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9040829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169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16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docx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国轻工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

简介

本手册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办公室组织编写,用于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修订工作的行业部门工作机构及相关人员掌握《大典》修订的具体工作和要求,对修订工作的技术方法进行培训与指导。

本手册的主要内容包括:

●《大典》修订的工作目标、原则、任务和要求。

●《大典》修订的准备工作及各类工作机构的主要任务。

●《大典》修订任务申领、审核与确认的途径、形式、方法与要求。

●分析汇总职业修订与职业划分、类别修订的相关信息。

●《大典》修订的技术要求与技术规范。

本手册由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办公室负责解释

目录

0术语1

1总体要求2

1.1工作目标2

1.1.1职业分类基本原则的调整与重新定位2

1.1.2完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3

1.1.3提高修典信息技术水平3

1.2修订原则3

1.2.1客观性原则3

1.2.2科学性原则4

1.2.3合理性原则4

1.2.4先进性原则4

1.2.5开放性原则5

1.3修订任务5

1.3.1维持大类结构5

1.3.2更新职业描述6

1.3.3标识绿色职业7

1.3.4调整、修订中小类别8

1.3.5修减余类数量8

1.4修订要求9

1.4.1服务产业结构调整9

1.4.2追踪技术进步趋势9

1.4.3践行和谐发展战略10

2前期筹备11

2.1技术准备11

2.1.1开展课题研究11

2.1.2提出技术方案11

2.1.3编写工作手册11

2.1.4搭建修订平台11

2.2组织准备12

2.2.1行业部门工作机构12

2.2.2行业专业委员会13

2.2.3工作办公室13

2.2.4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务14

2.2.5技术方法专家组14

3部署安排15

3.1任务申领15

3.1.1申领任务的类别15

3.1.2申领任务的规则16

3.1.3申领任务的要求16

3.1.4申领任务的提交16

3.2任务审核17

3.2.1任务审核的规则17

3.2.2申领任务的调整17

3.3任务确认17

4采集信息18

4.1组织发动18

4.1.1培训骨干18

4.1.2调查布点19

4.1.3进程协调19

4.2现场采集19

4.2.1采集项目20

4.2.2采集方法与要求21

4.3信息报送21

4.3.1电子文档21

4.3.2纸质文档21

5分析汇总22

5.1职业修订信息的审核22

5.1.1修改22

5.1.2合并与拆分23

5.1.3取消与新增24

5.2标识绿色职业25

5.2.1绿色职业类别25

5.2.2判断规则25

5.2.3汇总方法26

5.3分歧的处置26

5.4类别的审核与调整26

5.4.1修改26

5.4.2合并与拆分26

5.4.3取销与新增27

6整理定稿28

6.1形成初稿28

6.1.1分类体系表28

6.1.2正文28

6.2讨论修改29

6.3整理送审29

6.3.1编写说明29

6.3.2编制索引29

7技术支持30

7.1修订信息的采集技术30

7.2信息平台的操作方法30

附录:

31

1.我国职业分类体系简介31

2.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及部分国家职业分类体系概况40

3.关于“职业分类大典”大类结构不变的可行性分析54

4.关于职业分类大典中标识绿色职业的可行性分析57

5.职业分类的原则与方法69

6.职业名称的语言学分析83

7.职业分类大典编写规范91

0术语

0.1职业(Occupation):

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类别。

0.2工作性质(Jobfunctions):

由工具设备、原材料或中间产品、流程和方法所决定的职业特点,是职业的客体特征。

0.3技能水平(SkillLevel):

从业者胜任某类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职业素质,是职业的主体特征。

0.4职业属性(Occupationalattributes):

职业活动的共同性质和特征。

职业属性主要有价值性、延续性和专门性。

0.4.1价值性(Valueattributes):

职业的存在特性,包括职业的目的性、社会性和规范性。

0.4.2延续性(Continueattributes):

职业的运动特性,包括职业的稳定性、群体性和时代型。

0.4.3专门性(Specialtyattributes):

职业的形态特性,是职业劳动与一般活动或劳动之间的根本区别。

0.5职业描述(Occupationaldescription):

为研究和说明职业属性而进行的活动。

0.6职业描述项目(ItemofOccupationaldescription):

职业分类时用以描述职业属性的条目。

包括:

