡畅通的交通体系。

协助完善供水、供电、公交、通讯、邮政、排污等公益设施,促进重大工程建设,形成立体网络畅通格局。

2、提升安居东阳。

扶持农村安居房建设,鼓励农村小康住宅建设,让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推进城镇的绿化、亮化、美化工作,加强背街小巷和社镇基础设施的改造、提质、管养,新增公共绿地面积 8000平方米 。

3、打造生态东阳。

以构筑小城镇生态圈为重点,继续推进退耕还林、水土保持、“三边”造林等工程建设,大力改造紫色页岩,保护并提升沿衡云干线生态经济轴线等绿色镇域,全面改善生态环境。

加强水、森林、土地等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加强工业源头治理、农村连片环境污染治理、进一步强化节能减排。

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和绿色经济,推进先进产能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和经济的绿色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

4、建设新型农村。

以“曙光”等区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引领,大力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和均等化。

适应农村人口转移趋势,有序开展村庄撤并、撤村建居工作,探索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

加快农村中心社镇“两型”化建设,集聚提升农村道路、饮水安全、清洁能源、环境整治、信息畅通、土地整理等基础设施,逐步解决农村部分生产道路、库塘渠坝、河堤机埠年久失修的问题,解决村民饮水不安全困难,计划改造 座小二型水库,配套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养老、社保、金融等公共服务体系,引导散居农户向中心村庄、居民点集中居住,建成一批现代气息浓郁和乡土特色突出的农村新社镇。

5、营造有序环境。

实行城管和环卫督查与纠章相结合、定岗与机动、全天候巡视管理与经常性集中整顿相结合的双向管理模式,建立市容环境管理长效机制;大力推行城市管理数字化和城乡环卫服务一体化,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大力推进公共服务进入社区,使社区真正成为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治安良好、人群和谐的新型社区。

与此同时,加强交通秩序管理。

从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入手,以整顿行车秩序、停车秩序为重点,加大主要道路和路口的交通缓堵保畅力度,改善交通枢纽、学校周边、重点窗口单位等重点部位的交通管理。

  

(三)以连片集约开发为特色,构筑休闲观光体验农业精品镇  

针对我镇今年来农业面积、农村人口数量逐渐减少的现状,重点发展休闲观光体验农业,实现由“大而单”的种养农业向“小而精”的种养、加工、休闲农业齐头并进转变,构筑农业精品镇。

2019年全镇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2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8%;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达45亿元,年均增长15%。

1、建设特色农业种养基地。

重点发展、壮大蔬菜、瓜果、种苗和养殖四大农业基地,通过改善基础设施、推广先进技术、运用标准化生产体系,以沿江村、高山村、兴隆村、兴湘村绿色蔬菜基地为中心的5000亩特色蔬菜基地形成规模,建设好红星村高标准葡萄基地、人民村花卉苗木基地。

加大对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的专项扶持力度,至2019年实现年出栏生猪10头以上。

2、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

进一步做强益海粮油、华宝饲料、雁峰酒业、福华科技、华盛物流、红光木业等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突出增强带动力。

新扩建投资5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企业3个以上。

同时,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使之真正成为增强农产品竞争力、带动农民致富的经济实体。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农业技术装备水平。

进一步完善种苗繁育、农技推广、疫病防治、灾害防御、检验检测、农资配送和农产品流通等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四)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提升城乡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看病难”、“就业难”、“保障水平低”等切身问题。

1、全面推进计生卫生工作。

计生工作方面,以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为主线,努力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的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我镇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卫生工作方面,进一步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抓好重大疾病和新型疾病防控,抓好卫生应急,重视妇幼保健工作,全力振兴中医事业,严格卫生监督,注重食品安全,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不断提高全镇人民健康水平。

2、千方百计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进一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促进就业和再就业。

做好职业技术培训和职业介绍工作,增强劳动者的就业素质,增加他们的就业机会;培育并发展好劳动力市场,开发一批就业岗位,降低失业率。

突出做好失地农民、社会困难群体、下岗职工和返乡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工作。

健全劳动者维权机制,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维护好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劳动者不但有事可做而且做得安心、做得实惠。

3、大力构建新型社保体系。

大力发展社会救助制度,健全社会救助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加大基本养老保险体系、失业保险体系、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劳动权益保障体系建设。

从服务和改善民生角度出发,落实各项安置和保障工作,关注特殊群体,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坚持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原则,积极运用法律、市场和行政手段,切实加强社保制度建设和落实。

4、落实收入倍增计划。

落实国家有关调节收入分配结构的政策措施,重点促进中低收入阶层增收,落实与经济发展及物价增长相适应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发放标准调整机制。

完善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促进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合理增长。

落实涉农补贴到户政策,引导农民增加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合理调节收入差距。

扩大居民投资渠道,特别是引导农民更多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提高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至2019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年均递增11%,分别达到26000元、11000 元;5、不断发展各项民生事业。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到7.0以下,较大事故结案率继续保持100%。

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居民自治和基层政权建设,全面提高社会救助服务水平,全面推进社会福利事业,切实做好住居保障工作,着力落实双拥优抚安置政策。

落实“平站结合”方针,拓展人防宣传教育的广度和深度,逐步向村、组和社区延伸,初步确立全镇民防体制,“两防一体化”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实施人才战略,人防队伍素质稳步提升,人防机构“准军事化”建设全部达标。

建立情报信息中心,狠抓社镇警务建设,加大治安防控网络建设,确保全镇政治稳定。

建立健全消防工作责任体系,落实政府部门消防工作责任,建设社会防火情工程,加强农村和社镇消防工作,提高公安机关消防监督管理水平。

  

四、战略措施  

为切实保障“十二五”规划战略任务顺利完成,全镇上下必须统一思想、凝心聚力,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加大投入,切实依法行政,推动东阳经济社会实现科学跨越式发展。

  

(一)切实强化规划引导功能。

在基本思路的指引下,编制东阳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及各专项规划。

树立全域规划、全面规划的理念,加强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形成区、镇全面对接,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

成立规划实施组织机构,建立规划实施推进机制,确保规划有效实施。

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定期组织开展规划评估,强化规划的引导和约束功能,促进规划目标的全面实现。

  

(二)充分发挥投资拉动作用。

大力实施“项目兴镇”战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

做好“向上争资”文章,深入研究国家宏观政策走向,抓好项目谋划和编制工作,做好项目储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项目资金。

做好“招商引资”文章,全力向外引进项目,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加强与沿海城市的对接与合作,主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

做好“盘活存资”文章,充分利用镇域内的大量闲置资产,加大扶持力度,引进战略投资者,盘活国有存量资产。

做好“激活民资”文章,积极向内扩展项目,最大限度的激活民资,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市场化运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