职业编码、职业名称、职业定义、主要工作任务、普通受教育水平、职业资格要求、职业培训最低期限、工作经验要求以及其他项目。

0.7职业分类(OccupationalClassification):

为满足特定需求而区别或归合职业的活动。

0.8职业分类原则(PrinciplesofOccupationalClassification):

区别或归合职业时所依据的法则和标准。

职业分类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辅以技能水平相似性区别或归合职业。

0.9层级(Class):

职业分类的纵向结构,用以描述类别的从属关系。

0.10类别(Category):

依据职业分类原则在不同层级上所区别或归合的职业的集合。

0.11类别描述项目(ItemofCategoriesdescription):

职业分类时描述类别的条目。

包括:

类别编码、类别名称、类别定义和子类列表。

0.12职业分类体系(SystemofOccupationalClassification):

由职业分类的层级、类别和职业构成的系统,用以描述职业分类的结果。

1总体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编制工作于1999年完成,这是我国第一部关于职业分类的大型、权威工具书。

《大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的基础上,以工作性质同一性为分类原则,将我国社会职业划分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和1838个职业。

它反映了我国当时社会分工的现实状况,在信息统计、人口普查、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等人力资源开发与利用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反映着先进生产服务技术的新职业不断涌现,部分传统职业随落后产能和技术的淘汰而消失,我国现实社会的职业分类体系已发生了较大变化。

因此,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的实际需要,《大典》修订工作成为一项紧迫的工作任务。

1.1工作目标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统计局联合制发的《关于做好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55号),对《大典》修订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步骤提出了明确要求,并组织专家制定了《大典》修订的技术方案,针对《大典》使用过程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和未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明确了《大典》修订的工作目标。

1.1.1职业分类基本原则的调整与重新定位

随着社会转型,社会分工趋向庞杂和交融,职业属性更为丰富,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

单纯以工作性质同一性为分类原则,不仅难以解释现有的职业分类体系,对新兴职业在现有体系中的定位也难以确定。

因此,职业分类原则必须调整和重新定位并有所发展,才能适应《大典》修订工作的需要。

职业分类基本原则的丰富与发展必须基于对职业属性的深刻认识。

职业因活动内容的相同或不同而具有同一性和差异性,这使人们可以依据工作性质相同或相似的原则,去区别不同的职业、归合相同的职业。

事实上,不同职业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同样道理,自然也可以根据“技能水平”的不同去区别或归合职业。

职业分类原则的调整和重新定位,既反映了人们对职业属性认识上的发展,也体现了职业分类原则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依据“技能水平”的不同将职业分门别类,有利于淡化职业的“身份”界限,形成职业能力的发展通道。

本次《大典》修订工作,为借鉴国际职业分类的先进经验,丰富和调整职业分类基本原则提供了实践环境,也只有通过《大典》修订工作的实践,才能检验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辅以技能水平相似性的分类原则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1.1.2完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

99版《大典》结合当时的社会条件,以工作性质同一性为职业分类原则,搭建起我国现代职业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为初步实现由管理工种向以管理职业为主的过渡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现代职业分类体系,首先要巩固现有基础,并结合社会现实条件和实际需要去发展现有基础。

具体到《大典》修订的工作目标,一是要保持四个职业分类层级的框架以及大类的结构不变。

二是根据社会生产服务的实际情况,修改职业和类别描述,力求准确地反映职业属性。

三是补充有关“技能水平”的职业描述项,充实分类依据,增强《大典》的实用功能。

四是甄别、标识出与绿色经济活动相关的职业,初步形成绿色职业体系,引导职业健康、和谐地发展。

五是实践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辅以技能水平相似性的分类原则,调整职业和类别的归类,形成更为合理的分类结构。

1.1.3提高修典信息技术水平

修订《大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统计和处理处理大量的调研和分析数据,还要频繁地交换修订信息。

因此,借助现代信息处理技术,探索提高工作效率途径、方式以及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十分重要。

结合修订《大典》的工作流程和信息处理的实际需求,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研发了“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修订工作平台”(以下简称“大典平台”),以便为《大典》修订和后期维护提供技术支持。

1.2修订原则

修订《大典》要以现行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为基础,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扎实开展修订《大典》的工作。

为确保修订工作的科学规范、先进合理、内容完整、层次分明,必须遵循五项基本原则。

1.2.1客观性原则

《大典》修订工作要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全面、客观、准确反映我国的社会职业发展及管理现状,做到内容完整、客观、准确,以维护国家职业分类体系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近1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各项建设全面推进;产业结构逐步调整和完善;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大大加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快速发展,教育、卫生、医疗等社会建设全面展开;这对人力资源及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大典》修订工作要顺应这种变化,从各行业产业技术结构以及生产组织实际出发,观察分析职业结构的横向和纵向变动,要特别重视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新职业、新工种和新岗位的兴起,对那些有积极的社会功用和社会需求,有相对独立的从业人群,有特定的知识、技术和技能,需要在企事业单位里定岗、定职、定级,在劳动力市场上流动活跃的职业活动现象,要深入产业、行业和企业进行调查研究,并使其在《大典》的修订中得到反映。

1.2.2科学性原则

《大典》修订工作要在遵循职业活动内在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运用科学分类方法与技术,制定正确的分类标准,对现有社会职业进行划分与归类,构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分类体系。

同时,设定各职业的技能等级要求,科学、准确描述不同职业的普通受教育水平、职业资格要求、职业培训期限等信息,正确反映不同管理层次、不同业务范畴职业的技能特征,充分考虑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现代职业的影响。

注重在修订过程中的职业分类实证资料收集,对各职业的工作任务、从业者的技能或能力等要求、专业要求、教育背景、任职资格证书要求等实证数据要系统收集,这不仅能很好地描述定义各职业,还能对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

1.2.3合理性原则

职业分类体系应对社会职业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既要考虑我国社会职业发展及管理现状,又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力求准确、合理地反映我国社会分工的现实状况。

因此,《大典》修订工作需要按照递进逻辑顺序,以岗位工作作为职业的基本构成单元,以工作活动组合描述职业并体现职业间的差异,从而构建逐级包容的职业分类框架体系。

职业分类的实质是运用统一的标准对国家现行职业进行层次和类别划分。

层次分明的职业类别划分,不仅是职业分类的技术要求,也是强化国家职能部门管理功能的需要,是国家实行职业现代化管理的前提。

职业分类体系的层次是否分明,首先表现在体系结构上。

现有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划分为大中小类及细类四个层次,大类包含中类,中类包含小类,小类包含细类,形成一个从高到低逐级包容的宝塔形或梯形结构模式。

层次分明的职业分类体系,还体现在体系结构的内在联系上。

所有同级职业或职业类别构成上一层级的职业类别,而上一层级的职业类别又包含着下一层级中的所有职业或职业类别。

假如上下层级间的职业类别相混淆,便会导致层级网络功能紊乱进而造成类别结构划分不清。

因此,在《大典》修订过程中,要坚持合理性的原则,以组建合理的职业分类基本逻辑结构。

1.2.4先进性原则

《大典》修订要坚持与时俱进,逐步与国际职业分类体系相衔接,使之对社会职业发展具有规范和导向作用。

《大典》修订工作要在我国原有职业分类体系的基础之上,借鉴、吸收包括国际劳工组织和发达国家职业分类的经验和做法,力求更好地反映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职业教育和培训状况,为包括企业和求职者在内的市场主体提供更加充分的信息,为政府部门的调查、统计等工作提供依据。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金融危机,向“低碳经济”模式转化,世界各国出台了相应的“绿色新政”,在新能源、节能建筑、智能交通、农业和淡水行业等领域将创造数以百万计的绿色职业就业机会。

美国2009年率先在其“O*NET标准职业分类系统”中标识出“需求增长的绿色职业”、“技能增强的绿色职业”、“新兴的绿色职业”三类共169个“绿色职业”。

《大典》修订也应结合中国国情,在新的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标识绿色职业,建立基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的绿色职业分类体系表,以满足“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

1.2.5开放性原则

《大典》修订要注重实际运用,遵循职业发展内在规律,使之与职业发展相适应,便于及时进行动态维护和更新。

《大典》的编制参照了我国的组织机构分类、行业分类、学科分类、职位分类、工种分类以及国际职业标准分类,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国内职业发展的动态和成果。

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新职业的不断涌现,传统职业的特征也在不断变化。

从横向看,每年、每月都会有一些旧的职业、工种和岗位在消失;同时,又会有一些新的职业、工种和岗位在产生。

从纵向看,一些一般或者通用的工作技能,可能发展成为新的职业;而另一些职业(工种),也可能扩散演变为一般或者通用的工作技能。

因此,国家职业分类要保持动态开放性,建立常设机构追踪这些变化,适时调整职业分类系统。

为了保持我国职业分类系统的开放性,《大典》修订应循序渐进的原则,设定中长期目标,分阶段进行完善;同时应该建立一支稳定的工作分析和职业分类的专业队伍,形成动态维护和更新的工作机制,追踪职业的发展变化,以保证我国职业分类与国际接轨,与时代同步并持续稳定的发展。

1.3修订任务

作为我国第一部关于职业分类法规性工具书,《大典》反映着我国职业分类体系的历史沿革与现实状况,以及当时国际社会职业分类的发展水平(见附录1、2)。

《大典》的修订源于社会分工与社会需求的变化。

经济制度的变革、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生产组织方式的改变、生产服务技术的进步等因素的影响,不仅改变了社会分工的状况,同时改变着职业的基本属性或归类属性,继而影响到职业分类体系结构的合理性。

《大典》的修订任务可以归结为:

以大类结构不变为前提,以职业描述信息的修订与完善为基础,调整、修订中小类的结构与描述,构建更为准确、合理的职业分类体系。

1.3.1维持大类结构

在《大典》构建的职业分类体系中,八个大类是“树状”职业分类体系的根本,它决定于我国社会政治制度、管理体制、产业结构、科技教育水平等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经历了近10年的实践检验。

从《大典》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结构上反映出来的问题多为大类以下的中类、小类与职业分类的粗细不均或归类不当。

如第1、2大类下的职业划分相对较粗,第4、5、6大类下的相对较细,对大类的划分基本趋于认同。

从国际职业分类发展水平来看,在国际劳工组织(ILO)的建议下,无论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ISCO)”还是发达国家的“标准职业分类(SOC)”,其大类也多由10个以内的类别组成。

如英国标准职业分类分9个大类,新加坡职业分类大典分10个大类。

大类结构的相似性对国际间相关统计数据的交流和比较十分有利。

有鉴如此,修订《大典》不必增加或减少大类的数量,以保证我国职业分类体系的“根基”不变(见附录3)。

修订大类主要是在保持结构不变的前提下,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大类以下的类别业修订结果,来修订大类的名称、类别描述和所属子类,使其更为准确合理。

更为重要的任务,是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辅以技能水平相似性的分类原则,审视各大类所属类别、职业对技能水平等级要求的共性特征,标识出各大类的技能水平要求,使大类特征更为明显和稳定。

职业分类使用的“技能水平”,泛指从业者胜任某类职业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主要职业素质。

从理论上讲,同类职业对从业者的“技能水平”有着类似要求,所以能依据“技能水平”区别或归合职业。

“技能水平”的获得,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和方式:

一是通过接受普通教育、职业培训的训练;二是通过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

从形式上看,前者比较规范,便于考量;而后者的考量与个人条件和实际工作环境密切相关,需要大样本的长期观察才能得到可靠的经验数据。

所以,通常是以从业者受教育水平标识不同等级的“技能水平”。

《大典》修订前期,有关专家已就国际社会技能水平等级划分以及在标准职业分类中的应用进行过比较研究,结合中国教育培训的发展水平和未来趋势,提出了我国职业分类中技能水平等级划分的建议(见附录4)。

1.3.2更新职业描述

《大典》中的职业描述是最具实用性的功能,也是《大典》中变动最频繁、最需要及时维护与更新的内容。

修订《大典》的主要任务集中于职业层级的操作,包括:

职业描述的修订、补充和完善,职业归类(含职业的取消、新增)的调整。

职业描述是对职业基本属性的说明,包括《大典》中现有的职业名称、定义、主要工作任务等描述项目,都可依据社会生产服务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予以修订。

同时,《大典》中现有的职业以及拟新增的职业都需补充“普通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最短期限”、“职业资格要求”的职业描述信息,以便参照“技能水平”划分职业类别,增强《大典》的实用性。

职业归类是对职业类别属性的说明,主要以职业编码的形式反映。

依据以工作性质相似性为主、辅以技能水平相似性的分类原则,职业类别属性由主要工作任务的性质、以及参照“普通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最短期限”、“职业资格要求”划分的“技能水平”共同决定。

修订时,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的变化有可能改变职业的类别属性,这就需要对职业编码做同步调整。

职业层级的修订任务见表1-3。

表1-3职业层级的修订任务表

描述项目

修订任务

参考规则

涉及对象

职业名称

修订

附录7

需修订的职业

职业定义

主要工作任务

普通受教育程度

补充

附录4

现所有职业及

拟新增的职业

职业培训最短期限

职业资格要求

其他说明事项(除外)在修改操作中提出具体准则要求?

修订

-

含有工种的职业

职业编码

附录6

需调整归类的职业

除此之外,职业层级的修订任务,还包括职业的取消与新增、分拆与合并四种职业归类调整的特例。

要结合生产服务组织和从业人员的实际情况,从业人群基本消失而丧失统计意义的职业应予以取消;原职业分类体系中没有,但具备规范性、专门性、群体性的职业应补充进新的职业分类体系;职业活动领域和主要工作任务过于宽泛的职业可以考虑分拆为多个职业,反之可以考虑合并为一个职业。

1.3.3标识绿色职业

绿色职业目前尚无确切的学术定义,主要指与保护环境或节约自然资源有关的职业,源于绿色经济活动与技术对职业的的影响。

修订《大典》的任务之一是要研究绿色经济活动对职业发展的影响,标识出某些职业的绿色属性,初步形成绿色职业分类体系,服务于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引导职业和谐、健康地发展(见附录5)。

绿色经济活动广泛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多个部门、行业和领域,具有普遍性。

但显著影响到职业的,主要在农林业、制造业、能源供应业、运输业、建筑业、服务业、零售业、科技研发以及公共服务部门。

因绿色经济活动和技术在不同方面或程度上的影响,“绿色职业”可以粗略地分为三个类型。

需求增长型。

主要指受绿色经济技术活动的影响,如规模或范围的扩大,促使现有职业的就业需求量的显著增加,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也就是说,受绿色经济技术活动的影响,这类职业的工作任务和环境可能有些许改变,但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并没有实质性变化,只是需要更多的从业人员。

技能改变型。

主要指受绿色经济技术活动的影响,如活动方式或技术的改变,现行职业的工作内容或对工作人员的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些影响可能不会导致就业需求量的增加,但职业的主要工作任务、知识和技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至对从业者的职业资格、教育背景提出了新的要求。

绿色新兴型。

主要指受绿色经济技术活动的影响,如随着职业活动领域的拓展或细分,形成了系统的、专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而在现有职业分类体系中,某个职业的工作任务难以简单地包含这些专门的工作内容和要求,以至形成了新的职业。

这种职业可能是全新的,也可能从现有职业中演变而来的。

标识职业的绿色属性,要以采集的职业信息为基础,汇总、分析绿色经济技术活动对职业的实际影响属于那种类型,并根据汇总分析得出的结论,在职业描述中予以适当的说明,并在职业体系表中予以标识出来。

1.3.4调整、修订中小类别

《大典》中中类和小类的调整与修订,是在大类结构不变的框架下,以职业类别修订信息的采集为基础,依据工作性质的相似性,参照技能水平的相似性,调整中、小类别的归类(含取消或新增),并分别对中、小类别的描述信息进行修订。

《大典》中有66个中类,413个小类。

修订《大典》要根据行业的发展现状,在数量上进行调整,删除过时的中、小类别,增加新兴的中、小类别,移动已发生变化的中、小类别。

在对中、小类结构调整中,要细化第二大类所含中、小类,对中、小类编码进行更新,对调整后的中、小类名称作出更加准确的描述。

中、小类别修订任务见表1-4。

表1-4中、小类别修订任务表

类别

现有类别数

修订任务

涉及对象

小类

413

1.小类的取消、新增、分拆与合并

2.调整小类的归类

3.修订名称和类别定义

需修订

的小类

中类

66

1.中类的取消、新增、分拆与合并

2.调整中类的归类

3.修订名称和类别定义

4.调整所属的小类列表

需修订

的中类

1.3.5修减余类数量

设置余类是分类常用的技术措施,主要用于归置不便分类或不好归类的事物。

为保证职业分类的完整性,《大典》的四个层级中都分别设有不同数量的余类,以便归置现实社会中可能存在的类别或职业。

《大典》中各层级余类的具体数量见表1-5。

表1-5《大典》各层级的余类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社交礼仪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